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爹,后面让俺二嫂住我那个院子西屋吧。屋子里反正也没啥,二嫂天天在马号那里住也不方便。”
“嘿,这事我也想过,就是没空和你说。”李青侠笑了,“行了,既然你说了,明天就让你二嫂搬过来,正好也帮着你收拾收拾院子。”
李龙心想二哥去奎屯也一个多月了,说不定就快正式入职,到时大概率就会把二嫂和孩子接过去。
当然前提是正式工很快会分房子。
这事他就不管了,到时让老爹老娘和二嫂说吧,他明天一早还要回县里,去山上。
贝母季即将结束,李龙也想着好好收个尾。
按后世某些人的话说,挣一季的钱,剩下的半年就可以休息了。他肯定是休息不了,但会轻松很多。
毕竟算了算,编抬把子的钱和倒贝母的钱加起来,自己赚的,差不多能过万。
这么一算,李龙有点惊了。
现在自己有多少钱他也不是很不清楚,李龙打算这最后贝母季扫尾后,回家好好盘点一下。也免得自己糊里糊涂的。
很晚了他才回到自己的屋子里。屋子里是经常透气,所以没潮味儿也没霉味儿。上一次回来之后,他就把钥匙留给了老娘,想必老娘经常会过来开门通风,晒被子。
虽然老娘信心,但李龙享受的挺心安理得的。
被子上有股子阳光的味道,这让他感觉挺舒服。在自家睡觉和在木屋里睡觉是完全不一样的。虽然同样也要扣门,但枪是不用放在床头了。偶尔能听到外面有狗叫声,然后就有人喝斥。这才是田园生活嘛。
很久没有睡的这么踏实,早上睁开眼睛的时候,看到太阳光已经透过窗户斜着照到了西面的墙上。
很好看。
李龙爬了起来,穿好衣服,去院子里压了水洗漱,完后到后面院子吃饭。
李建国和他一样也是才起来,院子里自行车不在,一堆网放在塑料布上,旁边的小盆子里还放着小半盆狗鱼。
梁月梅和陈丽蓉已经到地里干活了,李青侠已经给陈丽蓉说了搬的事情,陈丽蓉也很高兴,说上午要干活,中午回来搬。
干的活主要还是地里的锄草。打瓜已经开始爬秧,梁月梅对这个很重视。冬小麦、玉米什么的都是常规种植,种了多年不会出问题,这打瓜头一年种,承载着的是家里通过经济作物致富的希望,梁月梅一点也不会大意。
往常大田地种庄稼,锄草这种活干的比较粗,锄一遍后,杂草长的快,隔一段时间只要庄稼长起来,只需要把大草锄掉就行。
毕竟地块比较多,干不了那么细。
但这十亩打瓜,梁月梅在李建国不在的情况下,隔几天就要去锄一遍草,基本上保证田里就只有打瓜苗。
李龙他们去山里之前也给梁月梅说了,打瓜苗两到三片叶子的时候,就可以间苗了。这玩意儿就是每穴留一个壮苗就行。间苗是个累活,蹲在那里一步一挪,往往一天下来,人几乎就不能走了。
但这活硬是让梁月梅和后来加入的陈丽蓉两个给干完了。
也因此,两妯娌关系一下子就好了起来,跟姐妹一样。
“这一觉睡的舒服。”李建国拿毛巾抹了一把脸,说道,“山里地窝子还是潮,黑,住着难受。”
“那是,那真不能常住。”李龙笑着说,“要不是哈里木玉山江他们给我盖了木头房子,我也不会经常往山里跑。不管是住地窝子还是住他们的冬窝子,都不好受。”
“你那木头屋子真好。”李建国想起来去年砍大扫把杆子的时候在木屋里住着,哪怕睡地板也比住在地窝子里强。
“嗯,我也觉得。”李龙点头,“今天还得回去。”
“咋还要回去?贝母还没收完?”李建国问道。
“还差个尾巴。”李龙去到桌子那里。饭菜在这里扣着,他揭开看到馒头,苞谷面糊糊,炒的菜。
“应该快了吧。”李建国过来一起坐下来吃。
“三五天吧,贝母开花,就结束了。”
李建国点点头,不再说话。
