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振东心里也挺开心,近距离作战不是战斗中的常态,但是却是最看运气的作战样式之一,距离的拉近,抹平了技战术上的差距,有时候就全看谁的运气好。
也别说全军推广,如果能有一些会经常处于这种战斗环境下的部队能有针对性训练,想来也是有不少作用的。
他想尽办法,搞一次性火箭筒和枪挂榴弹,就是为了削弱脏三经营多年的地利优势,如果参战战士能有一些这方面的训练,那就能进一步降低意外发生的概率。
他想了想,补充了一句:“首长,我觉得除了部队,负责地方治安的同志和经常与敌人近距离接触的同志才是最需要这个的。另外,这种打法是需要子弹来喂的,我在战场上敢用这种方法,也是因为我们的后勤和弹药供应比以前好很多,自动武器也比较多的缘故。”
任何战法都是要和条件挂钩的,按照最困难的时候一场战斗只有几发子弹加上手拉栓的条件,自然也就没法这么打。
这时候枪枝比较泛滥,而且败军虽然没有了,但是敌特、盗匪、坏分子还是比较多的,手上往往都有枪枝,一线搞治安的同志是经常需要直面敌人的枪口的,而他们的巷战、搜点、入室之类的近距离作战是最多的。
而经常和敌人近距离接触的,边防战士绝对是榜上有名。
老同志听了高振东的话,点了点头:“嗯,你说得有道理,不过子弹这个事情就不用担心了,有你们这些技术工作者努力,现在我们不担心这个。”
嗯,我知道,我还知道不但子弹多,手榴弹也多,“弹如雨下”是客观描述而不是夸张修辞。
老同志看了看高振东,饶有兴致的道:“有没有兴趣去部队里带带兵啊?替我们练一点兵出来看看。”
所有人都被这老同志想一出是一出的想法给搞惊呆了,包括高振东自己。
“首长,我只是想法多一点,真要论作战技术和带兵,还得是部队里的同志,他们比我强多了。而且现在我的工作也比较紧张……”
高振东可万万不敢接这个嘴,都别说手上一大把工作了,就算抛开所有工作去搞这个事情,恐怕系统刚升级的60天时间都不见得够用。
老同志一想,也为自己跳脱的想法给弄笑起来了。 以这位同志在部队上的作风和成绩,想来回到地方上,那也是行业里面的骨干,身负重任的,哪儿可能说抽调就抽调,别的不说,就看今天京城工大的老师学生们对他的态度就知道,他肩上的担子,恐怕也重著呢。
他想了想,退而求其次:“那这样,你把你的想法整理整理,写个东西给我,我找人落实。”
嗯,那就没事儿了,我刚降价的搜索机会早已饥渴难耐。作为前世的资深军迷+真人CS爱好者,CQB的东西还是存得有一些的。
高振东并腿立正:“是!”
看著他精神十足的样子,老同志是打心眼儿里喜欢:“嗯,那你去忙吧,我可就等你的材料了。”
高振东转身去继续参加柳教授他们的工作,等到枪挂榴弹试射的时候,部队的同志听著“嗵……嗵……”的击发声,还有枪挂榴弹在靶子上爆炸的景象,乐得合不拢嘴。
老同志是第一次亲眼见到枪挂榴弹,高兴异常。
“这个东西好啊,打得远,打得准,威力能比得上手榴弹!简直就是步兵手中的大炮。携弹量还大,好啊,太好了。要是当年有这东西……”
他感慨的摇摇头,没有说下去,眼里闪著光,有遗憾,也有高兴。
当年打小鬼子的时候,在军工人员的努力下,是有一些枪榴弹的,缴获的鬼子手榴弹本来就能用在掷弹筒上,我们的同志进行了改装仿制,作为枪榴弹使用,这个枪榴弹是要在枪口前加挂发射筒的。
不过数量实在是少,使用比较麻烦,性能和这个时候的枪挂榴弹比起来也逊色不少,没能起到主力作用。
旁边一位长期驻扎在京城工大的部队代表道:“首长,这个东西,也是刚才那位高总工带著京城工大的同志搞出来的。”
老同志闻言一惊:“啊?这位同志还是个多面手啊,看来刚才我的想法果然要不得,差点儿办坏事咯,哈哈哈。他人虽然离开部队了,可是心却一直挂念著的,好同志!好同志!”
