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阁楼啊,别看那坡度很高就以为不实用,其实设计好了,也是一处非常好的书房和儿童房。……”
从院子到每一个房间,乃至于厨房、厕所怎么设计改造,陈凡都给他讲了一遍。
安全是从头笑到尾,就一直合不拢嘴。
等陈凡说完,他才用力呼出一口长气,捧着房契看了又看,感慨地说道,“不容易啊,我自己的1600多,伱们送来了1800,加上我父母和哥嫂准备的两千块,总共不到5500,一下子全给砸进去了。给了4567块钱的房钱,剩下的那点,也不知道够不够装修。”
他这一买房搬出去,几乎就等于是分家,原本父母家的两间房没他的份,家里自然要给他准备一份安置家业的钱,趁着这次买房,便一并给了。
陈凡拍拍他的肩膀,笑道,“差不多一千块钱,肯定够了。呐,别看我刚才把那房子损得太狠,其实基本上都是小毛病。房梁上是有白蚁蛀蚀过的痕迹,但影响不大,只需要换两根木梁就行。
一楼的地板本来就是要拆掉的,虽说有些板子坏了,但在边缘部分还有很大一部分可以使用,正好用来替换磨损严重的楼梯板,……,总而言之,你手上的钱肯定够,说不定置办完家具,还能请我去锦江饭店吃顿好的。”
安全咧着嘴哈哈直笑,“行啊,不就是锦江饭店吗,小意思。”
随即话风一转,“不过暖房礼钱你可得准备好,不能比老张少了,否则他肯定要骂你小气。我这是为你好。”
陈凡嘴角微抽,敷衍地哼哼两声,“再说、再说。”
这时王干事从办公室走出来,见两人还在走廊上抽烟聊天,不禁说道,“手续都办完了,你们怎么还没走?”
安全赶紧起身迎上去,小声笑道,“王哥,我们在等你呢。”
王干事意味深长地看了看他,笑道,“等我干嘛,怎么,还要换房子啊?”
安全视线左右瞟了一下,小声说道,“王哥,这两天辛苦你了,我想请你吃个饭,表示一下感谢。”
作为换房员,肯定对辖区内要换房的人非常了解,不说了如指掌吧,最起码大致情况还是清楚的。
那位要卖房的大叔,因为小儿子一家五口回来,原本就有十口人的家庭实在不堪重负,不得不找人托关系,在更远一些的地方换了一套大房子,却没能结清余款。
这种“大事”他不可能不清楚。
作为关系不错的朋友介绍来的人,还是那边街道办一个副科长的儿子,“无意中”透露点消息,就能结个善缘,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他也只是透露这点消息而已,别的什么都没做,若是那卖家不肯降价,谁来也没辙。
另一个,也不知道这个朋友的朋友能不能领悟到里面的门道。
现在看来,效果还不错,至少这个安全不是过河拆桥的人。
王干事笑了笑,说道,“现在大家都不容易,那座房子也要收拾一下,后面还要不少钱,这顿饭就暂且记上。回头等你搬家的时候,我再过去给你道喜。”
他话音刚落,安全便要继续邀请。
这时陈凡突然在一旁说道,“王干事,我想跟您打听点事,不知道方不方便?”
王干事惊讶地看向他,顿了两秒,才说道,“什么事?”
陈凡搓搓手,笑道,“是这样,昨天您拿‘房册’给我们看的时候,我看上了一座房子,也有心想换,但是不太了解里面的情况,所以想跟您请教一下。”
顿了一下,他又笑道,“您看这时候也到了饭点,若是不嫌弃,咱们边吃边聊?”
