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什么好事。
这个人拿了一件外套和一件裤子,虽然不是一套,但看料子还是挺结实的。
李龙又去孙家强那边拿了一包一公斤的挂面,顺带着给她一包火柴。
“火柴算是送的。”李龙说道,“松林里,扒开厚松针,下面有干的,再掰点背风的干树枝就能点火。”
那个人有些诧异的看了李龙一眼,用干衣服把挂面包着就要离开。
李龙看看外面说道:
“还有一会儿雨就停了,你不如再等几分钟。”
那个人犹豫了一下,转头看看,然后去往东面的棚子下面躲雨了。
李龙也没再去和她说话,低头看看筐里的贝母,略比其他人带来的干净一些,可能这个人下意识会把贝母袋子里的叶子和泥巴块捡出来。
仅此而已。
七八分钟后,雨彻底停了,太阳已经在云层中露了头,那个人抱着东西匆匆赶往了林子里。
让李龙有些意外的是,就这一会儿功夫,这个人竟然把衣服都换过了!
就在这个人进林子后不到一分钟,南面的林子里有人钻了出来,匆匆赶往这里。
没想到这下雨的功夫,不少人都想着趁这个功夫过来拿贝母换东西。
李龙和孙家强很快就忙碌起来。
刚下完雨,那些人身上也湿着,因此不想太过于挑剔。他们看到李龙换的东西和孙家强换的东西都是从小房间里拿出来之后,就有两个也找孙家强去拿贝母换东西了。
李龙从石洞里带来的衣服是最先换完的,接下来是挂面,然后是蒸的馒头,和风干的鹿肉。
其他诸如罐头、饼干之类的还有一些剩余。
李龙有些疑惑,去年是米面这些换的多一些,今年大家都喜欢换成品了。
是做饭不方便,还是觉得吃现成的省时间?
看来明天得多拿一些挂面等成品了。
这些人离开后,李龙便开始和面,打算现在就蒸馒头。
蒸上锅后有孙家强去揭就行了,他自己要开着吉普车回去。
今天一天就换了近百公斤的贝母,洗干净回家晒上,一个星期后至少是二十公斤干货,这就是近一千块钱。
至于赚多少,李龙也没心算了。等贝母季结束,算总账吧。
当然,在离开木屋之前,要把孙家强换的那些贝母给折算成钱给他。
虽然不多,有十来块钱,但孙家强拿着也是美滋滋的。这可是十几块钱,搁外面算工人十天多的工资了。
李龙等面发好之后,揉面、蒸馒头,下锅之后,给孙家强交待完,这才开着车匆匆往山下跑。
下雨了,路上比较滑,泥巴会粘在车轮上越卷越多,好在吉普车速度一起来,能把车轮上的泥巴卷着甩飞起来。
这样以来,虽然吉普车后面和上面全是泥点子,但至少不至于被陷在山里。
真要陷进去,恐怕一时半会儿李龙是没办法解决的。
吉普车一直开到清水河这里,李龙发现路上的雨并没在山里大,地皮湿了,但并没有下透,也就没了泥点子。
这雨还真是怪。
小白杨沟里,因为下雨没办法点火烤条子,那些人便只能带着镰刀去砍条子。
李建国和陆英明两个一起往东南方向走。
附近的条子砍的差不多,有一点他们也不愿意和年轻人去争,便想着往更远的地方看看。
反正今天下午编不成,那就去远点多砍点条子。
李建国依然背着枪,老黄等雨停了才出来,看着李建国背着枪,便开起了玩笑:
“老李啊,你还打猎打上瘾了啊。这刚下完大雨,想打那些东西可不容易。”
“打不打得着,我们往里跑跑,那地方不安全,不得带个枪嘛。”李建国不承认是想打猎,边说边提着镰刀往山里走。
“嘿,也就是你,也就是你有把枪了。”老黄其实也想玩玩枪,如果能碰到个野猪啥的打一打也好。
但李建国不给他借,老黄也没办法。
谁让建村初期,队里那些人拿枪的,就他的枪法最差,有一次走火差点儿打着自己人。
所以后来大家都是默许的,不让老黄摸枪。
李龙他们这一代人已经不知道这事了。队里基干民兵训练也都是年轻人参加,老黄没机会摸枪。老一代人基本上也不会把这样的事情给小辈们讲,最多彼此互相在一起的时候开开玩笑。
所以李建国不给,老黄也没办法。
自家知自家事。
当然,年轻人也羡慕。
因为这一片散开有二十多个人在编抬把子,需要的条子非常多,已经遍及方圆两三公里的好些山沟。
他们难免会碰到山里的动物,中午吃饭的时候就会说出来。
小的如野鸡、兔子都不少,谁都见过。但大的见的就不算多了,偶尔见一个,中午饭的时候就成了话题。
当然,说这些东西的时候也会说如果当时有枪——其实也就说说,不过大家都当过民兵,至少有那个自信,有枪在手,说不定也能打下一头啥猎物,然后吃一些,给家里捎一些回去。
李建国和陆英明去往远处一个沟里的时候,的确没想着打猎,就是想着防止着山沟里有灰狼,至少碰到狼群,有枪在手里会更安全一些。
那些年建队守防的时候,他就经常背着一杆老七九步枪。现下背着一杆双管砂枪,也不知道算进步还是退步了。
这条山沟比较窄小,沟底基本上就只容一个人行走,两边是有着三十度左右的坡,坡上都是大大小小的灌木。
有些灌木上长着可以割下来编抬把子的条子,有些灌木则有着细刺。
李建国和陆英明打算往里走一走,如果里面还没有合适的大片林子,他们就打算换一条沟。
反正这山里大沟小沟密密麻麻,根本不担心找不到。
“那是……”陆英明走在沟下,李建国在斜坡上,他看的更远一些,看到前面林子边上有个东西,立刻小声提醒了一句,不过话没说完,他就把镰刀交给了陆英明,自己把猎枪拿了起来。
一群野猪正在远处沟口的一片林子边上拱着吃着草根什么的,哼哼的声音时不时的响起来。
李建国立刻弯着腰往前走,他想走近一点儿再打,把握大一些。
不过野猪这玩意儿的听觉和嗅觉都十分灵敏,他在靠近到不到五十米的时候野猪就已经发现了,几头小野猪往这边看,大块头野猪一个个都精的跟啥一样,直接就窜进了林子里。
“砰!”
