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第209节

  “刘师傅,你是厂里的老同志,从你一贯表现来看,对于我们的保卫和安全工作,是非常上心、非常积极的”

  保卫处张处长上来就先把刘海中猛夸了一通,听得刘海中是无比的舒坦,心思禁不住有些活泛起来。

  老刘我,这是要时来运转了?领导终于看到我的努力了?愿意给我机会,给我加担子了?

  就在他浮想联翩,美梦连连的时候,果然就听到了天籁之音。

  “.你的表现,厂里也都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所以,现在有个担子,想看看你愿不愿意挑一挑?”

  一通夸奖之后,张处长总算是说出这次叫他过来的原因了,把刘海中急得不行。

  担子?挑一挑?

  说到这个,刘海中可就不困了,脑袋里如一声炸雷响过,我就说嘛,我的努力和态度,总之是不会被领导们忽略的嘛。

  他的文化,也想不出诸如“明珠蒙尘”、“怀才不遇”之类的话,总之就是想得挺朴实。

  有担子是吧,还没听是什么呢,刘海中已经忙不迭的点头:“我愿意,我愿意,请组织和群众考验我。”

  这种话他在收音机里听了不少,顺口就说出来了。

  张处长皱了皱眉:“刘师傅,别急别急,你暂时还不是组织的人,用不著组织考验。”

  早就听说这个刘海中有点想进步想昏了头,如今看来果然有点儿不太正常。

  “哦哦哦,那请厂里尽管给我压担子,我绝不皱眉。”担子越重,不就意味著位置越高嘛。

  不至于不至于,张处长心里想著,嘴里说著:“是这样,我们厂的生产任务和生产的产品,是越来越重要了,为了生产工作的安全进行,厂里决定加大保卫巡逻的力度。这么一来,光靠我们保卫处和民兵队的力量,就有点不够了。厂里希望从老同志里面,挑选一批,新老结合,以老带新,补充一下巡逻力量。不过先说好啊,这个事情是没有额外的工资的,只是保留你原来的工资。”

  这是要进保卫处了?刘海中心里憧憬起来。工资算什么?我还缺工资么?好歹也是高级技工了不是,不缺这点儿。

  这年头的保卫处,那权责范围可不是一般的大,尤其是三轧厂这种大厂,威风著呢。

  “根据刘师傅伱平时的表现,所以在这一次里是优先考虑的对象,保卫处希望你能作为巡逻组长,带领两位年轻同志,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为厂里的保卫工作贡献一下力量,刘师傅你看如何啊?当然,这个是全凭自愿,不会强求的,这种巡逻组,会成立一批,如果你不愿意也不会影响工作。”

  刘海中一听,陷入了两难。

  要干吧,合著这是个兼的,自己正经工作还得做。

  要说不干吧,好歹是个组长,领著两个人呢,没准这就是自己官路的第一步?过了这个村,也许就没有这个店了。

  正当刘海中摇摆不定时,张处长在他心中的稻草上压上了最后一匹骆驼。

第341章 导弹和筒子造起来

  “这一次的这一批组长,在日后的转干、提干中,厂里会优先考虑。”

  张处长这话,都是实话,包括前面说的要加强保卫巡逻力量的事情,三轧厂这么大,人这么多,外来人员也杂,旮旮旯旯又多,现在做的事情又越发重要,都是真的。

  这话里,提干不用说,转干,从其他序列转到干部序列。

  这对刘海中来说,诱惑无比的巨大,必须说,李副厂长看刘海中这种人,看得是贼准,随便一个正大光明的事情,就能把他结结实实的套进去。

  只管两个人怎么了?自己在车间,再是老工人,除了自己徒弟,谁听自己的?两个人就不是人了?

  再说了,这只是开始,等我转了干,一路提上去,还怕管的人不够多?

  要说批评与自我批评,老刘是不会的,但是安慰与自我安慰,他还是懂的,贼溜!

  “张处长,我愿意,以老带新,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年轻人们,也一直是我想做的。”

  张处长笑了:“嗯,那行,就知道你们老同志觉悟高,呐,这里画个花押,后面的手续我们保卫处会办。”

  走出保卫处,刘海中心情愉快,虽然自己所有的时间都得搭进去,没有任何格外的利益,还得在炎炎夏日或者冷冷寒风中拖著断过两次的老腿巡逻,但是前途是光明的,未来是积极的嘛。

  到了第三天,上班的高振东就看见戴著红袖章的刘海中,打著呵欠,带著两位年轻人在厂里的角落里巡逻了,脸上那神情,还真挺神气,如果不是满脸的倦容的话,就更好了。

  老李动作还挺快,高振东想著。

  到了办公室,电话响了,是长剑厂的骆总。

  “高主任,你做的那个固体推进剂,搞出来了。”

  骆总并不知道三分厂的事情,还是老称呼。

  高振东闻言很高兴,对于这个在防工委大刀阔斧之下仅存的独苗,他还是心心念念的,独子啊。

  “测过了没有?情况怎么样?”

