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书记也很照顾他们,知道他们跟卢家湾其他人不熟,便特意把学习室腾出来,给他们摆了两桌,又安排算是半个自己人的安全作陪,礼行上无可挑剔。
可是外面大厅热闹欢腾,房间里的知青饭桌上,气氛却没那么热烈。
一个看上去三十来岁的男知青,端着酒杯跟安全碰了一杯,还没说话,便一口闷掉。
安全上下打量他,“什么情况你?考上本科了还不开心?”
随后给他夹了一筷子菜,“快吃口菜压压。”
那人五官挤成一团,强行把酒咽下去,哈出一口长气,却看也不看碗里的菜,只是满脸愁绪,不知道说些什么才好。
安全眉头微皱,转头看了看面色各异的其他人,心里似乎猜到了什么,也端起酒一饮而尽,放下筷子、叹了口气,默默掏出烟散了一圈。
没几秒钟,这里便烟雾袅绕,反倒是刚才还热气腾腾的菜,此时没了多少热气。
沉默了几秒,安全才抬起头勉强笑了笑,说道,“不管怎么说,能考上大学,是好事。”
他说着又端起酒杯,“来,碰一个。”
这时大家才强打起精神,端起酒杯乒铃乓啷一阵响,各自抿了口酒。
放下酒杯,刚才那名知青才抬起头,苦笑着说道,“来这里好些年,插队3年,好不容易等到机会调职,到公社做了干事,也就熄了回城的心思。
然后是结婚、生孩子,现在我都29了,转过年就30,老了(liao)老了,没想到竟然考上了大学,又能回城了!”
他抬手抽了口烟,转头看了一眼众人,脸上说不出是哭还是笑,“这个机会,我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放过的,可是我走了,老婆孩子怎么办?”
听到这话,其他人都是满脸苦笑。
南湖公社的外地知青不多,这么多年下来,来的来、走的走,剩下的也就30多个人,其中绝大部分都已经在这里安家扎根,这一次考试,无论男女,也都全部报名参加。
不管是心里憋着一口气、想要给自己一个交代,还是拼死一搏、决不放弃回城的机会,总而言之,他们都走进了考场。
可是等结果下来,成绩出乎意料的好,这些人反倒都迷茫了。
结了婚,有了老婆或老公,也有了孩子,只要不是绝情寡义的人,心里就不可能没有牵挂。
那么为了家庭不走?
不可能!
没有机会也就罢了,既然有了机会,而且还是前途无限光明的大学生,有一个算一个,就没有人会放过。
就比如那些支援三线工厂的,他们不也是丢下家庭跑去深山老林?很多人确实是出自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想着为建设国家出把力。
可是也绝对不会缺少冲着刷资历、镀金才报名去的人。
为了事业、前途,家庭也只能往后靠!
那干脆一走了之?
良心过不去啊!
所以刚才他们一个个进院子的时候,还是欢声笑语,等这里没了外人,便都再也笑不出来。
一个知青对着安全说道,“以前就羡慕你们两口子,都是知青,而且上海和杭州离得不远,也算是半个老乡,可以说是‘门当户对、志趣相投’。
现在就更羡慕了,两口子一起参加高考,一起考上重点大学,可以双宿双飞。”
他说着摇摇头,拿起酒瓶倒酒,苦笑道,“我就不行了,老婆只有初小学历,家里还有两个孩子,想带她参加高考都不可能。”
旁边一人迟疑了一下,看着他说道,“你爱人她支持你上大学吗?”
不等他回答,另一人又说道,“你老丈人可是红星大队的副大队长,如果他不答应,只怕你去学校报到没那么顺利。”
那人轻轻摇头,抬起头看了一圈众人,轻声说道,“我老婆还是挺支持的,说家里有她,不用我管,我老丈人本来不乐意,但是我老婆找他谈了一下,他也就同意了。”
说着突然笑了笑,“这两天还在到处炫耀,说家里出了个大学生。”
安全看着他笑道,“那挺好的啊,你还在担心什么呢?”
