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之神象镇狱 第87节

  “这…这是传说中的翻天印?“一位紫袍长老声音发颤,枯瘦的手指几乎要戳到悬浮的玉简上,“老夫在古籍中见过记载,此法可追溯到神话纪元!“

  另一位赤眉长老死死盯着那枚流转着人道气运的印记,胡须剧烈抖动:“人王印!当年人族崛起时的不传之秘!圣子竟能寻得如此完整的传承!“

  最年长的传功长老突然老泪纵横,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天佑我摇光啊!这三印合一,暗合天地人三才大道,若能参透,必能让我摇光一脉实力大增,传承万代。“

  殿内顿时一片哗然,十几位活了几千年的老怪物此刻全都失了分寸。有人掐诀验看真伪,有人掐着自己大腿确认不是幻境,更有人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临摹道纹。

  摇光圣主手中的玉盏突然炸裂,琼浆玉液溅在龙袍上却浑然不觉。他死死盯着那三枚悬浮的道印,喉结滚动:“圣子可知,单是这抱山印,就值得用三座灵矿来换?“

  林羽拿出这等秘术,诸多太上长老自然没有什么意见,皆同意此事。

  “各城道院皆设防御大阵,精锐弟子定期巡查。“林羽从容应答,“更可借通幽真言建立传讯之网,一旦有事,圣地可即刻支援。“

  殿内一时寂静,诸位长老暗自思量。摇光圣主目光深邃,忽而问道:“圣子此举,可是要效仿古之圣贤,立道统于世俗?“

  林羽不置可否:“弟子只是觉得,与其让凡人如散沙,不如引其入道。长远来看,于我圣地大有裨益。“

  经过一番商议,摇光圣主终于点头:“既如此,便依圣子所言。“

第147章 精神世界

  摇光圣地上下雷厉风行,不过旬日,便从诸多道宫境弟子中遴选出一批德才兼备、心志如铁之辈。

  “尔等此去,肩负道统传承之重任。“林羽负手而立,目光如电扫过台下众弟子,“当以慈悲渡世,不可恃强凌弱。若遇棘手之事,即刻传讯回山,不得延误。“

  众弟子肃然而立,眼中精光湛湛,齐声应诺:“谨遵圣子法旨!“

  东荒大地,世俗王朝林立,亿万生灵繁衍生息,却大多懵懂无知,未曾触及修行之道。

  而今,摇光圣地的弟子们如星辰般洒落人间,一座座青砖黛瓦的摇光道院在各城拔地而起。道院门前,白玉台阶铺就,两侧古木参天,灵雾缭绕,宛如人间仙境。

  然而,林羽所求,远不止于此。

  “世俗之地,天地精气稀薄,若无神通,终究难成修行净土。“

  他立于摇光圣地最高处,俯瞰人间,眸中神光流转,似能洞穿山河。

  “传令下去,各道院弟子,即刻开始改造地脉!“

  摇光弟子得令,纷纷施展神通,以圣地秘传的“养龙术“梳理地脉。

  他们行走于城池之下,以神力贯通地底地脉,如织网般将散乱的精气引导归一。每一条龙脉都被重新梳理,浊气被净化,灵气愈发精纯。

  “地脉如龙,当以龙气养之!“

  一座座道院中央,林羽的雕像被安置在阵眼之处,底座刻满繁复的源天纹路,与地脉相连。信徒的香火愿力不仅被雕像吸收,更顺着纹路渗入地脉,化作滋养灵脉的养分。

  渐渐地,地脉开始蜕变。

  原本稀薄的精气变得浓郁,如涓涓细流,流淌于城池之下。凡人居所附近,草木愈发葱郁,鸟兽通灵,甚至连寻常百姓都能感受到一股清灵之气萦绕周身,病痛渐消,体魄强健。

  三月之后,第一座被彻底改造的城池——“青岚城“,迎来了惊人的变化。

  城中央的摇光道院上空,灵气汇聚成云,时而化作龙形,时而凝为凤影,异象纷呈。城中百姓早起时,竟发现井水甘甜如灵泉,饮之可消疲解乏;孩童玩耍时,偶尔能看见地面泛起淡淡灵光,如萤火流转。

  更令人震撼的是,一些原本资质平庸的凡人,在长期沐浴地脉灵气后,竟渐渐开启了修行之路!

