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晓霞整理着自己的办公桌。老式橙黄色桌子,两个抽屉里放着日常办公用品,李龙送给她的钢笔非常好用,她拧开墨水瓶准备吸墨。
“小顾啊,我给你说啊,那个《武松》演的真的太好了,打的就跟真的一样,杀人的时候把我吓了一跳……”一个大姐就坐在顾晓霞边上,她扭头给顾晓霞说,“我当时坐椅子上,差点就摔倒……哦,忘记了,晓霞你家没电视,有空去我家看,好看的很啊!”
“我看了。”顾晓霞笑笑,一边吸墨一边说道,“武松血溅鸳鸯楼,那一刀下去,血一下溅一墙,真的很真实——要不是我家那口子说那是假血,我都以为红的用真血给泼上去的了。”
“血?红?那不是黑的吗?”那个大姐纳闷的问道,“我也看到溅墙上了,那……”
“晓霞看的是彩电吧?”另外一个同事突然明白过来,“彩电里血就是红的啊。”
“晓霞你去谁家看的彩电?”这位大姐听着愣了一下,“咱们局里有彩电的人家,也就是董局和王局家吧?你是……”
“没有,我是在自己家里。”顾晓霞吸好墨,拿出卫生纸把钢笔尖那里蘸的多的墨水给抹掉,说道:“我家那口子出差回来了,这一趟奖金不少,就买了台彩电。”
“哟,还真不错!”那个大姐假笑着夸奖着。往常这时候聊起电视,大姐都是办公室里的中心人物,毕竟只有她家里有电视,说什么别人就只能听着。有同事和她是邻居,去她家里看电视,那也得巴结着她。
现在突然听着顾晓霞家里买了电视,还是彩电,这心里顿时就不舒服了。
顾晓霞并没有出头的意思,只不过平时这个大姐在早上聊起电视的时候时不时的就想压自己一下,她平时想想忍忍也就算了,今天既然有机会,那干嘛还要忍着呢?
“小顾,你家买的是多大的?十二寸还是十四寸的?小的看着可不清楚,就算是彩电,还是要大的好。”这个大姐假意建议着。
“还行,十八的。”顾晓霞知道这两天就要下乡了,她收拾着自己的工作包,把钢笔、笔记本等日常用品放进去,边放边说道,“我家那口子专门跑去石城百货大楼买的。原本是想买更大的,可惜没有。”
这回那大姐脸都快绿了。她家的黑白电视是十四寸,现在的主流尺寸,算是不错了。想着自己家是黑白的,至少在尺寸上能压顾晓霞一头,但没想到人家家里用的是十八的!
“真的假的啊?十八的可不便宜!”大姐明显不相信,顾晓霞从农村出来的,这县里去年才开始包产到户,她丈夫是个临时工,能挣多少钱?
“的确不便宜,去年的时候是两千四,我家那台放村里,给公公婆婆看了,今年的便宜一些,两千一。”顾晓霞说的都是实话。
她越说实话,这个大姐越难受。这价格不差,钱都说出来了,能是假的吗?
另外两个同事明显就往顾晓霞这边靠了靠,笑着说道:
“晓霞,十八寸电视是吧?什么牌子?”
“熊猫的。”
“那有空让我们见识一下怎么样?我们还没看过这么大的彩电呢!”
“行啊,下午下班就行。”
“中午不行吗?”
“中午我不回家,做饭来不及。我家那口子找了一家大姐给我做饭。”顾晓霞说道,“离单位不远,吃完我还能休息一下。回家做饭再往这边跑,太折腾了。”
她这么一说,真就让许多人酸了。同事基本上都是成家了的,不少是和父母不在一起住,下班就得匆匆赶回去做饭,吃完连收拾都来不及,然后又得匆匆往单位赶。
现在听顾晓霞说做饭都不用自己动手,这待遇让人真的就酸了。
还好领导开会结束,过来分配工作,不然呆会儿有些人真就破防了。
李龙去市场里转了一圈,看到杨大姐在卖吃的,打了个招呼,又转了一圈,发现有几个队里的人在这里卖鱼。
他过去聊了两句,知道现在他们去大海子逮鱼了,小海子里有洪水不好下网,怕网被冲走。
“最近地里没啥活吧?”
