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第83节

  而且,这样生产出来的材料,一致性非常好,这不废话,单晶的一致性能不好么。

  没记错的话,按照国内半导体发展史,这个时候国内是在搞硅单晶的拉制的,应该是在60年中成功的。

  不过就算成功,要和这个比量产性能和晶体性能,那肯定是比不上的,手上这东西,整合了日后成熟的技术和理念,和现在一片原始的前辈们搞出来的肯定不是一回事儿。

  别的不说,晶体直径就不是一个层面的。

  搞硅单晶的前辈们,对不住了,我等不及了。

  第二天一早,高振东赶到了十二机部。

  会议室里,十二机部的领导、防工委的领导、运算所的厉所长池总工,还有几位不认识的人,应该是半导体生产厂的。

  会议没有太多程序上的繁琐套路,直接进入主题。

  当得知防工委和十二机部需要确认电晶体计算机的下一代研发时间时,高振东思考了一会。

  “如果只是说设计,我可以在一年到两年内拿出下一代计算机的设计。可是要说制造,我想我们现在的能力造起来比较困难。”

  敢说这个话,高振东是有把握的,尤其是在有了4换1的搜索功能之后。他收藏的资料里,是有不少经典CPU的IP核设计的,经典CPU架构和设计的详解的东西也不少。

  这是搞CPLD/FPGA的人喜欢干的事情,而且他们之中,有的人还喜欢开源。

  IP核设计,可以简单理解为CPU的设计图。

  高振东说出的这个时间,让在场的人都很惊喜,但是造不出来这话让十二机部的领导有些诧异,不都是电晶体么。

  “振东同志,不都是电晶体么,能造出DJS-59,为什么就很难造出你的下一代计算机。”

  高振东侃侃而谈:“各位领导,在我的规划和想法里,下一代计算机的工作频率是现在DJS-59的十倍左右,字长扩充到16位,而且体积维持不变或进一步缩小。现在DJS-59位的速度和字长,我很不满意,用起来不够好。”

  一听到这个往天上打卫星似的提升跨度,防工委和十二机部、运算所的人都是又喜又惊。

  喜的是高振东从来不放空炮,他既然这么说,那就必然有一定的把握。

  惊的是高振东的性能提升计划居然如此激进,这个跨度高得有点可怕。

  十二机部领导拍板道:“振东同志,如果你真是这么想,别的不敢说,我们十二机部全力支持。”

  防工委领导也毫不犹豫:“防工委系统也一样全力支持你。”

  能不支持嘛,DJS-59量产以来,给相关工作带来的好处在他们这里,是肉眼可见的,一听有速度快十倍,字长翻一番的好东西,那还不能不赶紧跟上。

  高振东却摇摇头:“事情不是这么简单。我计划中的这台计算机,随著性能的提升,电晶体数量是会急剧增加的。”

  这话几个人都点头认可,性能提升,那肯定是要付出代价的。

  “这台计算机的电晶体数量,不算存储部分,只计算主机本体,我估计其电晶体数量会高达3~4万只,再加上性能提升、字长翻倍,那电晶体存储器也必须相应增加,那总体的电晶体数量增长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

  听见这个数字,大家都有点沉默了,这个数量的电晶体,那价格想来也不得了。

  防工委的领导笑道:“振东同志,如果真是性能达到你说的这个程度的机器,价格翻上十倍二十倍也是可以接受的。”

  他非常清楚,这简直就是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个飞跃。

  其他人也点头称是,可他们没想到的是,最大的问题不在价格上。

  高振东摇摇头:“不是价格问题,而是可靠性问题。在这个规模下,数万只,乃至十数万只电晶体组成的机器,其可靠性、可用性、电磁兼容等性能会急剧下降,乃至不能用。”

  大家这才知道,原来还有这个麻烦,看来高科技的事情,纯靠堆数量,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那你应该有解决方案?既然你都已经规划好下一代计算机了,那么对于其中的问题,我相信你肯定有自己的考虑。”以高振东在工作上表现出来的态度,十二机部领导相信他肯定有所考虑,不会只提问题不提方案。

  这其实也是找领导汇报工作寻求支援时要注意的一个问题,诉苦说困难是应该的,但是别自己一个解决方案都不拿出来,空口要支持,说问题的同时带几个解决方案,那要到支持的可能性要大很多。

  果不其然,高振东点点头:“是有几条路子,我一条一条的说。”

  “首先,我是准备想用集成电路的方法来解决问题,集成电路是国外的一种新技术,现在开始逐渐走向实用了。它可以把很多个数字逻辑器件做到一个体积不大的元件里。”

