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从当医生开始的火红年代 第215节

  “孟德,是谁家的姑娘,居然要跟阎老西家结亲。”

  一旁正在照顾孙女吃饭的冉小梅,好奇的问道。

  老阎家抠门可是出了名的,附近胡同的住户,都知道他的家风和为人。

  “妈,是东四那边的,雨水同学,就是来过院里几次的那个于海棠,她的的姐姐。”

  王孟德解释道。

  “那姑娘的姐姐呀。

  可惜了!”

  冉小梅惋惜的说道。

  老阎家的情况,她作为在一个院生活了二十来年的邻居,可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他就没见过跟儿子要伙食费的父母。

  阎解成没有正式的工作,这几年偶尔打个零工,每次赚个块儿八毛的,都被老阎两口子给要走了。

  谁家的姑娘要是嫁过来,肯定都没好日子过。

  这个话题略过,接著,王孟德又说起了自己升职的事情。

  “你成内科的负责人了?”

  王浩一脸的惊讶,然后神色复杂的说道。

  儿子出息了,他心里自然非常的高兴。

  同时,他也有些作为‘前浪’的感慨。

  虽然他在别的医院里,也是一个主任,但他的这个主任,和王孟德的主任可不一样。

  王孟德是整个科室的负责人,掌管著整个科室的生杀大权。

  而他只是有个主任的名头,完全不参与科室的管理工作。

  还有,他所在的医院,和中医研究院,可是也差远了。

  相比与他,冉小梅和何胜男两个人则是纯粹的高兴了。

  “太好了,孟德,家里还有点羊肉,是你朋友送的,明天,咱们晚上吃火锅。”

  冉小梅喜滋滋的安排道。

  “奶奶,我要吃涮羊肉,还要芝麻酱。”

  王元第听了要吃羊肉火锅,连忙把脸从碗口上抬了起来。

  “好,好,奶奶明天晚上就给你做,芝麻酱也有,够你吃的。”

  冉小梅宠溺的说道。

  每年的三节(春节、五一、国庆),凭借着《京城市居民副食购货证》,每户人家就可以购买一两的芝麻酱。

  他们家已经分家了,算起来有二两。

  就算没有特殊供应的定量,省著点,也足够吃一顿火锅的了。

  第二天。

  中医研究院。

  蒲老把自己的东西收拾好之后,由王孟德等几个弟子,搬到了他的新办公室里。

  本来研究院早就给他准备好了副院长的办公室。

  但他当时还担任内科研究所的负责人,舍不得离开,就一直没有搬过去。

  现在自己的得意弟子成了负责人,他自然要退位让贤了。

  “孟德,等下让你几个师弟师妹,把这屋子打扫一下,然后再帮你把东西搬过来,以后这间办公室,就留给你了。”

  蒲老从屋里出来,转过身去,轻声的说道。

  “是,先生。”

  王孟德站在他的旁边,恭敬的答应道。

  作为一个科室的负责人,最好的办公室肯定是该他所有,这种事必须要当仁不让。

  一直忙到中午。

  才勉强把办公室给换了。

  “你们几个先去吃饭,等下午的时候,再过来,我给你们分配任务。”

  王孟德对著李响等几个师弟师妹笑著说道。

  昨天他就说了,为了庆祝他的升职,准备找一个研究方向,进行开展研究。

  “是,师兄,那我们先走了。”

  等众师弟师妹出去后,王孟德看时间还有一点,便从抽屉里拿出一张信纸和钢笔,开始伏在办公室前写了起来。

  他这是在给医学科学院的主任,未来的院士顾先生写信。

  顾院士是国内著名的医学科学家、病毒学专家,同时在后世也被人亲切的称为‘糖丸爷爷’。

  1955年,苏省南通发生了我国有史以来第一次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大流行。

  共发现麻痹型患者1680例,病死率27.75%,许多患儿即使能活下来,也会落得终身残疾。

  顾院士临危受命,在昆明带领团队创建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开始了脊髓灰质炎疫苗的研究工作。

  终于,在1960年,疫苗研制成功了,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疫苗刚研发出来时,需要年幼的孩子来做安全实验,顾院士和实验室的同事们,便让自己的孩子试喝了疫苗。

  但因为疫苗是液体,需要口服,很多孩子都心生害怕不敢吃。

  前几天,王元勋就不愿意喝,最后被强制性的捏著鼻子,才给喝下去。

  当时,王孟德就想到了,他小时候吃过的糖丸疫苗。

  相比液体疫苗,糖丸更容易让孩子们接受。

  于是就准备写信给顾院士提示一下,让他早点把液体疫苗制成糖丸。

  等他写完信,发现已经到了饭点。

  吃完午饭,又休息了一会儿,几个师弟和师妹来到了他的办公室里。

  “师兄,您接下来,准备研究哪一个方向?”

