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在1977 第258节

  小姑娘顿时愣住,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陈凡一看她被问住了,便赶紧掏出钱说道,“行,一个星期就一个星期,这里是四角钱,您点点。”

  小姑娘却不接钱,指了指旁边一直微笑旁观的大婶笑道,“梅姐是收款员,你把钱给她。”

  陈凡又迅速换位置,钱交出去,找回来两分,还有一张单据。

  (1寸登记照,3角8分)

  小姑娘见陈凡交了钱,又凑过去说道,“同志,要不要照一张相啊,只要9毛5分钱,就可以照一张6寸的照片,有两张照片和一张底片,以后还能自己冲洗。

  而且我们照相馆有很多布景哦,有西湖的、黄山的、长城的、大海的,还有天安门广场的哦,你想要什么样的背景,都可以选,保证让你足不出户就可以游遍全国。”

  陈凡听了也有些好奇,主要是他穿越前也没在照相馆照过相,确实不知道现在的照相馆是什么样子,当即兴致勃勃地跟小姑娘打听。

  叶树宝几人站在一旁,可怜无人问津,只能自己瞎聊。

  叶树宝轻声问道,“他在外面买东西,都这么受欢迎吗?”

  张文良感觉心里拔凉拔凉的,嘴里泛着酸味,“在南湖供销社就别提了,也就是汪姐结了婚,否则指不定要来卢家湾抢人,他们钱主任见了小陈跟见了亲儿子似的,天天想着给他介绍对象。

  上次去地委也是,不管是在新华书店还在百货公司,旧货商店还是棉纺厂门市部,就没有态度不好的售货员。

  刚开始我们两个还以为地委的售货员就是态度好,结果等我去问人家东西的时候,就是爱答不理的。就知道天下的乌鸦一般黑!”

  这时陈凡走过来,咧着嘴嘿嘿笑道,“不至于啊,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嘛,只要客客气气的,哪有那么多无故刁难。”

  顿了一下,又说道,“我要照张相,你们拍不?”

  叶树宝四人互相看了看,然后齐齐干咳一声,“拍!”

第356章 不给面子

  张文良他们来县城不是空手来的,既然是卖货,怎么能不带样品呢。

  他和张觉民两人各挑着一副箩筐,里面便是提前准备的“样品”。

  其实就是鸡鸭鹅,另外还挑了点刚刚打的新米,打算“送点礼”。

  就这些东西,搁十几年后,只怕根本送不出去。

  那时候的干部哪个经不起这种考验?!

  可是现在,一包糖都是好东西,更何况香喷喷的鸡鸭鹅呢。

  当然,咱不干违法乱纪的事。

  不过作为样品送给单位去“品鉴”,那就是两说了,正大光明,任谁都挑不出毛病来。

  而现在等待被品鉴的样品们,正窝在箩筐里,一只只的伸着脑袋看某个人作秀。

  陈凡头上戴着草帽,将袖子卷得老高,一手叉腰,一手搭在扁担上,满脸坚毅地望着远方。

  在他的身后,是一片金黄色的稻田和青翠的远山……的幕布。

  咔嚓。

  随着一阵闪光,照相师傅兴奋地大手一挥,“好,非常好!”

  然后直起腰对着陈凡说道,“小同志,换个背景,再来一张吧。”

  陈凡脸色有些为难,“可是,我已经拍了3张照片,小3块钱了呢,没钱了啊。”

  照相师傅顿时愣住,脸上满是遗憾,怎么就没钱了呢?

  刚才楼下的接待员小林带人上来拍照,一连串整整5个人,还有两個人挑着担子。本来他以为就是一次普通的“乡下人进城”照相体验,便随便找了几张幕布,想着随便打发掉算了。

  前面四个顾客也确实很普通,两个选了天安门,一个选了大海,还有一个看上去像村干部的圆脸胖子(安全)眼光最好,选了一张很少人选的上海外滩背景。

  当时陈凡就在旁边嘀咕,一个上海人跑到这里来,然后选了一张上海的背景拍照,只怕脑子多少有点毛病。

  然后轮到他的时候,他果断询问照相师傅,“有没有农村丰收景象的背景幕布呢?”

