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下雨就代表着不能出门。在这个没什么娱乐手段的年代,真的是非常烦人的。出门也没问题,但出门的话,要么穿上胶靴子(雨靴),要么就做好踩着厚厚的一脚泥的准备。
也不是每个人都有好几双鞋的,物资比较缺,虽然不至于一家人就一条裤子那个地步,但一个人最多两双鞋,可能就一双,旧鞋穿的烂的不行了再换双新布鞋。
第二天天亮,老罗叔这里喂猪,李龙便没过去大哥大嫂那里吃饭,而是在灶台上煮了粥,又切了咸菜,和老罗叔将就着吃了顿早饭。
一直到下午,太阳露出来,地面才慢慢有了一点点干的迹象。
第二天早上,地面略微好一些了,李龙深一脚浅一脚的来到了家里。
李娟上学去了——学生们上学是不会因为下雨而停的。家里没有孩子的雨衣,也没雨伞,李娟他们上学,顶着的是用尿素袋子做的雨披——就是把尿素袋子一角往里掖,顶到另一个角上,形成一个尖顶的,类似于孝帽子一样的雨披。
这时候的孩子大都用的这种,所以也没谁笑话谁——
让李龙有些意外的是,家里多了一个人。
梁文玉。
“小龙回来了。”屋子里主要是李青侠和杜春芳在,梁文玉就有点拘谨。
“嗯,你啥时候到的?”李龙笑着问着,“这一路走过来不容易吧?”
“嗯,还行。”梁文玉说道。
其实李龙已经看到门口放着的胶靴子,上面的泥很厚,梁文玉应该是走小路过来的。
“我过来请大爷大娘明天到我家里去吃顿饭。”梁文玉说,“我爸妈听说大爷大娘过来了,就让我过来,看大爷大娘这边……”
“没事,明天我老爹老娘就过去。”李龙直接做了老爹老娘的主,“到时让我大哥赶马车送过去。”
梁文玉也有些意外,刚才他说这件事情的时候李青侠还推辞,杜春芳更是表示不想过去,不想麻烦亲家。
梁文玉就有些急,他这算是带着任务过来的,如果完不成任务,回去老爹肯定是要骂的。
没想到李龙过来就把这事给应下了。而且让他有些意外的是,李龙应承下来,李青侠和杜春芳还没啥反对的意思。看来也就是让李龙做主了?
“中午在这里吃饭,我露一手。”李龙笑着说道,“今天蒸米饭,我烧红烧肉,炒个芹菜肉,吃过再回去。”
“不了不了。”梁文玉站了起来,“我就是说这件事情,家里还有活呢,我先回去了,明天一早就过去啊,小龙你也过来。”
“我不一定。”李龙摆手,“明天看情况。”
梁家老大带着礼物过来请人,是有诚意的。那么老爹老娘过去,也是正常。所以李龙替他们答应了。
但李龙不能算中间人,所以带着老爹老娘过去,应该是李建国的事情,李龙不想掺和。
把梁文玉送走,不等李青侠问,李龙主动解释:
“老爹老娘,我大哥大嫂结婚这几年,娟她外爷经常过来送东西送钱,没少照顾这个家,今天听说你们来了,又让大儿子过来请你们,你们该去。”
“那就去呗。”李青侠其实是无可无不可的,他的注意力还在逮鱼赚钱上,“那今天下午能下网逮鱼不?”
“那倒是能。但明天卖鱼你是去不了了。”李龙笑着说,“我替你卖鱼去?”
“行啊。”李青侠倒也没啥,“说起来你这小海子里,鱼真是多,咋就没虾呢?”
