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尔逊他们走了之后,哈里木走到李龙跟前说道:
“没想到拖拉机打草,成本这么高嘛。”
“没有没有。”李龙急忙摆手,他知道哈里木误会了,笑着说道,“没有那么高。咱们打草嘛,那就是油的成本,就像给你打一片草场,那成本也就一两张皮子。
给他们自然要多说一点。咱们是朋友,是自己人,他们不一样嘛。”
哈里木这才放下心来。
中午肉煮好,那些在玉山江草场的牧民们回来吃肉,玉山江自己也开着拖拉机过来了,顺便要加油。
李龙吃完给他们演示了一下加油的过程后,又看了看拖拉机和收割机,没什么问题,看来玉山江开着拖拉机还是挺小心的。
又说了一些注意事项,李龙便带着一些狍鹿子肉离开了——原本他不打算带的,但塔利哈尔执意让他至少带一只狍鹿子走,说山里没办法放,这玩意儿有两只,吃多了也不好吃——
反正借口挺多。
李龙也就把其中一只的肉拉走了,他要急着去四小队确定拖拉机打草的事情。
吉普车开出山里,李龙先到县里大院子,放下一部分肉,然后给顾晓霞说一声,再开着往四小队去。
杨大姐在厨房看了看那肉,笑着对顾晓霞说道:
“她叔就是厉害,见天都能拿回来肉,这年头能天天吃肉,比过去地主老财可厉害多了。”
顾晓霞笑笑,看着两个孩子在那里咿咿呀呀,摇摇头说道:
“就是一天忙个不停……”
“那男人嘛,是搂钱的耙耙,那就得出去挣钱啊。女人嘛,就是存钱的匣匣,把钱存好,家里收拾好就好了。”杨大姐接了一句。
“嘿,杨大姐你懂的还挺多,一套一套的。”
“那都是小时候听村子里那些老婶子说的。”
李龙先去了陶大强家里,他觉得陶大强应该是有兴致去打草的。
“是不是要住在外面?”陶大强问了一句。
“嗯,可能性比较大。人家的草场都是三五百亩的那种,一天打不完,来回路上费时间。”李龙说道。
“那我还是不去了,家里活多,又有孩子。”陶大强的拒绝让李龙有些意外。
“那行,那我去问运东哥和大成。”李龙这边倒也没觉得有啥,陶大强有顾虑是正常的,把家人放第一位这一点也没错。
谢运东一听一亩地能赚一块五,又是大片的草场,他立刻就答应了下来。
家里现在活不是特别多,正好趁这个机会再赚一些。
梁大成那边也没问题,李龙接下来就开着吉普车回到了大哥家。
他想着反正陶大强不去了,那就干脆让大哥去。大哥这边的收割机让自己那边带走了,他可以用陶大强的收割机啊。
“一亩地一块五,光打草?”李建国想了想说道,“打多长时间?”
“最多半个月吧。”李龙想了想说,“这牧民的打草季就是这么长,去年我给他们打的就是半个月。”
“那行。”李建国觉得放眼前钱要不挣,那真对不起自己这小弟找来的机会,他扭头对着旁边刚从小海子回来的李青侠说道,“老爹,那你得晚回去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我要去山里打草,那你就得在家里呆着。”
“行。”李青侠爽快的说道,“那有啥,你放心打草,这挣钱的活,好不容易来的,肯定要干。”
这事就定了下来。
李龙打算明天一早,带着他们去塔西河那边的时候,再给他们说一些注意事项。
第693章 这钱就该人家挣
陶大强拒绝了李龙给说的这个活,李龙开着吉普车走之后,杨苹苹抱着孩子过来问道:
“你咋不去呢?”其实刚才李龙给他说这活,陶大强拒绝的时候,杨苹苹是想着劝劝陶大强的。
但杨苹苹知道丈夫的性格。陶大强和李龙的关系比和他大哥陶大勇都亲,通常情况下李龙提出什么,陶大强肯定不会反对。
而且这一次李龙也是想带着陶大强挣钱,杨苹苹其实是挺想让陶大强去的。
但丈夫既然决定了,杨苹苹也就尊重,当时没说,事后才问。
“那活还得住在外面,我不想干。”陶大强摇了摇头说,“咱家现在也不缺钱,最近地里活又多,咱爸这段时间和龙哥他爹两个人逮鱼,也挣不少钱,这早出晚归的,开心的很。
那地里的活就得咱们干,我可不想走之后你背着娃娃去地里干活。再说了,夏天编抬把子的时候我一呆二十多天,想孩子想的很!”
