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第344节

  “别别别!”李龙一听急忙摆手,“不至于不至于,行了,东西我收下了。这事嘛,本来就不大,谁在都会顺手拉一把。对了,现在老二咋样了?好多了吧?”

  “好多了,就是偶尔还咳一下。”梁老大笑笑说,“没啥大问题了。”

  “嗯,可能肺里面呛着水了,这两天找医生让看看,别发炎了。”李龙对这个也不太懂,只是提了个建议。

  “你的大衣给你刷干净送过来了。”梁老大从身后老三手里接过大衣递了过来,“多亏了你们几个的大衣,不然俺家老二真就冻坏了。”

  “哈哈,不说了不说了,人没事就最好。”李龙接过大衣放在床上,“这两天你们还弄不弄鱼了?”

  “我老妈不让弄了,我和老三觉得没事,小心点儿就行了。一天挣个几块十几块的,那不比在家里呆着强?”梁老大一听李龙问这个,立刻就说出了自己的意见,“你们还收吧?后面我们给你们拿鱼,不用六毛,五毛就行!”

  “别别别!”李龙立刻反对,“交情归交情,生意归生意,这不是一码事。你们送来了罐头、饼干,这东西我拿了,这事就到这就了了。剩下的一码归一码啊,可别想别的。”

  梁老大也没再坚持,他们又聊了一会儿,离开。

  “嘿,都不错。”老罗头旁边全程没发言,但梁老大走后,他笑了,“都是好娃娃啊。”

  第二天李龙和陶大强、杨永强早早的去巡套子溜兔子,半路上杨永强笑着说:

  “昨天梁家老三给我送大衣的时候还给拿了两瓶罐头哩。”

  “我也是。”陶大强在边上说,“我爸说不要,那老三把罐头一扔就跑掉了。”

  “拿上吧,救了人家一命,你收了东西人家才心安。”李龙说道,“这事就这么过了,后面也就别再说了。”

  “嗯嗯嗯,不说不说。”杨永强从善如流,随即转移了话题,“龙哥,你的耳朵也太好吧,我压根就没听到啥,你就听到了?老三说老二回到家里恢复过来后说了,他就喊了一声哎哟,然后就落到水里了,那时候冻的啥也不知道了……”

  “嘿嘿嘿,吃的好,那眼力、听力肯定都好。”李龙含胡的说,“以后你们有孩子了,记得多吃点好的,肉、牛奶,羊奶也行,多吃点,各种各样的都吃,那长得才叫好哩。”

  李龙记得队里有一家人,父亲一米七二,母亲一米六五,孩子生下来就喜欢喝牛奶,爷爷奶奶专门跑到队里一家养土牛的人家打牛奶。这个爷爷对那家有恩,那家的土牛一天就能挤不到两公斤牛奶,好多人家都想买,人家不卖,给这个爷爷每次打一公斤多,剩下的自己家里留着喝。

  牛奶打回去烧开后,那孩子能喝两大碗。小时候也挑食,但长的就是壮,十三四岁的时候就一米七多,等到十七八岁的时候已经一米九了,一直喜欢喝牛奶,如果没人劝的话,一个人一天能喝完一箱牛奶——从这个例子上讲,孩子小的时候喝牛奶的确是有点好处的。

  而那些遗传学上讲的,孩子的身高是父母综合就不好说了。有关系,但不是绝对关系,李龙见过太多父母不太高,孩子比较高的例子。

  当然,这和后世生活好了,营养足够丰富也有关系,吃的好了孩子自然也就高了。他在城里买的房子,小区里那些小学初中的小孩,一米七以上的非常的多,跟个麻杆一样,就长个子了。

  “那看来有空了我家里得养头牛。”杨永强自言自语,看来他对个头还是挺重视的。

  陶大强倒没说,李龙觉得他没这方面的烦恼,他个子高,媳妇个子也不算矮,俩人加起来,孩子也矮不到哪里去。

  说说聊聊的就到了下套子的地方,三个人都提着袋子,各自巡着自己下的套子位置。

  李龙很快就发现了一个兔子,还有两个套子位置被动了,应该是有兔子从这里经过了。只是套子的位置可能不太对,或者兔子有所警觉就没被套上。

  李龙把那两个套子的位置调了调,然后把兔子取了下来。

  野兔子基本上都是灰白色,在这样的环境里利于伪装,这兔子有三公斤多,身体冻的还不是很僵,应该是今天凌晨套上的。

  把套子用雪搓了一遍后,李龙又换了个地方下上,继续往前巡。

  他这边套子巡完,袋子里已经多了七只野兔,看来果然是要换地方的,而野地大了,野物自然就多了。

  三个人汇合,各自展示成果,陶大强那里有三只,杨永强那里有两只。

  “龙哥,还是你下的套子弄的多。”杨永强看着李龙提着那鼓鼓的袋子,忍不住说道:

  “看看我们下的套子,给顺顺呗?”

