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穿越:乐子人的万界生涯 第339节

  ……

  “怎么样,想寡人了没?”

  看着手中的檄文,瞪了一眼人群中那两个孙子,孙仲一龇牙,抬头仰视一脸笑意的韦恩,孙仲陷入了沉思。

  …………………………………………

  上郡。

  看了一眼远处的大军以及人群中某几个满脸戏谑的孙子,捧着手里的檄文,呆呆的仰头看向一脸微笑的韦恩,上郡郡守袁叔陷入了沉思。

  这特么什么玩意儿?我说怎么前几关破了压根没有任何消息呢,合着是专门来整我了是吧?

  ……………………………………………

  北地郡。

  前面忘了。

  中间忘了。

  后面也忘了。

  总之,北地郡守刘季捧着檄文陷入了沉思。

  …………………………………………

  淮南国。

  “怎么样?大军准备好了吗?”掂量一下手中的檄文,淮南相孔武嘴角一咧,微微转身,身上的甲胄哐当作响。

  “万事早已具备,只欠大王这一封檄文了,如今这东风既然来了,那咱们便无需再等了。

  咱淮南国上下别的不多,就是反贼多,伪新的反贼天下共一石,咱们淮南便有八斗,大王独占一石二,天下人倒欠一石。

  当然那八斗大多数都散出去就是了,普天之下基本上都是反贼。

  淮南现在这里除了散布各地的那些,还有楼船百十艘,水军三万,精骑五万,只待一声令下。”

  相视一笑,淮南国太尉孟良按着剑,意气风发。

  “桀桀桀桀,那就好,比侯和湘王还有那些被这伪帝迫害的老臣应该已经有些急不可耐了,所幸天意不绝炎汉,复国之日就在今朝!

  传我号令!昭告天下,淮南国,起兵勤王!”

  “遵命!”

  …………………………………………

  长安。

  今日女帝心情格外的好,一年多天没有上朝的她今天感觉天气格外不错,便一如既往的谢绝外臣带着面首,在皇宫之中开银啪。

  什么井上,河边,田中,葡萄架旁,房顶。

  带着五十多个面首玩的格外高兴。

  前来通报有人求见的或被轰了出去,或被留下来加入。

  未央宫外。

  第八次求见女帝却被拒之门外的武庆气急败坏,在玄武门外一跺脚便回到了自己府邸,破口大骂。

  如今长安的氛围已经完全变了,天下皆反啊!

  淮南国率先发兵,天下云集响应,各个州郡,皆打出汉旗,改弦易帜。

  长安之中那些忠于汉室的老臣更是已经行动了起来。

  唯独未央宫中,消息依旧闭塞,不但淮南王韦恩于匈奴单于携数十万大军挥师南下不知道,那已经传遍天下的檄文也不知道。

  就连天下皆反这个消息都不知道。

  就一心在皇宫之中乱搞开趴体,连着多天不上朝,不见外臣,压根就不关心天下的事。

  那你他妈当皇帝干嘛?你当皇帝就是为了这个???

  还有就算你蠢,你也不能蠢到这个地步吧?排除异己就排除异己,我们这些跟你利益一致的自家人你也排除?

  现在留在你身边的,全特么是弱智,这还打毛线,我们这些多少有点能力有点眼界的,都被你把权剥了。

  一番酗酒后,武庆怒发冲冠,破口怒骂后火气攻心,吐血不止。

  在被抢救回来后,命人把朝中现在跟他一条船上的蚂蚱全部叫了过来,等到见面,武庆心中就愈发苦涩。

  屋中仅有寥寥十几个人,每个人面色都是发白,眼睛都是发红,一看就是跟他自己一样又急又怒,但没有办法。

  就在这时一个面容英俊的家伙冲了进来,望着满屋众人,有些哽咽。

  “我不明白!

  为什么诸位大人都在谈论着昔日太祖被困于垓下。

  仿佛这中原古战场,对于我们注定了凶多吉少!!!

  二十年前,先帝在时!

  本朝大军所到之处!民众竭诚欢迎!

  真可谓占尽天时,那种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境界,犹在眼前!

  想不到先帝才驾崩数年!

  这里竟至于一变而为我们的葬身之地了吗?!

  诸位大人若有良策,尽管说与我,我拼死也要劝谏陛下,禽兽尚且知义,而况于人乎?

  我虽粗鄙,但也知恩义二字,无论如何,陛下与我有大恩,虽死亦无所惧。”

  来者乃是女帝最初的一百零八面首之一,因为前几天又劝了女帝几句被逐出宫外,无奈之下想要找些人商量对策便来到这里。

  不过听到他这话的群臣越发无奈。

  虽然你的意思我们都懂,但是你这话的槽点是不是有点多?不会用典咱可以不用啊……

  什么叫太祖被困于垓下,这典是这么用的吗?太祖可是杀出来了啊,而且说一千道一万,别说女帝了,我们配用这个典吗?

