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家庭,中年人小伙子把铺盖放在了靠李龙住的屋,女人的屋在最里面。虽然已经靠近鹿圈了,但这里最安全。
铺盖铺好,中年人小伙子们在里面说说笑笑,刚来时候的好奇和忐忑被喜悦和开心所代替。第一顿就吃白面馒头,那主家肯定是不会亏待自己这些人的。
毕竟就是在团场那边,这年头一年到头能吃到多少回白面馒头?
曾经有一段时间,兵团的生活质量还是不如地方的。毕竟地方在包产到户后,钱赚多赚少不提,至少吃的方面质量一下子就提上去了。
“来来来,开饭了。”李龙在厨房门口喊着,“馒头在这里,你们自己拿,三笼馒头,吃多少拿多少。菜你们出来一个人给打,饭盆都带了吧?一次不要打多,打完再盛。还有,锅里有菜汤,吃过饭喝点,顺顺嗓子。大茶壶和厨房的盆里有温开水,下午干活的时候,有带水壶的自己灌……”
李龙把事情交待清楚后,就被李建国拉到了一边。
“这次过来一共三家人,都是沾亲带故的,刚才我说话的那个是老韩,就是先前给你说过,和我不打不相识的。那大嫂是他老婆,带着两个儿子过来的。还有一家是夫妻两个带一个丫头,姓张,也十八十九了。还有一家就是老爹带两个儿子,一共十个人。”
“行哩,刚好可以按家算数字,这样钱方面也不用争啥的。”
老韩大哥叫韩本忠,他妻子叫郑秀梅,两个儿子一个叫大春,一个叫大桥,这名起的真接地气。
姓张的叫张老实,三十多岁,是郑秀梅的表弟,妻子叫何苹,女儿叫张敏。
另外一家老爹是郑松林,两个儿子郑大刚,郑小刚。这是郑秀梅的亲戚,堂弟。
都沾亲带故,在老家生活不好,跑北疆这边讨生活,然后就落户到了兵团。
“小龙啊,后面做饭的事情你们就别管了。你大嫂带着两个女人在这边抽苇子,压苇把子,就手就把饭做了。”韩本忠边吃着馒头边给李龙说,“你们这边准备太好,做的太多,我们都不好意思要钱了。”
“行行,”李龙笑着说,“那呆会儿我给你们把手套发一下。这打苇子抽苇子都得用手套。细铁丝就放在院子里,你们随取随用。压苇把子的钳子这里有两个,你们换着用,我看能不能再找一个……”
“不用不用,两个就够了。轮换着用就行。”韩本忠不想再让李龙麻烦了,“我们都是自己人,不会争起来的,剩下的你就别管了。”
李龙笑着答应下来。
李建国也在这里吃了饭,因为饭后他还要带着韩本忠等人去到苇湖那边,指示打苇子的位置。同时也是给队里其他打苇子的人提个醒,这些人是他带过来的,别让队里人给欺生了。
李龙吃过饭后,就去赶了马车,拉了木头,到县里买粮去了。这次他不光买粮,还要把家里的木头载成木头板子。暂时让这些人住在麦草铺的地上没问题,后面如果还有弄苇把子的活,他们要住的时间长,那就得架木板床。毕竟初冬的时候地上就冷了,还潮。
还需要买两个炉子架在房子里,不然太冷也不行。最好能弄个火墙啥的——到时看吧。
李龙走后,韩大春悄声对他爹说:
“爸,这……这……吃的真好哩……就没想到能吃这么好……就是这……这……这住的有点破,还住……住……住地上。”
他是个结巴,说话一激动就不连贯了。
“行了,别挑挑捡捡的了。”韩本忠拍了他一巴掌:“有白面馒头也堵不住你的嘴!”
“那……那……大桥吃了三个馒头……比……比。比我还多吃一个哩。”大春有些不满,为啥弟弟闷头吃,老爹就不管,自己只是说了一句就挨巴掌。
“那你弟是不说话,你说话了,那让人听到多不好?”韩本忠恨铁不成钢,“人主家对咱好,咱就好好干活!呆会儿割苇子可不能偷懒,不然捶死你。”
这时候韩本忠可没有了和李建国李龙说话的笑脸。这老乡兄弟俩都是实在人,那自己这边就不能丢面子,得给老乡长脸。李建国路上把事情说清楚了,这活本队因为有竞争,没多少人接,所以才找的外援。
按韩本忠的盘算,一家三四口人,一天怎么也能弄出百来个苇把子,一个一毛五,那就是十来块钱……这么好的事情,能轮到自己,那真是烧高香了,怎么可能不尽力?
