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要多挪几下,而且要挪的快一些,不然同样也会焦底子。
把锅刷干净,又炒了一个野蘑菇肉,李龙就不再外面呆着,守着炉子上的米饭慢慢调整着。其实只要时间足够,时不时的调整着,锅底火不要太旺,通常情况下焖米饭都不会失败。
但能坚持从头看到尾、调整到尾的人并不多。
不到十分钟,李龙揭开锅盖,看锅里的米晶莹剔透,饭香味十足,就知道这饭好了。
他找两个破手套垫着将锅端下来,然后盖上炉盖子,拍了拍手,给自己盛了一碗米饭,放在一边。
不急着吃,用锅铲子往下铲了铲,然后就看到下面的锅巴焦黄,特别诱人。
不错,有零食了。
自己一个人在外面案子上吃着午饭,虽然太阳挺大,但李龙心情挺好。端着碗边吃边看,天高云淡,前面是高山,上面是蓝天,偶尔空中有鹰盘旋,远处的林子里有东西一闪而过,然后李龙就看到一头类似猞猁,却比猞猁大不少的动物,从林子里一跃而出,它的身前是一头惊慌失措的野山羊,那野山羊四条细腿撒开,跑得飞快,然而身后的大家伙动物更快,身体舒展开,有着运动的极致的美。
这大家伙在落后野山羊数米的时候,突然一个虎扑,感觉就像飞一样窜出去七八米直接就将前面腾空蹦起来的野山羊一下子扑倒咬住,那野山羊只挣扎两下便不动了,整个身子垂落下来,被那大家伙拖着往林子里走去。
那大家伙进林子的时候往李龙这里看了一眼,李龙手里的筷子差点儿掉下去。
虽然距离有一百多米将近两百米,但他觉得自己绝对没猜错,那家伙应该是老虎!
体形虽然没有东北虎那么夸张,但比自己先前见过的灰狼、雪豹大太多子,身长加尾巴至少得有两米五,也足够高,看着那样子,真不是普通动物!
可是不是说XJ虎在本世纪初就灭绝了吗?
当然也有XJ说过几年在塔城那边还有牧民见过,只是真假不知。
现在李龙知道了,这玩意儿是真的存在!
他想了想,要是自己的话,在那一扑之下,哪怕手里有五六半自动步枪,恐怕也躲不开!
毕竟五六半自动步枪对这玩意儿能有多大威胁不好说,而在那种极端的环境下,自己开枪的准头又有多少,也不知道。
普通人在面对一条疯狗的时候,都有可能因为惊慌失措而可能丧失性命,何况这是兽中之王!
李龙觉得自己没看错,只是想不通,为什么这家伙会跑到天山的外围来?
这山的外围别说老虎了,就是熊都很少,毕竟人类对他们来说也是天敌。一个空手的人类对他们来说没有威胁,但人类是以群来分的,而且林业队牧业队的人手里有枪,碰到这些大家伙自然是不会手软的。
看到这么一幕,李龙接下来吃饭也就感觉没什么滋味了。匆匆吃完饭,简单收拾掉之后,李龙把五六半自动步枪拿出来,铺开枪布擦了起来。最近有点疏忽这位老兄弟了,看来自己还是有些松懈啊。
李龙把枪仔细擦好,上好油,压满子弹,往林子里瞄了瞄,这才感觉到心安起来。
有这个在手,只要自己不作死,应该是可以保证安全的。
下午哈里木他们也没过来,李龙便背着枪在附近继续找一些野菜和蘑菇。他想着就算弄的多一些吃完,也可以晒一些干菜。不过这种不能远离的感觉并不怎么好,有几个想去的目标去不了,李龙感觉就挺烦的。
挨到天黑,李龙草草吃了晚饭,把门一关,躺在床上,但翻来覆去睡不着。
他思来想去,明白过来,是那个像老虎的家伙给自己的冲击太大了。毕竟哪怕是灰狼扑击野山羊的时候,也是需要费一番功夫才能咬死,但今天看到的那头野山羊并不小,还长着角,生死之时攻击力并不弱,但它在老虎的嘴里坚持不到三秒,感觉好像老虎就是轻描淡写的一口就把它给咬死了。
太震撼了。
对李龙的冲击感太强,所以才会有些失态吧?