  “行。”李龙知道杨永强想学一学,他倒是不介意教一教,这玩意儿本身就只是经验,不是啥绝技,没必要藏私。

  陶大强把李龙的袋子接了过去,然后跟着李龙去他看调整两个人的套子。

  “这里……你看,套子下的太低了,兔子这玩意儿是跳的,这里下的是必经之地,但细铁丝能看到啊,它会跳过去,所以要略高一些,头能钻进去,但身子腿会被挂着。”

  “这里你看好几个兔子印聚拢的地方,你不能把套子往这一摆就行,得看看哪里兔子印多,这边多,就下到这里……”

  李龙不时的给讲着,其实大部分下的没啥问题,这也是个概率问题,不是说兔子今天从这里过,明天还会从这里过,只能说几率比较大。

  顺完这些套子,三个人一起回队里,吃过早饭后去小海子。

  梁家老大和老三已经在了,赵老实父子也在,还有一家人,距离比较远,李龙没看清。

  和他们打了招呼后,李龙他们三个去了自己的冰窟窿。天气有点阴,陶大强和杨永强两个在掏冰窟窿的时候,李龙说道:

  “今天弄一下,明天可能就下雪了。”现在虽然有收音机,能听到天气预报,但那预报是全国的,自治区也有,州上就没啥了,不咋准,县里更是没有。

  只能看天了。

  “下雪?只要下不大,那咱们还来。”杨永强把几条鲫鱼甩在了冰面上,说道,“下雪才好哩,下了雪,这冰面上雪厚,鱼没透气孔了,只要有冰窟窿那还不扑上来?我听大强说你们去年冬天掏冰窟窿的时候,一天能搞个六七十公斤……想想就觉得真是厉害!”

  李龙笑了,那样的场景也就最初一年吧。毕竟那时候大家都在猫冬,市场也不敢去卖,所以鱼的存量多。去年一年,光自己家从小海子里就捞了十来吨鱼了,这总量一下子少了那么多,现在每天还能捞二三十公斤鱼已经不少了。

  能有这么多鱼还在于原来存量比较多,而且鲫鱼本来就繁殖的比较快,其实已经明显能看到,大块头的鲤鱼、草鱼、五道黑明显比去年少了。

  当然,就这些人捞是捞不绝的,只是会减少一些产量。毕竟一直捞到上一世李龙离开的那一年,中间大面积断水好多次,等有水了,依然有鱼。

  中午要吃饭的时候,陶大强背着鱼袋子,跟着李龙把鱼放到李建国家里,然后他和杨永强两个回家吃饭。

  梁月梅喊他们留着吃,他们也不留。

  饭桌上,李建国对李龙说:

  “老家打来电报了。”

  “谁打的?”李龙夹了一筷子咸菜放碗里,一边扒拉吃着一边问道。

  “你二哥。”

  “啥事?”

  “说是过完年,老爹老娘,你二哥一家,还有你姐夫都要过来。”

  “我二哥一家?”李龙愣了一下,“带着娃娃?”

  “是啊。”李建国表情有点复杂,“说是以后不在老家呆了,要在北疆发展。”

  “那……”李龙也有点发愁,想了想说道,“我这几天把马号那里收拾出来,一间给二哥一家住,一间给我姐夫住。老爹老娘还住东屋吧。”

  “现在也只能这样。他们电报没多说,我估计过两天应该会来信。”李建国说道,“到时具体情况就知道了。”

  “既然二哥一家都过来了,那老爹老娘估计也就打算在这边定居了,这是好事。”李龙说道,“到时找队长落个户,把那边的户销了,然后这边把地给分上也怪好哩。一家人嘛,在一块最好,我觉得弄不好以后我姐他们一家也会过来。”

  “有这个可能。你姐夫那个人怪聪明的,也不是安份的人,去年在这里呆几个月,挣上钱了,回去过那样的日子,他肯定是不愿意的。”李建国也在分析,“不过你二哥和你姐一家就不好落户了。”

  “这段时间我也打听打听哪里能招工或者落户,”李龙说,“不行就先住着,机会总会有的。”

  他隐约记得后面各厂矿企业招工的都有,只是要求也挺高,毕竟农村年轻人基本上都是想往城里跑,当个工人,每个月拿着工资可比一年干到头的老农强多了。

  像李龙这样的属于绝无仅有的。

  “也只有这样了。真要说的年初进行土地承包,那到时候咱们多承包一些地,让你二哥他们种着,也算是有个活干。”

  李龙点点头,总的来说,在北疆种地,或者说具体到在本队种地,比在老家要强的多。怎么说弄一份十五亩或二十亩地,种一年到头,去了要交的公粮和承包费,剩下的能保证一家人吃细粮还能有点节余。

  当然,这是最底限的做法,李龙觉得二哥也不太会喜欢在这边种地。

  大哥是不愿意去做工,二哥不想种地,自己不想当工人,呵呵,咱这一家子!

第413章 蹲一个合作结果

  第二天早上三个人去巡兔子,这回一下子弄到了二十一只!

  杨永强直夸李龙给把套子调整了果然有大用!

