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逆徒:从一人之下逆生诸天 第145节

  咱都是异人,也不用那些个栓动单发的步枪了,直接抱着机枪突突那群小鬼子就行。手雷四十箱。两个要求,尽可能多地杀鬼子,第二是撤走的时候,武器装备不论你是带走也好炸毁也好,确保不能落到鬼子手里。”

  “免费给我们?这些可不便宜吧。”祝愿天盯着贺松龄:“闻说你贺大财主,现在是全世界的首富,过去大清的皇帝都不如你有钱,你能做亏本的生意?”

  “国难当头,还计较什么成本,你兹要多杀一个鬼子,我就多赚一分,没有亏本这一说。”

  此时贺松龄反而格外像个正常人,同样一脸严肃,“另外,在东北的逆生军校此时也已经退下来了,回头我会让他们一个小股部队过来当教官,教导你们特种作战。”

  逆生军校毕竟只是过去拉练的,杀鬼子是要务,但该走还得走。凭借他们这些小股部队,不可能改变大局。此时正好往南撤,路过京城,给白云观留下一些教官,教上他们半年时间足够了。

  特种作战本来是在德国兴起的一种作战方式,但是既然贺松龄来了,手底下又守着一大群异人,他当然先把这种打法开发了出来。

  当然,贺松龄哪懂什么特种作战,他脑子里对特种兵的理解,也就仅限于什么都市兵王之类的东西。

  目前逆生军校培养出来的特种兵们,比之后世能作为执行战略目标的特种部队还是差远了,但是在小股部队作战实力上,却甚至还要超过拿着现代武器的特种兵们。

  “我们呢,要付出什么?”祝圆天说到这里,似乎想到之前的传言,眼中露出了然的神色:“你想要我们全真的丹修之法?”

  “想要,但是那是第二件事,跟第一件事无关。”贺松龄一拍桌子站了起来,“我再强调一次,这是救亡图存,不是什么金钱交易。给你们东西,是因为你们就在京城,而且你们最有能力组织起抵抗力量。

  到时候我会让秃子给京城的守军发令,以你们白云观为核心制定作战计划,你们唯一要做的,就是把那群狗日的小鬼子给我一个个都杀了,明白吗?”

  贺松龄英俊的面庞上,难得的出现了跟张之维那张丑脸一样的狰狞神色。只能说努力在天赋面前实在是不堪一击,他这么严肃地想要摆出狰狞的样子,才跟张之维正常笑起来差不多,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明白倒是明白……”哪怕是祝圆天做了这么长时间白云观的老方丈,看见贺松龄这架势,都不由吓了一跳,下意识地回应道,“只是你觉得真的有必要……”

  祝圆天有这种疑问,贺松龄并不觉得奇怪。他们都是本地土著,不是穿越来的,没有上帝视角。而且之前的所谓八国联军他们也见过,动摇不了异人的地位。

  人是不能想象出自己没见过的东西的。

  但是贺松龄也不需要他们想象出来,只需要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就行了。

  “我提醒一点,装备、钱、战术,你们是作为传承也好,还是跟会友镖局那位老镖头一样传授给军队,让军队提升杀鬼子的能力也好,我都不问。只有一点,谁要是敢给我拿着东西倒卖,或者叛国投敌当汉奸,你等着瞧,你跑到月亮上去,我也给你脑袋摘下来。”

  原著中并没提到民国年间的白云观,而京城又是鬼子全面入侵的起点,那时候白云观这群老道,到底是被杀害了,还是跑了,还是投了,那很难说。

  贺松龄不怀疑一部分老钟人在危难时期的操守,但他同样也不吝以最大的恶意揣度另一部分老钟人会干出什么样的事情来。

  “那震铎!”

