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座垒好,上好压井头,接下来就是等了。
“明天早上就能用了。”李建国说道,“明天还得用水泼一下,免得水泥裂了。”
“这剩下的水泥砂子咋办?”梁月梅看着还剩下一堆拌好的水泥砂子问,“不能浪费啊。”
“浪费不了!”陆英明笑着说,“你家不是养猪了嘛,那就直接打两个猪食槽子呗!”
“打猪食槽子?”李龙脑海里隐隐有了点印象。
这时候用水泥砂子建东西,因为财力的关系,水泥用的少,砂石用的多,所以东西结实不结实,不好说。
到后来,生产条件好了,抹水泥槽子都是直接抹,但这个时候是需要用水泥拌上大量的砂石,原地挖个坑,在坑里把槽子给抹好,然后再填土,不需要填实,过一段时间水泥砂石阴干后再把它挖开,看完整情况。
因为水泥用的少,又没有钢筋加固,所以搞得猪食槽子容易烂,通常三个会烂掉一个。
“抹的时候,用几根苇子当筋,应该不容易烂。”李龙突然想到了上一世听说的豆腐渣工程,那是用竹竿代替钢筋,建楼自然是不行的。但现在如果用苇子当筋抹猪食槽子,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能行吗?”陆英明有些疑惑。
“有啥不行的?”李龙笑笑,“就跟拓土块需要用麦尾(yi)子和泥巴一样,那麦尾(yi)子的作用,就是这水泥里的苇子一样。”
“那就试试!”李建国觉得李龙说的在理,“反正也不费啥。”
正好现在也没啥事,天黑还要一段时间,几个人就分工,李龙去找合适的苇子,李建国和陆英明担着这粗放的混凝土去居民点外面找合适的地方。
干芦苇很好找,谁家都能抽两捆出来——因为入冬农闲的时候,抽苇子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副业资金来源(具体方法后面会说)。
李龙找到合适的苇子,提着铁锨去了南边,这时候李建国他们已经掏出了合适的坑,开始把坑打平了。
要抹出合适的猪食槽,至少土内面是要非常平的,李建国他们就用铁锨把土面拍得平平整整的。
李龙量着坑,开始用铁锨将芦苇剁成长短相应的一截截,在李建国他们抹水泥砂石的时候,把芦苇给架上去。
两个猪食槽抹好后,太阳已经落山,又晾了一会儿,感觉水泥已经开始凝固,他们才慢慢往里面加土,尽量保持着不让土给水泥面造成大的影响。
这一切做完,天已经黑了,李家这边梁月梅烧了汤,两家人说说笑笑加餐了夜宵,直到很晚才散去。
第二天一早,李龙就过去看压井的井座,水泥摸着已经硬了,但还没干。
一家人没敢用,李龙又去看了看居民点南面的猪食槽那里情况,没人过来动,不过肯定应该也没好。
一直到中午,李龙看表面的水泥已经干了,便试着在压井头里放了一些引水,然后压了起来。很快,压力传来,使劲压几下,一股子水就从压井嘴里流了出来。
一开始水还有点浑浊,很快就变清了,水量的确很大,压两下就一大股子水,李龙就着压井嘴接着一捧喝了一口,真的很清甜,很凉爽!
好了,这一项大工程算是完成了。
想来用不了两天,全居民点的人应该都会知道李家打了压井,附近的人家应该也会到这里来挑水吃,毕竟这水多干净!
吃过中午饭,李龙用麻袋将小口径步枪卷起来捆在大梁上,蹬上自行车,往村外骑去,他得进山了。
一路骑行来到县城,李龙先是去了大院子。厢房里的贝母有一部分已经晾干了,李龙把这些贝母收了起来。他过来看主要是担心这些晾着的贝母会坏掉。毕竟贝母比较多,晾起来他也比较粗放,真要坏掉了,那也没办法。
还好,贝母质量不错,房子里温度湿度也还行,这几天天气也给面子,没出啥问题。
从大院离开的时候,李龙又多带了一些子弹,说不定能打着些猎物了。
李龙先去了小白杨沟。看到李龙到了,谢运东他们挺开心,聊了一会儿,李龙检查了这两天新编的抬把子,看着质量都不错,他很满意。
“那些人再没来。”谢运东说道,“咱现在抬把子已经编了二百多了,最多十天,就能收工了。”
“那就让大家加把劲,我看这段时间大家的头发胡子都长了,衣服也脏得不成样子了,是时候该回去了。”
“也是,虽然干活挣钱,但一段时间不回家,还是怪想的。”谢运东笑着说道,“那我给大家说说。”
李龙看太阳已经落到了山顶,便蹬着自行车往自己的木屋而去。
一路上没有看到猎物,倒是听到远方山里几声狼嚎。
回到木屋,李龙看天还没黑,在外面点起简易灶,随便搞了点吃的,吃完便灭了火,回屋睡了。
第二天早上起来太阳已经升了起来,李龙这回慢悠悠的出门洗漱,然后熬粥做饭。
吃过后,他原本打算收拾好然后去小白杨沟,正收拾着,就看到沟口那边有人背着个袋子往这边走过来。
李龙一下子警惕起来,转身就去屋里将小口径拿了过来。
看到李龙拿枪,那个人也紧张起来,他立刻高声喊着:
“我是林业队那边介绍过来的,说你这边收贝母……我就是挖贝母的……你别紧张,别开枪!”