王干事深深看了他一眼,终于点了点头,“行。”
请假
在外地医院跑了一整天,现在才回来,肯定来不及码字了o(╥﹏╥)o,只能请假一天。
估计过两天还要请一天假-_-||
咳嗽头晕轮着来,有时候还一起来,问医生是不是后遗症,医生微笑不语,只是说要好好休息、吃好喝好,跟特么得了绝症似的……-_-||
第506章 孤陋寡闻
番禺路,是大上海的一条老路。
这个老路,不是说年纪大,说的是从头到尾也没改过名字,一个名字用了几十年。
不像淮海路,以前叫霞飞路。
霞飞路的别墅是沪上资本家的最爱,说的就是这里。
严格说来,番禺路的小洋楼,也可以算霞飞路的别墅,因为淮海路上本身并没有多少别墅洋楼住宅,那些老别墅、小洋房,基本上都集中在依附着霞飞路的支路上。
比如武康路、湖南路,都是别墅集中的地方。
番禺路也是如此。
这条老街全长1768米,北起延安西路,穿过淮海路、虹桥路,南至凯旋路,位于最繁华的上海老城区核心区域。
虽然昨天安全买的房子也在核心区域,而且更靠近黄浦江,不过那一片基本上都是石库门,算是普通居住区,相比之下,这条街要更好一些。
在这片区域有非常好的各种社会资源,医院、学校、商场、……,可谓是样样齐备。
比如安全要去的上海交大,还有姜丽丽考上的华东纺织工学院,就在这条路的两旁,走着就能过去,近得很。
尤其是番禺路北段,更是其精华所在,有许多知名建筑、名人旧居,用闹中取静来形容,再恰当不过。
番禺路不是很宽,只有两条车道,道路两旁栽种着高大的梧桐树。
“现在是冬天,梧桐树叶掉落了一大半,换成夏天就不一样了。”
王干事在前面引路,边走便说道,“夏天的时候绿树成荫,你在这条路上走,几乎晒不到太阳,而且这一带没什么工厂单位,有几家也都是研究机构,不会吵吵闹闹,非常适合居住。”
陈凡听着连连点头,“嗯嗯嗯。”
没想到这年头的番禺路也还可以嘛。
后世这里被称为宝藏路,几乎每走几步就有一个“打卡圣地”,从幽静的咖啡馆到不太显眼的商场,从各种主题静吧到一间间精致的书屋,此外还有俱乐部、酒店、民宿……
使得这里成为许多“新上海人”厌烦了喧闹之后、所追求的幽静精神圣地之一。
就连不少老上海人也到这一片来寻找往日的记忆,然后一一比对改造过的房子,与记忆里的不同之处。
王干事在前面讲,陈凡在一旁认真听。
至于安全,则跟在陈凡后头小声嘀咕,“也就那样嘛。”
陈凡瞟了他一眼,看看被院墙围起来的小洋楼,再看看他,意思显而易见。
也就那样?是这里的小洋楼好看,还是你买的石库门漂亮?
安全乖巧地闭嘴,不想吱声。
这时王干事突然停下脚步,指着一个院子说道,“咯,看见了没,那個是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专门研究生产白蛋白针剂。”
陈凡有些奇怪,没事提研究所干嘛?
随后王干事手指一转,“看见那里没,以前是‘孙大少’的住宅,房子是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在30年代建的,本来是给他自己准备的,结果当时他自己都没住,因为孙大少帮了他一个大忙,就将这里低价卖给了孙大少。
说起这个邬达克,你们可能不太清楚,他可是当时在大上海非常有名的建筑家,在上海设计了60多栋房子,包括福州中路的美商花旗总会,淮海中路鼎鼎大名的武康大楼,哦,以前叫诺曼底公寓。
当年大资本家刘吉生的花园住宅也是出自他的手笔,现在那里是上海作协办公楼。还有同样是大资本家的吴同文的‘绿房子’……”
听到这里,安全不禁转头看了一眼陈凡。
作协诶?
陈凡抿嘴微笑,就当没看见。
王干事还在滔滔不绝,一连报了好多处知名建筑。
等他说完,陈凡眨眨眼睛,小声问道,“王干事,那我要买的那座小洋楼……?”
王干事顿时直嘬牙花子,“嗯嗯,就在那里,55号院子就是,我带你过去。”
等他转身往前走,陈凡不禁撇了撇嘴,原来跟邬达克没关系啊?
