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从当医生开始的火红年代 第131节

  “不缺就好。”

  鲁院长颔首道,然后话音一转:“对了,你前两个月研制出来的‘速效救心丸’,目前临床得到的反馈,效果非常好。

  不仅副作用少,就连起效时间,都不比硝酸甘油片差,而且,还集治疗、预防、急救于一体。

  可以长期服用,没有耐药性,现在,很多病患,有了感觉,马上服用之后,很快就能好转,随身携带和存储也方便。

  这真是一款,心脏病患者必备的良药呀,再过一段时间,如果没有什么问题,国家就准备大批量的生产销售。”

  自从速效救心丸研制出来之后,鲁院长就一直在跟踪临床的情况。

  得到的反馈,让他欣喜不已。

  这款药,简直是心脏病患者的福音。

  硝酸甘油片有的优点,它全都有,硝酸甘油片没有的优点,它也有。

  要不是临床时间太短,他真的要强烈建议国家,早点大规模的生产出来。

  这样一来,就能有一大批患者,不会因为急发的心脏病问题,而出意外了。

  王孟德看他激动的样子,并不意外。

  前世,这款药,就救治了无数的心脏病患者。

  大部分的心脏病患者,身上和家里,都会随身携带,可谓是家庭必备的药品。

  “院长,‘速效救心丸’,如果临床验证结束,没有问题的话,国家有没有计划销到国外去?”

  王孟德好奇的问道。

  “呵呵,这个我还真的知道。

  前些天,我去开会的时候,上级还咨询了我的建议。

  我没有多说其他的,只说出了可以参考‘痛风灵’在国外的销售情况。

  你知道么,自从‘痛风灵’在国外火了之后,不仅打响了中医的名声,还给国家创造了非常多的外汇。

  有了这个前车之鉴,领导肯定会非常的重视这个事情,也愿意去尝试,把‘速效救心丸’销到国外赚外汇。”

  鲁院长解释道。

  同时,他又忍不住夸了王孟德一次。

  本来他一开始还有些瞧不上‘痛风灵’这种治标不治本的药方。

  可万万没想到,就是这个不起眼的药方,制出来的药物,在国外被患者抢著买。

  每个患者都在家里屯了很多,导致市面上,尝尝断货。

  这样一来,正好又无意间,触发了饥饿营销的套路,让人更加的疯狂抢购。

  据相关单位人员反馈回来的消息称,有人居然连夜排队,就只为了能早早的买到它。

  国外患者这种反应,让国内的人,都惊呆了。

  要不是相关单位的好几个反馈渠道都不一样,但结果是一样的,大家还都不敢相信呢。

  听了鲁院长说,国家比较重视,王孟德就放心了。

  他拿出来的‘速效救心丸’药方,虽然和前世以及论证过的药方不太一样,但凭著他的经验,肯定也是没问题的。

  估计,最多到明年,国家就会结束临床试验,正式开始大规模的生产了。

  一直等到鲁院长要去开会了,才结束。

  出门前,看到办公桌上的香烟,王孟德厚著脸皮道:“院长,这烟,还有没有了?”

  “怎么?你也学会抽烟了,这可不是个好习惯,如果是刚开始学,我建议你趁著瘾头不大,赶紧戒掉。”

  鲁院长好笑的看著他,然后劝说道。

  “嘿嘿,不是我,是我爷爷和我爸,他们抽烟,院长,能不能给我一些,我拿回去孝敬他们。”

  “如果是别人,我最多给他一包,但你开口了,我这里还有三条半,都给你吧。”

  鲁院长说著,就从抽屉里,掏出了三条完整的熊猫香烟,有几包散的,也给他装在了一个包里放好。

  “谢谢院长。”

  王孟德毫不客气的伸手接过。

  反正凭著鲁院长的级别和人脉,每个月肯定少不了熊猫香烟。

  从鲁院长办公室出来后,王孟德回到自己的办公室里,继续编写异物堵塞急救办法。

  他打算用两周左右的时间,完成这个工作。

  主要是他还有其他的事情,再加上每周几天固定坐诊的时间。

  不然,三四天的时间,就够用了。

  下班回到家中。

  王浩看到他拿回来的熊猫牌香烟,顿时眼前一亮。

  之前王孟德拿回来的几条,他只分到了少部分,大部分都被冉小梅收起来,陆续的送人了。

  经过几个月的消耗,他的那部分,早就抽完了。

  “孟德,给我来一包。”

  他迫不及待的伸手说道。

  “你少抽点,也别为了显摆,随便的给别人。”