这也是他叫的人都是亲戚的原因。亲戚知根知底,自己这个带头的好好说,亲戚干活也能卖力。换别人,要是不下力气,耍滑头,他还真不好管。
等李龙从县里拉来一堆木头板子,和四大袋子粮、两个铁皮炉子的时候,这边三个女人已经在老马号的院子里抽起了苇子。打来的苇子堆了不少——李龙猜测这都是人扛回来的。
这路可不近!
没办法,这年头运输工具少,别说马车驴车,架子车都少,人力还是占很大的部分。
他急忙招呼人把东西卸下来,然后等韩本忠他们再把苇子运过来的时候,就直接把马车交了过去。
李建国他们也在一起打苇子,梁月梅就没参与。李建国这边算是友情赞助一样,至于算钱,李龙最后会另算。
就光拉来这些人,换一般关系,这中介人一个人头也能抽不少钱。
当天晚上,队里那些送苇把子的人过来看时,马号院子里已经热火朝天的忙碌起来。
头一天开始,以老韩家为首的三家弄出来的苇把子并不多,毕竟才开始干,大约有几十个。
而早上陶大强他们一起过来的那些人一天下来,送过来了苇把子有两百多个。
李龙检查过后,一一付了现钱。
老韩他们这边真就一个不合格的也没有。而队里那些倒有几个不合格的,那些人也不纠结,笑嘻嘻的把不合格的就拉回去了。
而最后悄悄送来的苇把子还有一百多个,这其中不合格的多一些,李龙也没说啥,挑出来让他们带回去。
这一天收到的有近五百个苇把子,李龙付出的钱是一百多,主要还是有粮、有炉子。
这都是值得的。
李龙这边挺开心,但胡老二那边就不怎么开心了。
从昨天开始,他收到的苇把子的数量就明显少了。李龙回来,苇把子任务的完成情况肯定受影响,这他是有心理准备的。
但他打听过了,李龙没找他定下来的那些人,而是找了那些没答应他的人,还从外面拉来了人,这让他没办法使手段。
人家干的光明正大,他这边就算恨得牙痒痒也没办法。
但李龙直接把一个苇把子价格提到一毛五,这就让他很是生气了。
这不是逼着自己这边的人倒戈吗?
他一个马仔还偏偏作不了主,只能匆匆赶到公社去找王天成。
这事,也只有王天成有破解的办法——在胡老二看来,只要王天成也涨价,那这事肯定就能解决。
第307章 大哥,这些亲戚交给我!
王天成听了胡老二所说的话,沉思了一会儿。
要说起来他是知道李龙底细和靠山的。他的表姐夫也说了,如果不是因为李龙这次在山里,这活轮不到他。毕竟一个临时工给供销社挣来了这么大面子,把活交给他领导也放心。
“你是说他没有去找那些和咱们订了合同的人,只是联系了没订合同的人,还从外面找了人?”
王天成又问了一句,他是想确认一下。
“嗯,不过那些和咱们签了合同的人,有人偷偷往他那里送苇把子,他也没拒绝。”
胡老二以为王天成是不想和李龙冲突,立刻说道:
“最重要的是,他把苇把子的价格订到了一毛五,咱们这边就没啥优势了啊。”
“要啥优势?咱们要是的挣钱!他现在把价格订到一毛五,除掉该打点的,还有成本,还能剩下多少钱?”
王天成并不知道后续可能还有苇把子的任务,他觉得既然是自己接到了这一万个苇把子,那就赚自己该赚的钱。以前苇把子一个一毛,那现在一毛,可以了吧?
“不管他多少钱,只要不干扰咱们,不撬咱们签了纸的那些人,就别管他。”王天成只想挣钱,不想惹事。李龙背后有靠山,虽然不是亲戚,但感觉比他这个不差。所以他不想得罪人,说不定以后还有合作的机会。
胡老二挑拨不成,叹口气,只有回去。在队里他和李建国不对付,这次从王天成这里拿到苇把子的代理,就想着怎么压对方一头。原本都挺好,现在李龙一回来,感觉好像一下子他这边又要被压下去了。
而这个王天成,明明有个大靠山,偏偏却不愿意强势一下,真是丢人。
胡老二也没办法,只好自己回去。
这个时代真实的情况其实就是如此。没有人非要把别人整倒毙不可——除非碰到顾二毛那样的憨批,否则都是自己挣自己的钱。只要你不针对我,那我也不会针对你。
没有什么血海深仇的,谁会去刻意针对别人?好好挣钱不好吗?