  接下来几天,李龙他们连打鱼带弄鱼,还有兔子,整了一车之后,就拉去了石城出售。

  三个人一起,在石城出售的时候分开摊位,临近年关,鱼和兔子的受欢迎程度仅次于卖肉的几个摊子。李龙原本想着是不是也弄一头猪杀了过来卖,后来想想算了。摊子太大顾不过来,而且容易扯着蛋。

  毕竟要杀的话也就杀马号圈里的野猪,大哥那边的猪是两头母猪,留着开春下崽的。型起来麻烦。

  李龙还专门留了一些鱼和几只兔子,两只兔子送给了宋明,换来一车糖渣——也不能说换,宋明这一回给了钱,不然说啥也不要。

  李龙托他打听一下糖厂招工的情况,宋明给出来的结果让李龙有点沮丧,糖厂就算要招工,大概率也是招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二哥李安国已经三十了,估计是不好被招进来。

  倒是杨永强听了有点心动。

  剩下的一部分鱼和兔子,李龙给杨大姐那里放下一半,剩下的送到了李向前那里,也是托李向前注意一下哪里有招工的信息。

  李向前听着李龙的话,有些意外:

  “咋,你不想当咱供销社的职工,倒想去当其他工人?”

  “不不不,我才不去哩,我是给我二哥找条路。我二哥打算从老家过来,我们队里不好落户,我二哥也不太想种地,我就想着看能不能找个地方把他安置进去。”

  “倒是有招工的,不过估计你二哥也不愿意干。”

  “哪里?”听了这个话,李龙顿时就有点惊喜,还真有路子?

  “我一个同学在矿上工作,他们煤矿那里缺人要招人,你二哥多大了?”

  “三十了。”李龙心想煤矿啊,孙少平那种吗?那可不安全啊。

  “三十,有点大啊。”李向前摸了摸下巴,想了想说,“先别急,等我再打问打问。这咋也等过完年再说对吧?”

  “对对对,那股长先谢谢你啦!我这边也去问问我二哥的想法,咱们先不急,慢慢说。”

  “对,慢慢来,你也别谢我,我总不能老白吃你的羊、兔子和鱼吧。”李向前乐和和的说,“就你夏天整的那些事情,我脸上有光啊。后面我有啥活,你能干好的就好好干,就行了。”

  这事说到这份上,李龙其实就挺开心的了。

  煤矿上虽然辛苦,危险,但至少是工人待遇,而且李龙想着等确定的时候,让李向前找他的同学,自己这边送送人情,让二哥干点不危险的活。

  活还得慢慢找,李龙他们在年前卖了两次的鱼和兔子,他给陶大强和杨永强两个一人分了一百,大哥那里也分了一百——按李龙的说法,马车的钱。

  自己拿到手有三百多块钱,不小的一笔,他打算用一半来买年货。

  钱嘛,挣嘛,花嘛。有那头熊卖的钱,李龙基本上已经攒够了买拖拉机、彩电和盖房子的钱。花光了还可以再挣嘛。

  给杨永强和陶大强两个人说了,年前这几天在家里干活,不掏鱼和整兔子了,就是整,年前也不卖了,他又去了一趟乌城,这回没有碰到玉素甫。

  李龙去百货大楼买东西之前,去了一趟玉器厂。

  上一次碰到那位因伤退居二线的大师刘工,从他那里买了那些质量上乘小玉雕,李龙还是很开心的,这趟过去还是想看看,那里还有没有了。

  让李龙有点开心的是,玉器厂侧门那里的小窗还开着,不时有热气从那里透出来。

  大冷天开窗干嘛?李龙有点疑惑,不过他还是快速的走了过去。

  到窗户跟前,李龙往里望去,就看到两个老人在那里小声吵着。

  “开窗开窗,天天开窗,那煤多贵你不知道啊?厂子里给的都是定量的,你不开窗还够用,一开窗,那热气都跑了,不够的煤还得自己买,就你那点儿工资够吗?”

  “那也得开啊,不开别人咋知道咱这里还卖玉器?”

  “哪有人买?我天天中午给你送饭,这都一个月了,一共卖掉的有五件没?我看啊,干脆关了,你办病退吧,做个其他小买卖,也好过天天在这里守着。”

  “做什么买卖?我不做买卖!我是堂堂玉工,做什么卖?”男人的声音一下子拔高起来,“我是正式工人!我才不去做小买卖哩……”

  “你现在也是在做买卖啊!你卖玉器不是卖?”女人反驳着,丝毫不给面子,“人家厂里出于好心让你在这里守着,你也不能……”

  李龙算是听明白了。

  他有点心酸。

  这男人听声音就是自己买过玉器的刘工,那女人应该是她的妻子。

  刘工坚持自己的工人身份,不想病退,老人家里生活应该不是很好,妻子也是想着刘工体面的退场。

  但老人干玉工应该是一辈子了,舍不下。

  “刘工在吧?”李龙觉得不应该让两个人再吵下去了,他后退了几步,然后加重了脚步边走边高声喊着。

首节 上一节 344/7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