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挫折,也不会再去外界找原因,而是反思自己。
但这样的心态,怎么写《龙蛇演义》?
又怎么去写《阳神》那种视亲生父亲为仇敌,誓要亲手打死亲爹的剧情?
所以,最近他想学点传统功夫。
希望在学功夫的过程中,一边加深自己对传统功夫的了解,一边一点点凝聚自己的意志,为将来写《龙蛇演义》做准备。
反正练武也不是什么坏事。
除了比较辛苦,其它好处多多。
他怕辛苦吗?
如果怕辛苦,重生后,他就不会选择继续以码字为生。
身为重生者,有的是更轻松的赚钱方法。
他既然选择了继续写小说,自然是有他想要追求的东西。
新学期开学大半个月后。
他在附近一家健身中心,请了一个私教。
教他太极拳。
这家健身中心,会传统功夫的就这么一位教练,而且这位教练也只会太极拳这一门传统功夫。
曹胜不知道这位教练的太极拳水平如何。
反正先练了再说。
他也不是要练成功夫高手,只是想多了解一点传统功夫,太极拳是他学的第一门拳法。
以后还要去学别的拳种。
他要的是了解。
只有足够了解,在写国术流作品的时候,敌我双方的厮杀,他才有把握写得足够精彩。
他记得神机曾经自我爆料说为了写《龙蛇演义》,亲自拜访过很多武术名家,为了体会武者的精神意志,甚至还曾沿着当年我军翻雪山、过草地的路线,亲自走过一段。
曹胜不知道神机说的是真是假。
但他愿意相信对方说的是真的。
他也愿意效仿对方,为这本书做这些准备。
有人可能会觉得他这么做,很不值得,为写一本小说,至于付出这么大代价吗?
但他觉得值得。
如果能因此而提升自己写打斗剧情的能力,那就很值得。
因为这方面的能力提升以后,得益的不会只是一本国术流作品,对他以后的所有作品都会有好处。
……
学武是枯燥的。
日复一日的苦练,却很难看到自己有多大进步,如何坚持下去,对意志力是一种考验。
曹胜自从在健身中心请了私教之后,每周都有三天下午去健身中心,跟那位孙教练学太极拳。
私下里,他每天早晚都会在住处练到满身大汗,才停下来。
在这种日复一日的练习中,他慢慢学会这套拳法的所有招式。
而这样每天练拳的习惯,也渐渐影响到他的写作。
在最近写《神墓》的时候,他能感觉到自己在写打戏的时候,比以前写得顺手多了,他觉得自己在写打斗剧情的时候,有进步。
只是暂时还不知道读者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转眼,时间就来到了10月底。
这天晚上,他登录邮箱的时候,看到了两封未读邮件。
一封是榕树下的王婧发来的,跟他说央视找榕树下要了他的邮箱账号和手机号,说要请他上节目。
另一封邮件,是一个自称央视节目组的人,在邮件里邀请他做客《实话实说》这个访谈节目。
《实话实说》?这不是小崔主持的节目吗?
曹胜挺意外自己收到这个节目的邀请。
他第一个反应是——真的假的?不会是骗子吧?
第179章 答应邀请、谭蕾再现
第二个反应是:拒绝。
其实,自从之前新闻报道他一本小说的影视改编权卖出百万天价之后,就先后有多家电视台想请他上节目,想跟他约专访的记者,更是多不胜数。
等香江那边传出他写的剧本《一个人的武林》,将由徐老怪执导,袁和评、洪进宝联合担任武术指导,甄子玬、邹垗龙、元飚等一众功夫明星参演之后,想请他上节目的电视台、约专访的记者就更多了。
但他都婉拒了。
因为那段时间,他觉得自己的曝光度已经足够高。
媒体们已经将他报道了一遍又一遍。
短时间内,他就算上再多的电视、报纸,也不会再给自己增加多少书迷。
就像他以前在起点写小说,有时候成绩不错,编辑就给他安排一个接一个推荐位,羡煞同行,但其实接连上各种推荐位的效果,会越来越差,因为短时间的曝光度高到一定程度之后,能看见他这本书的人,都看见了,再上别的推荐位,也吸引不到多少新读者。
况且,他骨子里就是个宅男。
对上电视、上报纸,内心是抗拒的。
他更喜欢平静的生活,上上课、码码字、练练拳、钓钓鱼什么的。
所以,他没怎么犹豫,就回复对方的邮件,委婉拒绝。
让他没想到的是——第二天午饭时间,他在学校食堂吃饭的时候,忽然接到一个电话。
电话里的声音有点耳熟,对方自称是《实话实说》的主持人小崔。
“曹兄弟!就当给哥哥我一个面子,来一趟京城,来咱们节目做一次客行吗?你来的话,我请你去东来顺吃涮羊肉!我是真心实意想请你过来聊聊的,我想您很多书迷,应该也想有这样一个机会,进一步认识您,您说呢?”