  冉小梅在一旁有些不乐意了,她伸手接过王孟德手中的包,掏出三条香烟,然后转身就往耳房走去。

  只给王浩留下几包。

  “呵呵,这些也够我抽两个月的了。”

  王浩也不在意,他把几包香烟拢在一起,然后拆了一包,抽出一根,喜滋滋的放在鼻子上闻著。

  现在,小孙女和其他几个孩子们都在,他可不敢在家里抽烟。

  等冉小梅回到厢房的客厅里,也不去管王浩在陶醉著,她冲着王孟德说道:“孟德,后天就是周日了。

  你没啥事的话,回田各庄一趟,去看看你爷爷和奶奶,正好,这香烟,你也带去一条。”

  她没有提拿吃的回去,因为前段时间,王孟德已经回去了一趟。

  现在刚夏收没多久,田各庄大队的大食堂里,暂时还不却粮食吃。

  “好,我后天一早过去。”

  王孟德答应道。

  只有他知道,过不了多久,农村就又要缺吃的了。

第162章 抗旱和人情

  隔天。

  大清早。

  王梦德天没亮就起床了。

  今天他要趁著早上凉快的时候,回田各庄一趟。

  打了一套拳,出了一身的汗,然后洗漱了一下,才舒舒服服的背著挎包。推著自行车出了门。

  到了地安门大街,找了一家之前经常去吃的公私合营早点铺。

  要了一碗豆浆和三根油条,吃完后,又拐到附近的包子铺,买了几个肉包子,用油纸包著,小心的假装放到挎包里,实际是藏在了空间。

  然后才蹬著自行车往德胜门那边骑去。

  现在京城在饭店李吃饭,还暂时不要粮票,已经有不少人发现了这个漏洞,开始天天“薅羊毛”。

  王孟德并没有加入进去,更没有提前存储这些,一来他身负空间,并不会缺粮。

  还有就是,他也不会为了这点蝇头小利,给自己身上带来污点。

  而且,他这个自身形象太出众,大部分人见了他,都会印象深刻,如果“薅羊毛”次数多了,肯定会引起有心人的关注。

  到时候就得不偿失了。

  依然是那种速度缓慢的“受气包”公交车,坐在靠窗的位置,王梦德时不时的往外边看去。

  就见众多去年突击创建起来的大小土高炉,大多都已经荒废了。

  经过大半年来的风吹雨打,外表都已经泛起了破旧的样子。

  周围也都围满了野草,偶尔有几个放羊或放猪的人,赶著一群畜牲隐现在它的旁边。

  长叹了一口气。

  王梦德心里满不是滋味,别看这只存在了半年多的时间,但造成的影响非常大。

  有道是破坏容易建设难。

  不说别的,各种环境的影响,就需要未来用几十年的时间去弥补。

  等到了沙河,从车上下来,此时,太阳还没有出来,但温度已经上来了。

  走在路上,不一会儿,他的前胸后背以及额头,就已经湿透了。

  但王梦德没有在意,相反,他神色却有些凝重。

  因为,路两边的田地里,大量的精壮和妇女们,都在趁著早上的时间,用肩挑著担著,用盆端,用手拎。

  浇灌著地里的庄稼。

  甚至还有不少的老人及孩子,也在用蚂蚁搬家的方式,做著力所能及的事情。

  今年以来,京城的周边地区,就开始久旱无雨,好不容易完成了夏收,准备再种点大豆或者玉米,可是地里干的,种子大部分都无法发芽。

  就算发芽的了,也是软趴趴的。

  没有办法,各个公社和生产队,就组织大家,进行抗旱。

  这时候,可没有多少机械可用,所以,大家只能用人力这种方法。

  其实,京城周边还算是好的,像两湖、川、鲁豫皖等传统产粮地区,遭受到了大面积的旱情,很多地区,都颗粒无收。

  到了田各庄。

  推开院门,却发现堂屋的房门紧锁。

  王孟德不用想,就知道,爷爷奶奶他们,肯定也在田地里。

  然后,他转身往村子的东边走去。

  果然,沿著村头的小道,走了大概一里多地,就看到了爷爷奶奶的身影。

  他们俩,正用一根一米多长,婴儿手臂粗细的木棍,抬著半桶水,从旁边不远处的一条小河边,著急忙慌的往田地里走去。

  快步到了近前,王孟德伸手先把桶拎了起来,然后嘴里心疼的说道:“爷爷,奶奶,您们年龄这么大了,怎么还干这种重活。”

  停下脚步,抹了一把头上的汗,王田氏咧著嘴笑道:“孟德来了。”

首节 上一节 131/30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