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从当医生开始的火红年代 第111节

  看到两个师妹正在给自己的办公室搞卫生,他笑著说道:“你们辛苦了,等下,让他们几个都到我办公室里。”

  “师兄,我现在就去叫他们。”

  张巧玉急忙说道。

  很快,八个人就规规矩矩的站在了他的办公桌前。

  看著大家期待的眼神,王孟德也不绕弯子,直接说道:“未来一段时间,我的工作重心,将要放到研究麻疹疫苗上。

  你们有感兴趣的,可以跟我一起研究,当然,每周我还是会抽空去广安门医院坐诊的,你们别担心。”

  听说师兄要做研究,几个人都精神一振。

  他们异口同声的说道:“师兄,我们对研究麻疹疫苗很感兴趣。”

  说完还互相对视了几眼,都发现了对方的激动,然后心照不宣的相视一笑。

  他们都清楚,跟著师兄做研究,好处太多了。

  除了能学到大量的知识以外,最重要的是,能获得名利上的好处。

  据他们所知,针灸研究所的那个钱大勇师兄,就是跟在王孟德师兄身后,一起研制出了板蓝根颗粒剂,当年就获得了市里的先进和标兵。

  还有前段时间一起编写的《赤脚医生手册》,也让他们的履历上,增添了浓厚的一笔。

  现在好了,师兄终于又要带他们一起做研究了。

  谁要是退出,那才是傻子呢。

  “好,既然你们有兴趣,那我就分派任务。”

  王孟德笑著说道。

第147章 农村的现状和麻疹疫苗研制成功

  看著面前八个面带兴奋神情的师弟师妹们。

  王孟德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交代道:“你们几个暂时先别声张,等过几天这事儿确定下来了,我再带你们一起进行研究。”

  虽然鲁院长说过,要全力支持自己研究疫苗,但那只是口头上的承诺。

  如果现在口无遮拦,出去乱说,被有心人知道了,从中使坏的话,就算鲁院长等人,最后依然坚持让自己做研究,那也有些恶心人。

  “师兄,您放心,这事儿我们一定保密。”

  几个人连忙保证道。

  那严肃的模样,就差指天发誓了。

  “嗯。”看到他们的态度,满意的点了点头,王孟德继续说道:“对了,黄师弟,你之前在学校里学的是西医,应该对操作试管和试剂这些非常了解吧。”

  黄师弟,也就是黄四忠,戴著一副厚厚的眼睛,看长相,就属于那种研究人员的面相。

  他在去年从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高等药学学府——华东药学院毕业。

  作为西医学士的他,阴差阳错之下,刚毕业没多久,然后就被‘周院长’安排的工作人员选中,送到了中医研究院,成为蒲老的学生。

  一开始他心里还有不少的情绪,等跟在王孟德身边学习了一段时间,又编写了《赤脚医生手册》之后,才转变了想法。

  现在他无比的庆幸,自己当时没有退出。

  “师兄,我在华东药学院,摆弄了四年的试管和试剂,不夸张的说,闭著眼睛都能熟练的操作这些设备。”

  黄四忠挺胸傲然的说道。

  他因为是西医出身,来到中医研究院之后,在八个人里,是拖后腿的存在。

  就算蒲老和王孟德照顾他,他自己也刻苦学习,每天回家都学到半夜,再加上其他几个人的帮助,但因为中医基础薄弱,很多地方还是理解不了。

  这就导致他前几个月心里有些自卑。

  没想到,这次居然有机会给其他几个师兄弟教学,这让他心情激动不已。

  “好,这几天,就由伱带著大家,去试验室里提前熟悉这些设备和操作。”

  王孟德吩咐道。

  “是,师兄。”

  晚上。

  吃完晚饭,收拾完碗筷,一家人坐在客厅里。

  花盆炉子里的炭火烧的很旺,外边天寒地冻,屋子里却是很暖和。

  王孟德拿了两个白面馒头,切成薄片,放在火炉边慢慢的烤著。

  同时,他还放了两个白瓤的红薯一起烤著。

  不一会儿,香味就飘散在屋子里。

  馋的两个弟弟抓耳挠腮,一个劲的催促他,问他烤好了没有。

  旁边,冉小梅面前放著鞋夹,正在纳鞋底,何胜男,拿著针线,在缝著一件小花衣服。

  前些天,王孟德给她候脉,觉得这一胎,大概率是一个闺女。

  “孟德,明天是星期天,你要是没事,就回田各庄看看你爷爷奶奶,好些天没回去了”

  冉小梅拿著针往头皮上蹭了蹭,然后吩咐道。

  “嗯,妈,那我明天回去一趟。”

