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第218节

  仔细心算了一下,这个石墨材料应该可以,宋总心情畅快,这个问题真是发现得快,解决得也快,材料领域的同志们工作真是太出色了。

  “谢谢伱,高顾问,你这几句话可是解决了我们大问题了,节约了我们好多时间。”

  这个事情算不上拦路虎,毕竟都已经走到这一步了,无论如何是要解决的,要不那推进剂不是白搞了?

  这个事情不是什么太高难的问题,大不了重量换性能,还是有路可以走的。

  不过最重要的时间,却是被切切实实的给节约下来了,否则延宕一段时间,可能一两个月就没了,这还不算用其他技术手段,带来的对整个系统的影响。

  高顾问靠谱啊!一边感叹,一边感谢的宋总挂了电话,心情愉快的给碳研院打了一个电话。

  得到了碳研院那边确切的消息之后,他笑呵呵的回到试验现场,向正在忙碌的同志们通报了一个好消息:“同志们,通报大家一个好消息。这个喷管喉衬的问题,在咨询多家单位之后,在我们的外部技术支援力量,以及东北碳研院的同志们的配合努力下,已经初步得到了解决!”

  所有的同志都有些愕然,他们从来没有享受过这种刚出问题,转眼就解决的待遇,这是真的?

  愣了一会儿,大家才反应过来,一起欢呼。

  宋总让大家高兴了一阵,才笑道:“现在,负责结构设计的同志,根据碳研院那边发过来的新材料参数,对重量分布等设计进行重新计算,进行必要的修正之后,发到碳研院那边去,他们会给我们加工。”

  说完之后,他又补充一句:“我去找型号总师,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下一步,我们要准备打全程遥测弹了!”

  ——

  某化学研究所,一位研究人员正在用碘量法滴定测量一份试样。

  试样虽然被密封,但还是散发出一丝鱼腥味,但是被防护服和面具保护起来的他闻不到。

  随著滴定剂的滴入,指示剂显色,滴定到达了终点。

  研究人员开始拿著滴定数据,计算著什么。

  数据并不复杂,手算,他们有两台DJS-60D,不过这个程度的数据还不需要麻烦到那宝贝。

  很快,面具后的眼睛漏出了一丝喜悦,他做好了试验收尾,收拾好试验用具,洗消之后,拿著实验数据往一间办公室走去。

  办公室里,几个人正在交流著什么事情。

  “岳研究员,滴定结果出来了,结合其他检验结果来看,偏二甲肼的产率达到了45.3%!”

  岳研究员闻言大喜:“看来这个液相氯胺法的选择是对的,能够合成偏二甲肼,安全性高不少,产率也不错。”

  最早期的偏二甲肼,如在1936年,就有用二甲胺亚硝化法的报导,本质上是用亚硝基二甲胺还原,这东西是一个致癌物。

  后来有用是用气相氯氨法,好处是反应速率快,但是过程毒性大,反应不好控制。

  原本我们最早的偏二甲肼,是在1968年诞生的,当时的科研人员直接承担著风险,直接研究使用液相氯胺法合成偏二甲肼,一举成功。

  虽然产品本身的毒性是没法改变的,但是至少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毒性。

  现在这个事情被提早了这么多,科研人员仍然选择了这条路。

  原理上来讲,原料用液氯、液氨、二甲胺、氢氧化钠为原料,混合后在常温下反应即可,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可比气态的容易控制多了。

  实验室里小批量合成的话,可以用氨水、次氯酸钠、氯化铵、二甲胺、氢氧化钠代替,省去液氯和氢氧化钠生成次氯酸钠这一步。

  从这里也能看出来,实验室生产和工业化生产,那路子还是有明显不一样的。

  岳研究员说完,转头叮嘱其他研究人员:“你们尽快把产物进行蒸馏提浓,同时继续用现有方法合成,争取尽快拿出一批能用于理化检测的高纯度偏二甲肼来。”

  安排完工作,他去机要室打了一个电话:“老蔡,你过来一趟吧,偏二甲肼初步合成出来了,情况比较乐观。”

  蔡总闻言大喜,动作还真挺快。

  他非常急切,第三天就赶到了岳研究员这边,这年头,这个速度绝对是神速。

  等他赶到的时候,第一批高纯偏二甲肼的理化试验已经做完了,他只要看报告就好。

  这份报告看得他一脸的笑容,简直合不拢嘴。

  冰点,-57.2摄氏度,好,北方能用了!