嗯,没关系也好,省得以后想动一动装修,都要打报告申请,太麻烦。
孙大少别墅在马路西边,就在对面不远处的地方,王干事停下了脚步,倔强地指向一座距离弄堂口不远的院子,“那里就是邬达克旧居。”
说话的时候表情还有些得意,言下之意,似乎在说这里是块风水宝地,连建筑师自己都住这里,
不等陈凡说话,他又换了个方向,“你要看的房子就在这里,番禺路55号(假的,没有55号,只有55弄)。”
几人本来都靠着路边在走,陈凡听到他的话,立刻往路中间退了几步,拉开视野观看。
这座小院并不大,一段二十多米长的院墙,大门并不在中间,而是在靠南的角落里。
厚厚的铁栅门和院墙一道隔断了视线,只能越过墙头,看见一座小洋楼的阁楼。
陈凡脑子里闪过这座院子的资料。
整座院子占地面积388平米,小楼占地118平米,正面宽10米、侧面长11.8米,总高两层半,建筑面积288平米。
在楼房的四周有一条逐渐变宽的空地,东边将房子和墙隔开的那条小路只有2米宽,往北就变成了3米,西边靠马路的宽度就变成了5米,房子正前方的场坪,则足足有8米宽,足以停下几辆小汽车。
王干事掏出钥匙开锁,呃,不是大门锁,而是开在铁栅门上的一扇小偏门。
推开小门,他转身说道,“这里解放前是一个资本家的住宅,虽然不是请的邬达克设计,但也请了当时知名的建筑设计师,用的也都是上好的材料,有些还是进口的,听说当年花了30万大洋,可不是一笔小数字。”
陈凡咂咂嘴,30万大洋确实不是个小数字。
好嘛,何止不是个小数字,那叫天价好吗!
这么说吧,同时期在北平,一套上好的三进四合院,也要不了5000大洋。
而这套房子仅仅建筑成本就花了30万,由此可见其离谱。
离大谱!
陈凡环视一眼,发现这个院子比照片上更耐看一些,同时岁月留下的痕迹也更重。
他注意到进门左手边种在花坛里的那颗樟树,高大的树枝正好将小楼遮挡住,最起码不用担心太阳西晒。而且樟木有驱虫的效果,这座院子应该比较“干净”。
至于最关键的小楼,此时也尽收眼底。
楼房底座用了大量的花岗岩,将地基抬高了约80公分。连墙壁基座也是由花岗岩砌成,再往上才是刷成白色的墙面。
一楼和二楼都有大量的玻璃窗,尤其是一楼,有一整面西墙竟然都是“镂空”的。
就是只留了半米高的花岗岩墙壁基座,再往上是用了两个超大的镂花铁架,并在其中分出一个个长方形的格子,格子里面镶嵌了透明的玻璃,可惜里面拉上了竹子花纹的窗帘,看不见屋子里是什么样子。
不过不用看就能知道,里面的采光应该非常好。
二楼还有一个半圆的大露台突出来,正好盖住一楼门口,露台则由几根罗马柱撑着。
三楼的半边建筑在西边,东边又是一个大露台,应该是用来晾晒的地方。
至于楼房与院墙之间的空地,是一片草坪,只是这片地方建个小花园都够了。
只有小楼正前方的这一大片空地铺了水泥,不过现在场坪上空荡荡的,除了几条裂缝和不太明显的坑,别的什么都没有。
等陈凡和安全进来,王干事赶紧将小门关上,又从里面上了横栓,才一边往里走,一边继续说道,“反正吧,过去的事就都过去了,后来和当时很多资本家一样,一部分人出去、剩下的人留下来。
再后来也就理所当然,那傻傻的啥啥了,这房子在前几年也被没收掉。
然后11月份开会的时候,上级不是要搞统战吗,让有海外关系的人都去找回亲戚,上海也一样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就把这房子又还了回去,还是优先处理。
其实前两年的时候就给人家翻了案,只是当时没处理房子的事,正好这次一并结清。
统战属于紧急重要任务,于是上面做了决定之后,也没过多久,就上个月吧,这里的街道办找人把这房子重新加固、粉刷了一下,还给了他们。”
王干事慢悠悠地走过去,将楼房的大门打开。
虽说是新装修没多久,里面却没什么异味。
不管是石灰、油漆还是涂料,这年头使用的大多都是天然材料,气味几天就能散干净,也没什么甲醛之类的有害物质,敞几天就能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