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欣武听到他这么问,联想着《渗透》的内容,立即明白了刘红民的打算。
“这期就能发表,《人名文学》刚刚将稿子送到印刷厂排版。我马上去印刷厂,让他们换下一部作品。”
刘红民:“不会得罪人吧?”
“没事!”刘欣武笑着说道:“是王老子侄辈写的小说,质量一般。只是因为没有合适的作品替代,我才给王老个面子。”
刘红民笑了,“那就这么办。”
至于会不会因此和王姓老人结成死仇,刘红民根本不在乎。如果不是国家有什么计划,他早就让这个老家伙身败名裂了。
“等明天我再来和你签合同!”
刘欣武带着稿子刚离开,贺启智就赶了过来。
他满脸大汗,见到刘红民就说道:“红民,小说写完了?”
刘红民诧异不已,“贺老师,你又是从什么地方得到的消息?”
贺启智挤出一个笑容,“从马为度那!自从你毕业了之后,我再向从你这组稿可费了老大劲了。《谎言》这部神作,都被《人名文学》给翘走了,我算是把一世英名都赔了。”
“没那么严重!”刘红民哭笑不得,这话说的,让他感觉自己是千古罪人一样。
贺启智继续卖惨,“还不严重,我们主编可是说了,如果再拿不下你的作品,就要把握给撸了。”
刘红民一脸古怪的看着他,“没那么严重吧?”
贺启智顿时有一种不好的预感,“你该不会又把作品给了《人名文学》了吧?”
“刘老师刚拿走!”
刘红民解释道:“这部小说是我特意要发在《人名文学》上的,放在《当代》上发表有点不合适。”
“怎么不合适呢!!!”
贺启智急了,“我们《当代》可不比《人名文学》差啊!”
刘红民摆手,“你还是先看看稿子再说吧!”
他将另外一份稿子递给贺启智,贺启智看了几页之后,算是明白了刘红民的意思。《渗透》还真不太好放在《当代》上发表,《当代》是属于文学性很强的杂志,发行《谎言》没有问题,但是《渗透》的确有点不太符合。不是说内容不符合,而是《渗透》的文笔没有达到《当代》的标准。
“你这改改也是能发表的。”
刘红民笑了起来,“贺老师,这本书我是有用的,只能在《人名文学》上发表。”
贺启智有点失望,但还是说道:“那这本书我不争了,不过你也得给《当代》写一本。咱们合作还是挺愉快的,你不能厚此薄彼啊!”
“行!”刘红民连忙答应,“等我忙完这本书的事情,就写一本给《当代》。”
贺启智这才满意的离开,不过刚出门他就觉得有点不保险。自从刘红民毕业之后,赵志忠就没办法给他传递消息了。所以,他有发展了一个“间谍”,只是现在看来马为度的消息还是太慢了。
很快,他就来到了葛朝光的单位。和刘欣武一样,他也想“收买”葛朝光。
这让葛朝光很为难,不管是贺启智还是刘欣武,都是他的朋友。帮谁不帮谁,他都很难做啊!最后,他做了一个决定,只要刘红民写完小说,就通知两人,谁也不得罪。
141.第141章 军统店小二
141.
12月15日,是《人名文学》最新一期发行的日子。
王姓老人一大早就到了单位,拿着水壶给办公室里面的花花草草浇水。
“砰!”
一个年轻人急匆匆的走了进来,“伯父,《人名文学》已经发行了。”
王姓老人笑呵呵的说道:“我知道,怎么?迫不及待想要看看自己的作品了?”
年轻人急切的说道:“我没在上面看到我的作品。”
“什么?”王姓老人皱眉回头,“怎么可能?我可是亲眼看着稿子被送去印刷厂的。”
“伯父,我还能骗您不成?不信,您自己看看!”
王姓老人接过年轻人递过来的杂志,打开目录一看,果然上面没有年轻人所写的小说。他再扫了一遍目录,立即找到了顶替年轻人作品的作品。
渗透…………刘红民。
这个在无数人眼中深受欢迎的名字,在王姓老人眼中却格外刺眼。
“又是这个混蛋!”