“没啥,就是锄草。这能闲两天,所以就逮些鱼卖。俺也想卖鱼挣点钱弄辆自行车,到时去石城卖鱼,能多挣点。”
现在村里人都知道去石城卖鱼能多挣点,大家也不避讳。
“好事,多逮点多卖点,积少成多,快得很。”李龙鼓励两句,就离开了。
既然队里没活,那自己准备做的事情就可以搞了。
中午吃饭的时候,顾晓霞给李龙说,有两个同事想下午过来到家里看看彩电,李龙笑着说:
“可以啊。我呆会儿回去把屋子里打扫打扫,弄点水果摆上。”既然顾晓霞的同事过来,李龙肯定要认真对待。无论如何,都得把自己妻子的面子给涨起来。
他也给顾晓霞说了,明天打算去队里找陶大强几个人,看能不能这两天就去把哈里木他们家的屋子给搞好。
两个人就聊个家常,杨大姐基本上不说话,微笑着一起吃。
现在的生活她很满意,天天能挣到钱,女儿也在上学。唯一遗憾的就是丈夫还没找到,如果能找到丈夫,那自己的生活就算是圆满了。
她已经给老家打了电报,让老家那边如果接到丈夫的信或者电报,把地址给自己发过来,只是目前还没消息。
等吃过饭,李龙要离开的时候,杨大姐从屋里提了一个袋子出来对李龙说道:
“他叔,这是上次你让我收的那些贝母。收回来后我就洗干净晾上了。剩下的钱我想着再收一些,结果发现市场上没卖的,钱还在这里。”
“钱你拿着,大姐。”李龙摆手,“就充到伙食费里面吧。平时多买点肉、蛋什么的,不要省钱。贝母我就拿走了,你这边有什么事及时和我们说。”
这袋贝母李龙暂时不打算卖,干货不到十公斤,家里还有一些剩的,到时挑一挑,各家放一些,备用。
当然用不了那么多,就当是垫个箱底了。
回到院子,李龙打扫了一下,想着顾晓霞的同事要过来,晚上得做饭,弄两个好点儿的菜。
大刺猬正在那块菜地里偷吃着菜,听到动静后匆匆就往墙边跑,李龙也没管它,任由它匆匆而去。也许过段时间它就不害怕,可以大摇大摆的出入了。
晚上吃的要清淡一些,李龙就打算熬个粥,菜地里拔点青菜凉拌一下,风干肉蒸上,到时切一盘,搞点蘸料。现在时间还早,看看馒头不够了,便干脆发上面,准备呆会儿烙几个发面饼,再炒个鸡蛋。吃的时候可以饼子卷鸡蛋,卷肉,都没问题。
想来以目前的人均生活水平来说,这算是不错的饭菜了。
面发上,青菜开火焯过,拿出来挤出水分,加上小葱香菜,再调点辣椒油,倒醋一拌,很爽口。
风干肉蒸上,原本弄回来的就是熟肉,蒸二十分钟,拿出来放凉切片摆盘,调好蘸汁。
鸡蛋呆会儿炒,看面发的情况,然后准备烙饼。
他用的是锡伯大饼的烙法,火不大不小,一边略有点开花黄就翻面,摸着感觉像有点不熟,其实已经熟了,而且宣呼呼的,很好吃。
大饼直径得有三十公分,一切四块,往盘子里一放,剩下就是熬米粥,炒鸡蛋。
弄好后,看时间顾晓霞她们还没下班,李龙便去把狍鹿子给放出来,先放放风,免得呆会儿人来的时候这几个家伙急着叫。
但李龙没想到的是,刚把这几个家伙放出来,门就被推开了,顾晓霞推着自行车带着人就进了大门。
李龙一看要糟,急忙去赶狍鹿子,只是没想到顾晓霞的两个同事一看这院子里竟然还有活物,先是吓了一跳,随后就被小鹿萌萌的大眼给吸引住了。
鹿和狍鹿子是不怕顾晓霞的,看她进来,竟然就往前要闻一闻,还时不时的叫一声,她的两个同事羡慕极了。
“小顾,这是你家的养的?这是什么?鹿吗?”
“嗯,有鹿,有狍鹿子。”顾晓霞也没想到一进门看到的是这个,不过也没啥,看李龙在那边准备把小东西赶回去,便指了指介绍着说:
“那是我爱人李龙。李龙,这是我两位同事,这个是苏宁宁,这个是陶敏,我们都一个办公室的。”
苏宁宁比顾晓霞略大点,二十五岁的样子,短发,看着很干练;陶敏三十岁左右,知性女人的感觉,有点类似顾晓霞在中学时的隔壁王老师。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原想着趁你们来之前给它们放放风,不然呆会儿它们会使劲的叫。”李龙急忙解释,“现在我就把它们赶进去,你们进屋吧。”
“不用不用,看着挺可爱的,这是你们养的啊?真不错……买的吗?”苏宁宁问着。
“不是,山里逮的。”李龙解释了一句,“去山里出差的时候,有我逮的,有朋友送的。”
“嘿,真好。”苏宁宁看着很羡慕。陶敏没说什么,目光扫视了一圈这个院子,然后就落在了主厅墙角的那个天线上。
能置办这么个大院子,还有彩电,还有拖拉机……这一家人,真了不得啊。
李龙在苏宁宁她们看了一会之后,把鹿和狍鹿子给赶了回去。
“你们刚下班吧?饭已经做好了,你们是先吃,还是边吃边看电视?”李龙回到前院的时候,顾晓霞三人正在院子里聊着天,两个同事看着李龙这边悄悄在问着什么。
李龙看自己过来她们不说话了,便问了出来。
“李龙,你会做饭?”
