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院里的三大爷,也该给大伙讲两句了。
其他人包括刘海中在内,都转头看向他。
王孟德端著面前的搪瓷缸,喝了两口水,然后在众人羡慕的眼神下,放下了手中这个带有‘全国先进’字样的搪瓷缸,大声说道:
“我们家捐一个不用的煤球炉子。”
这个煤球炉子,是他前两年新换了花盆炉子之后,淘汰下来的。
一直放在客厅的角落里招灰。
这次正好趁著机会,给处理掉。
听说他直接捐一个煤球炉子,几十个邻居们都惊讶的看著他。
阎埠贵也倒吸了一口气,一脸不敢相信的问道:“孟德,伱说要捐一个煤球炉子?就你家客厅角落里的那个么?”
这煤球炉子虽然含铁量不算多,但价格可不便宜。
他记得王孟德家那个淘汰下来的煤球炉子,还是六成新呢,收拾收拾,还能用好多年。
没想到居然要捐出来,简直太败家了。
这要是给自己家多好,等以后大儿子阎解成结婚分家,就不用再花钱买一个炉子了。
“对,为了完成街道上的任务,我们家就不用的煤球炉子捐出来。”
王孟德肯定的说道。
这个煤球炉子,烧不了蜂窝煤,他早就想处理掉了。
回到家里。
冉小梅有些心疼的看著儿子把煤球炉子给搬到院里。
“妈,这个留著没啥用,以后都要烧蜂窝煤了,煤球该淘汰了。”
看到她的样子,王孟德劝说道。
“这么好的东西,捐了太可惜了,咱家不是有不少铁器么,要不换成一把破旧的菜刀咋样?”
“妈,破菜刀还有其他用处呢,我和爸,还有胜男,到时候单位里也肯定得捐铁器。”
“啊,你们单位也要捐?”
是的,各个单位也要捐。
第二天一早。
广安门中医研究院。
王孟德来到自己的办公室门前,刚要推门进屋,就听见里边传来了几个师弟师妹的声音。
好像是在讨论最近炼钢炼铁的事情。
他先敲了敲门,然后才走进屋里。
“聊什么呢,这么热闹。”
“师兄,您来了,我们刚才在聊炼钢炼铁,李响说起农村发生的趣事呢。”
孙小茹抢先笑著解释道。
“噢,说来听听,都是啥趣事,我也挺好奇的。”
他记得,李响师弟家是房山那边农村的,几年前考上了京城的医学院,才留在了京城。
不过这个师弟,每个月都要抽一个周日回家一趟。
估计是昨天回家,遇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了。
“师兄,我昨天回去,跟村里人一起,上山去砍柴,回来当燃料用来炼钢,遇到了。。。
然后各家各户,也都把铁锅、菜刀等等这些铁器送去炼钢了。”
李响见师兄比较感兴趣,于是就把自己得经历又说了一遍。
“现在马上秋收了,村里人都不著急准备秋收么?”
王孟德急忙问道。
“师兄,炼钢是政治任务,其他都要让行,再说了,现在都是公社和大食堂,人多力量大,粮食也都够吃。”
听了师弟的话,王孟德心中开始凉了一截。
这么搞下去,明年,想不挨饿都难。
看来自己要加紧研究了。
第144章 麻疹疫情来袭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
随著城里城外大量炼铁炼钢的土高炉创建,每天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高炉都会冒出浓浓的黑烟,走在路上,京城的空气中,都弥漫着烟火味。
墙上、电线杆上,也都是换成了新的标语。
大喇叭广播里,也每天播放一些或真或假、激动人心的成就。
随著大炼港铁活动的开展,这股风气,也逐渐的吹到了电力、煤炭、运输、文教等多个部门,各部门都掀起了‘全民大办’的风潮。
形成了“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的局面。
就连中医研究院里,也开始有人蠢蠢欲动,想要放‘卫星’。
虽然最后都被鲁院长联合几个副院长给压了下去。
但王孟德心中却是充满了忧虑。
这事儿暂时能压下去一次两次,等到全国进入高峰的时候,到那时候,可就压不住了。
同时,他这两个月的研究,也陷入了瓶颈,好几个方子最后都被他自己给否决了。
不是这些方子没效果,而是效果没有达到他的期望,或者有其他严重的副作用。