一听对方是挖贝母的,李龙松了口气,高声喊道:
“那你过来吧,你拿多少贝母?”
“八公斤多,就这两天挖的。”那个人慢慢往这边走,边走边说,“我不是一个人,别人还等着我拿钱回去……”
“为什么不下山到县里卖给收购站?”李龙发出疑问,自己收的价格可比收购站低不少。
“我们……是从内地来的,没户口,去了怕被抓起来分到兵团去干活,听说抓到要么到沙漠里去干活,要么就遣送回去,我们不想回去,想先挣些钱,再找份工作……”
好吧,李龙觉得这种传闻有点过时。
他等那人过来后说道:
“现在没有遣返一说了。各地都缺人,兵团其实进入后算是职工,以后老了是有退休金的。不过现在小农经济,做点小买卖也不抓了,你们……听的这消息是十几年前的吧。”
“但是不敢。”那人走近后李龙发现看不出具体年纪,说二十三十四十都有可能,胡子一大把,头发乱乱的,衣服上很多补丁,布鞋也破了口子,就连口袋也是布口袋。
“把贝母倒地上我看看,你们称过没有,多重?”李龙问道。
虽然对方说的很清楚,但李龙基本的警惕心还是有的。
“称过,八公斤高高的。”那个人说道,“其实我们还有,但那几个人说……还是先卖一次再说。”
说着他就把贝母倒在了李龙木屋前的木地板上。
贝母很干净,大小都有,但没有脏叶子、没有泥巴,应该是挑捡过的。
“这贝母不错,我的收价你们应该也打听过吧?”
“打听过。其实我们是让林业队的没收过一次,他们人撤了,我们换地方重新挖的。”那人也老实,说道,“一公斤三块……”
“这贝母,三块我收了。”李龙看得出来,这贝母挖出来后有一段时间了,应该是每天都晾晒,所以半干,而且没有烂的、发霉的。
保存的不错。
“给你二十五块钱。”李龙掏钱,数出两张大团结,和一张五元的递了过去,“如果后面还有,那就早晚过来找我。”
“行行行。”那人接过钱,虽然只有三张,却还是仔细数了数,然后有些激动的给李龙鞠了躬,转身飞快的提着袋子离开了。
李龙看着这人的背影,有些感慨。
在这个时代不少内地人眼里,这里能吃饱饭,有工作机会,但过来后发现,除非有机遇,否则的话最基本的还是在地里刨食。
这些人不想当农民,那么就会想各种办法。大多数还是做小买卖,还有就是打工。后续会有许多走街串巷收破烂、收酒瓶子,或者拿着一包工具去建筑工地上打工。再后来就是拾棉花、打长工等等。
真正想来兵团移民的虽然有许多,但后悔的也不少。
李龙一边感叹,一边把这些贝母收拾起来装进麻袋,放进小房间,打算等离开的时候再带走。
林业队的人虽然离开了,但这些散兵游勇反倒给了李龙一个很好的挣钱机会。
有钱,谁不想赚呢?
第178章 马鹿,原来是因为马,不是因为鹿!
