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氓!”陈咏荔别过脸。
她又用浴巾裹住了身子,但是一双又白又嫩的脚却露了出来,去年10月份做了美甲,现在什么都没有,自然原生的状态。
此刻的电视里,赵敏和张无忌掉入了绿柳山庄的地牢中,为了能够顺利脱困,张无忌迫不得已脱掉了赵敏的鞋袜。
在九阳神功的驱动下,赵敏脚底受不了那种酥酥麻麻的感觉,又哭又笑,嘴里嚷嚷着要将张无忌千刀万剐。
“张无忌你不要乱来啊!”
“你放开啊!”
“张无忌,你这臭小子!你这贼小子!”
“我有一天一定会叫你千刀万剐。”
“……”
李扬这时候突发奇想,也抓住陈咏荔的脚,问道:“你说赵敏现在是什么感受?”
这句话让陈咏荔吓得不行,甚至李扬还没有致敬张无忌,就赶紧把脚缩了回来,有些害怕似的说道:“不行!不行!我最怕痒了,这就跟要了我的命一样。”
李扬碰到陈咏荔的脚,只觉得入手处一阵火热,但触感细腻柔软,简直就跟婴儿的肌肤一样。
陈咏荔的皮肤本身就白,常年穿着鞋袜,平时阳光晒不到,就保养得更好了,跟特意定制的硅胶足模似的,根本挑不出任何一丝丝的缺点。
李扬忽然又想到了陈咏荔的博客。
“你说我上次专门盯着你的脚看,有没有可能这件事情你冤枉了我?”
陈咏荔越是往后缩,李扬就越是靠近,直到最后退无可退,她这才露出一副楚楚可怜的表情。
听了李扬的话,陈咏荔又觉得奇怪:“我什么时候说你盯着我的脚看了?”
然后她立刻就反应过来了。
原来李扬早就偷看了博客?
真的是丢死人了!
“你这么冤枉我,我的名声都被你给毁了,你自己说吧,应该怎么补偿我?”
陈咏荔笑了起来,用那种带有求饶的语气说:“我真的好怕痒。”
可能是酒精发挥了作用,陈咏荔脸上红潮还没有退去。
好烫!
两个多小时,三把小雨伞。
陈咏荔累不累李扬不知道,但他是真的有些累。
完事后他呼呼大睡,陈咏荔枕在他的胳膊上,本来也闭着眼睛,这时却忽然睁开,也不知道想起了什么,就这么偷偷笑了起来。
又过一会儿,她侧过身子,搂住李扬,也舒舒服服的睡着了。
接下来的几天,李扬到处都在找合适的场地。
但县城和市里毕竟属于核心地段,并没有太过合适的区域用来当做食品加工基地。
虽然前期五家店的配料和米粉需求量不是特别大,但李扬的扩张计划还没有停止,他想尽可能的挑一个大点的空地,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
工厂可能不需要太大面积,但空地自然是越大越好,假如以后还需要建其他厂房,那也可以用得上。
找了几天都没理想中的地块,李扬打算退而求其次,去郊区看看。
当然不是那种不通车的农村,大概属于城市三环四环的那种样子。
扩大寻找范围后,果真可以选择的地方就多了起来。
又花了几天时间差不多跑遍了所有比较适合的郊区,李扬最终确定了三个地方。
首先那些离几家店比较远的,交通不怎么方便的,自然不能考虑,不然运输成本会大大增加。
还有民风彪悍的地方尽量不选,李扬是农村人,深知有些人特别难缠,根本没道理好讲。
当然不是说所有的人都这样,但只要碰到一个,就足以让他头大了。
三个地方经过仔细考虑,最后还是选择在下罗建造加工厂。
下罗目前还属于新建县管辖,但后来会划分到经开区,从此迅速崛起,周边的高校,楼盘就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现在的下罗本身就有很多学校,将来还属于最早通地铁的区域。
除此之外,这个区域也属于李扬老家的范围,算是变相意义上的衣锦还乡了。
李扬打算两个月之内得在这里开一家李记明厨,而且还要让外卖市场尽快开通。
学生能够带动的经济是非常可观的。
李扬和当地政府当即谈了起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就是企业家,有那么多家实体店铺,而且外卖网站还提供了很多人就业,整个谈判过程倒是非常的顺利。
政府要求李扬的工厂以后不能搬走,言外之意就是希望能够带动一下经济发展,解决老百姓的就业问题。
当然该有的创业政策,像部分免税,低息贷款等等都会给到李扬,算是开了绿灯。
就这样,咏扬集团的第一家食品加工基地就这么谈妥了,或者更准确的说法叫做中央厨房。
因为目前李扬加工的就是李记明厨的所有的一切配料。
是的。
一切配料!
从拌粉的秘制酱料和红油,再到所需的酸豆角,萝卜干,雪里红等等,还有米粉,面条,将来都会在这座食品加工基地里面生产出来。
但前期主要是供应秘制酱料和红油,还有煮熟的米粉。
咏扬实业的工商注册也很快就弄好了。
办公室就和吃了吗外卖公司在一起。
忙完了这座食品加工基地的事情,李扬整个人感到轻松不少,又关注了一下外卖市场的覆盖率。
如果以100%作为一座城市外卖市场的覆盖率,实际上李扬拿下三大高校区,以及桃花小区周边和中山路附近的市场率也只不过10%而已。
从2月份开学,一直到4月中旬,外卖的市场覆盖已经达到了30%,昨天李扬询问蔡宇的时候,到5月初应该可以达到40%。
但众所周知,哪怕是在2025年,任何城市的外卖覆盖率都不可能达到100%。
2008年那就更别说了。
因为还有很多农村一样的地方,交通不便,信息不便,所以能把主城区还有一些郊区的市场全部拿下来,就算彻底的成功了。
毕竟,李扬总不可能把外卖送到果树村那种地方去,总共才20多户人家,而且七成以上都是老人,这样的地方还覆盖外卖,那不纯粹浪费资源吗?
