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第572节

  外面传来了马蹄声。

  “玉山江应该来了。”哈里木喝完碗里的奶茶,站了起来。

  李龙也跟着下了木炕,套上鞋子就往外走。

  果然,背着枪的玉山江从马上跳下来,看到哈里木和李龙后,立刻就问道:

  “哈里木,你碰上狼了?”

  “嗯,一群狼,追着我跑了一公里多。要不是李龙,我就完了。”哈里木讲的很平淡,玉山江听着却板起了脸:

  “看来,这次宰完羊,咱们得清一下这片山了。这些狼太猖狂了!现在都敢大白天撵人了,再这样下去,说不定晚上就敢直接冲羊圈呢!”

  “好。”哈里木虽然表现的一直很平静,但如果能报仇,他也不打算隔夜。

  “那我回去再弄些子弹过来。”李龙想了想说,“到时我也过来。”

  “行。”

  无论是哈里木还是玉山江都没有推辞,都是自己人,不讲客气话。李龙枪法不错,又经常打猎,有他加入,打狼能多打一些。

  内地虽然野猪的危害大一些,但在北疆这一片,在这个年头,对于山里的牧民来说,还是狼更危险。

  毕竟野猪最多就是把草场拱坏。这边雨水丰沛,拱了的草场很快就会再长起草来。

  但是那群狼如果成了气候,损失的可能就不止是牛羊,很可能就会死人了。

  每年在山里采药想发财的人,也不知道有多少进了这些野兽的口。

  平时牧民们的精力主要还是在放牧,真到了这些野兽危害到他们的生命的时候,他们是不会手软的。

  “呆会儿咱们一块,去通知一下塔利哈尔他们,明天赶羊过来的时候,要带上枪。”玉山江说道,“不能让在路上遇到危险。”

  “好。”哈里木点点头。他扭头对李龙说道:

  “李龙,你就不要去了。我和玉山江都带着枪,没事的。你先回吧,要搞子弹的话下午还要忙。”

  “好。”这是哈里木第一次赶李龙离开,李龙却知道眼下都要忙。这都是大事,各自都不能耽误。

  “狼嘛,等我和玉山江回来就剥了,明天你过来直接把皮子和狼肉拿走就行了。”哈里木又说道,“子弹很重要,你专门搞这个就好了。”

  “行。”李龙也不再客气,他从挎包里取出自己备用的两包子弹分别塞给哈里木和玉山江,随后摇头拖拉机,在雪坡上调了个头,往山下开去。

  今天这狼的行动把他也吓了一跳,这件事情,是真的不能耽误。

  拖拉机开出山口的时候,李龙还听到在西面的山头上,还有狼嚎。

  今年的狼成灾了吗?怎么这么多?

  还是内山里有什么大家伙出没,把这些狼给赶出来了?

第602章 家具厂的遗留问题

  李龙的拖拉机开回到县里的时候,已经过了中午。

  阳光挺强,但李龙只是感觉到寒冷。这时候太阳照在身上真不会让人感觉到热,体感温度已经是透心凉的那种。

  尽管反穿着皮大衣,李龙也感觉自己几乎被冻透了。

  今天的事情还有两件。第一,要去供销社的保卫股里要子弹,这需要李向前签字的条子。

  第二件,就是去县里的木器厂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小木桌。

  暂时只哈里木和玉山江家里需要,其他人家里炕桌是有的,而且没有上学的人,所以并不需要。

  不过当务之急,李龙先跑到了食堂,掏钱点了一份拌面,还特意给服务员说了一声:

  “先给我来碗面汤!”

  “好的,同志请等等。”今天这服务员态度还挺好,当然,这样被冻得快僵掉的人她见的也不少。

  这时候能缓解这种从里到外的寒冷的,最好的办法,就是一口热汤。

  胡辣汤也行,但这个时候玛县里没有比较正宗的。

  热呼呼的面汤也可以。

  服务员拿来一个大瓷碗放在李龙面前,然后提着装了面汤的茶壶往里面倒了满满一碗。

  李龙谢过之后,捧着碗先轻轻抿了一口。

  温度还不错,显然吃面喝面汤的人比较多,人家直接就先盛出来一茶壶温着,凉了从锅里舀一瓢就行了。

  面汤挺浓,不是下了一两次面的那种汤,看起来至少是下了十来锅的那种。这要放后世,血糖高的人都不敢喝。

  眼下却是非常好的“饮料”,李龙喝了半碗,感觉由内而外的热了起来。

  剩下的半碗呆会儿吃完面再喝,感觉会更好。

  让他有些意外的是,碗放下没半分钟,那服务员抽空看到了,提着壶又过来把他的碗给加满了。

  哟?

