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火红年代 第123节

  “另外据说还有其他国家要订购,一次最少是几万台。”孙爱国又说道。

  东南亚到处是小岛,这种推进器肯定大受欢迎,方便,速度快,故障率低,另外雅马哈的推进器为什么畅销,其实是从巴基斯坦打开局面的,巴基斯坦那边到了雨季,很多地方都涨水,交通断绝,船用推进器在那边打开市场的。

  很多人都觉得南亚次大陆怎么怎么好,其实那边不好,因为喜马拉雅山的阻挡,那边气候就分旱季与雨季。

  三哥的首都为什么不搬走,因为就现在的位置能养活那么一个大城市,南边的德干高原,旱季旱死,雨季涝死,看似庞大的南亚次大陆,就首都周围算是良田。

  “部里面没想办法?”刘海停下手里的活,开口问道。

  孙爱国摇摇头:“没有人啊。”

  “呃?”这个无能为力了。

  刘海过的很充实,上班,晚上去大学上课,所以刘海回到四合院的家,基本大家都睡着了,与四合院的人交集也就星期天。

  “小刘,晚上在我家吃饭。”星期天爬起来,就遇到二大爷,二大爷直接打招呼。

  “好,又麻烦二大爷了。”刘海点点头。

  “什么麻烦不麻烦的,你也就星期天有时间。”二大爷拎着菜篮子出门了。

  刘海星期天没事也到处溜达溜达,去委托商店看看,偶尔买几件花瓶什么的,买旧货有几个渠道,第一是鸽子市,第二是委托商店,第三有部分供销社里面有一块区域都是旧货,明码标价的,第四就是物资回收站。

  刘海现在手里钱多,看到好看的花瓶什么的,就直接拿下就是了。

  要说专业的一点,委托商店,都有老师傅鉴定的,鸽子市就别说了,那地方刘海根本就不去的。

  其实刘海原本对古董没啥感觉,但是上次在委托商店,看到一个淡蓝色的盘子,真的很好看,一问是钧窑青瓷什么的,三十五块拿下。

  其实这个时候古董真的不少,要大时代那几年毁的多,现在不少大户人家还有很多好东西呢。

  五十年代一块钱就相当于一块大洋,六十年代差不多五块相当于一块大洋,七八十年代差不多二十五块,九十年代要五十左右一块大洋。

  刘海溜达着又来到了委托商店,以前没钱,也没时间,现在有钱有时间了,再说这个爱好也不错,至少不会乱花钱,现在别人眼里的宝贝,什么缝纫机,什么自行车,刘海觉得没意思,这些古董好歹以后能升值,自己航母空间那么大,当然名义上是放房间阁楼的。

  委托商店里面东西多,手表,衣服,相机,字画,瓷器,玉石等等的。

  “同志您来了。”委托商店的工作人员看到刘海,就赶紧招呼。

  “看看。”刘海穿的就是工作服,也没自己去做什么衣服之类的,没必要。

  工作人员虽然不认识刘海,但是刘海穿的工作服是摩托车厂的,那可是大厂子,而且刘海有钱。

  刘海倒不怕被人骗了,咋地,想被人打啊?这个时候委托商店基本都是精品。

  工作人员看到刘海来了,就从里面抱出一个盒子,然后从盒子里面拿出一个青花瓷葫芦瓶。

  “这个?”刘海别的不知道,但是知道青花瓷只要是真的,就没有便宜的。

  “同志,这是元青花大葫芦瓶,价格三百八十块。”工作人员就是拿给刘海看的,一般这种东西不会拿出来的,不然一个不小心弄坏了,可就遭殃了。

  刘海一听是元青花,就决定买了,但是还是要讲价:“这么贵啊,太贵了。”

  “有没有便宜一些的青花瓷,盘子,罐子什么的。”刘海摇摇头问道。

  工作人员听到这话,开口说道:“同志您出个价,我们问问卖主。”

  “八十。”刘海一刀砍下去,工作人员差点无语了。

  但是还是开口说道:“同志您下周来吧,我们问问卖家。”