那人又苦笑着摇了摇头,却没有再说话。
他心里想的却是远在上海的父母,如果自己上了大学,父母还会认这个儿媳妇吗?
另一张桌子上,丁茜一手托着下巴,脸色满是无奈,“亚楠,还是你们家好啊,两口子都是知青,还都是上海的,咱们这里有一个算一个,也就安哥家的情况跟你差不多了。”
吕亚楠给她夹了一筷子菜,安慰道,“你也别太担心,你自己不也说了吗,只是你公婆不同意,你老公还是支持你的。”
随即又笑道,“咱们这里就属你的学校最好,那可是同济大学啊!你要是不去,得多可惜!”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可是,却又不知从何劝起。
她们的情况也差不多,考上了好大学,却又要面临家庭这道坎。
人生的路啊,怎么就这么难呢?
陈凡不知道隔着一堵墙的屋子里正愁云密布,他满脸无语地看着张文良,“不就是个鱼冻吗,回头等你们队捕鱼的时候,自己做一碗不就行了,犯得着下手抢?”
张文良不以为意,美滋滋地将最后一块鱼冻放进嘴里,“鲜、真鲜,好吃!”
他还是第一次吃没有鱼的鱼冻,而且颜色还是奶白色的,刚开始看着,觉得一点食欲都没有,不过想着好歹是陈大厨特意带来的,味道应该差不到哪里去,便给面子地尝了一块。
这一尝不得了。
等他吃完第二块,那碗里竟然只剩最后一块了,便赶紧下筷子戳走。
至于其他的,自然是进了杨书记他们的嘴里,可是他也不敢多说,便只能给陈凡一个眼神,好像是在说,你怎么只说我、不说他们呢?
陈凡眯着眼睛,我也不敢啊!
大队领导都在这张桌子上,同桌的还有学区委员,有外人在,当然要低调一点。
吃饭的时候,不断有人过来给他敬酒,就算他酒量好,也经不住这么灌。
等酒过三巡,便抽空往旁边的学习室跑去,刚推开门,一股浓烟就喷了出来。
吓得他退了两步,好家伙,这是失火了么?
第464章 送行
房门被推开,一股冷风吹进来,所有人都清醒几分,转头看向门口。
等看清是陈凡,安全立刻起身说道,“来得正好,跟大家喝一杯。”
吕亚楠干脆端起酒杯走过来,另一只手还在招手,“丁茜,快拿个杯子来,……”
说着又举起双手,“兄弟姐妹们,陈老师来了,大家说怎么办?”
十几个人一起大喊,“灌他!”
话音未落,便嘻嘻哈哈笑成一团。
似乎刚才屋子里的压抑从未出现过。
陈凡一看对手凶猛,吓得赶紧举起双手,“慢点慢点,咱喝酒可以,但是别灌。那话怎么说来着,”
话还没说完,就被丁茜塞了杯酒到手上。
他举着酒杯,满脸无奈地说道,“此酒虽好,可不要贪杯哦!”
安全却不依,端着酒杯便走过来,“少说歪理,反正今天最后一顿,放过你是不可能的,”
他转身举起手喊道,“大家说,这杯酒,他要不要喝?”
十几个人嘻嘻哈哈地齐声大喊,“喝、喝、喝……”
陈凡一看气氛都到了,当即豪气顿生,走到桌前一拍桌子,“好,喝!”
