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第165节

  娄晓娥笑道:“哈哈,后院儿刘师傅和傻柱干上啦。”

  “嗯??”说实话,这两个人在高振东看来,应该是不怎么顶得起牛的。

  傻柱虽然脾气有点儿混不吝,但是正常情况下却是不至于见著谁都咬,对几位管事大爷还算恭敬,最多就是实在对刘海中和闫埠贵看不过眼的时候阴阳两句。

  刘海中虽然看谁都想管著,可是对傻柱却是没什么办法,傻柱也没什么把柄给他抓,再加上现在傻柱和高振东关系好,刘海中对他更是敬而远之,惹不起躲得起。

  “说说,说说。”高振东一下子来了兴趣,谁说搞技术的就不爱听八卦了?他前世见过的那些码农,一样对八卦兴趣十足。

  娄晓娥见高振东有兴趣,一边做饭,一边绘声绘色的说了起来。

  起因是棒梗中午放学回来,小孩子手欠调皮,被下夜班的刘海中给逮住了,具体是怎么个调皮法,娄晓娥在复习,不太清楚。

  总之是给刘海中逮住了,二大爷同志大人是管不了了,逮著个小孩管管过过瘾也好。

  小孩子嘛,经不起吓,刘海中倒是开心了,棒梗几下子就给吓哭了。

  正好傻柱经过,觉得刘海中小题大做,就把棒梗给护了下来。

  傻柱的手段倒也有意思,没问什么事情,先给棒梗屁股蛋子上来了两巴掌,然后就拉到自己身后了。

  转过头才开始说刘海中和小孩子计较,刘海中好不容易逮著的机会,就这么没了,就和傻柱理论起来。

  一来二去,也许是上了火,两人就吵了起来。

  院子里没多少人,场面倒也没闹太大,不过刘海中说话有点出格。

  “出格?怎么个出格法?”高振东对这个倒是有兴趣了。

  “大概就是说棒梗又不叫傻柱爸,你傻柱上杆子的装什幺爹,原话我记不清了,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吧。”

  娄晓娥毕竟来院子时间不长,刘海中嘴里里太过接地气的话,她能听懂意思就不错了,原话是记不得了。

  高振东听见这话,却是笑了,这事儿吧,不好说啊。

  随即摇了摇头,刘海中出发点虽然不好说,不过这事儿倒是做得没什么问题,论迹不论心嘛。

  不过这话,却不是院子里管事大爷该说的。

  娄晓娥像是想起了什么:“振东,刘师傅这意思,难道傻柱和秦姐.”

  高振东笑了,你才反应过来刘海中的意思啊,你这传输延迟也忒大了吧。

  不过这事情现在并没有,可不能让它污染我家晓娥纯洁的心灵了:“想多了,刘海中估计是骂急眼了,胡说八道呢,听他的干啥。”

  娄晓娥乖巧的“哦”了一声,继续准备晚饭。

  第二天,星期六,高振东刚到办公室,俞允成就过来了,硅单晶的拉制已经准备好了。

  俞允成看起来有些兴奋,但是并不紧张,毕竟经过高振东和他的反复调整和试验,加上红宝石单晶拉制的先例在前,对于试验结果,他还是有相当大的把握的。

  正式拉制的籽晶,是从国科院购买的,3mm*3mm那么大一点点,高振东不知道国内哪里来的这东西,只能盲猜与那位可敬的女士带回来的硅单晶也许有一些联系。

  控制线缆还是从高振东的计算机房拉过来的,只有一套XS-59和JP59组成的控制终端在单晶炉实验室里。

  一切准备就绪,俞允成看向高振东:“高主任,我们开始吧?”

  高振东点点头:“开始!”

  随著俞允成一声令下,电源开关闭合,“嗡”的一声,电流声响起,单晶炉的观察窗中,逐渐泛起橙黄色的亮光。

  整个过程与红宝石单晶的拉制大同小异,流程都差不多,主要区别就在于工艺流程的延续时间和转序节点时间,以及转序条件不太一样。

  不过总体都是在实验组的控制之中,和拉红宝石那次唯一不一样的是,当转肩拉晶开始后,等直径控制无需俞允成或者其他试验人员去紧张的盯著观察窗下指令了,而是悠闲的盯著观察窗以防万一,而真正的晶体直径输入源,不再是人眼,而是摄像机监视器上的一排光电元件。

