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埠贵左右看了看,然后小声的说道。
“不要钱?”
王孟德一听这话,心中顿时警惕起来。
谁要是能从老阎家拿东西走,还不收钱,那肯定是老阎在算计著什么。
他绝对所图非小。
“二大爷,您这是有什么事情吧?”
“呵呵,果然是瞒不过你。”阎埠贵被揭穿,也不尴尬,他笑著说道:
“孟德,是这样的,你二大妈身体不舒服,你看看,能不能给她开个一斤的红糖。”
说完一脸期待的看著他。
“开一斤红糖的方子!”
王孟德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
这一年多来,现在市面上,普通人家想买到红糖,除了产妇生了孩子,能在医院里买到红糖以外,也就只有两种办法了。
一种是婴儿每个月二两古巴产黄砂糖了。
第二种办法,就是生病需要了,在医院里让医生给开‘处方’。
一般大夫会根据患者的病情,酌情给开个几两、半斤或一斤的量。
王孟德在广安门医院坐诊的时候,也开过不少这种‘方子’。
但那些病人都是真的生病了。
没想到,阎埠贵居然把主意打到他的身上,还打算用几条鲫鱼来换,也是让他挺无语的。
“二大爷,二大妈生了什么病,这得让她去医院里找我,才能开这个‘方子’。”
“咳,你二大妈没什么大碍,都是老毛病了,孟德,她平时要在家里带孩子,走不开,你看看,能不能直接给开一个。”
“二大爷,如果人不去,病情也不严重,这可没办法开红糖方子。”
王孟德直接拒绝道。
糖可是战略物资,他才不会为了一个非亲非故的人,冒这么大风险呢。
现在可能没啥事,等几年后,要是被人知道了,就会成为有心人的把柄。
看到他态度这么坚决,阎埠贵一脸的失望。
又聊了几句,王孟德便借口到了饭点往中院走去。
当然,那几条鲫鱼,阎埠贵也没有再提过送的事情。
刚到中院,他就闻到了一股红烧肉的香味,好奇之下,四处看了看,发现味道是从老贾家的方向传过来的。
老贾家门前,秦淮茹正在火炉子旁,一手拿著锅铲翻炒著。
旁边,棒梗领著妹妹小当,小姑娘把手指塞在嘴里,一脸期待的欠著脚往锅里望著。
到了家里。
一家人正等著他吃饭呢。
饭桌上,王孟德好奇的问道:“隔壁贾家,今天居然吃上了红烧肉,这副食品店能买到鲜肉了?”
“这肉不是买的,是轧钢厂那个李副厂长,下班来慰问贾东旭的时候,带过来的两三斤五花肉。”
何胜男解释道:
“对了,那个李副厂长,还来咱们家了,说是要拜访你,听说你没回来,才一脸失望的走了。”
“李副厂长来慰问贾东旭,还来家里拜访我。”
王孟德心思一动,心中了然。
估计李副厂长是看上秦淮茹了,借著慰问的机会,送一些紧俏的物资过来。
明显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至于拜访自己,想到傻柱之前说的事情,这李怀德,肯定是想跟他套近乎,进而有讨要一些‘宫廷帝皇丸’的目的。
周一。
办公室里。
王孟德正在分配任务。
除了八个师弟师妹以外,钱大勇和朱涛两个人也来了。
从今天开始,他们正式对疟疾进行研究。
第191章 下乡和困境
疟疾,是人类最古老的疾病之一。
在王孟德的前世,依然还是一个全球广泛关注且亟待解决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更别说在这个时代了。
在东南亚等地,病情最为严重。
华国南方,特别是海南岛等地区,是疟疾爆发的重灾区。
虽然数百年来,全球无数的人都在寻找和研究治疗疟疾的办法和药物。
也陆陆续续的发现了从金鸡纳树皮中分离出了治疗疟疾的有效成分——奎宁,以及四五十年代人工合成奎宁。
此后,科学家们对抗疟药不断改进,形成了以奎宁等为代表的各类抗疟药。
各类抗疟药的研制成功,让疟疾的危害减少了不少。
可是,在五六十年代,恶性疟原虫在一些区域已经出现对氯喹的抗药性。