  “这样可以大大简化计算机的电路复杂程度,解决大量电晶体所带来的问题。”

  高振东的想法,是用集成数字电路来搭CPU,虽然比不上全集成的CPU,但是在这个规模下是可用的。

  就类似74、54、CD4000这些数字逻辑电路芯片,虽然现在这些电路还刚起步,但是从时间上来说,还差不多够。

  在场的人,对集成电路有所耳闻,特别是技术人员更熟悉一些。

  半导体生产厂的人,其实也就是1274厂的人,开口问道:“可是我们现在没有集成电路技术,我们和相关研究院所也聊过这个事情,但是还没有什么眉目。”

  国产第一片集成电路,原本是在1965年才制造出来的。

  高振东点点头:“我知道,所以我的想法是两条腿走路,现在国外应该是有一些我需要的集成电路了,我们可以想办法买一些。”

  “同时,我们国内也可以自行开展研究,如果成功,就展开国产替代工作。”

  “从现在开始,等到我的设计完成,这中间还有一些时间,这段时间不论是等国外技术成熟,出现更多的更符合我要求的集成电路,还是国内自行发展,应该都能有一些成果,正好能跟得上。”

  见大家都在思考,高振东又顺势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实际上今天我来,也就是想在这方面提一下自己的建议。”

  十二机部的领导示意高振东继续说。

  “首先,建议向集成电路制造倾斜资源,从现有技术发展方向来看,包括计算机技术在内的信息技术,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信息技术可以深入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和当年的蒸汽机、内燃机一样,是下一次生产力变革的主要技术之一。”

  没有说是“主要推动力量”,这个时候,用词还是要考究一些比较好。

  “而半导体制造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基础技术之一,没有它,就算我们设计了再好的东西,也无法生产,只能生生被别人卡住脖子。”

  “现在半导体技术刚刚起步不久,正是我们和国外的差距最小的时候,只要投入一定资源,就能让我们至少紧跟国外的脚步,不落后于人,甚至在某些具体方面,还能有一点区位优势项目,让我们在某些情况下能占据一点主动。”

  这几句话,说得在场的几位领导目光连闪,抓住新生技术的机会,紧跟国际水平,发展区位优势,保持战略主动.

  防工委和十二机部两位领导交流了一下目光,十二机部领导笑道:“‘信息技术’,这个提法好啊。不愧是硕果累累的尖端技术人才,没想到在具体技术成果之外,在科研战略上也很有想法。那具体一点有没有建议?”

  高振东拿出自己写的那张纸,递了过去:“这是我在这方面的一点具体想法,不一定成熟,个人看法,仅供参考吧。”

第151章 4DL不搞了?(3k)

  高振东就只准备了一份,两位领导轮流传阅。

  “五年内,向半导体制造业倾斜投入”

  “科研院所展开半导体制造相关研究.”

  “在高校增加相关专业,培养计算机人才,特别是编程人才”

  “广泛推动计算机在军事技术中的应用,并同时展开民用应用推广”

  “发展通用和嵌入两种常用规格计算机,并保持一定的叠代速度”

  “顶级科研院所和高校保持对大型、巨型计算机技术的跟踪”

  “开展计算机各类应用软件的研究.”

  “开展计算机间通信技术研究.”