第322章 我怎么能因为他有炮我就认同他呢

  “您说。”那震铎在旁边说道。

  “回头你去联合京城所有的异人,铁板仙、机云社,还有天桥底下那些个说相声的、卖狗皮膏药的,湖广会馆那些个唱大戏的,都联合起来。”

  这些人能耐可都不小,集结起来,面对京城这一佛一道两个大派,也不落下风,可以说是三足鼎立的局面。

  “一旦发现喇嘛和老道有异动,我要求你把不靠谱的人撒出去当炮灰,找靠谱的人去杀了这两家的首脑。”

  那震铎还是值得信任的,自从那天学了铁板仙的本事,结合黄门三才的望气术,在术士内景中问答案,都证明了这位那震铎,就是日后十佬之一的那如虎的爷爷。

  那如虎后来能当十佬,想必家庭出身是没什么问题的,姑且说可以信任。

  至于说怎么让那群下九流的心甘情愿当炮灰,来扛住万一叛变的喇嘛和老道?还是那句话,贺松龄有钱。

  老道和喇嘛说破大天,给不了他们什么,贺松龄能给他们大洋,能给他们金条,能给他们英镑,能给他们美元。

  这就够了。

  “得令呐!”

  贺松龄跟那震铎在旁边一唱一和,给白云观这群老道看的面色发绿,但是又说不出什么。人家做个预案而已,你急什么,莫非伱已经打算好当汉奸了?

  就贺松龄之前表现出来的那个一点消息不通,直接掏出重炮炸他们道观的神经病德行,他们都毫不怀疑,只要有人敢迟疑,贺松龄能毫不犹豫地当场毙了他们。

  “那先生就不需要担心了,我们白云观没有一个孬种。”

  监院不敢跟贺松龄炸刺,对那震铎的态度倒是很糟糕。

  “那可就多谢了。”那震铎随口说道:“我那某人最想要的就是当年大清还在那会儿的生活,光拿钱不干活儿。”

  “好,那么我们接下来说第二点。”贺松龄扭头看向张之维:“老张,你有啥要说的,请吧。”

  张之维有点尴尬。他本来是来全真找答案,想要借助全真整合自己的想法,来驳倒贺松龄的。

  现在都已经闹成这样子了,一开口还说我来论道的,那多尴尬,多诡异,他们能信么?

  好在他终归不是喜欢自怨自艾自己纠结的人,没犹豫多久,就说了出来。

  “交流道途?”白云观的方丈瞪大了眼睛看着张之维,然后又瞟了一眼贺松龄,“你跟他交流道途啊?你这样,之维真人,你听我一句劝,咱服个软得了,我们白云观都服软了,不丢人,你不怕他拿大炮轰你啊?”

  “嘶……老方丈,全真讲究三教合一,儒家的道理想必你们也是要学的,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怎么能因为他有炮我就认同他呢?”

  张之维听的直嘬牙花子,“你这样,未来要是鬼子真打进来,您让我很怀疑您的可靠性啊……”

  张之维话音未落,贺松龄背后恰到好处地一阵闪光,四门重型迫击炮浮现了出来。

  “诶,此言差矣。道途不是一成不变,毕竟我们也都没成过仙,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之前的前辈成功了,未必我们走他们的道路也能成功;如果能找到一条更适合我们成功的道路,为什么不变呢?”

  祝圆天看见炮口,倒是面不改色,“我们全真讲究的是内修己身,打磨金丹,到最后凭借自己成仙,教条主义要不得。说的市侩一点,谁能带我成仙,我信谁。

  至于说未来立场的问题,这你放心好了,眼下这是我个人的道途,未来却是国家与民族的危难。要让我一个人求苟活而葬送同胞和祖国山河,我不为也。”

  “不儿……”

  张之维也没万没想到,堂堂的全真魁首,竟然能说出这样的话来。他后面那句话说的是很好,但是对于道途,你们全真就这么随意吗?

