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第268节

  而且闻着味儿,应该是正在吃饭。

  李龙推着自行车进去,里面韩芳听到声音开门探头看了看,看到李龙后惊喜的喊了一声:

  “李叔!”

  然后就扭头冲屋子里喊着:

  “妈,顾姨,俺李叔来了!”

  李龙撑好车子的时候,杨秀兰和顾晓霞都走了出来。

  “从山里回来了?”

  “回来了,刚才去了大院,看你没在,就想着你在这里,我过来蹭饭了。”

  “说啥蹭饭哩?”杨秀兰假意责怪,“俺这吃的住的都亏了你,你过来吃不是应该的嘛,来来来,进屋,快进屋。”

  屋子里很暖和,炉子边上有一堆煤,砸成了均匀的小块,下面铺了一层报纸,避免脏了地。炉子跟前的灰也扫得很干净,看来是经常清理的。

  餐桌上此时摆的是三碗米饭,两个菜:炒土豆丝,和炒白菜。菜里能看到一点点肉星,也不知道是专门为了顾晓霞过来吃的时候放的肉,还是平时也放。

  杨秀兰快步的过去,给李龙盛了米饭,放在桌前,韩芳已经给李龙拉来凳子,笑着说:

  “李叔,坐!”

  顾晓霞的位子在李龙的左手,此刻两盘菜都靠近她的位置,这让李龙能看出来,杨秀兰还是挺照顾顾晓霞的。

  “行,我就不客气了。”李龙也饿了,端起碗扒拉了一口饭,准备夹菜的时候对着其他人说:

  “你们也吃啊。对了,杨大姐,饭够吧?”

  “够了够了。”杨秀兰笑着说,“原本就做的多,打算下午炒米饭的,现在刚好。”

  “那行,吃吧,吃完都忙着哩。”

  那三个人才开始吃饭。

  “你刚从山里回来?”顾晓霞关切的问着,“雪大不大?”

  “还行。”李龙嘴里有饭,赶紧嚼着咽下去才说道:“拉的东西不多,马车能上去。下午我要去买东西,明天还要上去一趟,他们缺的东西挺多的。”

  韩芳好奇的问着:

  “李叔,你往山里送啥哩?给谁送哩?”

  “别乱问!”杨秀兰瞪了她一眼。

  韩芳低下了头,不敢说话了。

  “没事,杨大姐,没事的。我在山里有一些牧民朋友,他们从夏牧场转场回来,我给他们送一些药、米面和其他生活必须品。”李龙说道,“不是啥可保密的东西。”

  “噢。”杨秀兰点点头。

  韩芳抬起头来,看李龙看着她,赶紧扒了一口饭,然后又夹起一块白菜,慢慢塞进嘴里。

  “没碰到啥危险的东西吧?”顾晓霞知道李龙带着枪,倒不是很担心,只是问问。

  “没有,大白天,那些东西也不敢往往更近的地方来——对了,哈里木说他们在夏牧场碰到了白熊,白色的熊,还真是少见!”

  “白熊?”顾晓霞也很意外,“不是只有北极熊是白色的吗?”

  “不知道,应该是得了白化病的棕熊吧。就跟白虎一样。”李龙解释了一句,“我没看到,不过咱们这里肯定是不会有北极熊的。”

  一顿饭吃的很快,李龙也没添饭,他给杨秀兰说:

  “明天我中午我还过来吃,你把饭多做点儿。”

  “行。”杨秀兰知道李龙看出来饭做的不够,有些不好意思的说,“俺没想到……”

  “是我没提前说。”李龙摆手,“没事,菜炒的不错。好了,我就不收拾了,要回去办事了——晓霞,你呢?”

  “我也走了。”顾晓霞也站起身来,“这两天单位忙,我得赶紧回去。”

  “还要忙多久?”

  “一个星期吧。”

  两个人和杨秀兰和韩芳说了一下,出了门,推着自行车出了院子。

  两个人一起骑行出去,杨秀兰和韩芳在院门口看到他们拐出了视频后,才一起回转到院子里。

  “妈,下午还出去卖饭吗?”

  “去啊,不去咋来钱吃饭。”杨秀兰说道,“天冷了,下午市场那里人还是想吃热饭的,咱早点做汤饭过去卖,一下午也能挣两三块钱哩!”

