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爷说道:“就是老查自己回来的,给他闺女办了手续,完事之后他就去机场了。”
刘红民放弃了,他一屁股坐在地上。现在他已经确定了心中的答案,就是查父查母棒打鸳鸯。只是,让刘红民失望的是,查剑英竟然也同意了。
原来,她对我们之间的感情并不是那么珍惜?
原来,留学对她来说竟然如此重要!
大爷看他不在折腾了,不由得摇着头回了家。
不过刘红民还是不甘心,他站了起来,骑上车返回京大,给罗保铭写了封信,请他帮忙寻找查剑英。如果能够找到她,就将信交给她。
查剑英的不告而别,让刘红民魂不守舍了很久。
一直到三联出版社将少包的日语版稿费打了过来,才让刘红民打起点精神。一百八十多万港币,兑换成外汇券将近一百五十万元。刘红民马不停蹄的去了荣宝斋,将那里库存的古籍全部买下来一份。
很多女人都说,购物可以缓解压力。一下子花了八十万外汇券,刘红民的确感觉心情好了不少。
第57章 大唐安西军
看着几千本古籍,古典文献专业的同学们感觉自己要疯了。太疯狂了,他们就没有见过这样买东西。
不过,他们喜欢。
面对古籍,他们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激情。学得屠龙术,总要有用武之地了!
刘红民也跟着整理古籍,他这段时间总想让自己忙碌起来。但是小说却不写了,因为一下笔,总忍不住要写查剑英的名字。他整天拿着史书再看,下课就看,吃饭、上厕所都书不离手,晚上躺在船上也看,一直到迷迷糊糊睡着了。
许连成他们新学期转了宿舍,转过来的同学都是和刘红民关系不错的。宿舍里面和谐了,刘红民也就更无聊了。许连成他们虽然讨厌,但是这时候如果他们在的话,或许会成为刘红民宣泄情绪的渠道。
现在渠道没了,刘红民只能将事情情绪闷在心里。
关系比较好的同学,都围着刘红民在转,生怕他一个想不开。
还在,刘红民只是变得沉默了许多,并没有轻生的想法。只是,他手中的史书,从《史记》换成了《汉书》,一直换到了《资治通鉴》。
这学期才过去一半,刘红民就看了一大半的二十四史。
这一天,他看到了最后一条关于大唐安西军的记载。
五月,安西由是遂绝,莫知存亡。
这就没有了吗?刘红民怅然若失。大唐安西军困守孤城,驻守在西域半个世纪,和他们一比,我这点事有算得了什么?
古有大唐安西军,现在有守卫边疆的战士。远离祖国,面对一望无际的边疆,时刻警惕敌人的到来。
一天、两天没有什么,但是一年、两年甚至几十年的坚守,绝非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刘红民就做不到,所以他特别佩服这样的人。
所以,他决定做点什么。
一部广告片在他脑海之中慢慢浮现,《大唐漠北的最后一次转账》。
这个片子只有16分钟,但是其中讲述的内容是很多电影都望尘莫及的。于是,刘红民再次拿起了笔,将这个故事写了下来。
两万多字的稿子,刘红民写的无比认真。写完之后,又反复修改,一直到半个月之后,才算改完。
刘红民本来想要继续投给《京城文艺》的,可是念头刚起,就被他放弃了。《京城文艺》算是他和查剑英的记忆点,两人很多话题都是关于《京城文艺》的,《我的兄弟姐妹》、《大宋提刑官》、《李娘子》,还有张德宁……
还是换个地方投稿吧!
《京城文艺》的编辑们如果知道刘红民因为查剑英放弃给他们投稿,不知道又有何想法。
自从《大宋提刑官》被京大出版社出版,引起了热销之后。很多杂志社都找刘红民组稿,其中就有《收获》、《十月》、《当代》、《花城》、《钟山》这些著名的杂志。所以,刘红民的选择有很多。
都不用他发出消息,《当代》的贺启智就听到了风声,直接杀到了刘红民的宿舍。
“贺老师!”
赵志忠和贺启智打了声招呼,然后就避嫌的走了出去。
刘红民无语,真当我不知道你和贺启智是老乡吗?
贺启智笑呵呵的说道:“红民,听说你写了本短篇小说?”