  过程很顺利,没有什么意外发生。

  等待拉晶的过程中,两人在一边盯著试验,一边闲聊。

  这次他们准备正式拉就拉个大的,否则没劲,所以这次的拉制成品比上次10多厘米长的红宝石晶体可大多了,时间也长。

  拉红宝石是因为材料自身原因,只能到那个规格,这次拉硅单晶,可就不一样了,高振东和俞允成的计划是拉制120mm的,大约和高振东前世5英寸晶圆用的硅单晶棒差不多,直径就已经和红宝石晶体的总长差不多了,两者没法比。

  至于为什么不拉制5英寸的?这不扯么,这是自己的设备,自己的工艺,自己定标准,肯定是要用国内使用的标准国际单位制了。

  这炉子可是高振东前世用于拉制大直径硅单晶的设计,起点可高著呢,不是这个时候的技术能比的。

  “老俞,第一次正式拉,把握怎么样?”高振东其实也不怎么担心,只是闲著也是闲著,瞎瘠薄聊呗。

  俞允成笑道:“八九成吧。说实话,我用掉的氩气,可能都已经比我一辈子呼吸的空气还多了,要是没点儿把握,我自己撞死得了,哈哈。”

  高振东哑然失笑,这就是科技版的“我吃的盐比你吃过的饭多,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长”吗?

  不过俞允成有这信心是好事,说明他对这个东西的掌握已经很熟悉,基本上算是吃透了。

  这意味著只要试验成功,后面高振东就可以把单晶炉这条科技线放手给俞允成去推广,自己干别的去,比如,半导体制造。

  这也算是科技版的拉壮丁吧,高振东想道。

  和两位领头的人一样,其他试验人员的心情也很放松,虽然事情紧张有序,但是心情却并不紧张,反而有一些水到渠成的自然感。

  在这个氛围中,时间很快过去,随著俞允成的一连串指令,冷却一些之后,第一根硅单晶棒被从炉中取了出来。

  整体呈长圆柱体,两头拉晶的痕迹和特征明显,通体呈蓝黑色或者银黑色或者灰黑色,总之这个色儿高振东说不准,他又不是搞美术的,一眼就能看准颜色,前世追学姐,就从来没有弄清楚过口红的色号。

  整根硅单晶棒反射著光泽,非常漂亮。

  大家虽然拉出来的晶体棒见多了,可是一想到如果不出意外,这也许是第一根合格的硅单晶棒,所以眼里不由觉得这东西比以前的都要美丽。

第271章 跟著我再搞一个晶体?

  还没等大家欣赏完,高振东向俞允成点了点头,俞允成下了指令:“准备一下,拉第二根!”

  考虑到彻底冷却之前,很多检验是做不了的,高振东和俞允成商量之后,决定一次性拉三根。

  这东西体积可不算小,要彻底冷下来,也不是短时间能做到的。

  干脆,整三根出来,也能检验单晶炉和单晶硅对应工艺参数的可重复性,要知道,他们这个单晶炉可不是只准备搞个研究,只验证这条路线的可行性,而是要验证单晶硅量产的可行性。

  一旦成功之后,这个单晶炉是要作为标准硅单晶生产设备量产的,自然相关的试验要求比拉一根试试要复杂、严谨得多

  否则以高振东的技术,加上俞允成的经验,也不会花上这好几个月了。

  说起这事,俞允成就不由得泪流满面,豪横啊,想起自己拉4个9硅单晶的时候那捉襟见肘的情形,籽晶只有一枚,一旦失败,下一枚的资金都还没有著落。

  再看看这里,一次就买了3枚,而且试验之前,高主任更是放话了,不要有压力,这3枚废掉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改进设备,调整工艺,再拉就是。

  这就是背靠大树的感觉啊。

  听了俞允成的指令,整个项目组的人很快行动起来,赶紧赶紧。

  三根拉下来,加上其他七七八八的准备、试验、数据记录、收尾等工作,也要花不少时间。

  中间大家甚至还换班轮流去食堂吃了个饭,试验室有管理规定,尤其是正式试验期间,不能在实验室吃饭。

  到了下午,三根硅单晶棒都拉制完成了,第一根已经冷却得差不多,送到检验室去了。

  高振东没有离开,研究组的人也都在试验室,一个也没有离开,虽然把握很大,而且高振东给出的条件也不是一锤子买卖,可是眼看要出结果了,还是有些紧张。

  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涉及到一个行业的开创,未来几十年最为热门的技术方向,就是靠著刚才那几根黑乎乎亮闪闪的棒棒奠基的。

  高振东也有些紧张,这个单晶炉,是他靠资料还原设计的,而不像DJS-59是系统出品,不过他脸上表现出来的,还是一副胸有成竹,云淡风轻,气定神闲的样子,他是领头的,下面的人可以慌,他不能。

  他的神态,也让整个研究组的氛围都轻松了下来,老大都不慌,我们慌什么,学学高主任,镇定一点。

  到了快吃饭的时候,第一根硅单晶棒的第一批数据回来了。

  “来了来了,成了成了!”