王姓老人猛地站起,带着年轻人直接去找刘欣武。
“刘欣武,你什么意思?为什么临时换掉了宋卓的作品。”
年轻人叫做宋卓,是王姓老人很亲近的一个后辈。宋卓有点小才华,写的作品也很不错。不过之前一直在报纸上写豆腐块文章,这次是他第一次写小说,所以就拜托道了王姓老人这里。王姓老人不仅帮他把关,甚至亲自指点他做了一些改动。
所以说,刘欣武换掉了宋卓的作品,就等于换掉了王姓老人的作品。而且,还是换成了刘红民的小说,这让王姓老人如何能够接受?
刘欣武毫不在意,在决定换下宋卓小说的时候,他就已经料到了会有现在这样的情况。
“是王老啊!坐下说!”
“坐什么坐?”王姓老人怒气冲冲的冲到了刘欣武的办公桌前,将杂志拍在了刘欣武面前。
“你说说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用刘红民换掉宋卓的作品?”
刘欣武笑着说道:“王老,你把稿子送来的时候,我是怎么说的?”
王姓老人愣了一下,“怎么说的?”
刘欣武:“我是不是说宋卓的作品还有点不成熟,如果没有其他替代的作品,我会安排在这一期上?”
“是!”王姓老人点头,“你当时是这么说的。”
刘欣武摊手,“现在有代替的作品,我就将宋卓的拿出来了,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吧?”
宋卓听到这话,无语的看向王姓老人。王姓老人连忙摆手,“宋卓的稿子都送到了印刷厂了,哪有在这时候换稿子的?”
“不是还没有印刷吗?”刘欣武笑着说道:“而且,这可是刘红民的小说。王老,您可以去其他杂志社问问,如果能出版刘红民的小说,他们会不会这么干?”
王姓老人不满的说道:“我知道他有点名气,但是你们也不能这样的没有规矩。”
刘欣武提醒道:“王老,刘红民这次的小说很有意思,您应该还没看吧?”
王姓老人听到这话,果然不再纠缠。他一把抓起杂志,气冲冲的离开了刘欣武的办公室。
宋卓跟着离开,回到王姓老人的办公室,他忍不住问道:“伯父,现在怎么办?”
王姓老人安慰道:“没事,刘欣武既然收了你的稿子,肯定会发表的。不过什么时候发表,要看运气了。”
宋卓听到这话,心里不由得有些沮丧。
“这事有我呢!”王姓老人说道:“你先回去,我想看看刘红民写了个什么东西。”
宋卓知道王姓老人讨厌刘红民,只好先行告辞了。
等他走了,王姓老人迫不及待的打开杂志,找到了《渗透》的书页看了起来。看了一页,他就将杂志摔在了桌子上。
“这个混蛋,他这是在挑衅啊!”
没错,刘红民就是在挑衅。不仅是挑衅王姓老人,还在挑衅王姓老人后面的人和势力。
《渗透》的文学性没有多少,但是充满了娱乐性。诙谐的文风和对话,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太过于友好了。它的故事性很强,看它就有一种看《故事会》的感觉。但是你在这部小说之中,可以看到的东西却不是故事会可以比拟的。
许忠义这个主角被刻画的非常强,很多读者都对这个军统店小二影响深刻。他们以为许忠义是有原型的,结果查找了关于奉天解放的历史,并没有类似的葛敏先辈。
报纸上也登出了很多评论《渗透》的文章,有的人说刘红民这是嬉笑怒骂皆是文章。但是反对的人,则认为刘红民这是在自嗨。
刘红民对这些评论并不在意,他将《渗透》交给了京大出版社,让他们尽快印刷,卖往全国。然后又通过王台长,将《渗透》送到了各大城市的电台手里,免费让他们制作成广播剧或者广播小说。
在新年到来之前,全国到处都是《渗透》。军统店小二这个外号,竟然成为了热词,如果有人不知道,可能会遭到鄙视。
人们之所以对军统店小二这个外号很关注,是因为许忠义搞钱的能力,很符合现在的时代背景。穷困了很久的人们,都想要赚大钱,改变生活。如果不是许忠义赚钱的办法不适合现在,恐怕都有人照着做了。
如此规模之下,绿党的腐败完全暴露在了全国人民的面前。就算是不识字的老百姓,也知道绿党的贪腐。
中国的老百姓最恨的就是贪官,看过《渗透》之后,就没有不骂绿党的。然后他们就会赞扬我党解放了全中国,建立了新中国。
像王姓老人这样的人,被气得不行。他们很想抹黑《渗透》,但是在群情激奋的情况下,也不敢说太多,生怕自己暴露了。
他们不会坐以待毙,就加急寻找刘红民的破绽,想要把刘红民搞臭。现在刘红民已经成为了爱国文人的代表,打掉刘红民这个标志,成为了重中之重。
于是,他们开始给刘红民泼脏水,写文章暗示刘红民是按照自己写的军统店小二。刘红民赚了那么多钱,肯定使用了非法的手段,一查一个准。
这个说法在不明真相者那里还是很有市场的,很多人贫穷久了,就会变得仇富。大家都是一样的人,凭什么你赚了那么多钱?
