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生产队12个小队,就你们可以吃上自来水,还要不要公平正义啦?
至于说把水塔建在其他地方,不给6队用,这种天才的想法绝对不可能出现在他们脑子里。
杨书记生气,杨队长和刘会计、黄保管员倒是一起笑开了花。
杨传福笑道,“书记,你也不能这样说啊,这不是刚好我们队有个小陈么,他是我们6队的,又正好搞回来一台柴油机、还恰好知道可以建水塔,完全是巧合嘛,扯不上什么便宜不便宜啊。”
黄保管员咧着嘴连连点头,“我们也就是恰好有这个条件,可以先走一步,其实也没什么的。”
刘会计,“您看镇上那么多单位,不也只有水运公司和公社政府有自来水,咱不能说公社也不讲公平正义是吧。”
张队长黑着脸啐了一口,“呸,你们就是嘚瑟、就是吃独食、就是……”
陈凡在一旁默默盘算,随后说道,“公社政府和水运公司的小水塔只能供应自己单位,是因为他们人多,如果给其他单位供应,小水塔的容量就不够了。不过咱们6队只有四十七户。”
这时杨队长突然插话,“算上你这户,已经有四十八户。”
陈凡笑着点点头,“对对。”
然后接着说道,“一般来说,一座最小容量的小水塔,可以储水20到30吨,稍大一点可以储水50吨左右,以现在家庭的用水量,大约能供应100多户,所以除了6队,还可以再供应一个小队。”
杨书记和张队长说的没错,吃独食容易噎着,如果找个小队分担一下,6队就不会成为“众矢之的”,其他小队的“嫉妒”也会降级变成“羡慕”。
顿了一下,他看看张队长和叶队长,嘿嘿笑道,“就是要再加铺一段粗水管,这个多出来的水供给哪个小队,铺水管的钱就要哪个小队承担。”
反正柴油机是自己弄回来的,6队要沾光,队里的管道自然是小队来承担,别的小队也要自来水的话,多出来的部分,肯定只能算他们的。
生产队的“小队承包制”,账务核算就是这么简单。
等陈凡话音落下,张队长立刻说道,“大队部在5队,5队距离6队也近,弄个输水管道通过去也比较划算,我看就定5队算了。”
叶树宝嘴唇动了两下,最终还是没有开口。
如果算距离近,他家所在的7队也算,可是张队长说的也有道理,毕竟大队部在5队,如果有公社或其他生产队的人过来,看到大队部竟然通了自来水,那卢家湾脸上也有光不是!
这时杨书记想了想,说道,“等以后生产队有了条件,肯定还是要给全大队通自来水,这个中间管道,还是由大队部来承担,也算是给其他队一个信号,告诉他们,这个小水塔不是5队和6队自己的私产,只是大队部目前条件有限,算第一批通水的小队,等以后有了条件,一定会给所有小队都通上水。”
其他人一听,都不禁连连点头。
张队长更是没有意见,5队能省一笔钱,他还巴不得。
于是继“卢家湾小学扩建项目”之后,大队部和5队、6队一起,又共同通过了“小水塔自来水”项目。
陈凡找来一张白纸,在纸上画出半截卢家湾的地图,然后在靠近主干道的中间位置画了个圈,说道,“既然要同时供应5队和6队,最适合建小水塔的地方,就是中间这个位置,这样到两边都方便。”
杨队长和张队长一起靠过来,盯着他画圈的地方,立刻想到是哪里。
杨队长轻轻点头,“你选的是路边那个小山包吧,那土包上面只种了一点油菜,把小水塔建在那里,影响不大。”
陈凡说道,“把小水塔建在那个地方,除了那里是两个小队的中间点,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有这个小山包在。
水塔的高度决定了房屋的高度,5队和6队的房子都建在土坡上,高度不算低,如果把小水塔建在平地上,没有了高度差,水根本就上不去,所以水塔一定要比房子高至少一层,这一层就是水箱的位置。”
叶树宝若有所思地抹了抹下巴,问道,“那要是附近有一座山,是不是就不用建水塔,直接抽水往下流就行了?”