  拿著数据奔过来的组员,一脸的兴奋,手里挥舞著几张纸。

  听见“成了”两字,大家都彻底放松了下来,虽然这只是第一根的第一批数据,但是这已经代表这一步是稳了!

  高振东站起身,把手伸了出来:“给我看看。”

  他从组员手中接过数据,和俞允成两人脑袋凑到一起,一行一行的看了下去。

  “杂质浓度,3ppm!哈哈。”俞允成笑出声来,最要紧的一项指标,已经达成了。

  3ppm(百万分之一)的杂质浓度,意味著硅单晶的纯度达到了99.9997%,妥妥的5个9硅单晶,甚至已经开始接近6个9了!

  这比他一开始的目标:5个9,杂质浓度下降了好几倍。

  对于俞允成来说,一开始想都不敢想!

  高振东对此也非常高兴,毕竟他知道这个单晶炉是靠谱的,但是具体能靠谱到什么程度,那还是不知道的。

  毕竟设计归设计,实现归实现,设计指标八楼高,实际成果地下室的事情也不少见。

  杂质浓度对于硅单晶来说非常重要,在制作半导体器件的时候,为了得到需要的特性,对硅单晶进行掺杂的时候,常用的掺杂浓度单位是ppma(百万分之一原子比)、ppba(十亿分之一原子比),前者更多用一些。

  从这两个掺杂浓度单位就知道,1ppm的有害杂质对于半导体器件的影响有多大了。

  实际上科技发展到高振东穿越的时候,半导体工业硅单晶纯度动不动就是9个9,而极限能做到16个9!

  不过现在5个9的也能用了,更别说现在这个“半步6个9”的产品了。

  不过还不能高兴太早,他们一项一项的继续往下看。

  “晶体结构,没问题,单晶没跑了。”

  “晶向,没问题。”

  “电阻率,在预计范围内。”

  一路看下来,两人神情振奋,别的不知道,至少这第一根,能看到的项目,是都妥了。

  至于其他一些诸如氧含量、碳含量、少子浓度、位错密度之类的参数,要么还在测,要么测不了。

  不过这些都不影响高振东确定一件事情,至少这根硅单晶棒,没问题了!

  就算后面两根出了问题,那也没什么关系,至少这一根说明,这个炉子本身没问题,有问题的是我们的工艺和流程。

  说实话,以到现在在单晶炉上投入的时间和成本来算,这炉子就算十根里面拉成一根,高振东都要夸它工作努力,成功率高。

  正所谓是没有垃圾的性能,只有垃圾的价格。

  高振东和俞允成对视一眼,他点了点头,把测试数据递给了俞允成。

  让他来宣布吧,虽然单晶炉能成功,高振东自己毫无疑问是最核心最主要的原因,首功当之无愧,没有他拿出来的设计、理论、数据,这东西成不了,或者说速度没有这么快,性能没有这么优秀。

  但是要论劳累程度,俞允成应该排第一,所以宣布成功这份殊荣,就让俞允成来吧,这是他应得的,至于高振东自己,不缺这个。

  俞允成高高举起手中的测试数据,在空中挥舞著,面色微红,语气昂扬。

  “同志们,我宣布,经过我们三个月的努力,通用单晶炉项目,成功了!”

  为什么是通用单晶炉呢?因为这东西就是按照通用设计的,红宝石激光器用的单晶体不也是它拉出来的嘛。

  大家顿时喧闹起来,有欢呼的,有鼓掌的,有哈哈大笑的,有互相捶肩拍臂的,嗯,没有失声痛哭的,这个不至于。

  看著大家在兴奋,俞允成问高振东:“高主任,下一步怎么弄?”

  高振东想了想:“这样,今天明天,麻烦你带著他们加个班,把这三根硅单晶棒的参数都测出来,这样我们心里也有底。”

  俞允成点头应下,就算高振东不说,他也要加班把参数测完,他哪儿能忍得到星期一。

  “测完之后,星期一我们看看,如果三根都没问题,你写份材料,我们复制三份,然后把这三根晶体一根送国科院做鉴定检测,一根送十七机部,一根送十二机部。”

  俞允成被高振东这大手笔给惊呆了:“全送出去?自己不留?”

  高振东摇摇头:“不留!我们需要做实验的话,再拉两根就是,反正收尾工作还需要一点时间,来得及。现在最主要的是,让大家知道我们有这个能力了。有的地方在盼著这个消息呢。”

首节 上一节 165/4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