像李建国和胡老二,最多也就是见面不说话,各自扭个头而已。胡老二就算是想针对李建国,也得想个过得去的理由,还需要找个有靠山的人。
不然的话,那就动不了手,因为知道即使动手,谁也奈何不了谁,徒增难受。
第二天早上,马号这边早饭是苞谷面饼子,苞谷面糊糊,炒的包包菜。
李龙知道再过十来年,那些学生最厌恶的菜之一,就是炒包包菜。这基本上是后世手工拾棉花时的标配菜之一,另外一个就是炒洋芋丝。
但这时候,韩本忠等人吃的开心得很——这菜放的是燷的野猪油,里面不光是荤油,还放了肉。韩本忠他们几曾这么天天菜里放肉?
老罗叔悄悄给李龙说:
“小龙啊,这些人饭量可大的很啊,昨天中午一顿就把三层笼里的馒头吃的光光的。晚上蒸的发糕也没剩下几块,这油用的也不慢……”
“不过活干的好吧?”李龙笑着说。
“那是真的哩!”老罗叔听李龙问这个,直接竖起了大拇指:
“真是棒劳力啊!半天割的苇子顶咱队上一个大小伙子一天割的了。下死力啊!吃的多,干的也快,就是晚上那呼扯的——把咱圈里的野猪都吓着啦。”
“哈哈哈哈,没事,他要是干吃不干活,那咱不能用他。现在能吃,也能干,那就没啥。”李龙笑着说,“吃的好,才有劲干活嘛。”
适当的照顾一下老乡是没问题的,最多就是自己少赚一些。眼下完成任务是最关键的。完成了任务,有了后续的活,那样才能多赚一些。
韩本忠他们其实也知道,自己这些人的饭量太大了,主要是几个小伙子碰到这种好吃食,那自然是不会饿着肚子,能吃饱尽量吃饱。
他说过小伙子们,但不能说太多,便只能去给郑秀梅说,让郑秀梅他们做饭炒菜的时候,少放点油,不然的话主家最后肯定是不愿意的。
他觉得虽然包吃包住自己让了五分钱,但吃到嘴里的这些饭,感觉比那五分钱值钱多了。
没办法,那就下死力干吧。
小伙子们也懂,所以干活才不惜力,每天苇子一大车一大车拉回来,女人们快速的抽着苇子,然后压成苇把子。
李龙就在马号呆着,因为隔一段时间就有送来苇把子,不到五天时间,老马号里堆的苇把子已经有三千多个,而旁边的毛苇子堆也在增长。
于是韩本忠他们撤下来几个大小伙子,在院子里抽苇子,用于压苇把子。
李龙想着是不是得把苇把子送一部分出去,不然的话,等一万个都搞出来,得好几天拉。
他掏五十块钱放到老罗叔这里,让有人过来送苇把子的话,老罗叔检查后收了。
老罗叔痛快的应了:
“你忙你的去,我保证收的都是合格的。这两天看着你收苇把子也看会了。”
苇把子的质量检查都在明面上,够长,够数,不掺假就行。有时候有人还能多放一两根,那也没啥。
李龙跑到了许成军家里,许成军不在,马红梅正在院子里抽苇子,看李龙过来,站起来招呼着:
“小龙啊,你过来了。明娃他爸不在,割苇子去了,你看……”
“嫂子啊,我打个电话。”李龙说,“往县里供销社那边问个事。”
“行行行,你打吧。”马红梅说,“电话就在桌子上。”
李龙走进屋子,拿起电话就摇了起来。
接到供销社,再转到李向前办公室,李向前那边有两秒后接起了电话。
声音中还带着电流声。
“喂,股长,我是李龙。我这边已经有三千多苇把子了,你看是不是先派车过来拉一批走?”
“三千多?那几天能到五千?”
“三四天吧。”
“那你到五千的时候给我打电话,我派车过去拉。不然的话太少了没意思。”李向前说,“到时我把人叫齐,检验合格,当场给你把钱付了。”
“行行行,那到了我再给你打电话。”李龙说完,就挂了电话。
李向前很满意。照这样的速度,完全可以提前完成任务,李龙这小子不错嘛,这样的活交给他,还真是让人放心。
李龙挂了电话,出了房间,看马红梅站在院子里,便说道:
“嫂子,我电话打完了,走了啊。”
李龙走后,马红梅嘴里还念叨着李龙说的话,她打算等许成军回来后,把这些话告诉丈夫,看看有没啥用。
李龙还没回到老马号,就碰到了从李家出来匆匆赶过来的李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