“您的消息还真灵通。”
贺启智打了个哈哈,期盼的看着刘红民,“能给我看看吗?”
刘红民将稿子递了过去,贺启智认真的看了起来,越看脸上越严肃,他显然发现了这篇短篇和刘红民以往的小说都不一样。刘红民以前的小说,娱乐性质偏重,哪怕是《大宋提刑官》,也和那些纯文学作品有差距。但是对于那些文学造诣不是很高的人,这样的作品非常友好,能为杂志开拓市场。
纯文学性的文章也能增加销量,但那是和其他杂志抢夺观众。两者是不一样的,《故事会》这些纯娱乐杂志,从创刊开始,很快销量就名列前茅,超过了很多老杂志。而他们的读者群,并不是从其他杂志抢来的,而是将那些文学造诣不高的人转化为读者了。
所以,尽管文学性降低了,但还是有杂志愿意刊登他的小说。杂志社也是要成绩的,对于领导来说,这是政绩,对于编辑来说,这是奖金。
《大唐安西军最后的军费》,却是纯文学的作品。小说的前半部分,讲述了安史之乱爆发,唐军西域主力安西军回长安平叛。吐蕃趁机侵袭防卫空虚的安西四镇。河西、陇右先后丢失,安西都护府与中原失去联络,于是,这支平反叛乱的铁血主力军,成了一支被朝廷遗忘的边防军。
随后的故事在押送军费的安西军兵郭元正和流民卢十四之间展开。卢十四本来是一个逃兵,时刻想要偷走军费,最终被郭元正感化。郭元正战死之后,卢十四继承了他的使命,艰难的将军费送达了西州。
在小说的结尾,刘红民用了王昌龄的《从军行》点题。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贺启智眨了眨眼睛,将眼中的热泪忍了回去。他红着眼睛对刘红民说道:“红民,这篇小说一定要放在当代上发表。”
刘红民看着他紧紧握着稿子的手,“我说不行,你能干吗?”
“当然不能!”贺启智斩钉截铁的说道:“如果你不答应的话,我就一直和你谈。”
“行吧!”刘红民无所谓的说道:“稿子你带回去吧!”
你攥的那么紧,我想抢都抢不回来吧?
贺启智才不管他怎么想,只要稿子到手,比啥都强。
“那我先回去,等过审了之后,我再找你谈稿酬的事情。”
“有啥谈的?直接把钱给我带回来就行。”
刘红民毫不在意的说道,他现在能拿的稿酬已经到顶了,千字十元。多一分都没有,因为这是国家规定的稿酬标准。两万多字就二百多块钱,刘红民根本就不在乎这点钱。不过钱还是要拿的,正好够四合院那边生活做饭,招待古典文献专业同学们一个学期的。
第58章 少包二热卖
《大唐安西军最后的军费》写完,刘红民的念头通达了很多,逐渐走出了失恋的阴影。
查剑英并没有多漂亮,刘红民也不是因为样貌和她在一起的。真正吸引刘红民的是她爽快的性格,乐观的态度。
刘红民接到了罗保铭的回信,他去查剑英家在香江租住的房子,但是并没有见到查剑英,她已经去美国留学了。
对此刘红民早有预料,也没有感到失望。
罗保铭在心中还提到了少包二的播出情况,因为有少包一的铺垫,少包二的第一集就在收视率就是TVB的三倍。并且在之后,少包二的收视率一集高过一集,一直到大结局,收视率已经达到了TVB的七倍。
如果不是TVB有一批固定的收视群体的话,这个倍数还会更高。
少包二刚播出的,明报上的少包二的连载还没有结束。很多人都想提前知道少包二的后续情节,让明报的销量再次增加,增长到了15万份。
比明报销量影响更大的是三联出版社发行的单行本,一经上架便被抢购一空,比少包一还要火爆。
看到这里,刘红民不由得站了起来,“志忠,这几天看晚七点新闻了吗?”
赵志忠摇头,“没有啊!怎么了?”
“没什么!”
刘红民摇头,没有将心中的猜测说出来。少包一热卖上了国际新闻,现在少包二热卖,会不会也上晚七点新闻呢?
