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档07:开启学神殿 第266节

  我们可以在神船碰壁之后,再跟神船要石墨烯电池,毕竟神船留在手里也不能打开庞大的海外市场,联翔可以。既然如此,神船一定会着急,那么就会考虑提供石墨烯电池的事情了。”

  “没错!”

  “有道理!”

  联翔高层恍然大悟,这个市场专家是在绕着弯子提醒联翔使用自己在人脉资源方面的优势,不要跟神船在技术上硬碰硬。

  技术再硬有用吗?

  联翔在夏国和国家上的人脉资源经营这么多年,底子深厚,不是神船这种暴发户能相比的!

  并且啊,思路一打开,杨庆就敏锐的抓住了一点,在高层会议上他没有说出来,开会之后直接去找了柳大志。

  先是汇报了今天开会的情况,把专家说的思路给整理了,这么做是让柳大志动用相关的资源做准备。

  随后,杨庆把自己延伸的思路给说了。

  “既然到时候神船打不开国际市场,联翔会找它买石墨烯电池,还不如现在就直接将该技术拿到手。”

  柳大志顿时听到了不一样的东西:“怎么做?”

  “您想,石墨烯电池技术如此重要,那就肯定不能流出国外,必须上交国家。如果掌握在私人的手里,万一陆山有别的想法,离开了夏国,或者拿这个技术跟外国人换市场资源,那就是国家的损失了。”

  柳大志眼睛顿时亮了,后面的话他明白了,只要陆山把石墨烯电池技术上交国家,那就会成为国家的技术,到时候自己再申请使用技术就容易多了。

  就算国家不直接给技术,自己建立石墨烯生产线,联翔拿到石墨烯电池也比现在容易吧!

  再者,柳大志真不觉得自己到那时候拿不到技术。

  联翔一直都是国内计算机行业的龙头,国家要搞石墨烯电池生产线,一定绕不开联翔!

  柳大志心里赞赏杨庆他娘的真是人才,应该叫做鬼才,一肚子的鬼点子。

  既然明白了杨庆的意思,柳大志立马开始着手准备,第一步就是先把石墨烯电池技术的重要性给渲染起来。

  这一步倒是容易,因为这玩意确实重要啊。

  联翔发动那些跟自己关系比较好的高校教授以及一些媒体大力夸奖石墨烯电池技术,这些大学教授和媒体为啥跟联翔关系那么好?

  当然是两者本无缘,全靠钱来牵呗。

  燕京大学,水木大学,魔都大学等大学都有联翔的赞助,财新网,新井报等媒体都参与这次宣传大会战,各大平台自然也没有漏掉。

  新时代来临了,互联网宣传已经成为必争之地。

  钱到位做事确实给力,文章不断地发,甚至还有的搞了个研究会议,将研究结果做成产业报告给刊登了出来。

  “夏国的石墨烯电池技术世界领先!”

  “石墨烯技术将会改变未来!”

  “我们正在掌握着下一个时代的关键!”

  “论石墨烯电池技术的前景。”

  铺天盖地的赞扬突然涌现,涌得连极越都有些莫名其妙,不过都是说好话的,也就随大家而去了。

  反正这是自家老板的成就,哪个员工不自豪?

  “突然间媒体,高校教授以及平台都在盛赞石墨烯技术以及石墨烯电池的事情,将你的形象刻画得非常高大光辉。根据一些调查,似乎是联翔那边授意的。具体的证据不多,极越有些博主也受邀写这种文章,他们看内容还算客观有的也参与了。”乔薇薇将动向告知陆山。

  有人会花钱找人写文章,这种做法并不算少见,只要实事求是,只要不渲染负面情绪,三观正确,一般极越也不会管。

  毕竟人都想收入高一些,每个人也都有表达的欲望和权利。

  陆山对此没什么反应:“知道了,嘴巴长在别人身上,我们管不着。”

  “可这不太对劲,联翔跟我们是不对付的。”乔薇薇有些担忧。

  “到时候再说,想也没用。如果我们总将精力放在如何预防别人的动向,那还有时间做别的吗?”陆山开导几句,乔薇薇还是有点年轻,不过经历几次就会成熟起来。

  “好的!”