  沸点,63.1摄氏度,更好,南方能用了!

  比重,0.79(20摄氏度),和酒精、煤油差不多,这个好,至少燃料箱的承力结构省了不少事儿,不过不知道材料是不是要变。

  燃烧热,19000kJ/kg,这个低点儿,没事儿,我们看比冲。

  比冲,260s,妥了,就它了。

  看见他乐得合不拢嘴,岳研究员又递过去另外一份报告:“让你高兴的这儿还有呢,看看吧,我都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

  这是一份稳定性测试报告,参数和数据略过,结论部分就让蔡总极为高兴——热稳定性好,同时对于摩擦、冲击、枪击、压缩、振动等均不敏感。

  燃料啊,燃料的脾气能这么好,真是没想到。

  对于蔡总来说,这意味著只要别漏出来,那这个东西的存储和运输都非常安全。

  实话说,老毛子用这玩意一直用到21世纪,不是没有理由的。对他们来说,毒性?毒性是什么?至少能保证没人喝了嘛不是。

  除了有毒、维护复杂度略高之外,这东西做井射导弹燃料,那简直就是神选。

  看著他一脸的惬意,岳研究员笑道:“再看看后面。说实话,我都不知道给你推荐这东西的同志脑袋有多天才,或者说他到底掌握了多少知识,能给你推荐出这么一个东西来,简直就是给你量身定做的。”

  蔡总继续往后一看,笑得更开心了。

  兼容性——铝、铝合金、不锈钢,兼容性好。

  兼容性不是相溶性,兼容性是指两个东西在一起能相安无事,说人话就是:铝合金容器、不锈钢容器,都能装这玩意。

  不行,我得去给高振东同志打个电话,太高兴了,忍不住!

第354章 一边口胡,一边脑补

  接到电话的高振东,心情是舒畅的,听著宋总在电话里说起这个燃料的好处,他也是心情愉快。

  至于在机要通道里聊上天儿了是否合适?有什么不合适的,讨论火箭燃料呢,别闹。蔡总是抑制不住的高兴,多说几句怎么了。

  好不容易听完蔡总的话,高振东没忍住和他开了个玩笑,其实也不是开玩笑,是真事。

  “蔡总,你猜这东西用什么灭火最好?”

  如此的高能有机燃料,那必定是要用很高级的灭火手段吧?

  蔡总猜了好几种,高振东笑呵呵的道:“这东西灭火,用水最好!哈哈哈。”

  这可彻底把蔡总给整不会了,这么简单的?

  随即反应过来,这是不是意味著,装这东西的基地,不需要特殊的灭火设施设备和设计了?

  既省事儿,又省钱啊!

  毕竟有的地方虽然水很金贵,但是无论如何比不上那些稀奇古怪的的灭火剂贵。沙子倒是遍地都是,可是你也扬不上去啊,而且沙子对偏二甲肼来说,不是好的灭火剂。

  两人说笑了一会儿,高振东想起来以前看到的一些东西,顺口问道:“用液相氯胺合成法的话,那产率是多少?”

  蔡总心情振奋:“很高,能到45%以上。”

  嗯?这叫很高?

  工业化生产的偏二甲肼产率多高,高振东没有深入查过,不知道。但是实验室的产率他是看到过资料的,记得都到80%多了。

  没听见高振东的回话,蔡总心里意识到也许有什么问题。

  “高主任,这个产率,有问题?”

  高振东沉吟了一下,问他:“蔡总,原料里有没有次氯酸钠?”

  别的东西他是彻底遗忘了,否则他就直接在上次就告诉蔡总了。

  不过这个东西他记得,因为次氯酸钠是实验室和大批量合成的主要区别,印象深刻一些。

  工厂合成用液氯和氢氧化钠生成次氯酸钠,实验室是常常直接用次氯酸钠的,也许这就是区别?