  “这……这简直是神迹!“青岚城主跪伏在道院前,激动得浑身颤抖。

  摇光弟子淡然一笑,道:“此乃圣子所赐的造化,尔等当心怀感恩,虔诚供奉。“

  城中百姓闻言,纷纷朝着林羽的雕像跪拜,香火愿力如潮水般涌来,顺着地脉流转,最终汇入摇光圣地的幽冥天网之中。

  随着道院建成,传道之事渐入佳境。无数世俗生灵在摇光弟子引导下,得以窥见大道门径。这些初入道途者,每日对着林羽雕像焚香祷告,虔诚之心化作缕缕香火,跨越千山万水,汇聚成海。

  忽一日,林羽正在静室参玄。蓦地,一股浩瀚愿力破空而来,如天河倒悬,轰然灌入体内。

  “嗡——“

  地狱位面剧烈震颤,但见万千金色光点如雨倾盆。这些由众生念力凝聚的精华,甫入地狱熔炉,便被那亘古不灭的神秘烈焰淬炼提纯,渐渐化作最本源的生命精粹,似琼浆玉液般滋养着林羽的肉身元神。

  在这股力量的冲刷下,林羽通体绽放璀璨金芒,恍若神祇临凡。骨骼发出清越鸣响,如黄钟大吕回荡九霄;神魂深处混沌初开,无数大道真文流转不息,演绎着天地至理。

  不知过了多久,林羽缓缓睁目,两道神光破空而出,竟将虚空都洞穿。他长身而起,周身道韵流转,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统御八荒的威严气度。

  林羽盘坐于混沌洞天深处,周身缭绕着金色的信仰之力,如亿万缕神曦交织,在他掌心不断演化。每一次尝试,他都以无上法力构筑精神世界的雏形——山川河流、日月星辰、法则秩序,皆在其中显化,宛若真实。

  然而,每当这方精神世界即将成型之时,便会剧烈震颤,随即崩塌。

  “又失败了.“

  林羽眸光深邃,凝视着掌心溃散的金色光点,若有所思。

  他并非没有收获。每一次崩溃,都让他对精神世界的本质有了更深的理解。

  “仙古纪元的虚神界,乃是仙王联手构建,以无上伟力开辟,再以众生念力维系。而如今的九天十地,早已没有那样的条件。“

  仙王陨落,化作不死神药;虚神界崩毁,沦为废墟。

  想要以一己之力复刻虚神界,几乎不可能。

  但——

  “西漠的菩萨界,却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林羽眼中精芒一闪,思绪翻涌。

  菩萨界,虽不如虚神界那般浩瀚无边,却能稳定运转,覆盖西漠一域。它并非依靠仙王伟力,而是以阿弥陀佛大帝遗留的念力为根基,再经无数佛门信徒世代积累,最终形成的精神领域。

