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1997,我成了网文鼻祖 第238节

  “卧槽!你这思想……太龌龊了!”

  “那些人一看就是记者啊!这还用问?”

  “不是!我说你这思想也太龌龊了!”

  “哎!你知道那台摄影机值多少钱吗?”

  “卧槽!你到底有没有听见我在说话?”

  “你老是‘卧槽’、‘卧槽’的,你能不能文明点?”

  ……

  另一处,几个商户聚集在一起,也在看着院门口的采访,窃窃私语。

  “那些记者在采访的年轻人是什么人啊?咱们这地方,还有这样的名人呢?”

  “你不知道?”

  “怎么?我应该知道吗?”

  “废话!中原一点灰就住咱们这条街上,你不知道?对了!你不会晓不得中原一点灰吧?”

  “中原一点灰?这是人的名字?东瀛鬼子吗?名字这么长?”

  “擦!鬼子哪有‘中原’?这是笔名!作家的笔名,你晓不得?”

  “作家?你说那个年轻人是个大作家?中原一点灰是他笔名?”

  “擦!你真晓不得中原一点灰?这年轻人是咱们国内现在最年轻最厉害的作家,你真晓不得?你这消息也……太闭塞了吧?”

  ……

  更远一点的人行道上,几名年龄不一的男女簇拥着一名身穿黑色夹克衫的男子,也在看着这边的采访,在小声议论。

  某女子:“啧啧!这阵仗,应该能比得上大明星了吧?没想到咱们这条街道上,还住着这么一位名人呢!主任!你都没享受过这样的阵仗吧?”

  身穿黑色夹克衫的中年男子闻言,失笑,“我一个街道办主任,这些记者怎么可能来采访我?他们真要是哪天来这么多人采访我,那只能说明一件事。”

  某青年:“主任!你指的是什么事啊?”

  主任:“呵,肯定是我犯了什么大案啊!否则怎么可能有这么多记者来采访我?”

  这时,其中一名中年男子凑近过来,低声问:“主任!您看咱们街道上住着这么一位大作家,您看咱们能不能因此向上面多申请一点经费啊?”

  “申请经费?干嘛用?”

  主任一时没反应过来。

  中年男子指了指不远处的绿化带、路灯、路面,微笑道:“把绿化做好一点、路灯升级换代一下、路面也多请几个清洁工,每天都弄干净一点,等等!能做得事多了,这么一位大作家住在咱们这条街道,我觉得以后这里都可能成为一个旅游景点,所以,咱们跟上面申请一下,把这里搞漂亮一点,您不觉得很合理吗?”

  主任闻言,眉头微动,多看了这人两眼,满意地点点头,“不错!你说的很有道理,那这样!这个申请报告,回头你来写,写好了,拿给我!”

  中年男子连忙点头。

  ……

  正在接受一群记者采访的曹胜,做梦都想不到自己这次接受采访,竟然有可能让这条街道迎来一次大升级。

  当一名记者开始问:“曹胜!请问你和王祖娴单独在一起的时候,你俩在做什么呢?只是聊天吗?聊几个小时?嘴巴不干吗?”

  你管我嘴巴干不干?

  曹胜不满地斜睨这人一眼,心想:这些人正经问题看来是问完了,又来问我八卦,该结束这次采访了。

  “这位朋友!咱们这是一场正经的采访,请不要问这么不正经的问题,谢谢!”

  曹胜玩笑似的回了这位记者一句,然后不等这人再开口,就双手合十,对院门外的这群记者说:“各位!看来大家想问的都问得差不多了,那咱们今天就到这里?再见!各位走好!”

  一边说,曹胜一边对他们挥手道别,挥了两下,就转身回去。

  任由院门外还有记者大声提问、挽留,他都不再回答任何问题,也不停下脚步,只是不时回头挥手道别。

  ……

  拿到第一手采访素材的这些记者走了。

  当天上午,内地一些媒体就放出了相关新闻。

  当然,速度这么快的,都是网络媒体。

  标题一个比一个吸引眼球。

  如:“曹胜:我一个剧本确实卖了220万美金!”

  “曹胜:写剧本很难吗?我觉得还行!”

  “中原一点灰亲口承认最近赚了220万美金!”

  “今年尚未过半,中原一点灰已经豪取2000多万人民币!”

  “中原一点灰太生猛!应改名‘独孤求败’!”

  “内地的编剧们该努力了,你们输给一个写小说的,不脸红吗?”

  “中原一点灰的成功,是对我们高考制度的无声讽刺!”