不知道翻到几点钟,李龙才沉沉睡去,等醒过来的时候,太光似乎才亮。
脑袋略有点昏,不过睡不着,李龙干脆就爬起来准备出去放个水。披好衣服刚走到门口,但随后又转身把枪拿着,打开了扣着门,他往外看了看,发现外面并没有什么动静,这才放下心来。
在屋后面放了水,李龙想着是不是得弄个好点儿的厕所,不然等后面顾晓霞要过来的话,挺不方便的。
回屋架炉子烧水,李龙把昨天剩下的米饭弄了些野葱炒了炒吃了,昨天因为老虎的事情,连锅巴都没好好品尝。这玩意儿就跟新打出来的馕一样,刚出锅热着才好吃,凉了虽然也有味道,但就没那么好吃了。
饭还没吃完,外面就传来了动静,李龙端着碗出去,看到了哈里木和玉山江两个赶着一群羊过来。
李龙急忙放下碗迎了过去。
互相问候了之后,李龙扫了一眼羊群,说道:
“有些多了,我这拖拉机的车斗子装不下啊。”
“没事,我们帮着捆一捆,反正你拖拉机快。”玉山江笑着说道,“别克家的羊,要换一些米面,还有一些生活用品。”
“没问题,我这里带的不少。”李龙指了指小木屋说道,“你们既然来了,那就帮我一起把羊往车上装吧。”
他一个人肯定是搞不定的。
哈里木和玉山江自然是没问题,过了一会儿,别克也过来了。
年轻人别克还有些腼腆,不过抓起羊来是没问题的。
一车斗子装了十八只羊,这让李龙也有些意外,毕竟那天和陈兴邦一起很努力的才装了十五只。十五块一只羊,这些羊就是二百七十块钱。别克要的米面,他一个人一匹马只能带四袋子一百公斤,剩下的生活用品装了一大袋子,还余下不少钱。
李龙干脆就把钱交给了别克。他和哈里木、玉山江不一样,毕竟关系有一定的距离,还是把账算清比较好。
别克也没拒绝,笑着把钱收了。
“羊捆着不能放时间太长,你现在就走吧。”玉山江提醒着,“半天还行,时间长了,羊腿就废了。”
“好。不过你们也小心,昨天我看到有一头跟老虎一样的动物把一只野山羊吃掉了,那家伙太凶了,你们回去的时候,和转场的时候都小心点儿,枪能带着就带着吧。”
“好的好的。”对李龙的话他们选择相信,也点头应了下来。
李龙穿好大衣,这时候虽然热起来了,但拖拉机开起来速度快,现在又是早上,温度低加冷风,不穿大衣容易得病。
把木屋门锁好,摇着拖拉机,李龙和哈里木他们打个招呼,便开着往山外而去。
拖拉机的突突突声,和羊叫的“咩咩”声混杂在一起,过清水河的时候引起不少人的关注,李龙一路没有减速,想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石城,把这些羊交给陈兴邦。
从玛县往返石城的人也多了起来,时不时的就能看到一个,有走路的也有骑自行车的,偶尔也能看到客车、班车往返于两地,或者往更远的地方。
李龙的拖拉机赶到石城老街的时候,太阳已经升起了竿子高了,这里人流量很大,李龙只能慢慢开着,然后去往陈兴邦的院子。
不过还没到院子,他就看到了陈兴邦的摊子,几个老头老太太正围着买肉呢。
看来生意不错。
第456章 大山中的自然生存法则
拖拉机的声响引起了摊子周围不少人的注目,正割肉的陈兴邦抬头看到了李龙,他笑着举刀冲李龙挥了挥,李龙踩着刹车停下来,拉起手刹下车到摊子跟前说道:
“姐夫,这羊刚从山里拉回来,你把钥匙给我,我去卸到院子里。”
“行,我这边收摊就过去。”陈兴邦从裤带上解下一串钥匙递给李龙。
“你不用管了,我这边开门自己就卸了,你安心卖你的肉。”
“小伙子,这羊都是山里拉来的?”旁边有个老头在问着。
“是啊,刚从山里拉来的,这最后一批,明后天那里羊就转场进深山了。”李龙指了指车上的羊说道,“想吃的话这两天就多买点,不然再想吃山里的羊,就只能等到秋天了。”
他这话是顺着原来陈兴邦的话说的。李青侠转述了陈兴邦的意思,李龙就明白了。
“来来来,年轻人,给我称两公斤排骨,再来两公斤肉,要肥点儿的啊。”那老头立刻冲着陈兴邦喊着。
好几个人也加入到了“抢购”的行列。
虽然拖拉机上还有不少的羊,但谁知道能卖几天呢?现在弄到手才是真的。
不过也有人并没有买,在观望着,李龙猜测他们应该是想等过两天,等陈兴邦卖自己拉的这批新羊时才来买。
毕竟啥都是吃新鲜的好。
李龙拿着钥匙,开着拖拉机去了他给租的那个院子。
院子里还有几只羊,看着孤伶伶的,听到拖拉机进院子的声音,羊都扭头往这边看。
李龙把拖拉机停到院子里,熄火后打开后厢板,一只羊一只羊往下取,然后解开绳子放进了院子里。
那些羊在拖拉机里被绑着好久不活动,进了院子有的还能站起来,有的干脆就卧在地上缓着,李龙也没管,玉山江他们绑着有技巧,应该是不会弄坏掉的。
等把车厢里最后一只羊都放进前院子里,最先放着的几只羊已经缓过来开始在院子里吃起草来。
因为这些羊都是准备杀的,所以这一趟李龙过来也没带草,它们在被宰前吃什么李龙是不管的,让陈兴邦想办法吧。
卸完羊李龙把厢板放好,绳子收拢在一起,然后坐在院子花墙上休息。
没过几分钟,陈兴邦就推着板车回来了,他笑着对李龙说道:
“小龙啊,你这是给我帮了大忙了。这一车羊要不来,我这两天后就没羊宰了。”
“我看你这生意好,这十八只羊也宰不了几天。”
“那没事,这两天我已经在附近看好了,有养猪的,我打算羊卖完就去买活猪杀了卖,那个虽然挣钱少,但方便。”
既然陈兴邦已经有自己的想法了,李龙也没多说话。
“一只羊多少钱?我把钱给你。”陈兴邦现在虽然不算财大气粗,但本钱还是有的。
“十五。”李龙说道,“二百七十块钱。”上一次羊算是帮忙,这一次就得明算账了。
陈兴邦兜里现在一共就三百多块钱,他数出二百七递给李龙,然后说道:
“走,咱们去吃饭。老爹和大强也在,鱼应该快卖完了,咱们过去看看,卖完后我带你们吃饭。”
虽然兜里钱剩下不多,但请客吃饭的底气还是有的,而且陈兴邦有信心能把这十八只羊卖出四百块钱来。
不需要半个月时间!
