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队里有啥新事物,肯定会有人过来看看——就跟先前那些大嫂们看缝纫机一样。
看就看吧,也没啥不能看的,李龙干脆打开锁,还让会骑的一个个都试了试。
“这车子,真攒劲!”许海军忍不住说道。他堂哥虽然有一辆,但平时他不一定能摸得到。
想想和自己差不多大的李龙自己努力就买到自行车了,许海军有点儿气馁。
不能比啊。
第103章 当一回事先诸葛亮
队里的年轻人原以为李龙买了自行车后会倍加珍惜,最多让大家看看,没想到他一点也不吝啬,还让大家试一试,这一下子就赢得了所有人的好感。
顾二毛来之前就笃字李龙会把车子锁起来,甚至都不会让大家碰,但这回他失算了。
许海军骑着车子在院完转了一圈,回来后赞叹着说:
“这新车骑着就是舒服!小龙,你多少钱买的?”
“一百六十多。”李龙说,“不算贵,加重的设计能驮好多东西。”
“一百六还不贵?”田四平忍不住说道,“顶四百多公斤七五面粉了,那能吃一年!”
李龙心说话不是这么算的,有了这自行车,自己隔天到一趟山里,一个星期就能把钱挣回来。
但这话不能说,说了其他人又会说他吹牛,所以他也没解释什么。
“你这段时间咋不卖鱼了?”秦红艳好奇的问,“鱼不好卖了?”
“倒不是,这段时间我去山里忙着,打猎呢。”李龙说,反正以后将近一半的时间会在山里,所以也没啥好隐瞒的。
“又打到野猪了?”许海军眼睛一亮,问道。
“不光是野猪,还有狍鹿子。”李龙说,“山里东西不少,就是不好找。”
虽然他是这么说,但其他人都露出羡慕的神情。
“队里人的子弹都快让你给换完了,打猎很爽吧。”许海军笑着打趣。
“还行,去了才知道,咱们在靶场那点本事,进山后差的远呢。”看没人骑了,李龙把自行车架好锁上,然后领着大家进了东屋,“进来吧,外面还是冷。”
“山里是不是更冷?”
“那肯定,我在山里都穿毡筒,”李龙指了指火炕边上的毡筒说,“不然根本抗不住。”
这些年轻人对山里的生活很是好奇,李龙捡能说的说一些。不过当听到山里有狼,而且狼还很凶的时候,他们真就沉默了。
再厉害,面对凶猛狡猾的狼,谁也不会想着把自己置于危险之中。
“等开春后,队里的副业组可能就要进山了。”许海军突然说了一句,“到时小龙你进不进?”
“不进。”李龙把话说到了明面上,“今年队里的公用工我都不会参加,到年底交钱就是了。”
一个工八分钱,要干一天的活。李龙自己进山一趟,哪怕不进山,在小海子下网逮鱼一天也能挣三五十,一天的钱就能补一年的公用工,何必为难自己?
李龙有这个底气和胆色,但其他人并没有。现在李家的生活在队里算独一份儿,天天有肉有白面馒头吃——李强已经不想吃苞谷面了。而李龙自己则想着等再去早市卖东西的时候,买些鸡蛋回来给一家人补补身子。
“我要进副业队。”田四平突然说道,“副业队去挖贝母,一公斤干贝母收购站三十几块钱,就是新鲜贝母也有五六块钱,熟练的一天挖四五公斤,除去交给队里的,自己还能剩不少钱呢。”
顾二毛嗤笑道:
“那是老手,你一个新手,一天能挖一公斤都不错了。”
秦红艳叹息着说:“新手练练就变成老手了。副业队挖贝母要一个月呢,怎么也都练出来了吧。可惜副业队不要女的,不然我也想去。”
她的目光看向了李龙,期盼着李龙能不能给她指点一下。
顾二毛再次嗤笑:
“要女人你也不行啊。在山里吃住都不方便,一个冬窝子住十几个人,你一个女人咋办?老老实实在队里呆着吧!”