为此,国际上各大研究机构或研究所都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研究疟疾,主要目标是寻找新型的抗疟药物。
国内因为缺少资金和技术,目前还没有一家科研单位对疟疾进行研究。
王孟德也算是填补了这个空缺。
鲁院长和中医研究院的几个副院长听说他的研究方向后,都表示要全力支持。
不管是人力还是物力,只要需求,都可以无条件的申请。
对于人员这块,有这十个人作为主力,暂时算是够了,当然,在研究的过程中,肯定还需要研究院其他所的协助。
比如,从传统中药中寻找抗疟药物,就需要研究院里的中药研究所帮忙筛出一部分药材。
“钱大勇,你带朱涛、孙小茹、张巧玉六个人,去中药研究所,请顾所长帮忙。
查阅一些中医药文献,然后进行整理分析后,列出需要重点筛选的药物以及药方。”
王孟德冲着钱大勇说道。
在有其他人的情况下,他肯定不能再称呼大勇哥了。
况且还是在工作的时候。
作为领导,公私如果不能分明,下边的人就容易阴奉阳违。
“是,王主任。”
钱大勇也知趣的大声答应道。
说完就领著其他人,往中药研究所走去。
等他们走了之后,看著剩下的三个人,王孟德接著说道:“黄师弟,李师弟,你们三个人,去实验室里,提前准备好试验材料。
等他们筛选出一批药物名称后,咱们就要对这些药物和药方进行提取,方法主要用水煎和乙醇两种提取办法。
对了,提取之后,还要送去进行检测,一旦检测出来某个药方或者药物有效果,将进行动物实验。”
感谢老祖宗,在数千年里,对疟疾的研究,从来没有停止过,还留下了不少的药方和研究心得。
虽然可能效果不是那么的好,但对于后人来说,绝对是值得参考的。
“是,师兄。”
黄四忠和李响等三人异口同声的说道。
他们心里都非常的兴奋,对于跟著师兄进行研究,他们都有极大的信心。
前阵子,疫苗研究小组又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当然除了黄四忠参与了进去,获得了好处以外,其他人可是眼馋的不行。
这一次,他们下定决心,一定用更积极的实际行动,配合师兄,争取早点成功。
分配完任务,等他们全都出去了后,王孟德坐在椅子上,心中合计著。
有了前世的成功经验,再加上自己的医术,想要研究出一个治疗疟疾的药方,估计至多在年底,就能完成了。
如果疫苗研究小组那边,能一起传来好消息,那可就是双喜临门了。
想到这里,他信心满满的起身,往蒲老的办公室走去,准备把这个好消息,提前给老师说一声。
到了地儿,就见蒲老正带著一个老花镜,专心的看著一本医书。
“先生。”
“孟德来了。”
蒲老听见声音,抬起头,然后顺手把医书放在桌子上,一脸乐呵呵的说道:“抽屉里有一包新的茶叶,你自己泡。”
王孟德也不客气,熟门熟路的翻出茶叶。
“嚯,先生,这还是普洱呢!那我得尝一尝了。”
说著先给蒲老的茶杯里续满了热水,然后拿起另外一个干净的杯子,小心翼翼的给自己泡了一杯普洱茶。
“呵呵,这是我的滇省的一个老友,他的弟子来京城办事,正好给我带过来两包,你要是喜欢,就拿一包回去喝。”
蒲老知道自己这个得意弟子喜欢喝茶,于是挥挥手说道。
他现在对王孟德,比对亲儿子还好的多。
有什么好东西,都先紧著他,这就导致志孝师兄经常吃醋的表示:“自己这个儿子肯定是抱养的。”
不然,为什么烟酒茶这些好东西,宁愿放在家里,都不让他拿。
但只要王孟德开口,甚至都不用直接开口,父亲就会主动把这些送给他。
这让他吃味不已。
当然,也只是单纯的吃醋,对于这个小师弟,他也是非常喜爱的。
上一次,参与编写《赤脚医生手册》,就让他受益匪浅,去年年底的时候,凭借着这个履历,他在医院里,评上了先进,还升了一级。
“老师,普洱我喝不惯,也就是偶尔尝尝味,这个我就不要了。”
王孟德拒绝道。
他还是喜欢喝绿茶多一些。
“嗯,行,那我过阵子,去见领导的时候,要几两茶叶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