第336章 来自草原的吃人怪物突破了边关

  虽说这个被打入冷宫的面首用典多少有点奇怪,不过这些人倒也没有过份苛责这家伙。

  毕竟这家伙在女帝的面首里边已经算是高智商的能臣了,虽然没啥文化,但起码知恩图报。

  此人姓薛名敖曹,身长七尺,美貌过人,当初女帝看他面容英俊,便从白身提拔到自己身边当侍中,这薛敖曹在这些年里劝女帝无数次,什么亲贤臣,远小人之类的,结果自然是没有成功几次,也就因此渐渐被冷落。

  但这薛敖曹却仍然不改,经常劝谏,甚至有时候在侍奉的过程中劝谏,最后直接被踢了出来,要不然也不会出现在这里。

  也正因为他的行为,哪怕他此时这个身份不是特别上得了台面,但有些人还是愿意卖他一个面子。

  对他也还算尊重,虽然他的身份其实和宦官宫女还差不多,但是倒也没人拿这个说事。

  毕竟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朝中群臣基本上是经常见不到女帝的这时候,这家伙的劝诫就有时候能起到奇效。

  甚至当初韦恩暗中保下来一些人也有这薛敖曹的功劳,虽然这薛敖曹读的书不多,但是他某方面能力天生倒是特别强,怎么说呢?

  我的特长就是特长.JPG

  “如今之计……为之奈何啊?淮南王起兵南下,天下云集响应,如今长安恐怕已经成为一座孤城,陛下久居宫中,不理朝政,我几番求见皆不应允。

  我们又能怎么办呢?

  实际上,哪怕此时薛侍中您豁出性命,进宫劝谏,恐怕也已经无力回天了。

  唉!无道昏君啊!

  若是我第一次去劝谏的时候,陛下听从,或许我们还有机会,彼时天下还是有很多心向陛下的,及时联络外在的藩镇及诸侯,可能根本不会闹到天下皆反的地步,而且就算此时我们失败也应该还可以一方割据等待东山再起。

  可惜陛下一路排除异己,清算老臣,罔顾黎民,天时地利人和大多数都已经被逼到了淮南王的那一边。

  倘若在我第三次劝谏的时候,陛下召见我并听从了,那么我们至少可以坚持多一些时间,那时候,我们手中还有大量禁军,诸多世家也还没有离心,哪怕兵败也应该可以逃往西岐再做计较。

  但是陛下仍没有采纳,并且一步一步的把他最亲近的势力都给逼向了另外一面。

  如果在我第五次求见的时候,陛下听从,那么我们就算失败,至少也可以在这长安中多苟延残喘一段时间,那时候淮南王已经北上了,大势基本上已经很难逆转,但若是除掉淮南王或者是提前做好准备,那或许还有机会,哪怕事情不成,按照我说的提前在城中布下手段的话,陛下或许可以偷偷逃出长安。

  但可惜,她仍然没有采纳我的建议,有些有识之士已经前去进行,但是却没有什么作用。

  而如果我前几日第七次求见之时,陛下召见了我,并听从了我的建议,那么至少可以有一线生机。

  可惜,直到今日在我第八次去求见,陛下仍然没有召见我。

  如此也好,便让她沉溺在美梦之中吧。”

  咬牙叹息,武庆摇了摇头。

  这时候实际上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做的对策了,早些时候还有办法,到现在已经是无力回天了。

  一没兵二没将,他又能干些什么呢?

  而就在这人正要再说些什么的时候,屋外突然一阵嘈杂声响起。

  听着屋外嘈杂,众人纷纷扭头向屋外望去,只见府邸的大门在喧嚣中被推开,院落之中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一群身穿锦衣佩剑之人。

  看到那些人中为首的一人,武庆的神色当即一变,跟旁边几个大臣交换了一下眼色,下意识伸手摸向腰间佩剑,手伸到一半却顿了一下,只是慢慢将手放下无奈叹气。

  大势已去啊。

  屋中众人作为此时朝中仅剩的跟女帝是利益共同体的聪明人,大多也是无奈叹气,或迷茫,或慌张,或坦然。

  没办法,他们有的是实在跳不了车的,早就绑死的。也有的是受了大恩,不愿意背弃的。各有各的缘由,但基本上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摇摇头,缓缓将杯中酒饮尽,武庆没有过多动作,冲着身旁按着剑面露征询之色的门客摆摆手,只是挺了挺腰,从容的开始整理起来身上的头冠的系带。

  按着剑大踏步走进屋中,武国忠高举手中诏令,身后的甲士将整个府邸给包围了起来,目光扫过堂中诸人,最后定格在了静静整理衣帽目光坦然的武庆身上。

  “奉天子诏令!诸公,且在各自府中歇息数日,待到日月幽而复明,再做计较。

  来人,送各位大人回府,分出几人照顾诸位大人起居,勿要有任何闪失,待到陛下归京,再做计较。”

  “唯!”×N

  身后的甲士当即抱拳拱手领命,前往搀扶那些席间的众人,态度还算比较尊重。而这些人倒也都没有反抗,深深的看了一眼武国忠便跟随着这些甲士离去。

  很快,大堂之中便只剩下了薛敖曹和武庆二人。

  “敢问大人,淮南王何时称帝了?”

  “尚且不曾。”

  “呵,原来是矫诏,不过倒也没什么大碍了。”微微摇头,武庆嘴角露出一抹苦涩的笑容。

  无论这天子诏令到底是先帝遗诏还是淮南王称帝之后下的诏书,抑或是武国忠矫诏,其实都没什么区别了。

  而他这番话的意思,武庆倒也能理解。

  应该是淮南王欣赏他们的忠义,所以想留他们一命。

  “谢过大人,淮南王的美意我领了,不过敖曹只求一死。”薛敖曹摇摇头一揖到地,伸出脖颈,不再多言。

  “我听闻,贤明的人不能只在自己得意的时候忠于家国,这里有我留下的一十三策,你可转交于淮南王,我只求一死。”

  说罢,武庆正襟危坐,将怀中一封折子取出,放于桌前,不再多言。

首节 上一节 339/40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