“挺厉害啊!”
苏宁宁和陶敏两个都有些惊讶。
这年头,李龙这样的年轻男子,会做饭的,能拿得出手的并不多。
“家常饭嘛,正好你们尝尝,给点建议。”李龙笑着说,“要不,就边看边吃?”
“行啊。”
小饭桌端到卧室,灯打开,电视打开,李龙和顾晓霞一起端饭菜。
苏宁宁看了看桌上的菜,再看看电视,还有这屋子,突然对陶敏说:
“陶姐,我以前没觉得,现在感觉小顾比咱们都幸福啊。我挺羡慕她的。”
陶敏没说话,其实她也一样的心思。
这样的生活,谁不羡慕?
第503章 我们是不同民族的兄弟
苏宁宁和陶敏两个天刚擦黑就离开了。这时候《武松》才开演半集。
“不能再看了,我担心再看我都不想回了。彩电就是比黑白电视要好看的多啊,跟真的一样!”苏宁宁走的时候还恋恋不舍。
其实让她恋恋不舍的不光是彩电,还有顾晓霞的生活。饭菜很好吃,有肉有蛋。这样的伙食自己家一个星期都不一定能吃一两次,但看李龙和顾晓霞的表情,这样的饭菜算家常便饭。
这么大的院子只两个人住,自己还要和家人挤一起。更别说彩电、大床了。
不能比啊。
虽然羡慕,虽然比不过,但苏宁宁并没有嫉妒,聊天的时候能听得出来,钱主要是李龙在挣。顾晓霞的钱自己花,根本不需要上交。想想自己还得交伙食费,苏宁宁叹了口气。
人和人真不能比。
不过她是真的不嫉妒,顾晓霞带她们过来就真的只是看电视,并没有炫耀,语气什么的也很平常,没有像单位那个大姐一样一副我比你高贵富有的样子。
感觉就很舒服。
第二天顾晓霞上班后,明显感觉苏宁宁和陶敏两个同事对她亲切多了,她其实也挺开心的。虽然有人说办公室最好不要交朋友,但在办公室里,谁不希望有几个关系不错的同事呢?
顾晓霞去上班,李龙把狍鹿子喂好后,开着拖拉机出门,直接就去了队上。
既然决定要给哈里木他们那边修补院子,这事就不能拖。
开回到队里后,李龙先去找了陶大强。
陶大强的妻子杨苹苹在院子里编着筐,听到拖拉机声音她站了起来。李龙把拖拉机停在外面,看到杨苹苹便下来问她:
“弟妹,大强在不在?我找他有事。”
“大强下地了,俺家的苞米地有点草,他去锄草了。”杨苹苹走到门口笑着说道:“有啥事你去地里找他也行,给我说也行。”
“我想找队里几个年轻人帮忙,拉着去干一单活。”李龙实话实说。人家是夫妻,这事不能瞒着,“我山里的朋友在牧业队那里的房子旧了,要上房泥,补墙。那男的都进山了,就剩下老人孩子在,住着不好。”
“那肯定没问题啊。”杨苹苹一听,笑着说,“以前大强跟着你进山就没少拿人家的好处,大强给我说了。这次我公公编抬把子挣了不少钱,这也是人家山里人不在意。肯定能行,你是去地里找他说,还是等他回来?”
“我先去给其他人说说,得找个五六个人一起干,不然一两天弄不完。”李龙说着,“找完要没到中午,我就去你家地里。你家苞米地种哪一块?东坝还是后面的样子田?”
“东坝那边。”
李龙开上拖拉机又去找贾卫东。
和贾卫东平时打交道少,不过这一次编抬把子的事过之后,李龙觉得这人虽然话不多,但还是挺靠谱的。
半路上就碰到了谢运东,正推着自行车往回走。李龙停下拖拉机打着招呼:
“运东哥,咋不骑啊?”
“嘿,这不还不熟练嘛,怕你拖拉机过来,一慌骑沟里去了。你干啥?”
“我找卫东,打算叫几个人帮忙去给我山里朋友在牧业队的房子上个房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