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第160节

  两人这才在松香飘渺的隔壁计算机房见到了“焊武大帝”高振东。

  看著这一屋子的设备,尤其是那台DJS-59,蔡总觉得自己信心十足!自己也是一个团队才能有一台这玩意,可看高主任这架势,他是一个人用一台!稳了稳了。

  不过还真没想到,这位搞材料的同志,居然喜欢搞电子这种业余爱好,还搞到单位上来了。

  高振东把他们请到自己办公室坐下,毕竟计算机房里松香飘渺,电流低鸣,有选择的话,那里不是一个谈话的好所在。

  段工也是习惯了,次数多了就不用不好意思,接过高振东递过来的茶水,喝了一口:“高主任,这回,又麻烦你来了。嗯,这茶叶好。”

  都是老熟人了,高振东也没多客套:“有什么事情,说来我听听。茶叶不错吧,回头给你二位匀几两,哈哈。”

  意外之喜啊,高主任这茶叶是挺好,蔡总想道。这年头好茶叶也不多见,不是“高碎”,那就已经不错了。

  我这是在想些什么?难道是到了这里太过放松?蔡总在心里自嘲。

  段工一边从包里掏材料,一边道:“还是上次那个高性能石墨喉衬的事情,你的指点非常有效,我们已经成功烧了一批出来,压制过程中没有开裂。总体性能指标也不错,不过出了一点小问题。”

  高振东笑道:“那是好事儿啊,你们这次可不简单。不过有小问题电话里就能沟通了,你还大老远跑这么一趟,你是没坐过车咋滴?”

  高振东是真佩服他们的,除了找自己解决坯材料压制开裂问题之外,这个高性能材料的其他问题可都是人家碳研院自己搞的,虽然和自己掌握的那个材料相似度很高,不过这也并不奇怪。

  相似的条件,相似的工作人员,相似的整体环境,得出相似的成果并不奇怪,更何况人家还是提早了好多年把这东西搞出来,原本这东西面世,还早著呢。

  见高振东开玩笑,段工也笑了:“自从你给我们提了那么多建议,换了粘接剂、大幅度改进工艺之后,效果的确很好,不过最终一步出了点问题。这东西要得也比较急,再加上还有点别的事情,干脆直接跑一趟,这样保险一点。这位就是那个材料的使用者,他可是有不少问题想和你交流。”

  段工一边说,一边把取出来的石墨喉衬试验数据递给高振东,而蔡总连忙修正:“请教,是请教,不是交流。”

  高振东倒也没有去纠结这个具体的说法,打开试验数据仔细的看了起来,数据没有任何打码的地方,全敞开,非常详实。

  果然,一路看下去都不错,数据虽然比高振东掌握的那个石墨喉衬略低一点,但是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总体是一个量级的。

  不过看到最后,高振东差点笑出声来。

  不是他幸灾乐祸,而是没想到碳研院还是掉到了那篇论文的同一个坑里,看来技术惯性果然是存在的,他们选的技术路线和前世看到的那个基本差不多。

  自己因为不能贸然询问他们具体的配比,所以没法提醒这个事情,结果他们还是走到老路上去了。

  严肃,不能笑!一时之间,他心里居然浮起了一点类似“不许嘲笑老乡机车”的滑稽感。

  既然是这个毛病,那估计成因也差不多,高振东也不绕弯子浪费时间。

  “问题是开裂是吧?”

  段工点点头:“嗯,伱也看见了,全部有严重裂纹,所有批次都是。要是偶发的还能去找别的原因,可是全部都是,那就一定是我们有什么地方没考虑好,根子上出了问题。所以过来请你看看,我觉得你对裂纹这东西好像挺在行的,哈哈。”

  老段的心情不错,甚至现在连沮丧都没有了。

  其实搞研究,这种非常明显的、大批的、有规律的问题,再大也不怕,因为成因大多明确,结果也无非就是两个:找到问题,解决;找到问题,解决不了,挂了。

  一般还真不至于找不到问题的,不过找到问题能不能解决那就两码事了,不过不管什么结果,最坏无非是砍掉脑袋碗大个疤,爽利,不折磨人。

  反而是那种偶发的问题,又没有明确规律的,那就麻烦了。

  拿另外一个行业的例子来举例就是,帐目差几百上千万,财务:小意思;帐目差一分钱,财务:让我去死!

  看见老段的样子,高振东笑了,这老哥还真挺有意思:“你们原材料用的什么材料?”

