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在1977 第501节

  随后深深看了他一眼,转身跑过去、直接钻进汽车。

  高桥英夫呼出一口长气,抬手摸了摸心脏,随后双手肃立,对着陈凡九十度鞠躬。

  陈凡挥挥手,示意他不要多礼。

  还好只躬了一下,这要躬三下,就该上桌了。

  高桥英夫起身之后,又对着杨书记几人鞠了一躬,掏出一张支票奉上,“这个钱是想请你们帮忙,给高洋建个新房子,拜托了。”

  听完翻译的话,杨书记拿着支票看了看,呵,又是5000美元。

  他没客气,但也没隐瞒,直接说道,“我们这儿建房子,要不了这么多,你这钱多了。再说了,虽然小高说是要回来,可他万一不回来了呢?建了房那不是浪费?”

  高桥英夫正色说道,“是这样,我也真心希望他能够留在故乡,但是我也要做好他回来的准备,只希望他们的生活能过得更好一些。

  所以房子是一定要建的,而且要按贵地最好的标准来建,如果钱不够,您可以给我拍电报,我会补上,要是有多的,就都捐给小学吧。”

  杨书记听完这话,即便心里对小本子有意见,也对这个小本子印象有所转变。

  当即点了点头,“行,这事我应下了。”

  高桥英夫再次鞠躬,这才转身上车。

  赵俊辉等人也分别同杨书记他们和陈凡握手,随着一声声车门关上的声音,三辆车终于缓缓离开。

  看着三辆车远去,杨书记心里不觉有几分怅然。

  他拿起那张支票看了看,再转头看看远处围观的群众,抬起手挥了挥,“人都走了,还看个屁,都散了、散了。”

  随后将支票收进公文包,推着自行车便准备离开。

  而那些村民却没有就此散去。

  有人远远地喊道,“书记,老高还回来么?”

  杨书记停下脚步,回头看了一眼,沉默了两秒后,才大声说道,“没看他们厚衣服都没带?说了回来,就肯定回来。”

  一听这话,刚才还有些凝重的气氛顿时一松。

  “哎哟,我就知道老高要回来。”

  “还用你说,前天他就跟我说了要回来的。”

  “那你刚才还说老高走了就不回了。”

  “谁?谁说的?反正我没说。”

  “诶,等老高回来,到时候问哈他小本子那边是么情况哦。”

  “还能么情况?水深火热撒,报纸、广播都这么说。”

  “但是看老高他大伯,不像啊。”

  “他大伯是资本家,肯定不一样,水深火热的是老百姓,那些国家都一样。”

  “有道理、有道理!”

  ……

  陈凡也骑着马往回走,张文良蹬着自行车跟在他旁边,好奇地问道,“哎哎,刚才小高说完成任务,什么任务?”

  “你怕是狗耳朵吧,隔大几米都能听见。”

  陈凡瞟了他一眼,“都说了是任务,肯定不能随便说的啊。”

  “扯呢。”

  张文良撇撇嘴,“我看你就是在骗小孩。本来小高死活不愿意去,被你骗两句,他乖乖跟着走。”

  陈凡叹了口气,“能怎么办呢?要是老高不同意,我也不会管这摊子闲事。让他们去看看也好,有些事不去做,总归会有遗憾。”

  “这倒也是。”

  张文良缓缓点头,过了两秒,又好奇地问道,“我只是奇怪,你是怎么说服小高的?”

  陈凡,“哦,很简单啊,我是这么跟他说的……”

  张文良,“嚯,这种办法你都能想出来,你脑子怎么想的?”

  陈凡,“多看书就知道咯。诶,都说了是秘密任务,不要跟别人说啊。”

  “知道,我又不傻。”

  张文良瞟了他一眼,笑道,“那你还跟我说。”

  陈凡,“是你一直在问啊。再说了,我这也是双重保险,万一哪天我不在,不是还有你可以跟他接头呢。”

  张文良嗤之以鼻,“嘿,玩笑话你还当真了。”

第549章 多赢

  卢家湾村小。

  陈凡的第二次公开课终于开讲。

  除了学校里的学生和老师,还有闻讯而来的几个小队长,以及十六个知青。

  这是陈凡和他们的第二次见面。

  第一次便是在油菜花田里,那次陈凡开着小游艇路过,看到的那群“游客”便是这些人。

  竟然还有人带着照相机,果然这些知青没一个简单的。

  陈凡也没管他们,自顾自地背着双手来回踱步,在课堂上开讲,“咱们生产队这几天发生了一件大事,小高的大爷爷来找他回去。同学们都看过小高的大爷爷吗?”

  一群孩子们懵懵懂懂地或点头或摇头。

  “看过了。”

  “没看见。”

  “我看见了小汽车。”

  陈凡笑着压压手,教室里瞬间鸦雀无声。

  他双手扶着讲台,笑着问道,“那我就问问看过的同学们,你们看见他,脑子里想的是什么?”