  “好呢,不过下周说不定我不要了,毕竟要快过年了,要存点钱过年。”刘海点点头。

  其实刘海知道,现在买古董还不划算,等到大时代,毕竟现在社会稳定,等到大时代,那个时候古董才不值钱。

  但是怎么说呢,好货就不怕,反正刘海看着这大瓶子,真是元青花的,给自己儿女留下当传家宝都可以了。

  但是价格肯定要讲一下的,现在工资大部分都不高,孙爱国一个月都没二百块,何况是其他人了。

  当然了,孙爱国这种福利待遇好,刘海的福利待遇也好。

  逛了一圈,刘海就离开了,下周再来就是了。

  现在的京都,自行车已经不是最靓的了,三轮摩托,两轮摩托,偶尔还有东北生产的小汽车,四不像突突的。

  最吸引人的是6.2米的平板拖车,这玩意少的可怜,上面再来一个挖掘机,那就更吸引人了。

  中午来了一碗卤煮,这味道,地道!

  吃完就往回家走,京都的电线杆都高了一大截,因为拖车拖着挖掘机有些地方过不了。

  星期天院子里面就热闹,刘海在家里,就听到二大妈教训棒杆,二大妈是秦怀如的师娘,算是棒杆的师奶奶了,二大妈一家教育孩子没的说,去年秦怀如刚接班,孩子没人带,就二大妈带,二大妈是真上手是,说了不听就拿细竹条抽。

  棒杆在贾大妈那边还没享受多少溺爱,反而在二大妈这边享受了棍子,细细的竹条,抽着疼,但是不碍事。

  另外棒杆还有三个师叔,二大妈家的三个孩子,老大,老二倒是年纪大了,二大妈很多时候让老三监督棒杆写字,棒杆正上小学,二大妈家老三别的没学会,上手学会了。

  秦怀如也不好说什么,所以星期天就可以听到二大妈家老三教训棒杆的声音,什么这也算错了,这些组词错了。

  棒杆但凡敢顶嘴,二大爷家老三就上手了……。

  刘海星期天就不做什么事情,因为刘海发现自己赶也没用,没那么多工人。

  哪怕现在拿出更多的工业产品,没人!

  晚上二大妈家里,白天棒杆虽然被二大爷家老三教训,晚上吃饭一口一个三叔……据说棒杆在学校被欺负,欺负棒杆的被二大爷家老三堵在放学路上……。

  吃了饭,刘海回到家里,许大贸就走了进来,嘿嘿一笑:“老弟,我也提干了。”

  “哦,恭喜您啊,许干事。”刘海一听这话,赶紧说道。

  “多亏了老弟您,我认识了李科长,要不然还轮不到我,我想请李科长吃饭,老弟有空吗?”许大贸坐下之后开口说道。

  刘海点点头:“当然可以,伱安排时间。”

  “就下个星期天,就在我家,二大爷也一起。”许大贸一边说一边看着刘海。

  “没问题,就星期天。”刘海点点头,吃饭就吃饭,自己回村给他们带点野鸡野兔就是了。

  许大贸又说道:“二柱子又回食堂了。”

  “嗯?“刘海一听二柱子,随后就醒悟过来,是说的何柱子。

  “厂子里面人增加了,要增加食堂数量,二柱子就回去了,不过这家伙我看要不了多久又要下课,这家伙大嘴巴,又一副得意的样子,他负责的可是新车间,不少工人是外地来的,听说还有西南地区的,那边的人可不比咱们京都。”许大贸又开口说道。

  刘海点点头,自己厂子里面也有,全国各地来的工人,当然摩托车厂来的都是优秀工人,这些工人有些是借调,顺便在这边学一些新技术,有些是直接调过来的。

  西南地区那边人口,工业还算可以,毕竟没有遭受战火,虽然也内战,而且当时运输大队长把很多东西都弄到那边。

  不过蜀都当地的军阀当时打仗很多就是一个笑话,据说有人喊吃午饭了,大家都回去吃饭,吃了接着打,还有村民看热闹什么的。

  许大贸纳闷的说道:“这个二柱子不知道怎么就被厂长看上了,不然别想回去当厨子。”

  刘海摇摇头:“人这个东西谁能说的清楚?”