他们正在这里观摩交流,老同志带来的一位同志像是发现了什么,和战友交代了一声之后匆匆离开。
只见他与在试验场周围的某位同志交流了一下之后,又走回来。
他在老同志耳边轻声说了几句,老同志脸上一惊。
“什么?看来他的保卫级别还不低呢?”
“嗯,是的,那边的同志就是为了这个事情才在这里的。”
“是哪个单位的同志?”
“防工委指派的。”
老同志眼睛看向场中忙碌的高振东,喃喃自语:“看来,他不止搞点儿枪这么简单啊。”
随即又回过神来:“那他在靶场上瞎晃悠什么?瞎胡闹!你去通知京城工大的同志,今天的试验到此为止,先把今天已经搞完的试验结果总结总结,明天再继续。”
他身边的同志面有难色:“首长,这不好吧?你不也在靶场晃悠嘛。”
老同志一时语塞:“这……你小子还会扯淡了是不?我们能一样么?”
“不一样,我觉得你更重要。”这位同志撇了撇嘴。
老同志狠狠的剜了他一眼:“行行行,通知他们散了散了,我也走,行了吧?”
“好嘞!”
接到老同志那边的要求,柳教授他们依言而行,枪械试验要做的事情不少,自然不是一天能搞完的,这个安排也没什么。
见今日的试验结束,高振东和老同志打了个招呼,离开了京城工大。
防工委那边,也很快接到了关于这一天的试验的情况。
防工委领导对于试验他没说什么,他对这个班用枪族和枪挂榴弹的整个过程和现状是比较掌握的,大方向上一切都挺好,没什么好担心的。
第491章 安全无毒,环保人道
不过听到老同志想调高振东去练兵的时候,却是没忍住大笑起来。
“这个老家伙,眼睛倒是挺毒。只可惜啊,下手晚咯,哈哈哈。”
同样是在防工委,一名同志接到了驻扎三轧厂三分厂同志的一份总结汇报。
看著这份汇报,他眉头紧锁。
“这人也忒多忒杂了,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不接待还不行,个个都有重要工作。这不成,得立点儿规矩,不能让人随便进到核心区去,尤其是办公室试验室。”
说完,他转头从文件柜里拿出一份现成的制度文件,开始勾勾画画,修修改改。
——
三分厂里,高振东正在拿著一叠纸张修修改改。
不是别的,他正在改的,正是一份近距离突击作战的指南。
既然答应了,那就早给早了事,他这里早一天,那同志们开始训练也就可能早一天,反正不涉及任何需要研究的地方。
这东西是他花三次抽奖机会从系统里提出来的,之所以修改,主要是有些不太合适,或者超出现有背景条件的东西需要调整一下,花上一个下午也就改完了。
唯一困难的是一些涉及到人像的图,图上的装备和装具和现在的不太搭,高振东非常鸡贼的用火柴人做了替代。
我又不是画家,用火柴人替代很合理吧?
只要把重要的姿态和关节如实的体现出来就可以了,再说了,部队的同志也不是傻子,他们没准根据这些图,能有更合适的想法也不一定呢。
改著改著,高振东摸起了下巴,这玩意改还是不改呢?