很快,就到了十一月初。
又到了一年一度存储大白菜的时候了。
这天,王孟德特意跟单位请了一天的‘白菜假’,在院里和全院的邻居一起到南锣鼓巷菜店门口运白菜。
每逢‘冬储’的日子,各个单位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员工请假。
这可是关系到一个家庭在冬天好几个月时间里的吃菜问题,谁也不敢阻拦。
“傻柱,你家今年准备存储多少斤大白菜。”
去往菜店的路上,王孟德推著自行车,和傻柱闲聊道。
自行车车前大杠上放了两个框,后座上还别著两个麻袋,王浩和他也是一样的装备。
“我们家呀,就我和雨水两个人,存个四百斤,就够过一冬的了。
不像你们家人多,连上援朝和卫国,每个人不得打底一二百斤,这就需要将近一千来斤的大白菜了。”
傻柱推著一个平板车,笑著说道。
他今天还需要帮聋老太太买二百斤的大白菜,所以就早早的借了一个平板车。
“是啊,去年我没在家,我们家存的少,就没够吃,最后十几天,都吃的咸菜,今年说什么也得多准备一点才行。”
王孟德说道。
去年他去了南方,冉小梅合计著省点钱,就比前年少买了三百斤,没想到过完年有几天连著阴天,加上她和何胜男两个人舍不得吃完好的,有部分大白菜就被捂了。
两个人说说讲讲,快要到南锣鼓巷菜店的时候,身后,许大茂骑著自行车,带著娄晓娥赶了上来。
本来娄晓娥不想过来的,她在娘家的时候,可是十指不沾阳春水,这种粗活,从来没干过。
还是许大茂为了在邻居们面前炫耀自己的媳妇,连哄带骗,保证不让她干活,才让她勉强出了门。
“孟德哥。”
“孟德哥。”
看到面前跟自己打招呼的两个人,王孟德心生感慨,原剧中,院里的一些主要人物,都已经聚齐了。
在十月份的时候,许大茂终于和娄晓娥结了婚。
不知道什么原因,可能是不敢太高调,娄家嫁闺女,居然就简单的办了两三桌,而且请的还都是亲戚朋友。
其他外人一律不受礼、不招待。
那一天,老许家都笑歪了嘴,特别是许富贵,高兴的当场就喝断片了,要不是许婶子知道他的酒品,及时的把他扶到了屋里。
恐怕老许要在酒桌上来一个‘农奴翻身把歌唱’了。
许大茂也兴奋不已,娄晓娥长相虽然比不上院里的何胜男和秦淮茹,但容貌也算是中上之姿。
再加上大家闺秀、千金小姐的身份加持,让他一时间酒不自醉人自醉。
对于老许家和娄家结亲,院里的大部分人,表面上一副恭喜的样子,实际自然是心里酸溜溜的。
甚至整个胡同里的年轻人,都恨不得以身相待。
这娄晓娥长得不差,身份虽然是Z本佳,但按照许大茂有意透露出来的信息,娄家算是红色的,据说解放前,也跟这边下过注,偷偷的资助过。
解放后,又很配合国家进行公私合营,还主动提出把轧钢厂的管理权上交。
这条件,居然找了一个鞋拔子脸,让大伙又气又无奈。
特别是傻柱,更是郁闷的不行。
“哼,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
看到许大茂和娄晓娥两个人夫唱妇随的模样,傻柱忍不住出声讽刺道。
“傻柱,我不跟你一般见识,伱就嫉妒我吧。”
许大茂乐呵呵的说了一声,然后转头冲着自己媳妇说道:“晓娥,以后见到傻柱,别搭理他,他不是个好人。”
“大茂,我知道了。”
娄晓娥站在许大茂的身后说道。
说完还白了傻柱一样,让傻柱更加的愤愤不平。
他觉得连许大茂都能娶到这么好的媳妇,自己却是相亲了好几次都没成,老天真是不公。
到了菜店的门前。
就见熙熙攘攘的人群,犹如蚂蚁搬家一样,把一垛垛几米高的大白菜,搬回到了家里。
每一家,都尽可能多的存储,因为现在买,有国家的补贴。
就算是今年每个等级的大白菜,比去年每斤涨了五厘到一分钱,也挡不住大家的热情。
据说,去年因为补贴冬储大白菜,国家共投入了两三千万元。
今年,关于涨价的事宜,‘院里’一直研究到半夜,批准后,‘秋菜指挥部’在凌晨才把最后的价格发放给各个菜店和售卖点。
然后还在京城日报的报纸上,给民众解释涨价的原由,并请大家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