  刚照完相的安全立刻吐槽,“你从农村跑来县城,找农村的背景拍照,只怕脑子多少有点毛病。”

  陈凡当即振振有词地反驳,“在农村你倒是给我找台照相机来拍啊!”

  安全瞬间败退。

  然后照相师傅满怀吐槽地东翻西找,终于给陈凡找出几张农村图像的幕布。

  这还是为了学大寨,照相馆的领导特意买来的农村景象幕布,否则的话,这里到处都是农村,疯了才会去买农村的背景布。

  果不其然,自从买回来之后就一直压在箱子底下吃灰,根本就没人愿意拍这种照片,今天总算是重见天日。

  先拍登记照,再拍“风景”照。

  等幕布挂好,陈凡站在幕布前,将袖子裤腿都高高卷起,摆出一副干农活的姿态,引来叶树宝4人的极度嫌弃。

  不会干农活你就装样子是吧?

  不过别说,装得还挺像模像样,就连照相师也两眼放光,对着他咔嚓连照了三张,还大声喊好。

  学大寨啊学大寨,拍了那么多照片,终于碰上一个像模像样学大寨的人了,拍得这么好看,今年的学大寨先进份子总没跑了吧!

  老师傅很开心,可是陈凡自己却不满意。

  他看看自己白得发亮的手臂和小腿,果断将草帽戴上,又把张文良放在角落里的担子挑起来。

  这回不用陈凡吩咐,照相师便指挥两个徒弟换了一张背景图,又是连着咔嚓3张。

  完美,超越极限!

  他给别人照相,最多只用2张胶卷,正常情况下都是一次过,也就是只用一张。可是给陈凡照相,却是连拍3张。

  3张又3张,然后再3张,一眨眼就出去了9张底片,比旁边4个人加起来还多,看得他们眼睛都是红的。

  就这样,照相师感觉还没过瘾。

  这时候听见陈凡说没钱了,他沉吟两秒,果断大手一挥,“徒儿,把为师珍藏的胶卷拿出来。”

  今天我要一次拍个够!

  旁边两个小徒弟顿时目瞪口呆,师父,你是要倒贴吗?!

  ……

  拍完照片,陈凡一马当先从照相馆出来,嘴里还在感叹,“拍一版1寸登记照,花了3毛8分钱,又拍了3张照片,一下子花出去3块2毛3,真奢侈。”

  旁边安全阴沉着脸,“哼,不想跟你讲话。”

  想到自己只拍了一张,陈凡却咔嚓咔嚓连着拍了几十张,而且还不花钱,心里就不舒服。

  简直就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叶树宝背着双手走出来,左右看了看,“要我说就不该来照相,花9毛5分钱照张相,屁用没有,还尽耽误时候。”

  然后看向张文良,“都怪你,怎么就不记得去人家单位的路呢,要不然直接就走了,怎么会来照相馆。”

  张文良满头黑线,好家伙,这都能怪我头上?

  不过无论是从年龄、辈分、职务等任何角度,被叶树宝骂,他也只能忍着。

  然后装作听不见,缩着脑袋左张右望,几秒后,突然眼睛一亮,指着不远处的两辆三轮车说道,“叶叔,要不我们坐出租车吧。上次我们过来的时候,有个单位的经理就说这个是出租车,谁都可以坐。”

  几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过去,只见两辆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三轮车往这边开过来,那声音响得哦,估计连卢家湾都能听见。

  (70年代上海产的“乌龟壳”三轮出租车)

  安全第一时间看到这两辆车,顿时眼睛发亮,“哎哟喂,这不是阿拉上海的‘乌句壳’吗,都卖到孤峰县来啦?!”

  陈凡4人一起扭头看着他,“什么乌句壳?”

  同时陈凡心里也在啧啧称奇,5月份在地委的时候,他坐的还是人力三轮车呢,结果在孤峰县反而坐上了机动三轮车,是自己在云湖没碰上还是怎么滴?