  “若我能参透菩萨界的构建之法,未必不能走出一条新路!“

  黄沙漫卷,天地苍茫。

  林羽深一脚浅一脚地跋涉在无尽沙海之中,炽热的风裹挟着砂砾。放眼望去,唯有起伏的沙丘延伸至天际,仿佛一片凝固的金色怒涛。

  这里,是修行界公认的贫瘠绝地——西漠。

  然而,就在这看似死寂的荒漠深处,却隐藏着勃勃生机。

  荒古年代,阿弥陀佛大帝曾立下宏愿,要以信仰之力逆转天地造化。他行走大漠,步步生莲,以无上佛法点化荒芜。万年之后,沙海深处竟真的涌现绿洲,枯泉复涌,死地回春。

  “哗——“

  当林羽翻过最后一道沙梁时,眼前的景象令他呼吸一滞。

  碧波万顷的无量金身湖倒映着雪山,菩萨高原上佛光普照,巍峨的古佛山巅,隐约传来阵阵梵唱。沙与雪,荒与荣,在此处达成了不可思议的和解。

  “施主远来辛苦。“

  一位赤足老僧不知何时已立于身侧,手中转动的念珠泛着温润的光。

第148章 上须弥

  林羽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双手合十,向着面前的老僧行礼,语气诚挚道:“大师,在下乃摇光圣地圣子林羽,久闻西漠菩萨界大名,如雷贯耳,特来此参悟,还望大师不吝赐教。”

  老僧目光锐利如炬,上下仔细打量了林羽一番,脸上旋即浮现出慈祥温和的笑容,口中念道:“阿弥陀佛,摇光圣子之名,早已传遍四方。

  既然你不辞辛劳远道而来,那就随老衲一同前往须弥山观瞻一番吧。”言罢,老僧转身缓缓引路,林羽赶忙紧随其后。

  “数十万年前的西漠大地,放眼望去,尽是漫天金沙,草木稀疏零落,人迹罕至,一片荒芜之景。”

  老僧一边走着,一边娓娓道来,“幸而我佛慈悲为怀,修成大道后,以双足一步一步丈量西漠的每一寸土地。

  所经之处,菩提树苗破土而出,莲花悠然绽放,最终将这片贫瘠荒芜的不毛之地,化为如今这祥和安宁的佛国净土。”

  林羽听闻,不禁赞叹道:“阿弥陀佛大帝当真功参造化,慈悲无量。”

  二人一路前行,不多时,一座雄伟壮观的神山赫然矗立在眼前。

  即便紧闭双眼,也能清晰地感受到那扑面而来的恢宏磅礴气势,好似有一种无形的力量,要将人的元神都深深吸引过去。没错,这便是闻名遐迩的佛门圣地——须弥山。

  “圣子既来西漠游历,不妨就从这阿育高原启程,途经阿育湖,而后前往须弥山,不知意下如何?”老僧转头询问。

  “一切全凭大师安排。”林羽谦逊回应。

  林羽跟随老僧一路前行,越是接近须弥山,越能感受到那股浩瀚如海的佛性力量。空气中似乎有无数金色梵文在流动,耳边隐约响起阵阵诵经声。

  “这就是菩萨界的感应吗?“林羽心中暗惊。他感觉自己体内的灵力运转都变得顺畅了许多,往日修炼中遇到的瓶颈似乎都有了松动的迹象。

  老僧似乎看出他的惊讶,微笑道:“圣子有所感悟?在须弥山附近,菩萨界的感应确实会强烈许多。若是在大雷音寺中,哪怕凡人也能进入菩萨界。“

  林羽闻言更加震撼。他抬头望去,只见须弥山高耸入云,整座山体金光灿灿,无数信仰之力化作光河垂落,将山脉笼罩在一片神圣光辉中。

  须弥山乃诸天万界最古老的佛教圣地,其名承载无尽佛门传说,神异之处在浩瀚星空流传万古。

  站于山前,震撼之感油然而生,此山巍峨高耸,直插九霄,山体庞大,似可填平四海,雄伟之姿贯通古今。

  佛经记载其高八万四千由旬,一由旬即一万三千米,高度非凡。它堪称北斗星域群山之首,广袤无垠,雄伟浩大,令人叹为观止。

  此山乃是佛门至高圣地,汇聚了九天十地无边信仰,铸就佛陀红尘不朽。

  须弥山作为主山,其周围山峰环绕,银瀑飞泻,禅唱悠悠,更衬须弥山巍峨宏大,山下水泽广袤,近看如汪洋大海。

  “想必这就是八宝池了。”