顾二毛成了驾驶员学徒,自我感觉身份比别人高一等,所以经常会指点这个指点那个,大家原本碍于他的身份,不好说,但今天他的话有些多,而且讨人厌了,秦红艳白了他一眼:
“就你行!你不就是一个学徒嘛!人家说驾驶员学徒三年才有可能摸车,三年后还不知道你咋样呢。”
一番话把顾二毛怼的脸通红,他还真没摸上车,师傅管的挺严,上贡什么的一样不少,但一说摸车,那师傅就训他好高骛远,没学会走就想跑。
顾二毛正准备和秦红艳吵的时候,李龙插了一句话:
“其实男的去副业队,女的也可以搞些其他的。”
“啥?”秦红艳急忙问道,“能挣到钱就行啊,我不怕辛苦的。”
“我这两天在早市上看到不少人在卖用柳条编的筐,咱们东面荒地里开春那红柳条长得那么好,等开春农闲的时候,编些筐去卖,一个筐两三块钱,一天就能编两三个,也不少挣。”
李龙说的是实话。这年头,物资缺乏,城里人买百货商店里的东西嫌贵,盛东西用这样的筐就挺好,而且便宜。所以早市卖筐的生意还挺好。
“编筐啊?”秦红艳面露难色,“那个……我不太会啊。”
李龙笑着说:
“开春了,大坝那边有野蘑菇你们知道吧?”
“那当然,肯定知道啊。”
“野蘑菇采了去县里,卖一公斤一块钱,辛苦一点也能挣不少。”
生产队附近有两块地,一直到李龙上一世过世,每年春秋两季都能挖到野蘑菇,本地叫苇菇,学名美味蘑菇。这名声传得很远,后世都有人从城里开汽车到这里来挖蘑菇。
这年头人工培育蘑菇量还比较少,野蘑菇作为一项优秀的食材,想吃的人自然也挺多。
这个倒是可以,不光秦红艳思索着,其他人也在想着这件事的可行性。
当李强过来叫李龙吃饭的时候,年轻人们都识趣的离开——这一回吴淑芬没好意思过来,但在家里,她母亲王玉珍把她狠狠骂了一顿,埋怨她不该主动和李龙提出分手。
现在人家自行车都有了,显然前途很光明!
吴淑芬躲进自己的屋里,捂着耳朵不想听这些话。
她也烦躁得很——心里埋怨李龙,分手之后你为什么变得这么优秀,以前干嘛去了?
也许李龙现在如果过来找自己复合,自己会答应吧?但想想和顾二毛之间不明不白的关系,她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了。
烦死了!
第104章 这是给山里最好的礼物
雪鸡的味道真的非常好。
梁月梅已经掌握了做野味的技巧,那就是多放调料,压住腥膻野味。
放以前她肯定是舍不得的,但现在李龙隔段时间回来,就会带来大包的调料,说他也不听,便任他了。
这样带来的结果就是无论野猪肉、狍子肉还是野兔肉啥的,做出来的味道都非常的好。
现在梁月梅也听了李龙的建议,日常中以细粮为主,毕竟两个孩子要长身体,不能亏着——她还记得当时李龙把冻羊肉带回来后自己家里第一次做手抓肉,李娟狼吞虎咽吃的样。
当妈的心酸啊。
天大地大,孩子最大,既然家里有,既然丈夫同意了,小叔子也建议了,那就以细粮为主,让孩子健健康康的成长。
但每天蒸馒头的时候,梁月娟还会蒸几个苞谷面、白面半掺的,她和李建国吃。
李龙劝不动,也就不劝了。他经历两世,知道现在人的普遍心理,地还没分到手,粮还不多,能省点是一点。
“娟,强强,这是鸡腿,你们吃这个,这肉香!”饭桌上,李龙把两条鸡腿给两个孩子一人一个,然后给自己夹了一个翅膀,美滋滋的啃了起来。
李建国和梁月娟两个对视一眼,都笑了。
这一顿饭吃的香。雪鸡炖的汤盛一碗,美美的喝完,李龙在饭桌上说:
“明天我还得去一趟山里,给那边送点东西去。”
“行,路上注意安全。”李建国说,“碰到啥事别逞强。”
“哎。”李龙应了一声,去了东屋。刚吃过睡不着,他便点亮了煤油灯,借着不怎么亮的灯光看起了那本《大唐游侠传》。
这重活一世,娱乐生活严重缺乏啊,但现在没常明电,电视机就算了,是不是得搞个收音机?