甚至有些人,直接去举报刘红民,希望国家惩治他这个“贪官”。
刘红民看到这些新闻,被气笑了。这些人,还真是绞尽脑汁啊!
142.第142章 我的中国心
142.
刘红民连官都不是,怎么就成为了“贪官”了呢?
如此荒唐的举报理由,刘红民又怎么能够不笑呢?
不过,这也说明了,某些人已经没有别的手段了。
刘红民决定再加一把火,再写一部谍战小说。这部谍战小说要讲述敌人的凶残、疯狂以及无所不用其极。哪怕我们建国之后,依然不想让我们过上好日子。
很快,刘红民就选定了《风筝》。
据说这部电视剧,光剧本就写了五年,经过无数次的修改、打磨和推敲,才最终成型。这部时间长度跨越三十多年的电视剧里,出现了上百个命运不同的大小人物,矛盾形势复杂难料,人物情感极致纠结,有很多出乎意料的反转剧情,让这部剧的悬念接二连三,环环相扣。为了增强可看性,《风筝》的节奏很快,全程不拖沓,所有故事的起承转合可谓一气呵成。
让刘红民看中的是,《风筝》的男主角郑耀先一心为国。为了追查“影子”,他并没有恢复身份,继续伪装下去。哪怕这个“影子”和他关系匪浅,也不曾有过丝毫动摇。
他想要通过《风筝》告诉所有人,敌人亡我之心不死。别以为新中国建立,我们获得了难得的和平,就能高枕无忧了。我们能够好好的生活,是因为有人在暗处默默付出,替我们负重前行。
《风筝》就是刘红民敲响的警钟,希望可以让那些犯糊涂的人,可以清醒一下。就算你们帮不上忙,但是至少不要拖后腿才是。
做出决定之后,刘红民再次闭关写书。
《风筝》的文风很符合刘红民的写作风格,强逻辑的推理之中穿插着轻喜剧。既可以调解节奏,又可以让读者看的不那么枯燥。刘红民是越写越顺手,只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将《风筝》写完了。
腊月二十三,刘红民从书房里面走了出来,和家人一起准备年货。
他在友谊商店买了很多东西,除了自己家用的之外,还给陶教授、王台长、林勇等人送过去了一些。至于葛朝光、马为度等人,刘父刘母早就安排好了。甚至连中医协会那边,二老也送了一些年货过去,让忙碌一年的中医们,过一个好年。
为了“古方运动”,梅教授他们过年都不准备休息。如果能够真将这些古方全都验证出来,那可是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
刘红民对此非常支持,他手中的人民币从来不会超过一万元。超过了,刘红民立即就会捐给中医协会。
梅教授等人对刘红民非常感激,他们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热心肠的人。对于商人的习性,他们可是很了解的,凡是都想着赚钱,才不管卖的东西关不关别人生死呢!
可能,刘红民是个文人吧!所以,他赚了钱之后,只想着回馈社会。
这也是邹世芳、葛朝光、马为度等人佩服刘红民的地方,刘红民的确享受生活,但是他享受的同时,并没有忘记人间疾苦。能跟着这样的人成为朋友,他们认为这是他们最大的荣幸。
除夕夜,刘红民陪着家人看着春晚。今年的春晚和去年一样,都和原时空有着很大的变动。
因为刘红民的意见,去年中台就找到了很多地方戏曲的艺术家,比如京都大鼓、黄梅戏等等。中台还请了女排等获得世界冠军的运动员到现场和观众互动,增加了晚会和观众只见的距离。特别值得一说的是,严顺开老先生,将小品开先河的搬上了春晚的舞台,给春晚带来了一种节目的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