陈凡点点头,“没错。”
然后耸耸肩,无奈地说道,“可惜整个南湖公社都是一片洼地,只能建水塔,把水抽到高处,才能用上自来水。”
至于说以后的自来水厂,那是用先进工艺和设备撑起来的,跟现在这种原始的小水塔根本是两码事。
顿了一下,他转头看向安全,说道,“我虽然懂一点点水塔的结构设计,不过毕竟没有经验,另外水管等相关材料也要去外面购买,安哥,你看看能不能联系上给公社和水运公司修小水塔的建筑队,请他们派两个人过来指点一下。”
小水塔的内部结构有铁梯、溢水管、上落水管、避雷针导线等,主体建筑上也有固定卡、窗口、门洞、泄水孔等关键部位需要预留。
这些装置全部都是为了维护水塔的安全运转而设,本来陈凡自己就能搞定设计,但是为了一举成功,最好还是请专业人士过来指点指点。
听到他的话,安全毫不犹豫地点头,“可以,这个很容易,回头我给县建筑队打个电话就行。”
如果要请水塔建筑队过来施工,可能还要排期,但只是请两个人过来指导建设的话,几乎不废什么劲。
在“农业学大寨”的方针下,县建筑队不可能拒绝,否则他们承担不了这个后果。
这时杨书记也说道,“虽然这是我们卢家湾的项目,不过按照规定,公社对生产队的建设有帮扶义务,回头我再去钱书记那里哼哼几句,争取能拉点款子回来。”
张队长立刻说道,“最好是直接批水管。”
杨书记点了点头,“这我肯定知道,反正就是有什么要什么,咱不挑。”
早上就停电,靠电池支撑到现在,希望晚上能来电,要不然码不了字了。就很抑郁。o(╥﹏╥)o
第326章 两个条件
两台柴油机,一台陈凡准备留着自用,结果个人项目扩大成了生产大队项目。
不过对他来说还巴不得。
自己用的话,要自己掏钱建水塔,那些建材、水管都要他自己去想办法。
现在好咯,所有东西都有生产队一手包办,还不影响自己使用自来水,爽歪歪。
而生产队能够建成自来水,既有里子也有面子,两边都得利,算是完完全全的双赢。
一台柴油机用来建小水塔,至于另一台,陈凡便不管了,丢给大队部,让他们去头疼。
杨书记摸着柴油机,一点也不头疼,“这台就搞成抽水机,以后卢家湾自己的田,咱们自己抽水!”
以前农业生产用水,全都要依靠公社的“灌溉队”,花钱不说,农忙的时候还要排队。
若是能有自己的抽水机,我想什么时候灌水、就什么时候灌水,想灌多少水、就灌多少水,我要灌水自由!
对于杨书记的决定,张队长和叶树宝一致表示同意。
将柴油机改成抽水机,是最经济也是最现实的用法,……
然后就听见陈凡说道,“其实如果买点其他设备,比如到水运公司的修船厂买个小型螺旋桨,装在船上就可以当快船用,还能直接开去地委运东西。”
他记得去地委的时候,司机孟师傅说过,卢家湾旁边的这条河,可以直通长江,开船只需要七八个小时就能到云湖,没有车的情况下,一条柴油机船便能为卢家湾打通去往外界的大门。
安全也在一旁说道,“要是想办法买到拖拉机的传动系统,还可以自己拼装拖拉机。”
陈凡,“随便什么小型车的底盘都行,装上柴油机就能用。”
这年头拼装拖拉机成风,买拖拉机贵不说,还要公社或县里给的批文,于是就有很多生产队想办法买二手拖拉机,或者买柴油机自己拼装,有的甚至能用柴油机加板车拼出一辆车来。
(用吉普车底盘拼的拖拉机,算是拼装车里的高档货)
两人一番话,说得所有人都心动。
尤其是刘会计他们,还惦记着去地委买旧货呢,要是能有一条船可以开去地委,那可真是太棒啦!
不过还是有头脑清醒的。
肖烈文撇着嘴说道,“想法是不错,但也要能弄得到那些东西才行,现在一个养殖场就把大队掏空了,还欠了一屁股债,哪有那么多钱去买这买那?
搞自来水不能耽误,何况砖瓦可以自己想办法烧,只需要去买水管就行,这個借钱也要搞。
至于其他的,先买两台水泵,一台用在小水塔,一台用来搞抽水机,别的什么螺旋桨、拖拉车,得一步步的来,还是等以后再说。”
杨书记几人听了也不禁轻轻点头。
张队长附和着说道,“一口气吃不成胖子,咱们争取用一两年时间,把养殖场走上正轨,等赚到了钱,再把其他大件一样样的配齐。卢家湾也要向先进生产队看齐,争取早日像报纸上的生产队一样,实现机械化!”
大家被这番话整得热血沸腾。
叶树宝哈哈笑道,“这做事情啊,最怕看不到希望,只要有目标、有希望,把劲往一处使,哪怕咱天天受累,也累得心甘情愿!”