众人见他这么干脆,齐齐鼓掌叫好。
欢呼声中,陈凡举起酒杯便一口干掉。
众人又是一阵叫好声。
可是下一秒,陈凡便扶着桌子歪倒在凳子上,脑袋压着手臂,打起了呼噜。
看到这一幕,房间里不禁陷入沉默,等了两秒,吕亚楠首先噗嗤一下哈哈笑出声来,紧接着其他人也忍俊不禁,又开始推杯换盏。
这一次,才是真正欢庆的升学宴。
……
第二天,1月13日,腊月初五。
安全穿着厚厚的棉袄,坐在小游艇副驾驶上,身后的船舱里是他的大包小包,今天便是他返回上海的日子。
他手扶着抓杆,看着平坦的河面,感慨地说道,“一个月了,一個月前考完试,我就想回上海,一直等到拿到录取通知书,这一个月总算没白等。”
陈凡转头看了他一眼,继续专心开船,轻声笑道,“本来我还以为你要等到拿了录取通知书,才会着手准备回城的事。结果考完试就辞职,确实有些冒险哈。”
安全看着他笑道,“不是你说的吗,我们成绩都不错,有很大的希望考上大学。再说了,……”
他转头看向河面,“我和可盈家都是根正苗红的工人家庭,如果不是当年运气不好,没能赶上大招工返城,也不至于一直留在这里。这次好不容易赌上一把,就干脆回城算了,哪怕没有考上,以我们的工作资历,也不至于连个糊口的工作都捞不上。”
确实是运气不好。
在他下乡之前两年,主动申请插队的那些,基本上两三年就回城,而且可以优先安排工作。
虽然不是什么好工作,却也能解决回城的问题。
就是从大规模下乡的那一年开始,能不能回城,基本上就只能靠两样东西。
一个是“本事”,包括且不限于自家、亲戚家等各种关系,实在不行的话,只要家里人手头上过得去、脑子再活泛一点点,多去领导家里坐坐,也能把孩子调回来。
另一个就是运气了。
其实如果安全没有接受公社的“调职”,而是一直在卢家湾坚守,最多四五年,也能被调回去。
他又不是姜丽丽那种情况,还要坚守“7年毕业”的潜规则,要是干满4、5年,再往上面打申请,知青办大概率还是会同意批准,回到上海以后,也会被优先安排工作。
所以有时候只能说是时也命也。
不过他的坚守也没有白费,考上了大学,以大学生的身份回去,而且两口子都是重点大学的学生,必定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安全晃晃脑袋,将各种杂念甩出去,又对着陈凡笑道,“你别说,当时辞了职以后,我还真有点后怕,万一要是没考上怎么办?
但是话说回来,如果没有恢复高考也就罢了,这一恢复高考,我也好,可盈也好,想回城的想法就怎么也压制不住。
辞职头一天晚上,我俩整晚没睡,就在讨论如果没有考上,还要不要继续待在这里的问题。”
陈凡又瞟了他一眼,笑着说道,“看你们的行动,显然是破釜沉舟了。”
安全点点头,脸上满是感慨,转头看向窗外,“高考是破釜沉舟、辞职也是破釜沉舟。起了回城的心思,就再也消不下去。我不想等,可盈也不想等。”
说着哈出一口长气,笑容重新爬上脸,“还好,最后总算是好消息。”
陈凡笑了笑,“其实以你们考试的分数,还有背景也没有问题,被录取是板上钉钉的事,不过,……”
他转头看了看安全,“当时能做出这个决定,我也挺佩服你们的。”
说着还比了个大拇指,“就冲这份决心,我看好你哦。等伱以后当了领导,可得多多照顾小弟。”
安全故作猖狂地仰头大笑,“没问题啊,到时候谁敢找你麻烦,你就报我的名字!”
随后脸色一板,“不过下次我让你喝酒的时候,你能不能干脆点,才喝了一杯就装醉,连脸都不要了!”
陈凡眨眨眼,“你以为我就喝那一杯?我进去的时候,已经被灌了半斤多好吧。昨天要不是小母马认路,还有八哥在头顶上吵着我睡不着,说不定我就给扔半路上了。”
安全听着不禁哈哈大笑,“你这个酒量确实差了点,顶多也就8两的量,还是得练练。”
陈凡撇撇嘴,“我又不陪领导应酬,练什么酒量,反正尽兴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