“别说虾了,蜗螺牛、青蛙、蚌壳子都没有。”
小海子里除了鱼之外的动物,只有钉螺和癞蛤蟆。一直到十几年后,李龙才看到有第一只杂交青蛙,就是那种身上灰黄色,只是有三条绿线的。当时也出现了草虾,李龙猜测应该是跟着上下游的水库养鱼的鱼苗一起进来的。
至于田螺出现至少得二十年后了,螃蟹更是将近三十年后有人专门养殖的时候才出现的。而且是在大海子,而不是小海子的。
李龙还是挺佩服这个螃蟹的。那养殖户第一年养,螃蟹咬破网笼逃出来,散的满海子都是。附近的村子里许多人都逮了,然后就感觉这玩意儿除了鲜,也没啥好处,毕竟肉吃起来太麻烦。
因为北疆冷,所以螃蟹当年冬天都冻死了。
然而第二年逃出来的螃蟹,就开始在秋天挖深洞,第二年有少量的生存。
后面大海子以及附近的一些水塘里,便年年都有螃蟹了。
也算是适者生存吧。
中午李龙做了杜春芳非常喜欢吃的红烧肉,肉烧得很烂,又炒了芹菜肉,还把先前腊着的鹿肉蒸了切了一盘。
杜春芳吃的眉开眼笑——虽然她其实只吃了小半碗米饭,和三块红烧肉。
李建国梁月梅从地里回来的时候,听了梁文玉的事情以及李龙的安排,并没有什么意见。
“明天你去不去?”李建国问道。
“你们去,赶马车去,我不去了,我今天还要下网,明天要卖鱼,得去石城卖鱼。”李龙解释说,“大院子里还有些东西需要处理一下。”
“也行。”李建国说道,“我把强强带上,不然中午没办法吃饭。”
“嗯。”李龙说道。
他打算卖完鱼之后,去把已经干掉的水老鼠皮啥的都卖掉,剩下那几张也干透了。而大院子里剩下的就是一些石头,这些自然是不卖的。放着吧,只要不缺钱,他是不打算再卖玉石了。
不仅不打算卖,还打算等那个玉素甫过来的时候,多买一些小籽料放着。
这玩意儿在关键的时候,还是能换一笔钱的。
嗯,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中午饭后,李龙休息了一会儿,等到了陶大强过来,便一起扛着轮胎,带着网去了小海子。
今天带了八条网,主要是大网眼的。明天去梁家,必然是要带一些鱼的。如果能逮到几条大鲤鱼,那自然是最好了。
李龙带着美好的希望,推着轮胎带着网下了海子。
第207章 街面上的二流子多了:卖鱼需要备武器了
第二天李龙和陶大强两个去收网,李青侠睡不着也跟着去了。
虽然今天他那一盆鱼没办法自己亲自卖,但看着鱼也开心。
这回李龙自己进小海子去取网,八条大网眼的网肯定是能上大鱼的,他担心陶大强再被鱼给打下水去,那划不来。
到第一条网的网头位置,李龙刚解开系在芦苇上的绳子,就听到前面不远处水里有东西在扑腾,他提了提网纲就看到扑腾的东西在网线下。
是上鱼了。
李龙心情有点儿激动,他压抑着,慢慢收网。
十几米的距离,等把网收到那里的时候,李龙看到一条半米多长的草鱼被网裹着,不时挣扎一下,有些徒劳。
不是鲤鱼,李龙有些失望,他弯腰用手里已经收起来的网把这鱼慢慢绕紧,然后把鱼抱起来。
那草鱼开始剧烈挣扎起来,李龙已经先一步抠着它的腮和嘴,快速的塞进了尿素袋子里。
这是条四指半眼的网,草鱼重五六公斤的样子,李龙继续往前收着,很快这条网收完,除了一些大板鲫外,网上还挂着两条鲢鱼,一条花鲢一条白鲢,都在两三公斤左右,不算特别大。
第二条网上前五六米啥动静也没有,不过很快李龙就看到一个黄红色的影子在那里沉浮,他立刻放松了拽网线的力度,用拨水板划了两下,等到跟前的时候,看到是一尾三公斤左右的鲤鱼,头尾都是黄红色,身子看着很肥很宽,应该是剧烈的挣扎过,网被它折腾的乱七八糟。
李龙笑了,这条鱼不错!
他按照老办法,直接用网一圈圈把鱼绕起来,在确定这鱼跑不掉之后,伸手到水里,在鱼下面把它托起来,快出水面的时候手指抠住了鱼的腮——
“啪!”
那鱼的尾巴猛的扇了起来,李龙早就防备,身子往后一仰,躲过这一击的同时,把鱼托起来,塞进了口袋里。
这两条网的收获,就已经塞满了一尿素袋子。
岸边,李青侠已经按着陶大强的指位,取出了那个捕鱼的盆子。
今天的鱼并没有昨天那么多,不知道是下的地方不对还是里面的料有问题。
李青侠把盆子端上来的时候有些失望,他对陶大强说:
“这盆鱼,比昨天少四五公斤……”
盆子放在岸边,就听到里面动静不小,李青侠突然就乐了:
“不错不错,这鱼是少了,但听着都游得欢,应该都是活的,活鱼值钱啊!”
陶大强使劲点头表示赞同,他还震惊在李青侠踩水的高超技术里,自己什么时候能有这样的技术?