  张巧玉心里不藏事,迫不及待的问道。

第220章 痢疾和阎解成被截胡

  对于接下来的方向。

  王孟德前几天就在思考了。

  他觉得,还是要在这个年代的流行性传染病上下功夫。

  五六十年代的传染病非常的多,如鼠疫、霍乱、麻疹、天花、伤寒、痢疾、黑热病、血吸虫病、疟疾、麻风、性病等,都极大的侵害著人民的健康。

  这里,霍乱在52年的时候,就已经迅速得到控制以至灭绝了。

  血吸虫病和麻疹,因为他的原因,危害也变的非常少了。

  血吸虫病现在在南方,都快要绝迹了。

  就算是偶尔有人感染上,也都不慌张,吃上几副中药,就会痊愈。

  而且,不仅是国内,就连国外,特别是东南亚和非洲地区,因为国家对外进行医疗援助的原因,他们国内的血吸虫病,也被控制了不少。

  当然,他们没有国内防治的这么彻底,想彻底的消除是很难的。

  最多也就是治疗一部分发现的病例,根源没有解决。

  麻疹则是因为疫苗的功劳,这几年,国家虽然非常的困难,但对疫苗的推广,却是不予余力。

  特别拿出专款专用,用来给孩子们打疫苗。

  再加上麻腮风三联疫苗的研制成功,除了国内使用以外,还出口了一部分,获得了不少的外汇。

  疟疾和鼠疫,他也找到了治疗的办法。

  相信,接下来要不了几年,随著卫生环境的变好,以及大量的赤脚医生出现,也会变成一般的疾病。

  对于剩下的一些传染病里,天花也已经在去年年底的时候,在国内被宣布消灭。

  天花感染者在发病时全身都会布满红疹,然后结痂,最后留下满脸“麻子”。

  中外历史上许多贵族、帝王等都没逃过天花的“毒手”,有名的诸如满清的‘康麻子’,就是感染天花的幸存者。

  1950年的时候,国家规定,全民接种天花疫苗,即俗称的“种痘”。

  我国从那一年开始就掀起“种痘”热潮。

  当年制备的牛痘苗,完全是从牛身上刮下来的。粗略计算,一头牛身上刮下来的痘苗大致够10万人使用。

  同时,接种在牛背部和胸部的痘苗病毒,直接暴露在空气中,不可避免会含有细菌。

  后来,京城生物制品研究所痘苗室的工程院赵院士写了份申请材料,用鸡胚细胞研究痘苗的提案得到批准。

  接著,工程院赵院士带领团队发明的耐热液体痘苗,解决了疫苗必须冷藏导致难以在偏远和农村地区推广的难题。

  此后进行了三次强制性全民种痘和两次接种。

  经过十余年的时间,通过高接种率和对确诊患者的密切管控,全国天花病例数从10万多人锐减为300多例。

  最终在去年6月份,最后一例输入型天花病例病愈后,华国境内再未出现天花病例。

  “接下来,我准备研究的是痢疾。”

  王孟德缓缓的说道。

  痢疾与疟疾,虽然一字不同,但实际上千差万别。

  区别在于病因、传播方式、临床症状和治疗方式都不相同。

  痢疾是以肠道(尤其是结肠)炎症为特征的一种综合性疾病。

  症状有腹痛、里急后重、大便频数、带黏液或血液等。

  其病因可能是细菌、病毒、原虫、寄生虫和其他微生物或化学刺激物。人们惯常所说的痢疾往往指细菌性痢疾。

  “痢疾!”

  张巧玉惊讶了一下,然后紧接著,她和其他几个人,都一脸的疑惑。

  痢疾这种疾病,目前在中医上,也有经典名方‘芍药汤’、‘白头翁汤’等等。

  在西医里,也有氯霉素这种特效药。

  虽说国内时不时的就有大规模的痢疾爆发,但因为有不少的治疗手段,相对来说,造成的影响,相比其他传染病来说要小得多。

  “师兄,痢疾这种病,中西医都有药治疗,咱们再研究,是不是多此一举了?”

首节 上一节 215/30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