还得是装电池的——对了,是不是得给山里带去两个收音机?
李龙一边看着一边想着,困了,便上了炕,拉开被子,吹了灯,睡觉。
第二天依然起来比较早,出去厕所解决了内急,小跑着回来,他感觉现在温度已经上升了不少,没有年前那么冷了。
看来,距离雪化不远了,砸冰窟窿逮鱼的日子,快该结束了。
去到西屋,梁月梅正在烧苞谷面糊糊,李龙看到里面有几块东西,一边洗脸一边问:
“嫂子,那糊糊里放了啥?”
“甜菜,我切了几块放进去,糊糊能甜一些。”
“好。”李龙应了一声,“杂样子有营养。”里屋李建国正在洒水扫地,李娟在炕上整理书包,李强在玩着铁皮青蛙,乐此不疲。
李龙想想,这日子过得真快,李娟快开学了。
那学校扩招的事情也快该通知下来了吧?
顾晓霞这边也在发愁,她毕业有好几年了,有些内容已经快忘记了,现在哪怕让顾博远来辅导,也不定能搞明白。
这段时间她在学习的事情,让吴淑芬知道后,不经意的透露给了母亲王玉珍,很快就传的满村子都知道了。
现在顾晓霞只要一出去,就有人问她还准备考大学啥的,让她很尴尬,心里埋怨吴淑芬,索性不出门了。
吴淑芬知道后,专门过来道了个歉,话里话外也是说让顾晓霞别那么执着了,那些课本学着又有啥用呢?队里该出工的时候一点也用不上。
顾晓霞也在纠结,顾博远一句话就坚定了她的信念:
“如果这是一个机会,你现在放弃了没抓住,会不会一辈子后悔?不是所有人都和李龙一样,希望你好的。”
顾晓霞豁然开朗。
李龙吃过早饭,穿戴好后,骑自行车出了门。
现在温度上升了,他不需要穿那让人难受的皮窝子了,在外面棉胶鞋就行。进山之后,换成毡筒。
还没出生产队就碰上了出来倒炉灰的顾晓霞,李龙捏闸停下来,脚撑地,笑笑问:
“吃过了?顾叔还好吧?”
“我爸挺好的,吃过了。”顾晓霞把炉灰倒掉,提着簸箕,犹豫了一下,低声问:
“李龙,你说……你那个消息,确定是真的?”
李龙并不知道队里传的关于顾晓霞的事情,只以为她着急,便说道:
“你放心吧,不出半个月——李娟她们快开学了,应该在开学前就有确定的消息了。好好复习,能考初中的老师就考初中的,有宿舍,离乡里近,工资也高——你们这些高中生,比初中生的工资要高一级呢。”
有了李龙的话,顾晓霞的心情明显好了不少——最多半个月,有了一个具体的日期,便不那么焦虑了。
顾晓霞回到家里,嘴里还哼着《花木兰》的刘大哥选段,正在桌前看书的顾博远笑着问:
“啥事心情这么好?”
“碰上李龙了,他说最多半个月就有消息了,还说我们高中生比初中生工资要高一级……”
“那也得考上再说,有了消息了,还不快去复习?”顾博远笑着催促着。
“哎,我现在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