  其实这就正是全真教的好处,人家三教合一,意思就是博取众家之长,谁好来谁的,谁对自己有益来谁的,最终目的都是要为的自己一颗金丹的修行,为了这个,连三清都可以不敬。

  还是一人之下这部书处处借鉴的《西游记》,全真与正一之争,猴和猪给三清像都扔到撤硕里当老八去了,然后自己上去冒充三清。这在正一道士眼中,是完全不可思议的。

  毕竟正一道靠的就是上头给他仙箓而成仙,你得罪了上头最大的领导,这辈子都别想要仙箓了。

  张之维本来想要靠着全真道法来辩法,以此来证明自己的道途,但是现在一看,人家根本就不跟他辩,谁赢我们帮谁。

  “得了,老张。”贺松龄看出张之维的窘迫,叫了一声。事实上就算是全真的道士愿意帮他,他也不觉得张之维跟自己的辩论能有胜算。

  他怎么也算是玄门中人,半个道门的人,对于张之维的打算,他大概略知一二。

  全真毕竟也算是道门,虽然三教合一,但也并不是完全不把“天庭”放在眼里。既然都能继承禅宗和儒教的一些理念,正统道教的正一,他们更是有所继承。

  在全真的道法之中,成就丹道阳神之后,,能“聚则为形,散则为气”,隐显自如,并分身散体,变化无方,以神通妙用而游戏人间,积功立德。

  一旦上帝的诏书降下,或不愿爵活动于人间时,使可从天门而出,弃壳升仙。大做“天官”,或做优游于洞天福地的散仙。

  还是那位熟悉的选手,张伯端在《悟真篇》中说:“宝符降后大朝天,稳驾鸾车凤辇”。就像西游记中的猪八戒,修成了九转大还丹法,玉帝亲自开天门,带领天庭文武百官迎接,而后受箓天蓬元帅。

  张之维一贯的理念是,修行要脚踏实地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不要计较一时的得失,只以成仙为追求,不以一时的争强好胜强弱,而改变自己的初衷和方向。

  他大概想借全真教这个理念,来证明自己的正确,证明哪怕到了全真道,修行的终点也是要通向同一个地方,以此来驳倒自己。

  但是……

  “不可能。”贺松龄对着张之维直言不讳。

第323章 天师度后面到底锁住了什么

  此时的张之维,还只是个三十来岁,勉强还能算的上年轻的道士。

  他道行深厚、理论扎实,论斗战的实力,已经是当世的前五,乃至于前三。

  但他毕竟还没亲眼见过“仙踪”或者“神迹”。

  他仍然还在一个上升期之中,只不过正一的规矩束缚了他,这时候的张之维,年富力强,身强气壮,正应该更进一步。

  可是天师秘传之下,他已经进无可进。张之维一日不是天师,完整雷法一日就不能传给他。

  日后百岁多的他,已经阅尽了天师度,知道成仙——起码知道自家祖师张道陵成仙后都有什么,但本人却被天师度困住。

  现如今的张之维,既没有那个烦恼,却也没有那个见识。

  他只能自己想办法再进步,但纵然张之维再天资卓绝,总也不是几千年来,包括好几位成仙飞升的前辈在内,总结出的道路完备。

  尤其是,旁边还有个道行始终压他一头的贺松龄。

  原著之中的张之维,或许没有这个困扰,因为没人能在他之上,他很清晰地知道,只要自己按部就班地修行下去,终归能够到达终点。

  但是现在走了完全不同道路的贺松龄,又始终在他之上,哪怕张之维,也不免产生迷惘。

  他需要坚定自己的道心,需要让自己坚定,自己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但是就像可可西里网红狼轻易戳穿了《狼图腾》的玄幻谎言一样,事实总是更有说服力。

  所以张之维现在总想着驳倒贺松龄。

  “可你老张一开始,不是为了证明自己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不是为了让自己能够最终达到修行的终点么?”