杨苹苹笑了,把怀里的孩子递到了陶大强的手里。
也对。眼下自己家的情况在四小队也算是拔尖的了,不缺吃不缺穿,有拖拉机有自行车,丈夫对自己好,又没婆婆管着。
该知足了。
那钱就让别人去挣吧。
谢运东这边得了李龙的信后,立刻就开始收拾东西。知道可能在外面住,那就得准备被褥,邓桂兰这一次没拦着,扭头去厨房和面,给丈夫准备干粮。
开拖拉机带收割机割麦子的事情,她先前选的方案是给李龙打工,没啥风险,当时谢运东反对,选了自负盈亏的那种。
结果这一季割麦下来,自家挣了几千块钱,比编抬把子要高好多。
感觉明年再干一季,就能把拖拉机钱给挣出来了。
这来钱的速度把邓桂兰给吓着了,她也能感觉到丈夫选择的正确,以及李龙对自家的照顾。
所以这次她并没有发表什么意见,只是做好准备,保障好后勤。
“这回不会像编抬把子那样住的时间长。”谢运东一边收拾被褥一边说道,“打草嘛,那一家三五百亩,顶多就住两三天,然后就换一家。虽然这价格没上次高,但量大,在打瓜成熟之前啊,咱们又能好好挣一笔!”
邓桂兰看着丈夫因为割麦还没缓过来的黑脸,感叹着:
“你看你这脸,还没缓过来,这又得去晒了。”
“当农民,哪有不晒太阳的?你看队里那么些人,想这样晒的有多少?还不就我们几个能干上这活?”
“也是。”邓桂兰笑了,“这来钱的速度……快的吓人啊。三年前打死我也想不到,这一季就能挣好几千!当时我记得年底算完工分,家里一共就分七块多钱……”
“现下七块多钱,那拖拉机开一个小时就挣出来了。”谢运东附和着,“这日子,真是越过越美。”
他不知道什么叫马太效应,只知道自从跟了李龙干活后,这挣钱好像变得容易多了,随便接个活,顶别人一家干几年的。
不得了啊!
梁大成家也是类似的情况。
只有李建国那里麻烦一些,他要开着拖拉机走,一来要去陶大强那里把收割机给拉过来,二来也是要给家里再整个运输工具。
于是,李建国又去了老马号,找老罗叔把七十六号带马车给拉了回来。
七十六号在老罗叔那里其实也干活。老罗叔平时除了喂野猪喂鹿之外,每天牵着七十六号套的马车满村子打草备料,不然光那一圈的牲口,马号里留下来的那些糖渣饲料根本不够。
四小队三个拥有拖拉机的人家庭都在准备,这事情很快就在村子里传开了。
羡慕嫉妒的人依然在羡慕嫉妒。拖拉机带着收割机割麦子挣多少钱是可以算出来的,一个麦季自家就收了几十口袋麦子,人家却挣了几千块钱。
接下来自己要为收玉米油葵做准备,人家又要去挣大钱了。此刻四小队的上空,弥漫着浓浓的醋味儿。
回了大院后,李龙把吉普车停好熄火,杨大姐就把饭端了出来。
先前李龙走的有点急,没说详细情况,现下吃饭的时候,他就把这件事情给顾晓霞都说了。
“这是好事啊。”一听说李龙又给大哥和谢运东他们找了活,顾晓霞一边帮着两个孩子驱赶着蚊子,一边笑着说道,“这样挣钱的活儿应该多来点儿。”
作为李家的媳妇,她自然希望自家过得越来越好,包括李龙的大哥家、大嫂的娘家。
“今年大活也就这一个了。”李龙一边吃一边说道,“不过把这个活干完,大哥他们也能舒舒服服的过个年了。”