  说实话,在所处这个环境下,很多建议是没法提的,同时,太长远的也是没有用的,原因不说也知道。

  所以高振东只是想埋下更多种子,尽量打好一些基础,这样条件合适,再次发展的时候,也许能有机会提早翻盘。

  种子是什么?无非就是人员、基础技术、应用。

  如果这些都能形成一定规模让使用者难以割舍,那也许能维持一定的发展。

  至于什么地方应用计算机,在有变化的时候,受影响可能稍微比较小?那不言而喻,军事。

  至于网络技术什么的,高振东没有明确提,只是埋下了一点点伏笔。这玩意有些邪性,看大毛子那边搞OGAS最终的奇葩情况就知道了,得再缓缓,或者说做出来再说。

  所以,最终,高振东写了这么一份看起来有些奇怪的东西出来。

  不过对于这东西,两位领导却是觉得很有用,虽然里面有些话看不懂。

  两人一边看,一边请高振东解释一些他们不太理解的东西。

  而一开始的目的:确定下一代计算机研发的计划,并确定其是否具备维持先进性的可能,这个事情被暂时扔到了九霄云外。

  最终,两人非常满意的停下了和高振东的交流,这张纸虽然薄薄就一页,可是内容还是很丰富的。

  时不时参与讨论的运算所与1274厂的人也收获颇丰,不过由于有一些跟不上或者不能完全理解高振东几十年后的理念,有些东西理解暂时还没那么到位。

  在这里是定不下什么事情的,毕竟今天会议目的不是这个,参会人员的组织配备也不合适。

  但是高振东已经在和计算机联系最密切的部门面前,把这些东西抛出来了,引起了注意,至少在防工委和十二机部,接下来应该是会有所动作。

  讨论完高振东的一张纸,所有人终于想起了今天的会议目的,防工委领导对十二机部领导道:“看来保持先进性这个问题是不用担心了,振东同志的想法,只要能落实一小部分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十二机部领导笑道:“就他拿出这张纸之前的那个下一代计算机的构想就足够了,都用不到这张纸上的东西,哈哈哈。”

  两人最终决定,通知外事和外商那边,防工委和十二机部核实,国产计算机具备保持先进性的能力,两部门对DJS-59的出口,不持反对意见。

  等到散会,高振东却被防工委的领导叫住了。

  “振东同志啊,我有一个想法,自从上次4DL的会议过后,就一直在脑袋里转,可怎么也没想完整,想向你咨询一下啊。”

  “领导,不敢当,您说。”

  “上次我记得你提到4DL的作战方式的时候,提到过一句‘不只是运输,而是要随坦克一同突击’?你是有完整的想法?”

  高振东这才想起来,这是自己当时把步兵战车的理念给搬了出来,没想到防工委的领导如此敏锐,一下子就抓住了。

  他不好意思的笑笑:“自己瞎琢磨的,不一定对,也不一定完整。”

  防工委领导笑了:“琢磨得好啊,就是要你们这种人多琢磨,说来听听,有什么说什么。”

  高振东想了想:“我的设想里,对于核心、精锐、箭头这类的装甲突击力量,装甲运输车这种‘运输——下车——作战——上车——运输’的作战方式,存在战斗状态转换时间长,支援力度不足,任务弹性小,攻坚力量弱的问题。”

  “所以我就想,是不是在精锐装甲力量里,把装甲运输车升升级,升级成‘步兵战车’。”

  “步兵战车?这个概念有意思。”

  “对,步兵战车。”高振东又强调了一遍:“它相比装甲运输车,有更强的步兵支援火力,有一定的反装甲性能,装甲也比装甲运输车更厚更重,能完全的抵御所有除反装甲火力之外的步兵武器的打击。”

  防工委领导反应也很快:“你的意思,是一台专门欺负坦克以下的陆战部队的车子?”

  高振东点点头:“对,这台车主要的任务就是完成步兵的作战任务,直接配合坦克部队突击作战,同时也可以对轻型装甲车辆或非装甲车辆造成致命打击,解放坦克火力。而在步兵攻坚的时候,也能及时提供强大的伴随式攻坚火力支援。”

  然后,高振东又投下了一枚诱饵:“如果能有合适的高效又廉价的反坦克武器配装,比如反坦克导弹等,车组在车内控制,那在必要的时候,甚至和坦克一起,与敌方的坦克部队放放对。”

  这话一出,防工委领导眼睛直接就亮了:“这个想法好!这样在面对弱势敌人的时候可以靠装甲和火力以大欺小,面对优势敌人的时候可以配合坦克以少打多。妙啊!!”

  一时之间领导也想不出太多,可是已经能想到的一点点就让他觉得这玩意好,当然,他也不是没有担心。

  “贵不贵?”

  “应该比坦克便宜不少,我估摸著,四分之一到八分之一吧。”

  防工委领导一下子就上头了:“那4DL不搞了!把装甲输送车换成你说的这个步兵战车!”

  这把高振东吓住了:“别啊领导,这个还是比装甲输送车贵不少的,这是大规模装备的东西,我觉得,真要搞的话,配装精锐部队就可以了。”

  防工委领导这才冷静下来,哈哈一笑:“激动了激动了,这个事情可以搞,我回头推动一下,先搞个论证。振东同志,到时候你可一定要来参加!”

  高振东一个立正:“保证随叫随到!”

  在十二机部参加完会议,高振东骑车回了第三轧钢厂,这个会议议程不多,速度还挺快,一个早上的时间都没花完。

  既然时间还剩得多,那就不能直接回家了,工作还是要做的。

  回到厂里,正好是午饭时间,高振东直奔食堂,排队打饭的时候,看见傻柱和秦怀茹有说有笑的,打菜的时候,傻柱的手没抖。

  这个时候傻柱还没收马华做徒弟呢,打饭的事儿,他自己也是要亲自上阵的。

  吃完饭,高振东回到自己办公室,拿出文稿纸,开始写一份申请。

首节 上一节 83/4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