今年5月1日,国际新闻并入了晚七点新闻,成为晚七点新闻的一部分,但是保留了国际新闻的名字。随后不久,国际新闻连名字都取消了,彻底融入晚七点新闻。
从此,晚七点新闻成为了国内新闻之首,政志风向标。
如果少包二热卖真上了晚七点新闻,那么就证明他真的是上了西苑的关注名单了。
这种级别的新闻,上一次可能是巧合,但是上两次绝对有问题。
赵志忠不知道刘红民的想法,转头问另外两个室友。
“你们俩看了吗?”
姜恒想了想,“我看了几天。”
刘红民都不用听他说啥,就知道答案了。其实刚刚问赵志忠都是多余的,因为如果他的真上了新闻,这三人肯定会第一时间和他说。
不对,应该是认识他的人都会和他说。
想明白了之后,刘红民松了一口气。现在的他,还没有做好迎接这份荣誉的准备,毕竟他还是一个学生。哪怕多了几十年的记忆,但是那份记忆他也一直是一个小人物。所谓居移气,养移体,他依然是小人物的心态,而且这种心态还在时不时的发作。
而他能够有现在的成就,主要是因为来自未来的学识,以及原身的“作死”的性格。
此两者缺少一个,刘红民都无法在这个时代闯出名堂来。
这是一个万物竞相生长的时代,也是一个枷锁重重的时代。想要冲破枷锁,就必须野蛮生长,打破这个时代的局限。
两部少包给他赚的钱,是他上辈子都没有赚到过的。经历了久穷乍富,又经历了感情风波,刘红民浮躁的心慢慢沉淀了下来。
《大唐安西军最后的军费》,就是这个沉淀的开始。
他重新了将经历投入到了课堂和写作,他想要在这个时代活出一个不一样的人生。
刘红民沉下心,但是香江却是浮躁的。
有过上一次的合作,这一次RTV、明报和三联出版社配合的更加顺滑。电视剧的热播带动了明报的销量;明报上的连载吸引了人们去购买单行本;看了书又感觉不过瘾的人们再次打开了电视。
RTV这次做的很绝,又在白天从头开始重播少包一。这是RTV的惯用手段了,这半年只要被TVB压一头,就重播少包一。不过这一次,他们不仅仅重播少包一,而且还无缝衔接重播少包二。少包二的首播还没有结束呢,你这样做就有点过分了。
很多因为有事没有完整看过少包二的观众,就成了白天的收视观众。有的人实在工作太忙,就让家人帮忙将少包二给录下来,等自己有空了再看。
时隔半年,香江再次笼罩在包青天的热潮之中。
RTV的员工见到TVB的人,也不再躲闪了,而是很傲气的将脑袋一扬,就差把眼睛甩到头顶上去了。这是他们难得的吐气扬眉的机会,自然能多傲慢就多傲慢了。
TVB的人气的鼻子里面都在喷烟,好几次差点动手收拾RTV的人。他们根本没想过,往日压着RTV的时候,比RTV现在的表情还要气人。
所谓有因就有果,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也不过是风水轮流转而已。
明报这边没有死对头,金雍先生看着明报销量暴涨,笑的都合不拢嘴了。
他叫来了罗保铭,“保铭,少包的事情你做的不错,我会给你发奖金的。”
“多谢先生!”
罗保铭看着金雍先生好像很高兴,便开口说道:“先生,少包二比少包一还要火爆,恐怕到了少包三的话,刘红民那边就会要求张稿酬了。”
“都已经千字七十了,还要涨?”
金雍先生很不满,作为一个抠门,谁也别想从他的钱包里面往外掏钱。
罗保铭讪笑一下,“少包一的后三部就已经给到了千字七十了,少包二刘红民没有涨价,少包三肯定会涨价。他也是一个死要钱,而且因为距离远,比倪先生还要难对付。”
金雍先生沉默了一下,倪狂是他靠着面子才谈到千字八十的。刘红民可不会看他的面子,上次刘红民想要拿到他小说的版权他没有答应,而且他听说自己的那个远亲棒打鸳鸯,刘红民不因为恨屋及乌就不错了。
“价钱的事情暂时这样,不过少包三的连载权一定要拿到手。”
“好的,先生!”
罗保铭点头,暗自想着要怎么和刘红民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