  韩芳点点头,表示明白了。

  李龙和顾晓霞一起骑到教育局那里,看顾晓霞进去后,他才回到了大院子里。

  下一步,先卖东西,再去买东西,这回得用马车了。

第336章 山里牧民的比赛科目

  李龙下山之后,哈里木又吃了两块馕,接着就牵出自己的马,放上马鞍后,把一袋米一袋面放在马背上绑好,转回去冬窝子里面取下挂在墙上的枪检查了一下,背在身上出门骑上马,往山里而去。

  雪很大,哈里木骑马过了平坦的地带后,就下了马,牵着往前走去。

  路很熟,但他还是走在前面探着路,避免马踩到陷坑里折断了腿。

  毕竟旱獭这玩意儿每年都会挖出不少新的坑,那坑不大,马如果直接踩进去,那再往前的时候很大可能就把腿给折断了。

  四五十分钟后,他来到了玉山江的家里。玉山江正在往羊圈里挑草捆子,听到狗叫,扭头看到哈里木后,把手里的草捆子抖散后,放下木杈走了过来:

  “哈里木,好的呢嘛,你这是给我带来了什么东西?”

  “李龙过来了,送来了一些米和面,我把大家放在我那里的东西给他拉走了,告诉他我们需要的东西,他可能明天就会拉过来。

  我的意思嘛,给大家通知一下,明天上午到我家里来,到时大家把各自需要的东西拿走,放在我那里嘛,也是放不下的。”

  “好嘛好嘛,那我们两个分头通知?”玉山江问道,“我一个人嘛,跑不过来,你一个嘛,也跑不过来。”

  “对对对,明天我宰个羊,早早的嘛煮上,到时等李龙过来了,大家过来了,一起吃手抓肉。”

  “不用不用,明天我带个羊过去。”玉山江笑着说,“我的羊嘛,比你的多一些,用我的羊。”

  “可以呢嘛,那过几天赛马刁羊的时候嘛,用我的羊就行了。今年嘛,有李龙在,我们的羊娃子死的少,生活也变好了,我想嘛,年底嘛要搞上几次赛马和刁羊,到时把李龙叫过来一起热闹一哈,你觉得怎么样?”

  “好的很!这个一定要搞一搞,不然那些娃娃子们就会想着乱七八糟的事情。冬天嘛,要给他们找些事情干!”

  这事就这么定了下来,哈里木把米和面卸下来之后,和玉山江约定好,两个一个朝东南一个朝西南,往山里而去。

  李龙回到大院子里,把自行撑起锁好,然后去后面把七十六号牵出来,套上马车,拉着鹿角和皮子往收购站走去。

  收购站院子里的雪清得很干净,只是地面不怎么平,里面有几滩薄冰,有点滑。这年头哪怕是县委大院里都没有打地平的,顶多铺一些砖。这年代轻工业虽然有所发展,但产能一时半会儿还提不上来。

  不过再过两年就不一样了,私营企业一旦口子放开,那各种小厂小作坊就如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当然,刚开始的时候质量也不能提,好的不好的都有,有的时候还真就看运气。

  李龙拴好马车,敲门进去,发现陈红军不在,柜台后面是一个二十三四岁的年轻男人,还有一个中年大姐倒是见过。

  那个年轻男人面无表情的问道:

  “卖什么?”

  那个大姐不等李龙开口,便笑着说:

  “小李来了啊,这回带来什么好东西了?”

  他扭头对那年轻人说:

  “小沈,这是老陈的熟人小李,一年到头,从春到冬,哪个季节都能给老陈带来好东西。咱们收购站收到的一些紧缺东西,大都是他拿来的。”

  “噢噢,你就是小李同志啊,你好你好!”年轻人的态度顿时就变的热情起来,“来来来,喝水!”

  “我先把东西拿进来吧。”李龙笑笑,并没有因为年轻人脸色变得快而生气。别说这个年头,就是再过四十年,北疆旅游大火的时候,不少内地过来的人都在说这边没有“服务业”,有些本地人也这么自嘲,主要是说各种店里服务员的态度没有内地那么热情周到。

  这个问题通常会和另外一个问题联系在一起——为什么XJXZ外出打工的人很少?