把门锁好,李龙骑上自行车去了小白杨沟。
小白杨沟里,大家还在继续烧条子编抬把子。李龙转了一圈,看没啥事情后,便和谢运东打着招呼,骑着自行车往山里走,他记得哈里木和玉山江他们离开的时候好像专门提过一些有“特产”的山沟,实际上到现在李龙都没有好好的转过。
骑着自行车来到了一处山沟,这里他来过两次,第一次是玉山江带着过来的,说这里有马鹿。第二次李龙自己过来的,当时是想着在这里看看能不能捡到鹿角,但啥也没发现。
把自行车藏到沟口的草丛里,锁好后李龙就提着枪往沟里摸去。
沟里草不是很密,东西走向,阴面的山坡上面长满了松树,下半部是草,有些潮湿。北面的山坡则是大片的草丛里生长着一些小灌木,看着有刺,不是很好走的样子。
李龙提着枪进沟里后仔细看了看,发现这道沟并不是一溜通到头的,有些拐弯,沟底有溪水,水量不大,时隐时现。
这时太阳已经升起来了人,他往阴面的山坡那里斜着走上去,发现这里并没有羊肠小道,应该是没什么牧民在这里放牧,因此还保持着比较原始的状态。
踩在草丛里一步步,两手握枪一步步往前走,李龙这时候觉得自己就跟个撞大运的人一样,跑这里来赌运气,还真是有些儿戏。
还不如老老实实在小白杨沟呆着,看哪些人能帮忙找到猎物的踪迹,直接去打就好了。
不过既然来了,李龙也没打算放弃,他深一脚浅一脚的往前走,走着走着就看到了不少的贝母苗子和党参棵子。
党参现在挖着划不来,里面都是空的,晾干后就一层皮,但贝母现在还没开花,挖着正当时。
只是李龙现在看不上这一点钱了,毕竟以他这个外行,挖半天可能就挖一公斤,晒干也就卖五六块钱。
而真要找到一头鹿,打下来那就几百块的收益!
既然拿了枪了,那就干点猎人的活。
忽略掉这些党参和贝母,包括一些草菇他也放过了,避开那些带着刺的灌木继续往沟里走。
这条沟比较长,在走到接近一半的时候,李龙突然停了下来。
这个地方位于沟里的转折点,正好能看到沟口,也能看到沟头。整条沟像是一个不太平整的钝角,而现在李龙就在这个角尖上。
他看到了在沟头下面二三十米的位置,有一头巨大的马鹿正在那里吃草,边吃还一边不停的甩着脑袋。
它的脑袋顶上鹿角一长一短,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头马鹿远远看去身形高大,和一头半大马驹一样,也难怪叫马鹿!
这头马鹿看着很悠闲,漫步在草丛中,时不时的低头啃一口草,似乎不是很饿,又像是在等待什么。
李龙目测了一下距离,马鹿距离自己这儿有七八十米,这个距离打是肯定能打着的,但小口径的威力对于这头体形和牛差不多的马鹿来说,他觉得不够。
所以李龙打开小口径枪的保险,拉枪机推子弹上膛,双手持枪慢慢往那边摸过去。
如果能再靠近一些,那就差不多了。
李龙一边小心翼翼的往前摸一边观察着那头马鹿的动静,他担心自己走的时候稍一不注意,马鹿跑了那就功亏一篑了。
这草丛里没有路,深一脚浅一脚很是麻烦,偶尔还会有带刺的小灌木挂拉住裤子衣服,让李龙前进不得。
这时候就是在比拼耐心,李龙小心翼翼的解决掉一个个麻烦,眼看前进了二十几米,前面草有点深,他打算过了这一片草,就找好位置开枪。
刚走到那片深草的时候,“扑楞楞”从草丛里飞出一个东西来,直接就窜向了山坡的对面,李龙吓了一跳,然后就知道,糟了!
这玩意儿是野鸡啊!
他也顾不得再小心翼翼的,持枪猛的高抬腿跳出这片草丛,果然看到那头马鹿已经被惊动了,扭头就往坡上跑去,他急忙半蹲着拿枪概略瞄了一下就开了枪!
“啪啪!”
两枪没打完,马鹿已经消失在了对面的坡顶。李龙还有些不甘心,提着枪就往那边跑去,当他气喘吁吁的跑到坡顶再往下看的时候,已经看不到马鹿的身影了。
坡下面是一片深草丛,两边有不算很茂密的松林和灌木,但隐藏一头马鹿是绰绰有余了。
李龙失望极了,他仔细在附近看了看,终于在一片灌木的叶子上看到了一点点血迹——不是血珠子。
打是打中了,但应该不是重伤,所以还是跑掉了。
这算是李龙第一次枪猎失败?
真是有些失落。他往回走的时候,不时的踢一踢地上的草,觉得还是怪那个飞起来的野鸡,又或者是自己如果提前开枪就好了,至少能多打两枪,说不定就留下来了。
结果就踢到了一个东西,直接把那玩意儿给踢起来了。
李龙看了一眼,惊喜的弯腰捡了起来——这是一只鹿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