  现在他最关心的,就是这个了,这关系到他的反坦克导弹和筒子的发动机修改量的问题。

  “做过了,总体情况和你预估计算的相差不大。具体数据,我已经叫我们机要室的同志,把测试报告给你发过来了,估计一会儿你就能收到了。”

  现在大家也习惯这种方式了,方便快捷。

  高振东连连称好,这算是放下了一半的心,相差不大,那就不用做大改了。

  “高主任,你这个推进剂可不得了啊,比我们现在掌握的类似推进剂,比冲提高10%。”

  这个正常,固发推进剂这东西,就算到了三十年后,也依然是困扰军工装备的顽疾之一,我们的导弹在同等射程下,比花旗佬的要粗那么一圈。

  因此原版脱胎于花旗佬同期单兵反坦克导弹的X12,比现有的好是毫无疑问的。

  “哈哈,那就好啊,这样一来,我们单兵反坦克导弹的射程就更有保证了。”

  两人说了几句,约定了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和节点,就挂了电话。

  没多久,机要室的同志就过来了,把一份机要件交给了高振东。

  打开一看,正是刚才骆总说的那份测试报告。

  爆热4200kj/kg,比冲2200Ns/kg,7.12MP下燃速17~20mm/s都符合自己的预期,虽然比原版数据低那么一丢丢,但是这点区别对于设计来说问题不大,基本不用改。

  高振东看过之后,给骆总打了电话。

  “高主任,看过了没有?是否可以加工发动机了?”骆总很积极。

  高振东笑道:“看过了,你们工艺做得很好啊,和我预期非常一致,发动机不用改了,加工吧,两个发动机都加工。”

  两个发动机,指的就是单兵反坦克导弹和单兵一次性火箭筒的发动机了。

  反坦克导弹的发动机,高振东采用的是前后串联式双推力发动机,后端采用内外燃药柱但是量小,爆发推力大但燃烧快,燃烧时间短,负责将导弹从低速度在短时间内加速到高速。

  前端药柱用的端燃药柱,推力小一些,燃烧速度慢一些,能长时间为导弹保持一个较高速度提供推力。

  端燃药柱坏处是燃烧过程中重心变化剧烈,好在这个弹上面,火箭发动机所占的重量和体积都不大,而且位于弹体中部,可以基本不考虑这个影响。

  为了软发射,本来还想加一级推力的,用于将导弹从静止推离发射架一定距离,仅需要最小的推力即可,但是如此一来,推进剂的装填将会极为复杂,从现有技术来看存在一定难度,所以高振东决定外挂一个小助推器解决问题。

  而单兵火箭筒的发动机,就简单多了,多管内外燃装药,减面燃烧,自由装填,尽量让火箭弹在发射筒长度内就燃烧完全,这也是89筒子走的路线。

  至于为什么不采用花旗佬M72的伸缩发射筒,增加发射状态发射筒长度,主要是因为伸缩发射筒内存在一个台阶,会大大的影响火箭弹的精度,花旗佬的技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可是这个时候国内可不见得有这能力,别说这时候,就是二十年后,也一样有影响。

  发动机外部6片折叠尾翼,尽量减小风偏影响,以期在有效射程内不加风偏修正。

  另外,在向总那边ABS发射筒和光学塑料还没有消息之前,高振东也委托长剑厂,加工一批80mm钢筒子和机械瞄具,用于塑料发射筒成功之前试验所用。

  至于筒子战斗部的图,早就发给长剑厂了,装药就用反坦克导弹现有装药,引信以及和发动机的连接一起,由长剑厂那边负责解决。

  骆总听见高振东肯定的回答,非常兴奋,新导弹在一步步成型,而且从现有状态来看,至少其射程和速度指标应该很不错,至于威力,就看自己厂的能力了。

  “好,高主任,我这边马上组织试制,我们可是都准备好了,就等你这一声令下呢,导弹内用的小型陀螺仪,也搞到了足够的,伱放心,如果顺利的话,很快就能试验全射程遥测弹。”

  这个是高振东抄老毛子的“婴儿”的,和赤剑-73也差不多。

  用一个小型陀螺仪做的惯性平台,不过这个惯性平台是不管导弹飞行距离的,其功能不是用于惯性导航,而是用于采集导弹的飞行姿态,配合导线传来的控制信号,在适当的时候控制导弹的偏转。