  其实是不少的。

  只不过许多本地人生活节奏比较慢,加上地广人稀,生活物资相对获得比较容易,对于那些知足常乐的人来说,主打一个安贫乐道,根本没有太多的追求。

  别说内地人了,上一世就是李龙这个北疆人自己去昭苏旅游的时候,去一个面馆吃拌面,那里面的服务员明明看到李龙盘子里的面吃完了菜还有,喊了加面后也不去里面催,就在那里坐着等着。

  的确有一些人是没有服务意识的。

  更何况现在,这可是八二年!

  李龙先是把六枝鹿角搬了进来,然后再搬皮子。

  “黄大姐,这个小李不会是二道贩子吧?怎么会有这么多的鹿角?”

  “其实呢……不算吧。他在山里有许多牧民朋友,这些东西是牧民给弄来的,委托他换成钱以后,再换成生活物资。他……赚没赚差价不知道,也对啊,他这算是吧?不过他也是供销社的员工,干这样的事情好像也正常。”

  那个大姐对李龙还是挺有好感的,每次李龙带来的东西质量都不错,而且不会因为价格问题胡搅蛮缠。

  把皮子都搬进来后,李龙说道:

  “先就这么多吧,你们给算算看。”

  年轻人开始检查鹿角的质量,李龙又问那个大姐:

  “这位大姐,老陈同志呢?”

  “老陈啊,今天家里有事,请假办事去了。”那个大姐说,“昨天他还在,还说你也有一段时间没过来了,也不知道这段时间在干啥,想想你也快来送东西了,这不就来了嘛!”

  “李同志,你这些鹿角,四支是今年才脱落的,质量很好,算一级品,两枝是陈年的,只能算二级品,你看看。”那个年轻人给李龙把鹿角分开看了看。

  “行,没问题。”

  “那就准备过秤了。”

  四枝一级鹿角重二十五公斤七,两枝二级鹿角重十三公斤三,现在鹿角又涨价了,一级七块,二级五块八。所以李龙一级拿到一百七十九块九,二级拿到了七十七块一毛四,鹿角一共就得了二百五十七块零四分。

  “这皮子有十一张,其中八张有弹孔,四张的弹孔在中间部位,只能算残品,那四张弹孔在脖子处,还行,算二等皮子,剩下的三张皮子很好,两张狍鹿子皮一张马鹿皮,都是好皮子。”

  小伙子眼力很好,一张张皮子分开,一边说一边展示给李龙看,然后说道:

  “四张残皮中有三张狼皮一张狐狸皮,算七十二块钱;四张二等皮里有两张狼皮两张野山羊皮,狼皮四十,野山羊皮三十,这是一百四十块钱;三张一等皮,鹿皮六十,狍鹿子皮四十五,这是一百五,所以皮子一共是三百六十二块钱。”

  把皮子又放好后,小伙子看向李龙:

  “你看,怎么样?认可这个价格的话,那咱们就开票签字。”

  “行。”李龙很爽快,“开票吧。”

  一趟卖了六百多块钱,李龙感觉要买的东西应该都够了。

  当然,买票也是需要花钱的,也都在这其中了。反正后面肯定还会往山里送物资,自己在民兵训练完还要在山里住一阵,打打猎啥的,到时再说其他的事情。

  从收购站里出来,李龙直接就去到了文化宫俱乐部那里。先前他去过了自由市场,没找到票贩子,大约那个票贩子不敢去市场了。毕竟一般人只要不是大额的投机倒把,卖东西现在是不怎么管的。

  但捣腾票始终是灰色,或者直接就说是违法的。

  李龙牵着马车在俱乐部门口转了一圈,也没看到票贩子曹六,便只好去找那个卖瓜子的。

  卖瓜子的小姑娘穿的很厚,毕竟一直在外面,也挺冷的。李龙马车放在台阶下面,他自己走到小姑娘跟前,低声问道:

  “小六在哪里?我转了一圈也没找到他。”

  “你是谁?”那个小姑娘挺警惕的。

  “我买过他票,他还送过我瓜子,我也买过你的瓜子,你忘记我了?”李龙指了指马车说,“我以前是骑自行车的。”

首节 上一节 268/7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