今天李龙收网比平时时间用的长一些,在岸边时不时能看到那边水花四溅,有点激烈的意思。
等李龙拖着四个尿素袋子慢慢往回划的时候,李青侠忍不住喊着:
“小龙,要不要我游过去帮你?”
“不用不用,主要是鸭鸭草长起来了,划水比较累,还行。老爹你就别过来了,水里面鸭鳖子比较多,咬着麻烦。”
这里所说的鸭鳖子还有鸡鳖子,都是动物身上的寄生虫,类似草鳖子,又有点像臭虫。鸡鳖子长在鸡身上,或者鸡圈墙缝里,吸血为生,咬人一口,又痒又痛,还会传染疾病。
鸭鳖子类似,不过生长在水里,在水里游、逮鱼的人被咬了,通常就是一个大红疙瘩,又红又痒又疼,经常会有人忍不住挠,能挠烂,然后感染,溃烂。
陶大强使劲甩出一根绳子,落在李龙的边上,李龙拽着那根绳子,被陶大强给拉到了岸边。
“鱼多不多?大鱼多不多?”李青侠问道。
“怪多哩,两三公斤的大鲤鱼有四五条,老爹,今天你拿几条去梁叔家里。对了,大强,你也拿两条回去吃,这鱼看着真漂亮……”
“我不拿。”陶大强摆手,“鱼看着漂亮,一点也不好吃,还不如小鲫鱼……我拿些沟鱼回去炸着吃。”
李龙笑了。
曾几何时,陶大强这个回家连热饭都吃不上的人,现在也能炸鱼吃了,真好。
“今天还逮着着稀罕东西,水鸡子!”李龙笑着说,“活的,等从网里取出来,到时给强强玩去。”
三个人分别扛着东西说说笑笑的回去。
回到李家开始收拾鱼的时候,李强一眼就看到了正在网上挣扎的水鸡子,叫着就扑过去,然后“啊”的一声又逃开了。
他被水鸡子给啄了一下,捂着手一脸哭相。
如果不是有这么多人在,指不定就哭出来了。
水鸡子算一种比较奇特的禽类,它的爪没有蹼,但却善游泳,这玩意儿一到夏天在小海子里会有很多,比野鸭子多。
李龙上一世查过资料,这里的水鸡子,是一种名为小鸊鷉(pì tī)的鸟类,喜欢吃小鱼小虾,水生鸟类,比野鸭子小。
李龙网缠住的这只是只成鸟,啄人是很疼的。他记得上一世六七月在小海子里下网的时候,经常会缠到小水鸡子,这玩意儿性子急,被网缠住后挣扎的非常厉害,不少小水鸡缠的时候久了,就把自己给弄死了。
“强强,这水鸡子归你了。我把它解下来,你看是玩还是烧着吃,随你,让你报仇去。”李龙去把那个水鸡子解下来,提着它的头,免得被啄一下——这玩意儿嘴是尖的。
把水鸡子的两只脚给绑在一起,它就没办法活动,李龙把它扔到了墙跟那里,算是交给了李强。
李强这下开心的,跑到水鸡子跟前,蹲下来,小心的看着那家伙。
李龙能看得出来,李强短时间是不想把这水鸡子给吃掉的,他便不再去管,专心的择鱼。
因为要拿大鱼去梁家,所以李龙择的时候很小心,尽量不去把它们的鳞片给弄掉,所以动作就慢了一些。
“这几条鲤鱼你们挑着拿吧。”鱼择完,符合条件的大鲤鱼有五条,李龙一边往尿素袋子里分装其他鱼一边说道,“今天大鱼不少,现在把这鱼放大卡盆里,还能多活一会儿。”
“拿两条就行了。”梁月梅说道,“多了也吃不掉,没办法放。”她说的是实在话。
因为李建国昨天说了,不光拿鱼,肉也要拿一些,还有酒啥的,这已经算是非常不错的礼了。
肉都是小叔子打回来的,但拿多少他从来不会问,问就只会让更多的拿——光给梁家送鲜活的肉都不是一次了。
“多拿几条吧,鲤鱼漂亮,再拿一些大板鲫,”李龙想了想说,“吃不了可以给亲戚送一些,这几年梁叔那边给咱帮着不少哩。”
他这话是给老爹老娘听的,虽然有点博父母的面子,但说的是实话。
留下了两条大鲤鱼,和七八条大板鲫,陶大强拿走两公斤沟鱼,剩下的让李龙分装在三个袋子里,依然在上面铺着两层麻袋,然后就带着李娟出村了。
李娟好几天没坐小叔的车子,这一坐上来,话匣子打开,一路叽叽喳喳说个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