  因为“婴儿”导弹的燃气舵面不是一直都在动的,它有四个发动机喷口,但是只有一对喷口里有燃气舵,也就是它只有一个方向的控制通道。

  传说里,这东西利用导弹的滚转,采用了一个非常巧妙的控制方式,当这一对燃气舵滚转到水平方向的时候,燃气舵就进行垂直方向的偏转控制,当这一对燃气舵滚转到垂直方向的时候,燃气舵就进行水平方向的偏转控制。

  虽然看起来不靠谱,但是这东西还真就打得准,就是那个飞行轨迹看起来略显鬼畜,好处嘛,控制系统简化,成本降低。

  至于导弹怎么知道自己是水平还是垂直,这就要问陀螺仪了。

  而且这个陀螺仪在发射之前,都是不动的,它的启动方式在日后的人看来土得很。

  就跟溜溜球一样,拉索启动,这条拉索的一端发射前会被固定在发射箱上面,靠导弹起飞的推力拉索。

  不得不说,老毛子在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时候,那真是很有两把刷子,这些搞法你别说土不土吧,还真就能解决实际问题。

  挂掉电话,高振东把精力放回到自己工作上来。

  ——

  京城某地,一位科学家正饶有兴致的看著防工委发来的一份材料。

  防工委最近要开展一个名为“装备加速试验”的培训,虽然这位科学家并不需要参加这种培训,但是他的学生还是在防工委发放的通知里很敏锐的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东西。

  于是这位学生联系了防工委,顺利的在开训之前,就拿到了这份几十页的培训材料。

  这位学生到手一看,嚯,果然,和老师的一部分研究内容,在某个分支上具有很好的拓展性,连忙带著材料就来找这位科学家了。

  科学家饶有兴致的仔细阅读著这份材料,边看边点头:“嗯,有意思,这材料的编写者就算没有学过控制理论,也一定是这个行业里面的人,甚至还是行业翘楚。”

  学生笑道:“老师,我打听了一下,这位作者的其他作品,你以前也见到过。”

  别人是不见得能打听到的,不过他的学生自然没问题,只是问问一本书的作者而已,洒洒水啦。

  “噢?哪一本?”科学家阅读过的书可谓汗牛充栋,自然要问一问才知道。

  “《项目管理体系》!我都去参加过培训的,作者是一位非常年轻的科研人员。”

  科学家这下子想起来了,自己当时还对那本书做出了挺不错的评价。

  “好,很好,看来作者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一直在努力学习和思考,并且把成果融入了工作中,好!好!”

第342章 导研院发现了好东西

  自己学生已经比较年轻了,连他都说年轻的,那必定更加年轻。

  这么年轻的人,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连续有这一本半作品,已经是非常惊艳了,从《项目管理体系》到现在,也就半年多的样子。

  这个装备加速试验的书还没出完,姑且算半本吧。

  其实科学家不知道的是,这个年轻人远远不只这些成果。

  学生却笑著指向他手中的材料:“老师,你先别一点点看,你直接翻到后面,应该有你很感兴趣的内容,和你当年的研究有关。”

  “当年的研究?”科学家有些诧异的往后翻了翻,很快就找到了,毕竟这东西在这里面页数比较多,而且和其他一些模型一看,就格格不入。

  有数学敏感性的人,是能一眼看出其中的不同的。

  “噫?”他推了推眼镜,仔细的看了起来。

  内容并不多,甚至只是一个结论性的东西,过程、推导、理论等等方面的东西并没有太深入。

  很明显,作者写这个东西,就是为了给人用的,所以只是给了怎么用,怎么来的,在里面基本没涉及。

  不过就这一点点内容里,他却发现了和自己几年前的控制论一脉相承的东西。

  “有意思,这位作者明显是对系统、控制非常熟悉,有自己的想法和理论,这个‘灰色系统理论’很明显是一个全新的发展分支。”

  学生笑道:“听防工委的同志说,已经在尿素工业化生产的设备腐蚀寿命预估上有所应用,结果非常理想,至少是经过一定验证的。”

  科学家这下略为惊讶:“这样啊,看来尿素工业化这个事情,背后默默出力的人很多啊。你记一记,回头你有空了,去拜访拜访这位作者,为了使用者方便,这上面只有应用这么一点点的东西,完整的应该不只这一点,你可以系统的学习学习。”

  “好的老师,我记下了,防工委那边培训我也去参加一下,我觉得这个东西还挺有意义的,很有学习的价值,参加过了就安排这个事情。”

  “嗯,这个事情你要记住,对伱的学术是有帮助的。”

首节 上一节 209/4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