  ……

  网友们被这些新闻吸引,因为看这些新闻,浪费了大把时光。

  却也真的冲击了不少人的心灵。

  唐文华,今年26,之前读的也是大专,他一直觉得比那些考上本科的人,矮了一头。

  哪怕他现在经营着一家网吧,年收入超过了很多本科毕业生,但在学历这一块,他永远是不自信的。

  而今天,他在网上刷到中原一点灰的新闻后,眼睛都睁大了几分。

  别人看这篇新闻,最注意的可能是中原一点灰今年已经豪取2000多万人民币,但他唐文华最瞩目的却是中原一点灰的学历——大专。

  他想到了自己读书时,各科目中,也是语文成绩最好,偏科相当严重。

  此时看着中原一点灰的新闻,或者说事迹,他忽然萌生也试试写小说的念头。

  正好他有网吧,每天上网都很方便,完全有这个条件在网上写小说。

  ……

  郭小四,在新闻上看见曹胜今年已经赚了两千多万,他惊讶得合不拢嘴。

  两千多万,这是什么概念?

  很多学校的逸夫楼,造价上千万吗?应该没有吧?

  毕竟全国捐建了那么多所逸夫楼,如果每一栋都上千万,那得值多少钱?他觉得两千多万,恐怕能建好几栋逸夫楼了。

  而这两千多万,却是曹胜今年几个剧本赚的钱。

  这才几个月份?

  就像这新闻里说的——今年尚未过半。

  按这个速度,中原一点灰今年不得挣五六千万?这么多钱,换成百元大钞码在一起,都能当床睡了吧?

  他幻想了一下:如果自己有这么多钱,全部换成百元大钞码在一起,自己睡在上面打滚,那感觉得有多爽?

  想着想着,“中原一点灰”这五个字在他眼里,似乎已经在放着金光。

  ……

  这一天,数以万计的网民在网上看到了曹胜的新闻。

  更多人在现实中的电视午间新闻上、报纸上,看到了。

  几个月赚两千多万的商人,有很多。

  媒体一般不关注。

  但一个作家几个月内,凭着几个剧本,赚了两千多万,这就是轰动全国的大新闻了。

  对很多人来说,这是奇闻!

  是闻所未闻的。

  特别是对哪些有点文化的人而言,感觉尤其强烈。

  所谓“武无第二、文无第一”。

  练武之人,很容易就能分出强弱胜负。

  但学文的,谁服谁啊?

  你说你才高八斗?我说你都是自以为!其实就会背几篇古文。

  你说你文章比我写的好?好个嘚儿!你说写得比我好,就写得比我好?我还说我比你写的好呢!

  等等各种心理。

  所以很难分出胜负。

  但……

  人家几个剧本卖了两千多万,你行你来啊!你卖一个剧本给我看看!你凭剧本赚两千多万给我瞅瞅?

  金钱,常常能让人闭嘴。

  这一天,很多孩子都被看了曹胜新闻的家长给教育了。

  如:“你不是喜欢看小说吗?中原一点灰你晓得吧?他今年几个剧本赚了两千多万,你晓得吗?你现在不好好念书,以后你想写小说,都写不好!”

  “臭小子!你不是说念书没用吗?你看看人家!上了个破大专,都赚了这么多钱,你要是考上了大学,那还有得了?”

  “闺女!书要好好读啊!我以前跟你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你还不信,你看那个中原一点灰,写书就写发了!几个月就挣了两千多万啊!你知道两千多万能买多少棒棒糖?多少山楂片吗?那都是你爱吃的吧?你想不想挣这么多钱?”

第257章 登上《新闻联播》

  当天傍晚。

  别墅餐厅里,曹胜在吃晚饭,保姆张姐手里拿着一块抹布,这里擦擦,那里擦擦,一会儿从曹胜身边经过一下,一会儿又经过一下。

  刚开始的时候,曹胜还没反应过来,只觉得她今天有点反常,平时他吃饭的时候,她都会去一楼,等他吃完了,她才会上楼收拾,怎么今天这个时间点,她到处擦东西?

  当她拿着抹布第三次从他身边经过的时候,曹胜终于反应过来。

  想起今天上午她无意间听见他和小崔的通话,得知他有可能上今晚的《新闻联播》,她说今晚想看一下电视。

  他当时随口就答应了。

  这种小事,他也没上心。

  原以为他既然答应了,到了时间点,她自己打开电视就行了,根本没记在心上。

  此时看她如此反常,接连从他身边经过三次,他才记起这事,不禁哑然失笑。

  “张姐!《新闻联播》的时间是不是差不多了?”

  曹胜露出笑容,问了一句。

  张姐立即停下脚步,转脸笑道:“是快开始了,你想看吗?”

  曹胜含笑点头,“你去把电视打开吧!咱们一起看!”

首节 上一节 238/25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