杜春芳在菜园子里出来,看兄弟两个吃饭,笑着就坐在菜园子门口捡着韭菜。中午打算包饺子,她现在干活也挺主动,自己家的孩子,兄弟和睦,妯娌亲近,孩子也懂事,还有什么好说的呢?作为长辈,多干点没啥。
以前偏李龙,是因为家里条件不好,只能偏小的,现在家里条件都好了,大的小的都不需要她操心,那就按自己的心意来,想干干,不想干就不干。
总归是明白事理的。老大主持着这个家,在山里呆了近一个月,黑了那么多,总得做点好吃的补补。李龙满脸红光,一看就不缺好吃的,天天忙着挣钱,自己也顾不上,等再回来再说吧。
早饭吃完,李龙又和老娘聊了一会儿,讲一些山里的小故事,听听老娘说老爹逮鱼,以及孩子,村子里的事情。事情大小无所谓,只是母子两个聊聊天,杜春芳就很开心。
“……嘿,你不知道,那天你爹多高兴!下网逮着一条四五公斤重的大鲤鱼,尾巴红红的,真漂亮!你爹就说,小龙要在就好了,一家人把这鱼做了吃一顿,卖掉划不来。不过最后还是卖掉了,吃不掉,那玩意儿太大了,光一片鳞就得五分钱壳子那么大……”
老娘说的五分钱壳子,是指现在还在通行使用的五分钢蹦儿,比成年人指甲盖要大些,这就真不小了。
“……每天都弄些狗鱼回来,我就说这玩意儿弄回来干啥?开剥着滑得不行,吃起来腥的不行。他说那不一样,这个可补了,经常吃对身体好……”
“就是好。”李建国正在开剥小狗鱼,听到老娘的话就说道:“炖个汤,喝着鲜。在山里小龙逮过两次,那喝着汤真美。”
“那今天晌午就炖个汤。”杜春芳笑笑。
李龙陪着老娘聊了几句后,便去了自己的院子,开着拖拉机离开,路过大哥院子的时候,对门口的老娘招了招手,然后加大了油门。
拖拉机开到县里时候已经是上午,李龙去食堂买了一兜包子,然后去油库加了油,又带了些油,去了山里。
山里木屋的边上,有人在等着。
第492章 据说棕熊出现了
“李老板,我还以为你不来了呢。”提着袋子的人笑着说道。
“我也以为你们会把贝母攒起来,找地方晒一晒,然后去山下卖呢。”李龙把拖拉机停好后,下车说道,“贝母季也快结束了吧。”
“嗯,就这两天了。”那个人说道,“有些地方的贝母已经开花了。”
李龙没想到贝母这么快就有开花的了。看来这个贝母季是真要的结束了。
不过怎么算他也都够本了。
给这个人称了贝母,十七公斤半,李龙给算了十八公斤,然后给了五十四块钱。那个人开心的拿着钱离开了。李龙知道,这应该是这个人今年最后一次来自己这里卖贝母,下一次挖到贝母,大概率会直接去县里了。
李龙拿着盆子里泉眼那里把贝母洗了,拿大扫把把木地板上的灰扫了,把贝母晒在这里。
小木屋里剩下的东西不多了,李龙也没补充的打算。能换多少换多少,如果没有了,那就直接给钱。剩下的那些米面就放在这里,后面肯定还会到山里来,备用着就行了。
中午不想做饭了,李龙把木屋里的炉子架起来,准备把带过来的包子烤一烤对付一顿。
炉火升起来的时候,有两个人过来卖贝母,他们带的贝母不多,都是七八公斤的样子。李龙猜测他们这趟过来是应急,应该有贝母在别的地方晒着了。
称了贝母付了钱之后,李龙再次把这些也洗了晒上。这边炉火已经起来了,他放两个包子在炉膛下面烤着,上面座上锅烧起了水。
包子好的时候,李龙拿着个搪瓷盘子把包子放进来,下面再烤两个。他就坐在门坎上开始吃了起来。
别有一番风味。
远远的,南面树林子里走出来两个人,李龙看着挺熟悉的。
李正堂和李正亭。
这兄弟两个也有几天没见了,李龙原以为他们会囤积一部分贝母,在山里找合适的地方晒着,然后等贝母季结束就去收购站卖了。
毕竟收购站给出来的价格要高好多。
这两个人过来的时候,每个人都背着一个提着一个袋子,看样子收获不少。
两个人慢慢走到了木屋前,李龙扬了扬手头的包子问道:
“吃了没有?”