电话里,小崔和电视上差不多,说话语速不快,只听他语速的话,很难想象他是一个电视节目的主持人,而且还是央视这种电视台的主持人。
但曹胜记得他的声音。
电话邀请和邮件邀请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邮件邀请,他随手就拒绝了。
而电话里,听着小崔的声音,曹胜发现拒绝的话有点难以出口。
而小崔的话也确实让他有点意动。
——很多书迷也想有这样一个机会,进一步认识我?
他沉吟片刻,答应下来。
他想到了这个学期刚开学的时候,拦住他,跟他说是因为他在这所学校,才报考徽州师专的许三标。
已经有学生因为他曹胜,而来到这所学校,并且,走上了写作这条路。
让他意识到自己的事迹,已经影响到很多年轻人。
这本是他希望看到的,哪个写小说的,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被更多人看见呢?
作为一个网文写手,他也希望这个行业能迅速壮大,不要让自己太寂寞。
但他却并不希望自己的书迷们有太多人头脑一热,就进入这一行。
不是怕进入这一行的人太多,会影响他个人的收入。
而是他在这一行的时间久了,很清楚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职业。
写网文死路一条这句话,并不是一句纯粹的玩笑。
有人说:写网文很简单,有手就行,这一行没有门槛,谁都可以写。
这话看似有道理,其实很坑人。
每一次开新书,就像一个做生意的,关了原来的店面,重新创业,新开一家不同的店。
对没有神格的普通作者来说,扑街的可能性太大了。
即便今年这本书出了点成绩,挣了些钱,但明年呢?后年呢?五年后、十年后、二十年后,你能保证每本书都出成绩吗?
很多作者都以为自己写得越久,水平就会越高,成绩也会越来越好。
其实不然!
写久了,心态会不自觉的松懈,书里的内容会越来越水,水平其实是下降的。
随着年龄增长,记性会变差、身体也会变差,曾经倒背如流的古文、古诗,能想起来的会越来越少,年轻时日更万字觉得很轻松,年龄稍大,日更万字简直要老命。
等等。
除了这些,网文的流行风向也一直在变,网站的规则每隔几年也会变一次。
当你擅长写的题材过时了,你确定你开新书还能成功吗?
当网站的规则变了,比如从流行暧昧写法,到禁止暧昧写法,你能迅速将自己已经习惯的写法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并且,转弯后,还能让读者喜欢吗?
更残酷的是:当你擅长的题材,比如军事、官场或者灵异,突然被禁止写,你被迫去尝试别的题材,你还能出成绩吗?
就算这些你都适应了。
那……
当读者群体更新换代了呢?
你以前写的那些东西,他们都不喜欢的时候,你是否能迎合他们的口味?
当你习惯性地用细腻的笔法,来塑造人物、想把书里的人物写活的时候,一堆读者冒出来,骂你剧情写得拖拖拉拉,主线剧情推进太慢,是复古流写法的时候,你能否及时转变自己的写法?
当社会风气也变了呢?
当你习惯性地写男主角追求某个美女的时候,一堆读者冒出来骂你是“舔狗”的时候,你心态崩不崩?
……
正是因为了解这一行的艰难,所以,他并不希望自己的书迷,有太多人因为看到他的成功,而头脑一热,进入这一行。
他想借《实话实说》这个节目,跟自己的书迷们说几句真心话,劝大家入行需谨慎。
如果没有写小说的天赋,没有很强的毅力,进入这一行,就是痛苦的开始。
结束和小崔的通话,收起手机,曹胜低头继续吃饭。
但刚吃了几口,就感觉对面有人坐了下来。
他下意识抬头望去。
看见了一张熟悉的脸,是谭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