  联翔这就叫做捧杀!那些文章一方面写了石墨烯技术的先进性,一方面夸赞陆山的成就,但是另一方面开始谈到石墨烯电池技术对于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石墨烯对国家有多重要就慢慢成了宣传的重点。

  文章虽然多,但是主要还是从几个角度出发。

  第一个就是能源问题。

  众所周知,夏国是个石油进口大国,每年大约70%的石油都是从国外进口。

  这些进口的石油以及天然等重要能源用在工业生产和交通工具的使用上。

  如果石墨烯电池技术投入到交通行业,那么这部分使用的石油就能省下来,那就将会是一笔非常非常的资金。

  即便继续进口那么多石油也不要紧,这些可以储存起来,当做能源储备。

  整个国家的能源储备压力会大大降低。

  第二个就是产业的问题。石墨烯技术目前只有电池技术进入了市场,但是明眼人都知道,这玩意绝对不只是搞电池那么简单。

  下一代诸多产业全都跟它挂钩。

  武器方面的应用自然不用多说,重量轻,防护高。而在电子产业,加工设备,高精度仪器方面,由于自身的特制,能替代不少传统的合金,传统的半导体。

  这一点可以尽情展望,因为夏国如今已经有了拓扑半金属半导体材料,有了它的使用经验,石墨烯在这类领域的使用将会更加的快捷。

  高精产业的价值放大因素不能忽视,整条产业链将会带动多少就业,社保,养老,维护社会的稳定都无法衡量。

  所以,石墨烯电池技术对于夏国具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已经关乎到了国家安全。

  有的文章已经开始指出,如果这种技术流到国外,那么夏国好不容易在这方面搭建的优势就会彻底消失。如果被有心人破坏,那么国家将会再次落后于西方若干年。

  文章呼吁,这些年夏国在多个高端产业方面是受制于西方国家的,而石墨烯技术是为数不多土生土长且突破了封锁的高精尖技术,必须要确保这个技术的安全性!

第331章 图穷匕见

  那么如何才能确保石墨烯相关技术的安全性呢?

  文章不约而同都统一了口径——那就是收归国有,划分为国家保密级别的技术,从国家层面进行管控和保护。

  各路高校的专家和教授在背后出的力就显现出了作用,它送上了成套成套的思路。

  比如国家可以组建完整的产业链,这种产业链让国内众多企业参与,这样不但可以减少国家层面的投入压力,还能共同发展和共同研究,本质上还是奔着共同使用去的。

  随着这种呼声越来越高,联翔才慢慢走到台前,装作顺应大家呼声一般顺着这种提议发表一些看法。

  一些媒体“不经意”的采访联翔,联翔遮遮掩掩才把话给说了出来。

  当然,这种事情不可能直接说明白,得站得住脚,得不怕别人质疑,那就得有些水平了。

  “石墨烯技术关乎夏国下一个时代的发展,这么重要的技术应该被国家保护,国家指导,企业参与,全民所用。

  被个人持有的话,不可控的因素实在太多,每个人的选择,看法不一样,或许就会有一些不能令人满意的抉择。”

  “石墨烯代表着国内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这么重要成果,如果不能被国家掌握,会有失控的风险。”

  “好的技术更应该接受更多方面的监管,以免被一些有心人盯上。监守的人多了,有心之人才不会肆无忌惮!”