不改吧,现在真没有。
改了吧,这玩意还真有用,而且是超前装备里,比较容易实现的。
想了一会儿,高振东在这里写下了一个【注:详见附件1】,然后继续修改后面部分。
改著改著,他又增加了一个【注:详见附件2】。
花了一些时间改完之后,他摇了摇头,还是没忍住啊,还得加点儿东西。
好在这两个东西不用他自己花太多精力,主要是想法比较新颖,现在的同志暂时还没往那个方向想而已。而具体的实现,估计国内想搞的话应该问题不大。
他正写著附件1和附件2呢,有人敲门。
起身开门一看,是谢建业,手上拿了一叠纸。
一边把谢建业引进来,一边笑道:“哟,老谢,你在我这儿可是稀客啊,哈哈哈。”
由于工作原因,谢建业在厂里是很少会到高振东办公室里来的。
谢建业笑道:“无事不登三宝殿,这不,上头关于内保工作,有最新的安排和规定,其中有一部分需要你这里的配合,我就给你拿过来了。”
高振东从他手里接过文件,一边翻看一边问:“你应该已经了解了吧?先说说。”新的内保规定,全面通读了解是肯定要的,不过先听老谢说说重点,解读解读。
政策和制度文件很多时候就是这样,规定不一定能看得懂,得看解读。
谢建业指了指文件目录的某几处:“主要是这几个地方。”
高振东眼睛扫过去,看到的是诸如“访客接待规定”等类似的字样。
谢建业让他一边看,一边开口解释。
“主要是你这里访客多,访客本身很重要,同时你这里又是内保工作的重点,所以为了进一步规范和提升内保工作,对于访客接待等做出了一些规定。”
“负责内保的同志在你办公室附近,收拾了两间会客室,从这个规定执行开始,原则上你、以及技术科等部门的同志会客,都是在这个地方进行,至于他们能否更多、更深入的进入内部,就要根据条件综合来判断了。”
高振东了然,随著自己这里成果的增加,发生这种变化也是正常现象,部里、防工委、十二机部等等,哪个看著三分厂都是提心吊胆的,肯定得规范和严格起来。
虽然自己重要的东西都在存储库里,办公室里那堆也就是装装样子,但是别人不知道啊。
防工委:别扯淡,有的东西自己可能觉得不重要,实际上不是那么回事儿。
他把文件收下来:“行,我知道了,回头我好好看看,什么时候正式执行,通知一声就可以。”
谢建业事情办完,也知道高振东忙著呢,正要离开,高振东叫住他:“来都来了,总不能空手出去,我这里有点儿好东西,来来来,见面分一半。”
谢建业乐了,这个好,一点儿不客气,直接把高振东拿出来的一条烟撕了半截,揣兜里跑了。
高振东坐下来,继续写他的那两个附件。
当天下午,高振东在靶场上碰见的老同志,就通过机要通道收到了高振东的文件资料,都在京城,加急!速度还是很快的。
至于为什么是直接送纸质的,主要是要老同志对著闪闪的屏幕看东西,还是有点儿难为人了,而且那些火柴人也没法编辑到电子文件里嘛不是。
——《关于近距离突击作战的一些想法》。
高振东名字起得很谦虚,这就只是我的想法而已,别说指南了,对不对都不一定,反正我把我的想法说出来。
老同志戴上眼镜,边看边点头,嗯,不错,我就知道这小子肚子里有货,只可惜啊,想拉是拉不过来咯,也不能拉过来。
内容很齐全,近距离突击作战的样式、分析、训练、兵力组织构成、装备、战术战法都有,甚至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那小子还给配了图!
“哈哈哈,有趣!”
老同志看著纸上的一片灵动的火柴人,乐呵呵的笑出了声,嘿,还挺会想办法。
正当他看得津津有味时,一个没见过的名词映入了他的眼睛,这是什么鸟玩意?没听说过啊,而且还不止一个。
再一看,有附件负责解释的,那没事儿了。
在他看来,细节装备的重要性肯定是不如战术战法训练等等内容的,因此他并没有急著去翻后面的附录,而是继续看前面成体系的内容。
实际上也是如此,单一武器很少有能决定性的改变态势的,比如S1发明的坦克,其实对于堑壕战地狱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改观,真正发挥作用,是到了S2有了合适的战术之后,才有了高卢鸡的光速滑跪。
冷知识:被人们笑话了几千年“纸上谈兵”的赵括,初出茅庐就面对战神白起,但他坚持的时间比高卢鸡长,而且最后亲率前军突围,最终战死,嘿,人家没投降。
老同志看完除附件之外的所有内容,连连点头:“嗯,这个不错,再归整归整,军校里能学,部队也能学,地方剿匪反特的同志也能学。”
带著满意的心情,他翻开了附件。
——《关于研制闪光震爆弹的建议》
——《关于研制催泪驱离弹的建议》
两份附件都是装备的研究建议,至于催泪驱离弹这个略显繁琐的名字,是高振东故意的,主要是催泪弹这东西吧,有点儿敏感,严格说来属于化学武器的一种。
所以高振东在起名字的时候,除了凸显“催泪”之外,而且还强调这个的作用是“驱离”,不是为了毒死人,只是为了让目标挪挪窝而已,很仁慈吧?
老同志一看,果然,这位小高同志不是那种管杀不管埋的,既然提到了新东西,就肯定会拿出对应的建议来。
他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高振东的两个建议,建议里面涉及到技术的不多,而主要是概念性、描述性的内容。
“通过闪光和巨响让敌人短暂失能?这和扔个手榴弹有什么区别?费这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