“吃了吃了。”李正堂笑着说道:
“李老板,昨天我们就过来一趟,没看到你。”
“我在东面小白杨沟,那边我队里人编抬把子,给往车上装着。”李龙解释了一句,“怎么着,看你们这样子,打算出山了?”
“出了出了。”李正堂点点头,说道:
“我们住的地窝子那附近贝母挖的差不多了,有些已经开花了,我们打算现在就回了。剩下的那仨瓜俩枣的就不管了。”
“也是,该出山了,你们这一个多月也不容易。”李龙站了起来问道:
“现在就走还是在这里歇歇?”
“歇歇,找李老板你讨碗水喝。我们这里还有两袋子贝母,如果李老板不嫌弃的话,就卖给你了。”
李龙倒是有些意外,他原以为这两个人会把贝母提出去到县里。毕竟是有过前车之鉴的。
“行啊。”既然人家要卖,他自然是要收的。
“有些我们晒了一下,算半干的吧。”李正亭在旁边解释了一句,李正堂拉了他一下。
李龙打开他们的袋子,伸手往里面抓了一把拿出来看。
贝母没有洗,但其中的确是有一些半干的,新鲜的也不少。
“不错,一公斤给你们按六块算吧。”李龙说道,“都不容易。”
他看了看另外的那袋子贝母,都差不多。
去拿秤过来秤一下,李龙发现两个袋子的贝母有四十七公斤多,按四十八公斤算,一共二百八十八块钱。他们两个平均分了,一个人一百四十四块钱。
李龙把袋子里的贝母倒出来到大盆里,拿手搅了搅,发现质量都是一致的。看来这兄弟两个是真的有变化了。
李龙把贝母盆放在一边,屋子里水烧开了,他给两个人用两个搪瓷盆倒了热茶水,又一个人给了一个烤好的肉包子。
“吃吧,这出山还要走好久,肚子里多点热食要好一些。”
两个人也不再客气,接过包子吃了起来。
十几分钟后,李正堂和李正亭两个往北山走去。他们现在每个人就背着个小袋子,里面是自己的生活物资,连被褥都扔到山里了。
李龙也没具体问今天晚上他们打算怎么过。
吃过午饭,李龙把这些贝母简单洗了洗。他估计这四十八公斤贝母能出不少干贝母了。
下午陆陆续续有人过来卖贝母,大部分和李正堂兄弟两个一样,卖了就离开这山回了,还有些人卖了贝母,拿了钱,换了物资又进山了。李龙怀疑他们是不是准备挖完贝母后,还去挖党参?
太阳快落的时候,李龙看到了吴本忠。
这个熟人匆匆大步往木屋这边赶过来,好像有人在追着他一样。
“李老板,还好你在!”吴本忠气喘吁吁的说道,“吓死我了!”
“咋了?”李龙站了起来问道。
“熊,特么的我在挖贝母的时候,碰到一头熊!棕熊!”
“多大?”一听有熊,李龙一下子就来了兴趣,他提着枪站了起来问道:
“哪条沟?哪个位置?”
虽然不说把这片区域了如指掌,但只要吴本忠指出大概的位置,李龙觉得自己还是能找得到的。
这个时候按理说棕熊应该是在深山里活动,怎么会跑到外山来?
“有温泉的沟李老板你知道吧?”吴本忠平静下来,说道:
“就在温泉沟的东南面,那沟里经常有野猪出没……”
他一边说一边比划着距离,李龙很快就确定,这不就是自己先前发现双头鹿的那个沟吗?
他心头一动,又问道:
“老吴,那棕熊多高多大?”
“和我差不多高?”吴本忠想了想说道,“不过挺凶的,一爪子就把一棵胳膊粗的松树给打断了!我看着害怕,急忙就跑,它一开始还在追,不过后面不知道因为啥又不追了,不然我觉得我都跑不掉!”
李龙给吴本忠倒了碗水,然后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