第117章 往事如烟
陈咏荔看过李扬在网上发的视频。
那天借相机的时候,李扬就说了自己的用途。
然后陈咏荔就问李扬在视频网站的昵称,倒是非常的简单直白,就叫做李记明厨李扬。
陈咏荔就去网站看了一下,一开始和众多网友的想法一样,看到李扬的这种标题,她觉得很新鲜和好玩。
当然她知道李扬肯定不会拍一些乱七八糟的内容,但这个标题和简介倒是深深的吸引了她。
看了视频内容后,陈咏荔就觉得李扬是真有两把刷子。
从拍摄,剪辑,配音,转场等等,都显得非常专业,不像个新手。
后来每期视频更新陈咏荔都不落下,已经渐渐的摸清楚了李扬的视频风格。
作为一个记者,这方面本身就和她的工作内容有关。
从李扬手里接过相机,直接代替他担任了拍摄工作——今天晚上李记明厨的分店还有一篇报道要播,算是最后的广告了。
这一批挑战者包括陈咏荔在内一共18个,有一半完成了嗦粉挑战,每个人都得到了100块钱。
最让人关注的自然就是那个胖子了,李扬算了一下,他一共吃了正常份量的17碗拌粉,远远的把其他对手甩在了后面。
因为嗦粉挑战没有截止时间,今天一整天都可以参加,来到现场报名就立刻可以挑战,并不需要等人多的时候进行。
所以一上午嗦粉挑战没有停下来过。
但目前为止,胖子的17碗是最高纪录,没有比这更多的。
要知道米粉比得其他的食物,是非常难消化的,吃到了肚子里面,胃会非常的难受。
17碗米粉换算下来干米粉至少是4斤多,想一下4斤干米粉是什么概念,就知道这个大胖子的含金量有多高了。
陈咏荔今天的工作内容就是拍摄嗦粉挑战的新闻素材,下午拿给电视台就行了。
所以她暂时没有离开。
好在嗦粉活动的挑战者并没有蜂拥而至,20个人一组还算忙得过来,要是七八十个上百人一起来的话,那场面就很混乱了。
李扬算了一下,到目前为止,1500份米粉已经卖掉了600份。
虽然一分钱都没收,但店里人气非常旺,一刻都没有停过。
到了中午,外卖业务又来了。
陈默在分店装修的这段日子,一直在忙着鼓捣分店的外卖业务以及定位器,对他来说这些都不难,实际上也就是更改几个底层数据的事,定位器不追求极致的体积,也容易制作。
分店的外卖宣传自然是重中之重,因此一进入吃了吗外卖网站,就可以看到李记明厨中山路分店的信息。
为了避免那些顾客下单失误,上面还特意注明了配送范围。
开业的当天,中午的外卖配送就达到了190多单,饭点过后也陆陆续续的有顾客下单。
因为繁华的商业区不比得其他地方,许多人根本就不能以正常作息去对待。
李扬给分店安排了4个配送员,为了能够让这群人最快的熟悉工作,在开业之前还特意让他们去桃花小区那边跑了几天业务。
在老刘和周国庆的经验传授下,这群人第一天上班,工作完成的还不错。
前几天培训完之后,李扬只和他们说了两点要求,那就是效率高,态度好。
外卖和到店不一样,来李记明厨的分店,怎么吃都行,但是网上下单还是要收钱的。
但李扬弄了个优惠活动,首单打8折,而且只要下单就送茶叶蛋或者绿豆汤。
忙完了中午的一波人潮,店里员工差不多都快累趴下了。
和桃花小区的那些员工不一样,他们是第一天就面对这么多顾客,因此还有些不适应。
这时候他们才后知后觉,老板工资给的高是有原因的,这事比别人店里的忙多了。
一上午店里都没断什么人,也算吸引了周边同行的注意,许多开各种各样小吃店的都跑到李扬店里尝了一下味道,算是直接就把他们给征服了。
洪城拌粉他们不是没有吃过,能做到李记明厨这样的,真的算非常少见了。
怪不得他敢把拌粉店开到这个地方,还搞出这么大的声势,显然对方是有备而来,而且非常的有信心。
11点的时候,李扬离开了店里,他来到了附近的大酒店,昨天就订了好几桌酒菜。
有好些送了花篮没来的,比如老邓的那几个朋友,还有在外地工作无法赶来的同学。
家里的亲戚倒是全来了。
众所周知,每个人总有那么几个势利眼的亲戚,哪怕双方是兄弟姐妹,也无法避免被他们瞧不起的情况。
李扬家里也有。
最早的时候爸妈在乡下种地,一年到头来赚不到什么钱,后来开了早餐店虽然生活得到了改善,但总的来说家里的经济也比较困难,没少被这群人看不起。
逢年过节一起去做客,有钱的被奉为座上宾,李扬爸妈总是被冷落,属于边缘人物。
倒不是说所有亲戚都这样,但李扬亲身经历过。
小的时候,李扬更喜欢妈妈这边的亲戚。
还有区别对待的,李扬记得非常清楚,他的堂哥也就是大伯的儿子,过年来做客,礼物往往都是十几块钱一件的东西,老家讲究双数,所以几乎每家做客都是买4样东西。
堂哥给自己家的加起来不超过200块,但是给二伯父家的却又是烟又是酒,爸妈有时候背地里虽然也会唠叨,但终究没有拿到明面上来说。
只是这件事情对李扬的印象很深,以前他想不明白为什么是同样的关系,却要做区别对待。
还有一次,自己和爸爸去老家办事,中午在二伯父家吃饭,伯父很热情,还让伯母把厨房柜子的排骨拿出来。
李扬现在还记得伯母的表情,那种责怪伯父,却又不好明说的样子,不情愿的把排骨拿了出来。
那天,李扬挣扎了好久,还是吃了排骨。
因为家里实在太穷了,吃排骨的日子很少很少。
后来经历过社会的毒打,李扬才知道,原来这就是人性。
嫌你穷,怕你富。
害怕你吃苦,又怕你开路虎。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它们就像一根小小的刺,时不时的会扎李扬几下,提醒他人性的势利和复杂,还有贫穷一直给他带来的自卑。
现在这些亲戚知道他开分店,一个个都来了。
或许他们平时也会谈论,自家的拌粉店一个月能赚不少钱吧?
