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在1977 第397节

  陈凡眨眨眼,“如果是卢家湾陈凡,那就是我。”

  女人很开心的样子,“那就是你了,你作品里写的不是卢湾吗,所以大家都叫你卢湾陈凡。”

  陈凡有点懵,大家都是谁?

  女人说着伸出右手,大大方方地说道,“陈作家你好,我是文化宫招待所的前厅服务员,你叫我小彭就行。”

  陈凡又眨了眨眼,伸出手握了握,“小彭你好。”

  话说服务员小彭,伱能不能让我先进门?

  小彭这时才发现,自己竟然是隔着门和陈凡握手,立刻闹了个大红脸,转身将人往里请,“请进,我给你办入住手续。”

  等陈凡走进来,她小跑着进了前台,拿出登记册,同时说道,“会议的报到时间是早上8点到下午5点,这段时间都有主办单位的人负责接待,错过时间的话,就只能先在这里办理入住,等明天一早,再由相关负责人对接。”

  不一会儿,她便登记完陈凡的信息,将证件还给他,同时说道,“不过江南文艺杂志社的何主编也住在这里,这个时间点应该还没睡,需要我通知他吗?”

  陈凡不假思索地摇头,“不用,反正也没有什么重要的事,等明天再说。”

  “也行。”

  小彭拿了一把钥匙,走出来说道,“我带你去房间。”

  话音刚落,她奇怪地看着陈凡,“你没带行李吗?”

  陈凡“哦”了一声,转身指了指外面,“行李在车上,我去拿。”

  说完便往外走。

  小彭却好奇地跟在后面,等出了大门,看见陈凡从一辆吉普车上拿出一只背包,不禁瞪大眼睛,“你自己开车来的?”

  难怪刚才好像听见有汽车的声音,陈作家竟然会开车?

  陈凡拎着背包回来,谦逊地笑了笑,“恰好学过驾驶,单位上就安排了一辆车。”

  小彭忍不住竖起大拇指,“陈作家真是多才多艺啊!”

  陈凡,“略懂、略懂。”

  再次进门,小彭带着他往里走,穿过一道门,后面竟然还有个院子。

  陈凡这才恍然,就说文化宫招待所不可能是一座小平房嘛。

  在这个院子后面,还有一栋3层小楼房,格局和后世的学校宿舍楼差不多,中间是楼梯,两头靠外墙便是走廊,走廊边便是房间。

  此时大部分房间都是暗的,只有少数房间亮着灯。

  小彭也没上楼,直接将他带到一楼一间房门前,小声说道,“一楼最方便,冬天也没有蚊虫,这栋楼是半年才建好的新楼,当时领导就要求高标准,所以就参考了外事酒店的房间,在里面建了卫生间,也通了热水。”

  说话的功夫,她已经开门进屋,随手打开灯,陈凡便看见里面的陈设。

  确实是高标准,门口就是卫生间,地上是红木地板,房间里面除了床,还有书桌、沙发、茶几和一张大衣柜。

  如果把床撤掉一张,将双人间改成单人间,陈凡就更满意了。

  小彭将钥匙递给陈凡,笑道,“陈作家,我就不打扰你休息了,明天早上7点,食堂会供应早餐,9点钟结束,可别太晚,否则赶不上用餐。”

  陈凡笑着点点头,“谢谢,麻烦你了。”

  “不客气。”

  小彭挥挥手,依依不舍地离开。

  陈凡将她送出门外,锁上门,便去卫生间洗漱。

  洗完澡出来,裹上棉衣,百无聊赖地躺在床上,看看时间,才晚上7点多。

  不会这么早就睡觉吧?

  可是房间里除了一部电话机,连收音机都没有,他也没带书,没得消遣啊。

  咦,电话机?

  陈凡从床上蹦起来,走到书桌后面坐下,凑到电话机跟前看了看,旁边果然有张小卡片。

  嗯,原来是内线电话,只能打招待所内部各个房间,并不能打出去。如果要打外线,就要跟招待所申请。

  他还想着给姜家打个电话,看来是不行了。

  遗憾地打了个哈欠,算了,还是睡觉吧。

  就在他刚准备起身的时候,桌上的电话突然叮铃铃响了起来。

  陈凡吓了一跳,看着电话机有些发愣,这时候谁打电话?

  难不成是小彭睡不着觉,想跟他夜聊?

  晃了晃脑袋,陈凡提起话筒,“你好,请问哪里?”

  听筒里传来一个中年男人的声音,“请问是陈凡同志吗?”

  陈凡眼珠微转,迟疑了两秒,说道,“对,我是陈凡。”

  对面突然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陈同志你好,我是江南文艺杂志社主编何青生啊。”

  陈凡眉头轻挑,“原来是何主编,您好您好。”

  何青生哈哈笑道,“你好你好,不好意思啊,这么晚还打扰你,我是刚才找小彭有点事,听她说你来了,就想找你聊聊,不知道方不方便?”

  陈凡干笑了一下,“方便方便,我正好睡不着觉,这样,您在哪个房间,我过去拜访您?”

  江南文艺杂志是省级报刊,社长是正厅级干部,主编或总编便是副厅级,跟云湖地区副主任是一个级别。

  他这个小小的副科,跟人家隔了整整3级,区别不是一般的大。

  而且作为江南文艺的主编,那几乎可以视为江南省文人的带头大哥,至少也是之一,这样的人,陈凡敢说“不方便”?