  这有几天没在食堂里吃饭,服务质量明显提升了啊。

  以前爱搭不理的那种态度,没了。

  能主动服务,也难怪这里面现在已经过了饭点,吃饭的人竟然还不少。

  想想也是,最开始吃的是饭菜的份量,后来吃的是质量,再后来不光吃质量,还有服务。

  这年头份量和质量基本上没得说,这服务态度上来了,来吃饭的自然就多了。

  有得选的时候,谁都乐意去态度好的地方。没人喜欢吃饭的时候看着服务员摆着一张冷脸。

  面端上来,服务员竟然还给拿过两瓣蒜,这就让李龙体验感觉更好了。

  匆匆吃完饭,李龙把那碗面汤喝了一大半,抹嘴和服务员点点头,出了门。

  摇着拖拉机,突突突的开着往木器厂而去。

  子弹不急。反正保卫股常年有人,只要赶在下班前过去就行。

  实在不行家里还有点存货,拿上也够应付一阵子了。

  木器厂位于城南。城南城北基本上就是以乌伊公路划分。城南没啥机关单位,除了沿路的民房、慢慢开起来的小店、汽修啥的,还有两所学校,再就是几个厂子。

  木器厂处在苗圃边上,围墙不高,在路上都能看到里面堆着的不少木头。

  偶尔有人进出,有拉着家具的,也有拉着木头的。

  李龙开着拖拉机进了厂子,门口的门卫只是看了看李龙拖拉机的烟囱,发现这烟囱比较高之后就不管了。

  拖拉机的烟囱管子不高的话,加大油门的时候会喷出来火星子,在有易燃物的时候容易经发火灾。

  所以这时候会有提醒。

  李龙买的这款拖拉机烟囱高,这个算是一个特征。烟囱高了,火星子就不容易出来,也是个好处。

  他直接开到了厂区里面,边看边观察,然后就发现了成品区的厂房,然后就拐了过去。

  这里大门开着,有人正在里面挑选——当然不是任人挑选的那种,主要还是站在柜台外面,指着哪个,里面人就把哪个抬出来看。

  李龙熄了拖拉机的火,过去看。

  他扫视一圈,发现里面小方桌倒是有,但看着都挺普遍,那种明黄漆,和哈里木他们这种家庭不是很搭配。

  他们似乎比较喜欢黑胡桃那种红褐色,带些民族花纹的家具。

  旁边的人买的是一个高低柜,挑好后开票付钱,装到马车上就拉走了。

  木器厂的人看着李龙东看西看,就问道:

  “同志,你要什么家具?”

  能开着拖拉机过来的,自然应该是不差钱的。

  “有那种小方桌吗?民族特色的那种。”李龙指了指摆放在边上的四方小桌。这种小桌一般摆在汉族人家里厨房,充当摆东西或临时吃饭的小桌。

  其实也是可以用的,但李龙想着尽量弄好点儿。

  “民族特色的?”木器厂的人想了想,说道:

  “差不多大的吗?稍微小点儿行不行?”

  “可以啊。”李龙有些意外,真有吗?他也就是随口一问,如果没有的话,把这个买了,然后再去百货大楼买两块带着民族特色花纹的桌布一盖就行了。

  “我记得原来厂子里有个哈族老师傅,做过一批这样的家具。咱们县里民族人少,买的人不多。”那个人指了指外面,李龙便走了出来。

  这人也跟出来,转身把这门锁了,边走边说道:

  “那一批家具做完后,老师傅就退休了。家具卖了一段时间,大件的断断续续的卖完了,小件的要的人少,因为时间比较长,就堆放在小仓库了。”

  “时间长了,会不会有啥问题啊?”李龙有些担心,“放的久了……”

  “那同志你放心,咱们厂子里做的家具,质量肯定是没问题的。

  这玩意儿是要在家里用十几年几十年的,那哪能放几年就坏了?真要那样,那不是砸我们厂子的招牌嘛。”

  这位木器厂的同志语气十分的自信,这让李龙也忍不住跟着感慨。

  这时候讲质量,讲信誉,讲牌子。一件东西要用十几年几十年。

  后世网络上的段子,某国产电风扇厂,就是因为质量太好,一台风扇用了三十多年还没坏,厂子都倒了。

  后世流行的无论是家具还是家电,有些几年就强制报废了,有些是用了几年就出各种毛病。

  后世讲究的是功能多,讲究的是好看,讲究的是品牌,明星代言。

  至于质量,往后排一排。

  木器厂的同志把旁边一个小仓库门打开,李龙就看到了在仓库里摆放的,两两放置,一正一反的小桌。

  果然是黑胡桃色,有着那种曲里拐弯,很好看的民族特色花纹的。

  包括小桌腿边上的固定支撑都有花纹装饰。

  不是很复杂,但很好看。

  李龙数了数,一共六个。

  “一个桌子多少钱?”

  “你要一个?一个八块。”那个人说道。

  “那我要六个呢,算批发,能不能便宜些?”李龙打算把六个全拿上。

  山里总有人需要的。

  他还看到有柜子,也是一样花纹的,还有木头箱子,同一颜色。

  他打算全买下来。

  到时往哈里木家里门口一摆,谁要谁拉走。

  那个木器厂的职工倒是有些意外,他指了指那些桌子问道:

  “你都要?”

  “嗯,不光这些小桌子,那两个柜子,还有那两个木头箱子,我都要了。”

  嘿,这回遇到买家了!

首节 上一节 572/7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