  贺松龄看着张之维说道:“你的目的不是驳倒我啊,不是要证明我错而你对,伱优而我劣呀。”

  “你说得对,这点我何尝不知道。”张之维自然是不会因为斗气而走上歧途的,他一摊手说道:

  “但是,我总要证明,我走的这条道路有可取之处,起码有一点胜过你也好,甚至于说跟你重合也好,这才能说服我自己,我走的道路也是正确的道路,而不是一条似是而非的道路。”

  张之维神情严肃地说道:“你要知道,我们龙虎山自从张道陵祖师之后,再无一人飞升成仙。嗣汉天师府,好大的名头,但这千余年来,只能看着别家后辈不断有人飞升成仙,我家却死死不动。

  本来我还没事,但现在看了你,我很怀疑我们天师府传下来的道路,到底是不是正确的。”

  “我很难说正确不正确,我只能说答案都在天师度里,或许第一代的张天师,有什么自己的考量,比如说为人类守天门之类的。”

  贺松龄摇摇头,他穿越的时间还是太早了,根本不知道《一人之下》最大的秘密,八奇技也好、紫阳真人的仙踪也好,还是天师度隐藏的秘密也好,究竟是什么,他很难探寻。

  好像所有的事情,都指向一个目的,阻止别人成仙。

  可这说不过去,张道陵之后,前有张伯端,后有张三丰,你们这伙人历经千辛万苦成仙了,结果却站在天门上,调转枪口不让别人成仙?

  难道说真有什么“飞升是给上界仙人为食”的阴谋论?

  那他不知道,但他想要知道。作为一个求道者,哪怕是死,也得知道真相明明白白的死,而不是浑浑噩噩地苟活。

  就像是无根生自己自认,并且最推崇的第四类人,他们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也有能力去做,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哪怕在道路上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贺松龄不知道天师府传下来的道路正确不正确,但他能告诉张之维的是:“但我所知道并且能肯定的是,你们的天师度就是锁住你们成仙的,它锁住了太多的秘密,让你们难以透露分毫。

  你自己想明白,要不要继承天师度,就算要继承,继承了之后还要不要成仙。继承之前,多走一条路,或许能让你绕过这道门槛。我还是那句话,还是先有活路吧,你走在一条还没走完就死了的路上,再正确也不正确。”

  “彳亍口巴。”张之维点头表示自己明白,“天师的传承,其实我更希望落在我师弟张怀义身上,但是吧,现在看来,他远不及我,我师父也很难绕过我传给他。我自己是无所谓,可天师府其他师兄弟未免不服。”

  “你放心吧,未来未见得你还能有师兄弟。”

  贺松龄摇摇头。在《一人》的背景故事里,龙虎山天师府,除了被张静清扣下的张之维和张怀义,就连田晋中在内,所有张之维同辈的师兄弟,都下山正式参与抗日去了。

  与上清、普陀三寺、四家等等门派一样,最后为了抗击侵略者,死的几乎断代灭门。到了现代,普陀三寺直接沉寂无声,茅山闭门不出,龙虎山同辈就剩仨人,吕慈、王蔼、陆瑾的同辈,似乎也只剩他们自己而已。

  不论他们本身是什么样的人,不论他们本身有什么目的,单论他们为国捐躯的举动,再怎么也是英雄。

  但同样的,到了这个份儿上,很多原本需要考虑的事情,也就不再成为问题。天师府同辈的师兄弟一共就剩仨人,田晋中还不姓张,他俩谁当不是当?

  但是当然了,就张怀义这个德行,他恐怕很难继任天师。

  贺松龄现在也算跟张怀义照过面、交过手、打过交道了,这小子还是跟原著里一模一样,对天师府有所保留。那未来等他碰到“毫无保留”的无根生,参与结义、叛出门墙,那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所以归根到底,张之维走上天师之位,接受天师度的封印,几乎是不可逆转。

  无论是作为好朋友,还是作为求道者,贺松龄觉得自己都有必要参与这个“解开天师度”的科研攻坚工程。

  “总而言之,无论如何,你先留给自己一条路,这不是未战先怯的后路,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的他路。”

  贺松龄说罢,对白云观方丈说道:“老方丈,借全镇丹法一阅。”

第324章 出阳神

首节 上一节 145/25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