李扬忽然感觉,自己的亲戚好像亲热了很多。
“老弟,这位是你的女朋友吧?真漂亮!”
堂哥看见陈咏荔,过来和李扬打招呼。
第118章 做我老婆好不好?
“是的。”李扬淡淡的回应,在他身上看不出那种堂兄弟之间该有的热情。
对方问什么他就回答什么,不然他一句话都不会开口。
堂哥是个光头,戴着副眼镜,以前他是整个家族里面文化最高的,在粤省鹏城的某个厂里当会计。
前几年忽然就回家乡发展了,李扬不清楚是什么原因,他没问,也不关心。
之前大伯家里是开商店的,在八九十年代生意不错,因此家里条件很好,自然有些有钱人特有的的毛病和习惯,后来大伯因病去世,渐渐的也就没落了。
堂哥眼尖,看出了陈咏荔似乎是都市现场的记者,话渐渐就多起来,语气非常的热情亲切,心中倒是嘀咕李扬小时候瘦瘦弱弱,貌不惊人,没想到做生意这么有头脑,而且还谈了个漂亮的女朋友。
“小扬,以前我就发现你很出色,很能干,现在证明我果然没看错,你真厉害。”
然后堂哥又跟陈咏荔打起了招呼:“你好,我是小扬的哥哥。”
“你好!”陈咏荔礼貌回应。
李扬没有过多的和堂哥交谈,那种冷淡的态度和他平时开朗的性格有很大的相差。
陈咏荔察觉到了,猜想这兄弟两人之间肯定有什么矛盾。
就是不知道年纪轻轻的,怎么会把关系弄得这么僵。
期间又有人来和李扬打招呼,不少是长辈,反正就是看他现在混的这么好,都赞不绝口。
“扬扬,你这孩子打小就聪明。”
“我一直都说小扬有出息,你看是吧?”
“这是你女朋友吧?真漂亮。”
“……”
虽然李扬现在还没有赚到很多很多的钱,但2008年的这个时间点,家里的一些亲戚依旧靠着种地和打工为生,他已经能够在城市里开店了,而且开了还不止一家,相比之下,混得的确比他们要好得多
而且这些亲戚可是听说了,李扬不仅仅开了店,好像还弄了个什么网站,总之就是生意很跑火,能赚不少钱。
面对这些亲戚的恭维,李扬的表现很平淡,没有像一些网络小说中一样在亲戚面前装逼打脸,该叫人他还是会叫,甚至还会让他们吃好喝好。
但是,不热情。
李建军腰板挺的很直,或许是赚到钱了,整个人的气质都变得很不一样。
罗美珍忙完早上也来了,和李扬不同,夫妻两个和前来祝贺的客人和朋友谈笑风生。
很快李扬又到了一位堂哥身边,他的态度一下子就转变了,面对某些亲戚他比较冷淡,甚至还不如对待朋友。
这位堂哥是二伯父的儿子,李扬很客气的喊了一声:“哥!你什么时候来的,我嫂子呢?”
这位堂哥30多岁,整个看起来很高大,说话声音比较轻,给人的印象非常斯文。
在李扬很小的时候,堂哥就出去辍学打工了,在江浙沪沿海一带的工厂做事。
他对李扬很好,每次逢年过节回来,都会给李扬带玩具和礼物,这个行为一直持续到他结婚生孩子,那个时候李扬也长大了。
对于一个在农村长大的小孩来说,有一个大自己好几岁的哥哥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每次被别人欺负了,总是可以喊着“你别走,我叫我哥来”。
更别说过年的时候堂哥还会给自己带玩具,在同伴面前炫耀时,简直就是全村最靓的仔。
所以,李扬的亲戚当中也不全是势利的,也有很多很多对他很不错的。
堂哥属于其中一个。
兄弟两个就这样闲聊起来,李扬和之前所有亲戚说过的话都不如现在多,甚至刚才大堂哥和现在的二堂哥,李扬的态度也有很大的不同。
期间有不少人向李扬道贺,有同学,生意上的朋友,二堂哥便让李扬先忙,等有机会他们再聊。
李扬点头说好,起身的时候还特意把陈咏荔介绍给他:“哥,这是我同学,她是都市现场的记者。可能要不了多久,你就要来喝我们两个的喜酒了。”
堂哥站起身自我介绍,他平时话不怎么多,但此刻却非常的郑重,显然对陈咏荔也非常的在意。
陈咏荔客气热情的回应。
离开堂哥的座位,陈咏荔就有些绷不住了,她低声对李扬说道:“在熟人面前开玩笑就算了,在你亲戚面前也占我便宜,以后我要是嫁不出去了怎么办?”
“如果你不介意每一天都吃拌粉的话,那我娶你。”李扬带着笑意说道。
“一份拌粉就想骗我嫁给你,我有那么傻吗?”陈咏荔轻轻哼了一声。
“那两份行不行?”李扬认真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