这话一出,又引来一片应和声。
到了这里,陈凡淘回来的宝贝都有了去处,大家便不在房间里待着,一个个争先恐后地跑出去。
到了外面,肖烈文率先点燃烟,狠狠地抽了一口,才说道,“那么多书放着,连抽口烟都不敢,差点没憋死我。”
张队长慢条斯理地往烟锅里装烟丝,咧着嘴笑道,“要是能把生产队大变样,憋死我也愿意。”
杨书记吐出一口烟雾,回头看了看玻璃窗里面的一堆堆书籍,还有那两台柴油机,眼里满是笑意。
等转过身来,看了众人一眼,才轻声说道,“这两台柴油机,是小陈弄回来的,现在咱们所有人都在,大家都说说,该怎么补偿一下。”
严格说起来,两台柴油机都算是陈凡的私有财产,他现在贡献出来给了生产队,生产队也必须要对这种行为给与一定价值的回报。
否则的话,一点奖励都没有,以后谁还乐意为集体做贡献?
杨书记话音落下,众人便将目光投向陈凡。
张队长最先说话,“小陈,你说说,有什么要求没有?”
看到众人的目光,陈凡搓搓手,似乎有点小为难。
要什么奖励?想不出来啊。
就在这时,他看着坡底下的知青点,突然眼睛一亮,转身对着杨书记和张队长说道,“我有两个小小的请求,不知道可不可以。”
杨书记指了指他,“讲。”
陈凡突然往前走,大约跨过预留的厨房的位置,在厨房边侧对着主楼的一片地方,比划着说道,“我想在这里围一片地方,给熊猫建个小房子住,再建个活动空间,要用围墙围起来,这个熊猫园,要不队里帮我建了?”
张文良走过来问道,“我不是反对啊,就是有点好奇,为什么一定要给熊猫建个房子呢,之前那些牲口,不都是在知青点找个地方塞进去的么?”
刘会计也附和着说道,“就是,你这也太偏心了。”
顿了一下,他又说道,“干脆咱们给你建个大一点的牲口棚,把你的那些马呀、羊啊、狗啊、猪啊的都给搬过来,一视同仁嘛。”
陈凡当即摇头,“不不不,别的牲口都不要,等新房建好,最多把狗子带过来,其他的都养在下面。”
别的牲口气味太重,尤其是粪便,现在天气渐渐转热,知青点前院都有一股淡淡的臭气,更别提牲口棚那里,他才不要呢。
还是滚滚可爱,连便便都不臭,反倒有股竹子的清香,养在家门口一点问题都没有。
见陈凡这么偏心,众人也都哈哈直笑。
最后杨书记一挥手,“行了,既然你替生产队省钱,那我就答应你,给你建个熊猫园。”
在众人看来,陈凡这个条件几乎等于白送。
砖头他自己就有,队里顶多去买点水泥,再出工帮他把房子建好,根本花不了几个钱,不是白送是什么?!
顿了一下,杨书记又对着陈凡笑道,“你说两个条件,另一个条件是什么?”
陈凡嘿嘿一笑,“另一个,是队里能不能安排人每天给我送一百多斤新鲜竹子过来。”
“哦,”
杨书记恍然点了点头,“给熊猫吃的?”
旁边张队长好奇地看着他,“熊猫一天要吃100多斤竹子?它吃得完吗?”
陈凡轻轻点头,“熊猫主要吃竹子,但是不容易消化,就需要一天到晚不停地吃东西,100多斤竹子可能还不够,还要搭配一些蔬菜,不过蔬菜在知青点就有,不够的话再给喂点鱼虾,也就差不多了。”
除了竹子和蔬菜,偶尔也需要给熊猫喂食一点肉蛋补充蛋白质。
他之前也向那个卖艺的人打听熊猫的食谱,结果那个卖艺人根本就是把熊猫当猪在养,有什么吃的就给什么,当然,竹子是主料,没有竹子就喂草,就是那种猪草,吃的真和猪一样。
还蔬菜和肉蛋?想得美!
正是因为以他的那种粗放饲养方式,滚滚还能活蹦乱跳,陈凡才对养熊猫这么有信心。
卢家湾12个小队,哪个小队没有几大片竹林?
从他们那里每天轮流搞点竹子过来,一点负担都没有。
唯一的问题,就是他懒得自己动手,正好现在杨书记让他自己提条件,那就顺势提出来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