通过计算,真正的洪城需要开通外卖的区域只有70%,现在可以说已经拿下了一半的市场。
按照这个速度,大概会在7月之前,彻底拿下洪城全部的外卖市场。
李扬很好奇,为什么外卖网站做出这样的成绩,还没有风险投资机构找上自己?
这群人不是钱多的没有地方花吗?
不过这也没关系,反正现在有实体店输血,外卖网站也已经盈利,将来越是成长起来,那么融资得到的钱就更多。
众所周知,一家不接受风投的机构是发展不起来的,用某位金融界人士的话来说,这种状态是亚健康的成长,是一个永远也长不大的侏儒。
在寻找空地建厂的同时,李扬自然也会留意一些转让或者招租的店铺,不要说李记明厨的发展速度太快,以高服务,高品质,低价格的经营理念去开早餐店,没有不成功的道理。
况且李扬手上现在已经有100多万的流动资金,开几家早餐店是一点问题也没有的。
除了装修需要花点钱,其他的投入成本甚至都可以往后压一压。
比如员工的工资,进货的资金,这些都是可以一个月之后再结账。
但开业的第一天,李记明厨就开始创造利润,一个月之后直接就盈利了,所以根本不用担心资金断裂的问题。
下罗是个不错的地方,李扬逛了一圈,又发现一家很不错的店铺贴出了转让。
不过做早餐店又稍微大了一些,开饭店又显得有些小。
大点没关系,虽然开不了饭店,但开早餐店坐的顾客也多。
李扬当即联系房东,双方见面后,谈了几个重要细节,他直接就把这店铺给租了下来,然后就着手准备装修的事情了。
李扬感慨,有钱是真的好办事啊!
第220章 千团大战的背景
回去的路上,李扬忽然看见一家大型超市正在低价处理所有的商品。
一开始他还以为是超市搞活动,后来看见大家大包小包的抢购东西,这才意识到,超市可能不是在搞活动,有可能是快要倒闭转让了。
因为此处离公司并不远,李扬停好车之后,进入超市,也到处逛起来。
当然他并没有这样的闲工夫,主要是他觉得这家超市面积挺大,而且是上下两层,如果合适的话,倒可以租下来开店。
不经意询问了店员,这才得知是经营不善倒闭了,最主要原因还是竞争太激烈,用后来的话说,那就是有另一家超市太卷了,导致这些传统超市不做出改变,根本就没有竞争力。
和李记明厨在早餐界的情况一样。
关于超市,李扬有印象的本土品牌大概就是洪客隆和旺中旺了。
非本土超市有沃尔玛,步步高,以及有名的百货大楼。
洪客隆和旺中旺这两家超市都是90年代就成立了,巅峰期可以说本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大概明年洪客隆就会被步步高收购,而旺中旺也会在接下来的经营中不断的改变经营策略。
2024开始逐步学习胖东来的模式。
但现在毫无疑问,这两家超市的名气还是挺响的。
眼前倒闭转让的这家,属于那种很传统的经营模式,卖一些日用品和零食烟酒,至于蔬菜水果等生活必需品则没有。
其实在2009年,就已经有不少大型综合超市除了卖日用品外,还卖肉类,蔬菜,水果,以此满足市民日常生活所需。
李扬忽然想到一件事情。
大概在2010年,也就是明年,国内的一些风险投资机构见到美国的Groupon团购模式兴起,并且已经逐渐的传入华夏,所以会大量的对某些团购网站进行融资,为他们的发展提供资金,也是想到后面分其中的一杯羹。
红杉资本,经纬创投,以及bat等互联网巨头都对团购模式虎视眈眈。
因为这个时间点,互联网用户数量不断增加,电子商务市场逐渐发展,团购模式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于优惠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市场潜力巨大。
毫无疑问,这群人疯狂的对团购网站融资的同时,就是想着能尽量的熬死一批对手,脱颖而出,最后摘取胜利的果实。
2010年初,美团,糯米等团购网站相继成立,到了年底的时候,类似的网站赫然有1700家。
这一年,团购市场喷发,可以载入互联网史册的千团大战就此拉开序幕。
腾讯与美国的Groupon推出高朋网,盛大也随即加入团购领域。
那段日子,各大团购品牌每天都会扔出好几个亿出来,钱多的都不知道该怎么花。
一块钱买烧鸭,9块9吃大餐的事情在之前根本就无法想象。
更有甚者,其中的一家团购网站单广告投入就花了5.5个亿。
但最后活下来的只有美团,大众点评等极少数的公司。
这个结果也足以说明一件事情,那就是单纯靠钱去内卷,并不足以有太高的胜算,还是得靠实际决策,随机应变,配合充足的资金才能够脱颖而出。
李扬假装随便买了瓶饮料,然后便和前台收银员搭讪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