这一挣一百来块钱,想想在老家,就是一年也没这么好的收入啊!
李龙也累了,便把拖拉机停在院子里,等陈兴邦放好板车架子,给羊放好草,然后两人一起去了市场。
李青侠和陶大强这回的摊子支在一起,距离比较近,两个人摊上的鱼现在加一起不到十公斤了,李龙和陈兴邦两个就跟着一起一吆喝帮忙,不到二十分钟,鱼卖完,收摊走人。
虽然距离吃午饭还有点早,但大家都挺累,而且很开心,于是就去吃饭。
“老爹,你这样天天骑过来行不行?”李龙想着上一世这时候再晚几年有电动自行车,不过那是真正的电动自行车,就是二八大杠三角架中间加了一个电机,用这个电机驱动前后轮,不过出现的时间非常的短暂,也不知道是技术不成熟还是充电不方便,反正李龙好像也就见过那么一两辆。
如果老爷子骑着勉强,是不是想着给弄辆电的?
“那有啥?”李青侠一向是不服老的,拍自己的腿笑着说,“我这才哪到哪?有车子骑着,一天赚十几二十几块钱,有时候好了能赚三十块钱,这么好的事情哪找去?比我年轻的时候两条腿推着板车贩姜贩蒜要好多了。别说有车子,有这收入,就算没车子,我再早起两三个小时,走过来都行!”
大家都有过好生活的动力,以前只是看不到希望,现在能看到希望,而且努力的就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哪个能不努力呢?
就连陶大强这样的人,也在努力的奔着更好的生活,想着给自己未来的孩子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何况李青侠?
四个人到了饭馆,陈兴邦想点两个硬菜,让李青侠给拦住了。
“就上四个面行了。那吃着扎实,顶饱。这鸡啊羊肉啥的,家里都有,咱不用那么客气。”
陈兴邦知道老爷子是给他省钱,也没再充胖子,点了四个过油肉拌面,然后加了面,还要面汤。
交了钱和粮票后,陈兴邦过来给三个人倒了茶水,略有兴奋的说道:
“这石城的市场就是大,在这里做生意要比在玛县好的多,老爹,你看以后是不是也往这边搬一搬。”
“我不,”李青侠目标明确,直接摇头,“你大哥那村里多好?有米有鱼,小龙还经常弄来各种肉。我搬到这里干啥?跟你宰羊啊?这地方挣钱行,生活太憋屈。”
陈兴邦讪笑,也是。这里是做生意的好地方,但想像老爷子那样自由的逮鱼捉泥鳅,这里肯定是不行的。
“小龙你哩?就呆在县里?”陈兴邦问李龙。
“嗯,晓霞在县里工作,我也就不往远的跑了。你在这里后面把我姐弄过来定居,反正隔的不远,到时真想往这边搬了,也简单,买个院子就行。”
李龙说的轻描淡写,那边端饭的服务员撇了撇嘴,这几个一看就是老农民,这话说的还挺大,什么简单买个院子就行,那院子是好买的吗?她知青回来后都是和家里人挤在一起,一家五六个孩子挤三间房,虽然没有沿海大城市那么挤,但也不宽敞。
这里虽然安排工作相对容易一些,但拖拉机厂、糖厂、骨胶厂那些使劳力的厂子,她一个姑娘家去干体力活怎么能行呢?和那些赤着胳膊的汉子一起,多羞得慌!
跑这里饭馆赚的钱虽然不多,但胜在稳定,想着再攒几年钱,能在郊区买个小院。
这已经是很厉害的规划了,但在这些农民眼里,买院子那么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