  王孟德答应道。

  自从农村创建起了公社和大食堂,现在大伯一家子都不在家里吃饭,他和王浩每个月的高脑油,自然也就不用分给爷爷奶奶家了。

  再加上最近比较忙,就连著两三个月没有回去了。

  正好现在麻疹疫情已经快要结束了,他现在也有空,回去看看现在农村的具体情况,好给以后该如何行事,有个提前准备。

  第二天一大早。

  吃完早饭,王孟德挎著一个包裹,裹著棉衣,头戴棉帽,脖子上还围著一个围脖,全副武装的出了门。

  先骑车到了德胜门,然后等了一会儿,就坐上了开往沙河方向的公交车。

  由于几个大型油田现在都还没被勘测发现,国内现在缺油很厉害,所以,这些公交车的顶上,都还顶著一个大大的煤气包。

  要等到明年九月份,大庆油田勘探发现了第一个油田,才会逐渐的淘汰掉这些煤气公交车。

  车辆缓缓的往前开去,等出了京城,到了郊区。

  王孟德顺著窗户往外看去。

  就见路两边的不远处,时不时的有土高炉耸立在那里,这些都是各个公社在几个月内创建起来的。

  自从今年八月份大会上正式决定1958年钢产量比1957年翻一番,达到1070万吨。

  一时间,大江南北,全国各地,都是人山人海,热火朝天,高炉林立。

  一切都为‘钢铁元帅升帐’让路。

  不论是工厂、部队、公社,还是机关、学校,就连外交这个部门,都办起了炼钢炉和炼铁厂。

  不管是男女老少,也不分内行和外行,凡是人都成了钢铁工人,很多学校里的学生,也不上课了,都走进了高炉旁。

  没有煤的地方,就砍树烧成炭,城里没有树木,就把家具和床板拿出来烧。

  王孟德家的一个旧橱柜和一个床板,就被拉走去炼钢了。

  没有铁矿石,就砸锅、砸鼎,把各家各户的铁器都集中起来,甚至农村的铁锄和镰刀,也都送做炼钢的材料。

  建高炉还需要砖石,各个祠堂、庙宇、宝塔都被拆除个一干二净,就连城墙,也遭了殃。

  前两个月的时候,王孟德带著何胜男去逛王府井大街,发现大街两旁的人行道上的砖头,全被人拆走了。

  他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是某一天,一夜之间,这好几百米长的地上,砖头都不翼而飞,全到土高炉上了。

  具后世统计,至58年底,全国奋战在钢铁战线的人口,就超过了一亿人,相当于全国人口的六分之一左右。

  经过几个月的蛮干,再加上一些虚报,最终宣布钢铁产量达到了1108万吨,生铁达到1369吨。

  但实际合格的钢只有八百万吨,生铁九百万吨,剩下的大部分则是废品。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造成的后果却是非常非常的严重。

  不仅对生态环境和物质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和浪费,对农村的粮食收成,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大量的劳动力出现在了高炉旁,地里的庄稼自然就没人去种和收了。

  再加上兴办了大食堂,每个人都放开肚皮吃喝,以及其他的原因,明年的日子,全都不会好过了。

  想到这里,王孟德收回目光,心里长叹了一口气。

  一个多小时后,沙河到了。

  现在的沙河,已经变成了沙河公社,田各庄也变成了生产大队和几个生产队。

  下了车,不一会儿,他就迈步来到了田各庄。

  “孟德,你来了,吃饭了没有?”

  刚到院门口,正巧大爷王宁,从堂屋里走了出来,看到他后,惊喜的说道。

  “大爷,我在就吃过饭了。”

  “快进屋,外边比较冷。”

  进了堂屋,他才发现,大娘和爷爷奶奶,以及堂弟王孟启,都在准备要出门。

  “爷爷,奶奶,您们这是要去哪?”

  王孟德好奇的问道。

  “孟德,你来啦,我们正准备去村里的大食堂吃早饭呢。”

  王田氏看到他,顿时兴奋的拉著他的手,解释道。

  “孟德,你也一起去大食堂,尝一尝咱们生产大队的伙食。”

  王京徽也乐呵呵的说道。

  看著几人红光满面的样子,王孟德不用想就能猜到,这几个月里,农村的日子,过的肯定是舒服。

  大食堂里的饭菜尽管吃,家家户户也不像之前那么节约了。

  他记得,前世看过一部电视剧,里边有一段剧情,路边掉落了一袋粮食,居然无人问津。

  每个经过的村民,看到袋子里边是粮食后,都无动于衷,直接又重新丢弃在原地。

  因为此时大家的心里,都觉得,要粮食也没用,反正吃饭有大食堂,而且家里的锅灶,也早就没了。

  “爷爷,奶奶,我吃过饭了,就不去了。”

  王孟德推辞道。

  “行,那你先等我们一会儿,等吃饭就回来。”

  几个人说说笑笑,一起往村头新盖的大食堂走去。

  半个小时后,爷爷奶奶和王孟启回来了,至于大爷和大娘他们,则是要去上工了。

首节 上一节 111/30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