这一年带着大哥他们编抬把子、割麦子,再加上这个打草,怎么也能赚个万把块钱(李建国编抬把子没扣钱),后面可能还有扎大扫把和苇把子,再加上打瓜的钱,能让大哥一年纯赚一个万元户,这就够了。
咋说在乡这一级也算顶流了。
八月下旬,已经算初秋了。早上起来有些草叶子上有露水了。早晚温差大,有些人早起还得穿外套,不然会觉得冷。
早饭刚吃过,李龙就听到了外面拖拉机的突突突声音。
他急忙过去开门,看着三台拖拉机已经停在了门外。李建国熄火下车,后面跟着提着摇把子的谢运东和梁大成。
“我看看明明和昊昊。”李建国手里还提着鱼——这是昨天李青侠他们下的网逮的鱼,今天早上取网择出来后,着急把其中的一部分鲫鱼和一条大鲤鱼收拾出来给提了过来。
顾晓霞听到动静也来到了正屋门口,看到李建国急忙打着招呼。
“孩子在里面睡着呢?”没听到动静,李建国把鱼交给来接的杨大姐,问道。
“没睡,在床上玩着哩。”顾晓霞笑着说。
“那我看看。”李建国走了过去,后面的谢运东和梁大成都跟上,然后和顾晓霞打招呼。
孩子在里屋,李龙是专门找人给做了婴儿床,挺宽的,两个孩子都躺在上面拿着杨大姐给缝的布娃娃在玩。
听到动静,两个孩子努力想往门口看,只是目前还坐不起来。
李建国站在里屋门口也不进去,他担心自己身上带着的凉气影响到娃娃。
笑着看了看后,便转身出来。后面谢运东和梁大成也都在门口看了看,嘴里夸着“真乖”。
的确很乖。
李龙和顾晓霞说一声,便把吉普车开了出去,在前面带路。
拖拉机要开到塔西河河口那里要两三个小时。
等到山口再往里走几百米,李龙就看到了骑马在这里的吐尔逊。
他的身边还有三个牧民,他们看到李龙的吉普车和后面的拖拉机过来,脸上露出了笑容。
等李龙的吉普车开到马跟前停下来,吐尔逊上前笑着和李龙握了握手:
“来的还挺快。”
其实已经是上午了,但这年头的人知道出门一趟不容易,开着拖拉机这么跑,到上午到这里,说明出门还是挺早的。
“咱们现在就去草场吗?”吐尔逊等李龙给他介绍了李建国他们后,便问道。
他只和李龙对接,和其他人也就握手点头。
“现在去吧,不耽误时间。”李龙说道,“早点打完,早点结束。”
“好,那就走,往里走,咱们先去第一家。”
吐尔逊甚至都没有给介绍这三个牧民,骑上马招呼一声就往前跑去。
然后拖拉机继续突突突跟着吉普车跑。
进去三层山,是李龙先前没到的一个岔子里面,有一块比较平缓的波,在小河那边。
好在小河也比较缓,拖拉机可以开过去。
吐尔逊骑着马过去到草场边上下来,对紧跟过来下车的李龙说道:
“今天早上他们人就过来,把里面的大石头给标记出来了。”
李龙往坡上看,这一片草场得有三百多亩,整体比较长,边角因为山势呈不规则的形状。草场里面还有人正在走着巡视着,应该是在找那些石头。
拖拉机都开了过来,李龙在走的时候就问过,大哥他们一是分开一家一家的干,还是三台拖拉机一起干一家的。
李建国给出的建议是三台拖拉机一起干——主要是谢运东懂维语,可以和牧民对话,有什么麻烦或者困难好解决。
三家一起干的话那就是平均分钱,李龙觉得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