  无数徒步来到此地的牧民,信徒,乃至佛子,在激动参拜完须弥山后,无比虔诚地低下头颅,饮用池水。

  据佛经载,西方极乐有八宝池,乃阿弥陀佛宏愿所化。池中八定水,玄妙非常,具八重殊胜:澄净清澈,清冷宜人,甘美可口,轻软柔和,润泽万物,安和身心,除饥解渴,长养诸根,故又名八宝功德池。

  无数疲惫褴褛的信徒,至池边虔诚捧水而饮,刹那间疲惫全消、伤痕速愈,仿若新生。此水不仅能涤荡污浊、纯化躯体,更可清净心灵、滋养六根,使人远离病苦,堪称世间圣物。

  那些朝圣佛子,饮下此水后,周身光辉笼罩,如铸金身,佛性大增。其中天资卓越者,甚至当场顿悟,瞬间突破。

  天穹之上,一道金色虹光垂落,将他周身笼罩。梵音阵阵,天花乱坠,身形在佛光中渐渐虚化,化作点点金辉,顺着虹桥直上须弥。

  老僧驻足池畔,宽大的僧袖随风轻摆。他转身对林羽合十道:“圣子远道而来,不妨饮此八宝功德水,涤荡尘心。“

  林羽闻言缓步走向池边。只见池水晶莹剔透,水面泛着淡淡的金辉,隐约可见无数细小的“卍“字佛印在水中流转。他俯身掬水,掌心顿时传来一阵清凉之意。

  “此水.“林羽刚欲开口,忽觉手中池水竟化作八色流光,在掌心跳跃。

  老僧含笑解释:“八宝功德水遇缘显化,圣子佛缘深厚,故现八宝妙相。“

  林羽将池水一饮而尽,顿觉一股暖流自喉间扩散。刹那间,体内灵力如江河奔涌,往日晦涩难明的功法要诀竟豁然开朗。他仿佛听见识海中响起阵阵梵唱,眉心处隐隐有金光透出。

  老僧见状,眼中精光一闪:“善哉!圣子果然与我佛有缘。“

  就在此时,池水无风自动,泛起朵朵金莲。林羽周身佛光更盛,隐约可见一尊模糊的菩萨虚影在其身后显现。远处信徒纷纷驻足,面露惊羡之色。

  “圣子可愿随老衲入大雷音寺一观?“老僧伸手遥指须弥山巅,“那里的菩萨界感应,比此处还要强烈百倍。“

  主山稳矗于清亮透彻的海中央,巍峨庞大,壮阔至极,无可复加。隐约可见宏伟庄严的寺庙错落山上,而神秘的大雷音寺隐匿山顶,距地八万四千由旬,即便天眼亦难窥探,被山体遮挡。

  须弥山浩瀚无垠,林羽能清晰感知,一股汪洋般磅礴之力于山上缓缓流转。

  整座山体散发柔和光芒,祥和纯净的念力缭绕,光辉蒸腾,已非凡土,宛如仙家圣境,神圣不可侵犯。

  层层银辉如云雾蒸腾,淡金色光华似流水潺潺,此乃最为纯粹的信仰之力,浓郁得化不开,加持于山体之上。

  这股力量浩瀚无边,令人心神震颤,难以计量。在其滋润下,山体早已神化,一草一木皆具佛性,被光辉透彻滋养。

  无论修士凡人,常年沐浴此浓郁信仰之力,必能延年益寿。佛门信仰细水长流,信徒年年虔诚供奉,温和持久。佛门亦常回馈信徒,赐百病全消、精神饱满、延年益寿之福泽。

  此乃阿弥陀佛大帝与禁区至尊之最大区别,他视众生平等,与众生相互依存,反哺回馈,三十多万年始终如一。

  历经数十万年,全宇宙佛徒念力汇聚,沉淀积累,造就这不可思议之奇观。宇宙深处,诸多生命古地皆有阿弥陀佛道统,

  无尽信仰之力跨越虚空,源源不断流向须弥山。相较之下,彼岸神域与之相比,实乃小巫见大巫,须弥山才是真正由信仰汇聚而成的神海。

首节 上一节 87/1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