  这个问题可把蔡总给问住了,倒不是他不能说,这个事情在高振东这里还是能说的。

  主要是他也不道啊。

  他想了一下:“高主任,这样,你问的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我叫研究人员过来,你和他沟通,你别挂,等著啊。”

  高振东在这边等了没两分钟,就听见那边响起了一个声音:“同志你好,我是这里负责燃料合成的研究员。”

  两人谁也没说自己叫什么,高振东只是把自己的问题复述了一遍,并且补充道:“理论推算,如果采用次氯酸钠作为原料的话,产率是能达到80%以上的,所以我就问问。”

  岳研究员心下暗惊,他的确是用了次氯酸钠作为合成原料,在实验室里,直接用次氯酸钠比氯气和氢氧化钠合成次氯酸钠方便,如果是大批量合成,那情况就刚好反过来。

  对方能一口说出自己所用的原料,并且说出两者之间的差别,果然,作为提出这个燃料选择的人,不简单。

  其实他不知道,高振东只隐约记得这么个事儿,其他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主要是当时看到的论文里的产率非常高,比论文里所说的引用文献数据高出30%还多,所以印象深刻。

  “对,我的确是用到了你说的这个东西,摩尔浓度为.”

  岳研究员刚说到这里,高振东想起前几天开会的事情来,大喊一声:“停!这个你就不用说了,呵呵。我只说我的一些推论和想法,伱觉得有参考意义就听听。”

  这位同志还挺注意纪律的,岳研究员心想。

  “嗯,好的,你请说,我这里准备好了。”

  高振东努力回想著,慢腾腾的道:“反应温度不是越高越好,这个反应温度控制在25度是最好的,反应物浓度也不是越高越好,以次氯酸钠浓度为基准,0.8mol/L为宜。另外,就是缓.”

  他就只记得这两个数字,说到这里,高振东卡住了,“缓释剂”?“缓慢反应”?记不得了呢怎么,这玩意实在太偏,自己根本没在意,忘得很彻底,是不是花费4次抽奖机会去找找那篇论文?

  然而,岳研究员马上就解决了他的纠结:“同志,你继续说,我跟得上,你刚才说到了缓冲剂是吧?”

  说完还在心里赞叹,对面这位同志真是太贴心了,说要点的时候,慢条斯理的等著自己记录不说,还特意停下来,给自己留足时间。

  啊,对,就是这玩意!缓冲剂!

  高振东马上接了下去:“嗯,好的。缓冲剂的量也不能太大,够用即可。建议是有条件的话,拿缓冲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浓度设计一个正交实验,看看哪个最好。我觉得你这个合成方法的产率是应该能到80%以上的。”

  正交实验,用各种条件的不同状态组合,设计多组试验,寻求其中对实验结果影响最大的因素及排列,并可以根据结果组合出最佳组合来。

  这回就说得顺嘴多了,也只记得这么多了,记得那篇论文里就是搞了个正交实验,选了一个最合适的条件搭配。

  至于具体是什么,他就不知道了,刚才这些话颇有一点口胡的味道,但是他已经尽力了。

  好在,不用他记得,对面的岳研究员自己就脑补出来了,人家可是真正的化学方面的大牛。

  “嗯,同志,你说得有道理,次氯酸钠对氨的氯化是放热反应,温度高了,氯、氨、氯氨都会挥发,对产率的确有影响,真是太低不行,太高也不行啊。”

  高振东人是懵的:我说什么了?我什么都没说,都是你在说。

  他只好嗯嗯啊啊的附和。

  “这个浓度,我是考虑到反应物浓度低,二甲胺和氯氨缩合就困难了,后期精馏提浓也会麻烦,就增加了一些,没想到啊没想到。你这个提议很好,以次氯酸钠浓度为标准,确定了次氯酸钠浓度,以此确定其他反应物浓度.”

  高振东:呵呵,你说的都对,你说啥就是啥,这玩意还有这用处?

  其实他们两都不知道,不考虑其他的话,偏二甲肼反应物浓度越低,产率越高这个结论,在国外是有文献的。

  嗯,但那篇文献发表于4年后。

  说到这里,岳研究员情绪高昂:“我这就设计正交实验,一定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条件组合来。”

  实验室的反应条件结果,对于批量合成工艺是有重大指导意义的,也难怪岳研究员如此高兴。

  “太感谢你了同志!你的指导,对我们的帮助非常大,如果有机会,一定要来我们这里看看。”

  高振东:不来了不来了,这玩意我真不懂!来了受罪。

  不管怎么说吧,结果是好的,两人笑著道了别,蔡总接过电话,也和高振东道了别,这个时长比较超规格的机要通话这才断开。

  挂断通话,岳研究员对蔡总道:“这位同志在这方面钻研很深啊,用几个重要的核心点,一下子就把合成工艺的改进方向和方法都引出来了,要不是有纪律,我非得要你告诉我他是谁,去拜访拜访他。”

首节 上一节 218/4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