  听到众人的问题,安全咧着嘴笑道,“乌句壳就是乌龟壳啦。这个车子我没亲眼见过,不过同学信里跟我说过,还有照片呢,就跟这个一模一样。不仅我们上海在用,广州、首都、南京、武汉、杭州、西安、成都等等好多大城市都买过去当出租车用,很灵的呢。”

  顿了一下,他又笑道,“幸福摩托车你们都知道的吧,这个车子的发动机就是幸福250的发动机,别看它只能跑40公里每小时,拉的东西可不少,后面的后备箱盖子还能放平,可以装好多东西。”

  说着就往前走,“我还没坐过乌句壳,今天一定要过过瘾。”

  陈凡4人互相看了看,赶紧跟上。

  眼看着两辆车就要到跟前,结果说要坐出租车的张文良哑火了,站在旁边一声不吭。

  就连对来自家乡产品极度自豪的安全,也脸色满是纠结,似乎在想用什么样的姿势打车。

  至于叶树宝和张觉民?

  算了,不提也罢。

  最后陈凡轻叹一口气,对着两辆车举起手挥手。

  两辆三轮车在他们面前缓缓停下。

  头辆车里面的司机师傅慢悠悠地将车窗摇下来,面带挑剔地打量一番陈凡,再看看其他几人,漫不经心地问道,“去哪里?”

  陈凡赶紧说道,“水运公司,多少钱?”

  那司机说道,“水运公司不远,3毛钱,先买票后坐车。”

  这时叶树宝小心翼翼地问道,“是一辆车3毛,还是两辆车3毛?”

  那司机顿时呲笑一声,“当然是一辆车3毛,还两辆,想什么美事呢?”

  叶树宝闹了个大红脸,掏出一个香烟盒子钱包,……就是用抽完的香烟纸盒当钱包用的那种,从里面掏出6毛钱要付账。

  结果司机摆摆手,“我们不收钱,只收票。你们把东西放好,先坐上来,到前面的出租车站买票就行。”

  几人又是一阵忙活,司机虽然说话不好听,可是动作却不怠慢,帮着把后备箱打开,板子就这么横放着,张文良将两个箩筐装上车,一只大半截在里面、小半截在外面,另一只全部都压在后备箱板子上,还有小部分悬空,然后用绳索固定。

  至于各人的行李,全都自己抱着。

  两辆车装车完毕,张文良、张觉民和陈凡挤一辆车,叶树宝和安全坐一辆,上了车之后,三轮车突突突地往前开,没几下就到了出租车站。

  其实就是汽车站门口的一间岗亭,在这里买了票,再往水运公司开去。

  ……

  不一会儿到了水运公司,在门卫岗报上姓名,很快便有人出来接待。

  张文良看见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走出来,立刻快步迎了上去,“赵经理,您怎么亲自出来啦?!”

  那位赵经理哈哈一笑,“贵客上门,当然要出来迎接啊。”

  他伸手和张文良握手,视线却瞄准陈凡几人,最后落在陈凡脸上,自顾自地说道,“伱们来之前怎么也不说一声,我好派车去接你们呐。”

  张文良感觉有生以来,再没有那一刻比现在更有面子。

  他左右顾盼生辉,看见没,人家堂堂水运公司的办公室经理都亲自出来迎接,咱有面子吧!

  其他人也一一与赵经理握手问候。

  陈凡在握手的时候,分明看到赵经理眼里挑剔的目光,心里顿时咯噔一下。

  糟了。

  只怕碰上了一个小心眼。

  之前县里各个单位给卢家湾发公函,邀请自己过去讲座,自己为了避免麻烦,是推三阻四、找借口拖着不去,最后还是张觉民和张文良两兄弟上阵,好歹是把这一圈单位给跑下来。

  虽然说任务是圆满完成了,可要说这些单位对自己没点意见,说出来只怕陈凡自己都不相信。

首节 上一节 258/6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