  这个东西,试验结果上是不会说的,段工没有迟疑:“主要成分是沥青焦或者人造石墨粉,以及它们的混合料,不过情况都那个样子。”

  高振东毫不迟疑:“人造石墨粉不行,这东西与粘合剂的亲合力小,粘接效果差,导致抗热震性能差。”

  抗热震性能,这里的热震和振动没关系,而是指温度的剧烈变化,简单来说就是在温度剧烈变化的时候,不会出问题或者不出大问题的能力。

  段工倒也理解:“这样啊,可是沥青焦呢,这个总该和硫改性沥青粘合剂的亲合力好了吧,沥青配沥青嘛。这粘接剂还是你帮我们选的,嘿,还真不错。”

  高振东乐了,老段这话,让他想起他们上一次选粘接剂的时候,因为硫会加速沥青老化而没有考虑最合适的硫改性沥青,却没想过粘了就要烧,最终产品根本和沥青没啥关系的事情了。

  他一边笑,一边道:“老段啊,开裂与否这个有点关系,但是不大啊。沥青焦亲合力倒是可以,不过有个问题,石墨化之后质脆,同时热膨胀系数、弹性模量、电阻相对来说都比较大,导热率却比较低.”

  他每说一个词,段工脸色就白一分,完了完了,看来就不能用沥青焦,这些特点,都是奔著热震下开裂去的,简直就是量身定制,可是不用沥青焦,一时间用什么替代?

  蔡总听了也觉得一片灰暗,合著前面的一切,就白搞了?

  不过老段一看高振东这表情,立马就不担心了,他能笑得这么开心,肯定是有后手的嘛,别人不知道高主任,他还能不知道?

  他嘿嘿一笑:“高主任,明人不说暗话,你一定有办法的是吧?”

  对于高振东并不了解蔡总看见老段这样子,不禁有些诧异,你就这么有信心?没准儿人家就只是在嘲笑你呢。

  可是事实马上就告诉他,什么叫老熟人。

  高振东点点头:“嗯,有个建议,用石油焦。其实对你们那块地儿来说,石油焦比沥青焦要容易多了吧?哈哈。”

  说到这里,他又笑了起来,因为他能猜到段工大概会回答什么。

第263章 现实远比小说更加魔幻

  “嘿嘿,当时就想著沥青焦配硫改性沥青粘接剂,天作之合,有点儿以形补形的意思嘛,所以没考虑以石油焦为主。”

  其实这倒也不能嘲笑碳研所,在现在缺乏成体系的理论支撑、以及完善的检测试验手段的情况下,这种朴素的出发点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不过碳研所不能笑话,老段还是可以笑一笑他的,谁叫他是熟人呢,这叫杀熟。

  不过被杀熟的老段完全没有介意,而是一脸喜色:“高主任,帮我打个招呼,借你们的机要通道用用。”

  等自己把消息带回去,还得好几天时间,一来二去时间都耽搁在路上了,直接打电话先把消息传回去再说,院里那边先搞起来。

  蔡总一脸的懵,你都不多问两句原理原因什么的么?

  不过很明显,段工完全没有这个想法,在高振东给机要室打了电话之后,就乐颠颠的跟著高振东请来带路的技术员去了。

  有些瞠目结舌的蔡总看著段工出门,高振东笑著转向他:“蔡总,刚才听老段说你也找我有事?”

  蔡总拿下眼镜,擦了擦上面并不存在的水汽,定了定神:“对,高主任,两个事情,一个事情,刚才好像你和段工已经解决了。”

  真的解决没,他不知道,不过看段工的样子,应该是没问题吧。

  高振东点点头:“那另外一个是?”

  蔡总指了一下老段刚才一起交给他的钨钼合金的测试结果,这个东西他没看过,不过知道是什么内容。

  “关于这个的,很不好意思,在碳研院的时候,无意中听见了你这个材料的一点测试情况,对我们很有用,没忍住就过来了,有些冒昧了,抱歉。”蔡总话说得很礼貌。

  高振东笑道:“蔡总言重了,这个不是什么保密的东西,是我自己一时兴起试制的材料。蔡总对它哪方面有兴趣?我们交流交流。”

  真不保密?可能这个东西本来不保密,可是因为是你做的,就难说了。

  不过蔡总没有纠结这个问题,而是说起了自己的需求:“我能看看它的完整性能和测试结果吗?”

  这些内容他听见了一小部分,但是完整的却是没有看过的。

  高振东将测试报告递了过去:“随意。”既然是碳研院高性能石墨喉衬的使用者,那他的来历不言自明,与火箭发动机有关的院所。而且还不是一般的院所,据高振东所知,那材料是用在大中型窜天猴上的。

  不过大中型窜天猴涵盖的范围,其实也挺广的,具体是哪一种就不好说了。当然,现在其实在研的型号,并不多。

  蔡总仔细的阅读著测试报告,神情越来越激动,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

  高振东没有打扰他,对于他们,高振东保持著最崇高的敬意。

  良久,蔡总抬起头:“高主任,这个材料对我们非常有意义,我冒昧问一句,这个材料是能稳定生产吗?”