  这下没人回答了。

  陈凡环视一眼,启发道,“苏勇,你刚才说看见了,那你看见他穿的衣服,坐着小汽车,想的是什么?”

  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子站起来,眼神忐忑地四下乱飘,“emmm,他的衣服很好看,坐小汽车很威风。”

  陈凡压压手,示意他坐下,“嗯,衣服好看,坐车很威风。好,这也是一种印象。”

  随即又问道,“那么当你看见他穿着好看的衣服、威风地坐着小汽车的时候,会怎么去猜想其他小本子的样子?”

  苏勇眼珠转了几圈,“就和他差不多吧。”

  陈凡看向苏玉军,问道,“苏队长,你是怎么想的?”

  苏玉军没想到会问到自己头上,先是愣了一下,随即讪讪地笑了笑,“也、也差不多吧。”

  陈凡点点头,再次看了一眼全场,正色说道,“看看,这就是通过一个人的形象,去联想到一个群体。但是,你们看到的好看的衣服、坐小汽车的威风,其实只是一种表象。

  李先生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具体问题就要具体分析。

  小高的大爷爷穿着好看的衣服、坐着小汽车,有很多人就会认为小本子都是这个样子。那么是不是呢?其实未必。

  另一个,我们还要更深入一层去想,这些衣服是谁造出来的?小汽车又是怎么生产的?

  这里又可以一分为二,第一,他们的技术到了什么样的程度,可以生产出这种好看的布料、舒适的汽车。我们国家能不能做到,能?可以做到哪几点?不能?差距在哪里?

  第二,参与生产环节的工人,他们能不能享受到价值创造的过程中带来的福利,再往上去溯源,种地的农民、挖矿的工人,他们也能穿像小高大爷爷那样的衣服、威风地坐小汽车吗?”

  话音落下,教室里立刻响起嗡嗡的讨论声。

  “陈老师讲的有道理啊,一个人好,不代表个个都好。”

  “要我说肯定不一样啊,农民、工人创造的价值,都让资本家拿走了,要不然资本家凭什么威风?”

  “昨天我就说了,老高他大伯是资本家,日子肯定过的好啊,老百姓多半就水深火热了。”

  话里话外,颇有“我与陈老师所见略同”的意思。

  这些议论的自然是肖校长、苏队长他们这些成年人,十几个知青学生也在教室后面小声讨论。

  倒是听课的学生,基本上都懵懵懂懂,不知道他们说的是啥。

  不过也听出来一些陈凡话里的意思。

  小高的大爷爷看上去日子过得很好,却不能代表所有的小本子日子都好过,说不定人家这时候正在受苦呢。

  所以要谨记李先生的教导:解放全人类!

  然后一下子就热血沸腾起来了。

  这也是陈凡用高桥英夫举例的意义所在。

  等再过几年,许多人争相往国外跑,那些人出国之后,看见高楼大厦、车水马龙,那种对心理的冲击,是两千年以后的年轻人根本无法想象的。

  当时也因此产生了许多羡慕、向往国外的人,其中包括很大一部分公派留学生。

  陈凡现在也做不了太多,但可以种下一粒种子,给卢家湾这片地方的学生们打个预防针。

  这也是他讲这些公开课的本意之一。

  至于能起多少作用?

  总比一点都不讲的强吧。哪怕只有一个人在出国以后,因为他的话而不盲从,多思考一番,也不枉费他这番口舌。

  陈凡吧啦吧啦讲了一通,抬手看看时间,一节课已经过去,……下课铃声就别想了,那个铁片正在肖校长手里提着呢,他自己都听得忘了神,哪还记得打铃。

  便也只能将手一挥,宣布下课。

  然后指着最后面的知青说道,“知青同学留一下。”

  在许多好奇的目光中,十六个知青乖乖坐在原地,忐忑地看着陈凡。

  来这里的知青,他们只知道陈老师本事很大。

  懂医术、会写作,是省作家协会的干部,却又甘愿扎根农村,一方面带着卢家湾发展致富、建设新农村,另一方面还能培养人才,将基础薄弱的农村学子培养成大学生。

  所以家里才想方设法送他们到这里下乡。

  不管是跟着陈老师学习、考上好大学,还是能跟陈老师攀上关系,就像他的几个学生一样,无论去哪个单位,都有三分面子,如此便都能获得很大的好处。

  却没想到,来了卢家湾,竟然连陈老师的面都没见到,甚至没几个人愿意搭理他们。

  只有知青院里一间小小的学习室,让他们自己去看资料。

  他们这些人哪个不是来自干部家庭,几时受过这种委屈?

  当时便有不少人打了退堂鼓,纷纷给家里写信。

  但是家里的回信,无一不是要求他们沉下心来、扎根农村,以陈老师为榜样,老老实实干活、勤奋努力学习。

  甚至还有几位家长亲自跑过来面授机宜。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首节 上一节 501/5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