  “我们呼吁如此重要的技术,应该有更多的夏国公司可以参与,只有这样才能最快最大化的开发这个技术,让石墨烯技术领先世界。”

  吹风吹得多了,加上联翔在背后串联各方,时间一长,就真的有很多企业,公司觉得自己好像也有份。

  然后在一些专家,教授的带头下,在一些电池行业协会,能源行业协会的带领下,一份份倡议书,公开信递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案上。

  声势最为浩大一次甚至联合了十几个协会,几十个教授,上百家企业,轰动一时。

  内容就是呼吁国家重视石墨烯电池产业,建立相关国家标准,一定要让国家掌握这个技术,保护国家安全。

  这是一场复杂的运动,牵扯了行业,也牵扯了学术,搞得那叫一个热闹。

  那段时间老百姓嘴里基本上都扯石墨烯,要么就说国家安全。

  茶余饭后大家聊的热火朝天,口水和茶水不知道消耗了多少。

  有人开了头,就会有人不甘寂寞赶大集,凑这个热闹。

  这叫热度,谁不想蹭?

  于是越来越多的专家,教授,大学,机构出于成名的目的,纷纷下场探讨这件事,就看谁能说出花来。

  各种各样的言论层出不穷,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有的人说出了不同的看法,说这是危言耸听,产业在哪里都一样。

  这样的说法显然是少部分,不过也确实能获得更多的关注。绝大部分的人还是认可了联翔的那些思想。

  大学,机构不仅说,还设立了相关的研究科目,认认真真的评估石墨烯对夏国的意义,这背后到底是谁在扶持就不好说了。

  别以为只有联翔这样的夏国企业才会这么做,想着能从中分一杯羹。海外资本同样看到了这个机会。

  以米国一些基金会为例子,他们早就明白如果技术掌握在陆山手里,那么这辈子都别想染指。

  如果是被夏国收归国有,然后再放开合作,那么米国就可以通过各种办法去合作,然后就有机会接触相关的技术。

  陆山一旦扛不住压力放开了技术,那些技术流入长长的产业链,接触的企业多了,米国还愁没办法搞到石墨烯电池?

  总比现在陆山彻底锁上门的可能性要高吧!

  米国的资本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盯着夏国国内,一旦发现有什么新兴的产业冒头,就立马入股掌控。

  这就是发达国家对不发达国家的优势,不发达国家的发展大概率会沿着发达国家走过的路走。

  不是那些国家懒,不想动脑子,不知道独立自主,而是世界的规则已经被发达国家建立起来,不跟着走都不行。

  打个比方,米国建立全世界范围的汽车,电子产业,落后国家肯定要跟进才能发展。

  高某资本张姓人士,90年代就背着三千万米刀做这种事情,纯粹就是买办。

  这种买办还不知道有多少,他们的能量不知道有多大。

  所以米国人拼命推动石墨烯技术国有化,他们给钱给人给平台,将这个事件不断推向高潮!

  舆论严格来说已经发展了三个阶段,陆山不知道都不可能了,极越那边已经发觉舆论上面的不利,跟陆山进行了汇报。

  私底下,陆山亲自招募的员工早就开骂了,不过一般的产线工人并没有太大的感觉。

  在他们看来,技术上交国家又怎么样,自己依旧还是给陆山干活,收入不变就行。

  如果上交技术导致收入降低,他们才会发对。

  陆山想了想,决定亲自跟焓熵能源的员工开开会,了解一下大家的情绪。

  毕竟这件事受到直接影响的是焓熵能源。

  会议刚开始,大家都不出声,脸上的神情出卖了大家愤怒的内心。

  “都聊聊吧,有事情不说出来,憋坏了怎么行?”陆山笑笑,犹如春风拂面。在陆山面前,从来没有上下级的架子,大家也很喜欢这种开会方式。

  陆山既然开了口,就立马有人憋不住了:“真不要脸啊!”

  梁文平先忍不住了:“理论那一块花了多少心血我没参与我不就不说了,光是进入实际生产环节之后花费的心血就难以计算!大家伙没日没夜的熬了几个月才把流程彻底给弄明白,然后进行量产。然后他们竟然想一句话就把这技术拿回去?凭什么!”

  “之前把这个技术和陆总夸上天,还以为他们转性了,没想到图穷匕见,原来是捧杀,想要技术!站在道德的高地来做事!”

  “不能给他们!”

  “没错!”

  陆山摆摆手:“不要激动,我也没说要把技术交出去,这也是我的劳动成果。”

首节 上一节 266/3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