  别说方便,哪怕真不方便,也要说方便啊。

  而且最好是自己去拜访他,而不是让他主动过来。

  还好这位主编大人没什么架子,听到陈凡的话,当即笑道,“不用不用,我就在前厅,过去找你也方便。”

  顿了一下,他又说道,“我现在过来。”

  不等陈凡说话,他便啪地一下挂断电话。

  陈凡放下话筒,拍了拍脑袋,随即左右看了看,到旁边的茶几上拿了两个杯子泡茶,又走到门口,将房门打开。

  刚拉开房门,便看见一位50多岁的中年人大步流星走上台阶,人还没到门口,便伸出右手,看样子是要敲门。

  不用人介绍,陈凡便猜到这人便是何青生,当即上前两步,远远地伸出右手,“何主编您好,我是陈凡。”

  何青云快走两步上前,一把握住陈凡的手,用力晃了两下,满脸惊讶地看着陈凡说道,“你好你好,虽然知道你年纪不大,不过看你的样子,应该还不满二十岁吧?”

  一直以来,他和陈凡都是书面联系,而且基本以讨论稿件为主,对陈凡的情况并不太了解。

  还是刚才在前厅,听小彭说陈作家是个很年轻的人。

  尽管有了心理准备,但等看见陈凡的样子,依然很是吃惊。

  同时心里不禁有些怀疑,那些文笔老练的文章,真是这个年轻人写出来的?

  陈凡见何主编这么直接,便笑着说道,“今年18,确实还不到20岁。”

  嗯,满17进18,他从不骗人。

  随即松开手,侧身让开门口,“何主编,请里面说话。”

第471章 曝光了

  两人分别落座,单人沙发中间是方形小茶几,颇有种领导会面的意思。

  何青生也没客气,看了看还冒着热气的茶,知道是刚泡上的,便端起来喝了一口,随即对着陈凡笑道,“以前咱们书信联系,我还以为你是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没想到这么年轻,真是出乎意料啊。”

  不等陈凡说话,他又笑道,“不过也对,有志不在年高,你也称得上是年少有为了。”

  陈凡腼腆地笑了笑,这么直接夸奖,让人怪不好意思的。

  何青生又笑道,“虽然说年纪不大,可文章却老练得很,几乎每篇都不用修改,都是全文照发。但是从你的文章中,又能看出不少新意。

  以前我还以为是基层文化工作者对经验的总结,现在看来,应该是年轻人天马行空的灵光一闪,而这种灵感,往往比经验更加出彩。”

  接连这么夸奖,陈凡也有点坐不住,当即略带惶恐地说道,“跟老前辈相比,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尤其是词语积累,还需要认真学习。”

  这是事实。

  倒不是说陈凡的文化底蕴太差、文笔也不如那些成名大家老辣。而是每个时代都有当时的行文特色。

  比如本世纪上半叶,那些民国文豪大多都是笔锋犀利,或是嬉笑怒骂豪放不羁,或是半文不白锋芒隐现,而到了50年代中后期,国内文坛的文风基本上都往朴实方向发展,写的也都是基层老百姓的故事。

  唯一不变的,便是行文风格,字里行间总带着几分咬文嚼字。

  哪怕乡土文学也是如此,不像后世那么直白。

  而陈凡写书,尽管已经尽量往这方面去靠,可受到后世网文写作的影响,用词极其平白,甚至有很多口语。

  当然,在他看来,是为了方便读者阅读,绝不是为了灌水。

  不过在大部分读者的眼中,这样的文章,虽然很好看,可“文气”终究不如那些咬文嚼字的。

  这种咬文嚼字的行文风气,甚至一度影响到8、90年代的作者。

  只不过这种文风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淡。

  老书虫甚至能通过一篇文章的行文用词,判断出大概的成文时间。

  而陈凡的文风,说他一下子跨越了20年,也未尝不可。

  但在专业人士眼中,就“暴露”他“文学底蕴不足”的毛病。

  何青生见他这么说,不禁轻轻点了点头,“你这个问题我也注意到,不过算不得什么,反而跟长期以来我们提倡的,‘要写老百姓能看懂的文章’很接近,所以我也没有想过向你提出这个问题。”

  顿了一下,他又说道,“不过,增加自己的文学修养,还是很有必要的,回头我写個书单给你,……”

  话说到一半,又摆了摆手,“还是拿几本书给你吧,都是我以前学习时读过的书,应该对你有点作用。”

  陈凡感激地点点头,“谢谢何主编。”

  何青生摆了摆手,笑道,“反正那些书我已经很久没看了,给伱也算发挥余热。另外,像茅盾先生、巴金先生、周立波先生、郭小川先生……等等文坛名家的作品,你都可以多看一些。”

  说到这里的时候,他轻轻叹了口气,“前些年书店里的文学书籍不多,向前辈学习的机会也少,不过,很快会有一批新书出来,回头你可以去书店买一些。”

  陈凡连连点头,“嗯,我会的。”

  过了几秒,何青生突然抬起头来,似笑非笑地看着他,“我心里有个疑问,一直想找你请教,但是一直都没有提,难得你这次肯过来参加会议,所以我想向你当面请教一下。”

  陈凡眨眨眼,想不通他的问题是什么,不过嘴上却不慢,“请教不敢当,您请说,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好。”

  何青生先应了一声,随即眼眉低垂,似乎在斟酌什么。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说道,“刚才我说过,你的文风非常特别,就是写作的时候,非常接近老百姓的语言,但是又不是纯粹的口语化,依然具有文学性,在我从事文学工作这么多年的职业生涯中,还从来没有见过类似的。

  但是……”

  他转头看着陈凡,轻轻干咳一声,“就在今年,我在《BJ文艺》、《浙江文艺》、《上海文艺》等十几家省级文学杂志上,都发现了这样的文章。”

  陈凡的笑容逐渐僵硬,这都能看出来?

首节 上一节 397/5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