  甚至他都没问成本问题!高振东心想。

  这句稳定生产,包含了很多,比如技术、工艺是否稳定,是否从外部得来但是没有仿制完成,原材料是否有稳定的来源等等。

  高振东笑道:“这个倒是没问题,这个东西,就是我带著我们厂的人,用我们厂的设备生产的,不过它用到了一种比较稀缺的金属,占比还不小,所以大批量暂时不行,小批量没问题。”

  里面用到了钼,占比高达50%,这个如果大批量作为普通材料使用,倒是有一定的麻烦,剩下的钨,那就不用说了,我们可是一个连霰弹枪都用钨合金弹丸的国度。

  蔡总闻言,却并不失望,喜上眉梢:“小批量就行,小批量就行。”

  听见他的话,高振东大概知道他要拿来做什么了。

  实在是给出的条件太多,而需要猜的范围太窄,可能性太少了。

  石墨喉衬的用户,那肯定是搞火箭的。

  用钨钼合金做火箭发动机喉衬却又不太可能,对于他们来说,钨钼合金密度太大了,在石墨喉衬的性能与钨钼合金差不多的情况下,肯定是优选石墨。

  同理,发动机壳体和喷管也不太可能,而钨钼合金能用的地方虽然多,但是高振东送到碳研院的主要测试项目,都是围绕火箭上的耐高温应用的,所以蔡总得知测试结果后能应用的方向,那就多半也在这个方向上。

  高温应用,不是喉衬,不是喷管,不是发动机壳体,而且只要小批量,那就只有一个可能性。

  高振东笑著道:“嗯,这个东西用来做燃气舵,的确是挺合适的。”

  此言一出,直接把蔡总给定在那儿了,不可能!!!!!他怎么知道我要拿来做什么?

  这是个间谍?不对不对,开什么玩笑,是间谍就不可能自曝,何况从他的情况来看,这简直就天方夜谭。

  那他怎么知道我要拿来做燃气舵?要知道这年头,哪怕是军工人,大部分也不懂燃气舵是什么东西,和空气舵有什么区别。

  他难道就是靠著自己的知识,听自己几句话猜的?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燃气舵是靠在火箭发动机燃气流中偏转一定角度,来控制导弹转向的装置。

  和空气舵相比,效率高,在低速状态可用,最重要的是,大气层外可用!

  缺点也有,工作条件苛刻,对材料要求高,火箭发动机停止工作,它就停止工作。

  高振东对于直接说出来,倒是没什么心理负担,你没说,都是我猜的,不过他还是补了一句:“我也准备用来做燃气舵。”

  这个东西用来做所有导弹的燃气舵,都是合适的,力学性能、加工性能、熔点、耐烧蚀性能、抗热震能力、存储性能等等,都是上选。

  石墨材料不行,强度不如这个东西,环形构件还可以,作为突出物体在高压高速高温气流中长时间工作,那可就没那么合适了。

  在那种环境中,几十上百秒,真算得上是长时间工作了。

  听见高振东这句话,蔡总这才有了一点释然的感觉,原来他一开始就是奔著燃气舵材料去的啊,这倒是有一点说得过去了。

  不过蔡总还是觉得很震惊,你一开始就是想做燃气舵材料那没啥,可是能猜出我也是想用来做燃气舵,这就很不得了了。

  不过他已经顾不得这个了,而是想尽快把这个事情给定下来。

  “高主任,伱们能按照要求加工这种材料的构件么?”

  高振东点点头:“没问题,我这里一整个研究室,加工小批量的没问题,而且这个材料的加工性能不错,轧锻车什么的都可以。”

  钨的加工性能一般,因为太硬了,不过形成钨钼合金之后,就好了很多。

  蔡总一喜,随即想起另外一个问题:“你们厂涉密级别怎么样?”

  保密条件不够,也不一定能生产这个东西。

  高振东笑笑:“有专门的车间和要求,更多的就不能告诉你了。”

  被他扎了一回旋镖的蔡总非常高兴,这就够了,更多的蔡总也没兴趣知道,谁还不是个涉密人员了,都懂,都懂。

  剩下的事情,那就好办了,不过不需要在这里办,也不需要他们两人亲自办,段工还没回来,机要通道打起来也是很麻烦的,两人一边等老段,一边聊起了闲篇。

  “高主任,我看你对计算机也很感兴趣啊,对于你研究材料帮助很大吗?”

  这个年头,计算化学这个方向基本是不存在的,经验模型的模拟也基本上无从说起,所以蔡总这个问题,也能说明他对化学多少是了解一些的。

  高振东摇摇头:“嗯,很有兴趣,DJS-59就是我做的,不过在材料方面,决定性的助力暂时还不行,一些辅助计算可以。”

  “哦,能辅助计算已经很省事了,我们拿到这个东西,对我们工作帮助很大。”

  和做材料不同,做窜天猴的,计算机到手的确是能起到如虎添翼的效果。

  空气动力学、天文学、大气层内外弹道、火箭质心变化、控制律能算的东西可多了。

  这话让高振东很开心,这不就是我要的结果嘛,哈哈哈。

首节 上一节 160/4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