“砰!”
李建国两枪开过去,一大一小两头愣在那里往这边看的野猪倒在地上。
用的都是独头弹,所以直接打死。
陆英明跟着李建国到达密林边上的时候,看到的是一头五六十公斤的野猪,和一头十来公斤的小野猪。
身上都在冒着血。
“嘿,又有肉吃了。”陆英明乐了,“你这枪拿的可真好!”
李建国已经在猎枪里换上了新子弹,他持着枪看着密林,想了想,还是打算进去看看。呆会儿还要在这里面砍条子,总不能不看看里面究竟有没有危险。
如果有头大野猪在他们砍条子的时候突然闯出来,那就麻烦了。
晚上当李建国和陆英明两个扛着野猪和条子出现在大家面前的时候,大家再次震惊。
那就不仅仅是羡慕了。
这才多少天,李建国这就打了这么些东西了?
这山里的野物,竟然多到这个程度了?
第656章 林业队的领导来巡查了
第二天李龙早上来到小白杨沟的时候,李建国第一时间让他把处理好的小野猪,和大半个大野猪带回去。
“那小的留在你们那里,做了给晓霞补补,也给老顾尝尝,他都没咋吃过小的。”李建国的原话是这样的:
“大的野猪肉也不老,带回去放家里,让你大嫂给燷上慢慢吃。”
顾晓霞快要生了,李建国觉得这时候正是该补的时候。
李龙这边看肉应该是一直泡在凉水里,时不时的还换水,便立刻把肉捞出来,然后找老黄要了盐,抹上一层后,便开着吉普车匆匆往回开。
吉普车开回到大院子,杨大姐还没回来,李龙便把小野猪泡在大盆里,然后开车去了自由市场,给正推车卖饭的杨大姐说了一下。
杨大姐打算饭也不卖了回去处理,李龙急忙拦着她,告诉她不急在这一时。
然后他才又开着车回去四小队。
老娘杜春芳在院子里剁猪食,老爹和大嫂都不在,拖拉机也不在。
“你大嫂开着拖拉机去地里了。”老娘杜春芳看到李龙回来,挺开心的,给他说,“你爹和大强他爹两个去石城卖鱼了。今天俩人逮了有三十多公斤鱼,高兴坏了,家里不吃,全都带去卖了。”
李龙便把野猪肉提下来,自己在厨房里分解成块。外面就一个灶,眼下要准备做中午饭,那这肉就只能先泡在盆里。
“你不用管了,吃过中午饭,我和你大嫂慢慢弄。”杜春芳见不得李龙在厨房里忙活,立刻就阻止了他,“你歇着吧,我来弄饭。”
“中午准备做啥?”李龙问道。
“你想吃啥?”杜春芳把剁好的猪食放在一边,这个是下午给猪煮的。家里剩下的这两头猪一天吃两顿,上午的已经吃过了。
“蒸米饭方便,就吃米饭吧。”李龙想了想说,“这不是有野猪肉嘛,昨天我大哥才打的,我弄个红烧肉,然后焖个米饭就行。”
杜春芳在这边这两年,焖米饭已经是没问题了。院子里两个灶,李龙在这边做红烧肉,杜春芳就在那边淘米准备焖米饭。
看李龙干活利索,杜春芳就笑,自己的这小儿子真是能干!
梁月梅先开着拖拉机回来,回来到院子的时候,就已经看到停在里面的吉普车,她便把拖拉机停在了外面,免得李龙走的时候不好开。
下拖拉机后,梁月梅解下头巾,看着李龙在那里炖红烧肉,就笑。
外面的桌子上已经有一个炒好的菜,用纱网子扣着,免得苍蝇爬上去。梁月梅看了看,是韭菜炒鸡蛋。
李青侠回来的时候,饭和菜都好的。为了老爹和老娘的胃,李龙把红烧肉炖的很烂,几乎算是入口既化的那种,油都已经炖出来了,导致李青侠吃着就有些不满:
“这咋没那么香了呢?”
尽管老两口在北疆这边生活了两年,几乎天天有肉,但李青侠这一辈子都喜欢吃大肉片子,那炖的太久,油炖出去就感觉没那么香了。
李龙有些无语,看来下次得少炖一会儿。
“就你挑!这肉这么软烂,好吃的很!”杜春芳见李青侠对李龙炖的红烧肉有意见,就很是不满的说,“你想吃啥样的,自己做去!”
李青侠就笑。
虽然老两口拌嘴,但并不影响大家的食欲,一个人平均两碗饭——除了杜春芳,她依然是小半碗米饭,今天是为了支持李龙,所以多吃了两块红烧肉。
吃饭的时候李龙就给梁月梅说了野猪肉的事情,饭后他便开着车回去了。
其实就是想着和老爹老娘一起吃顿饭。不然虽然时不时的见面,但也就是见一见,来了匆匆去也匆匆,没空聊。老爹还好些,老娘肯定是有意见的。
吃过饭,李龙开着车再次进了山,他打算看看孙家强那边的情况。如果还有人不和他交换,等着自己,那自己总不能让人一直等。
等他去到木屋的时候,还真有人在那里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