  “三大爷最近又在张罗给二柱子介绍对象,二柱子还给三大爷买东西了,我猜是一大爷没办法了,二柱子在厂子名声臭了,基本没有人介绍。”许大贸又说道。

  “啧啧。”刘海可是知道三大爷的德性的,不过柱子也不好招惹的。

  刘海平时就早上跟大家照面,晚上回到家,别人都睡了,所以根本不知道院子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

  星期一,先开会,现在开会都在礼堂了,因为人太多了,刘海都不知道有没有三十个车间,开会的车间主任,车间副主任,其他科室的,差不多小两百人。

  开会通报上个星期那些车间那些问题,然后这个星期的计划什么什么的。

  开完会刘海回到维修科传达会议精神,然后就到了吃午饭的时候了,吃了饭下午就继续上班。

  孙爱国每天都来摸一摸木头模型的车,这车已经是后世霸道的样子了,拉长了一些,当然只是外形,木头都被打磨之后,上了一层清漆,这玩意就是花梨木的,刘海估计木材厂是把皇宫以前的存货拿给自己了。

  李大力等人则在做钣金,孙爱国看着零部件问道:“这是做两辆?”

  “嗯,咱们领导一辆,让领导送老大哥领导一辆,其余的人想要,必须要买。”刘海点点头说道。

  “这用黄金,领导只怕会责怪我们?”

  “领导,到时候您就说为了宣传,到时候十几,几十个国家领导人都坐咱们的车,那是什么感觉?”刘海开口说道。

  孙爱国一听这话,顿时就不怕领导责骂了,点点头:“那好吧。”

  说坦克300的老大,主角20年过去的,看一下时间线啊。

221.第221章 中兴(5000字第二更)

  221.

  2023-09-11

  刘海自己在造压缩机,小型压缩机制造难度并不是很大,这边的设备完全足够,后续的大压缩机才是难点,不过刘海有材料技术,设备不行就想办法升级设备,慢慢发展就是了。

  孙爱国每天都来一个小时,才离开的,刘海这边要黄金配件,孙爱国也给的。

  其实刘海觉得用红木内饰就很好,反正实在领导不高兴,换就是了。

  内饰刘海让孙爱国准备红色的小牛皮,没错,给领导的是红色内饰,红色与金色交相辉映。

  虽然说越野车在现代看起来,不够庄重,但是刘海觉得,这个时代有这样的车,已经很高级了,庄重过几年弄个V8的幻影怎么样?V8之后再来一波V12?

  先把这卖一波,然后再卖一波,一波波升级就是了。

  ——————————————

  中原,郭家村,早早的队长就带着人等在路口了,初冬的风在平原上肆虐,队长把手笼在破棉袄里面,一边跺脚一边张望。

  “来了,来了。”一个流鼻涕的青年声喊道。

  “快,快。”队长被风吹的说话都不利索了。

  四辆四不像,其中一辆看起来怪怪的,队长在前面领路,四不像直接开进了地里面。

  这就是打井的车,领导开会决定,先打井,每个村子几口井,上报之后,上面统一安排人来干,水泥管,设备都带着。

  有电的地方用电机,没有电的地方就配备一个12马力的柴油机,水泵,当然不是一口井一台柴油机,按照面积,井的数量来分配,实在是不行配备手动的压水设备。

  到了指定位置,乡里面的,村里面干部也来了,机器轰隆隆的作响,旋挖钻头飞快运行,十分钟就看到有泥浆了,后面一次提起来,水到处流淌。

  村里面看热闹的瞪大眼睛,不敢置信,要知道人工打井危险不说,还慢。

  “这一袋烟的功夫,就好了?”

  “可不是咋的,这叫机器。”

  “啧啧,明年不怕天旱了。”

  “可不是咋地,后面还要发水泵。”

  “没有水泵,只要有井,都没问题,力气用不完的。”

  “也是,今年要是给庄稼多浇水一次就好了。”

  “可不是咋地。”

  大家议论纷纷,在村民看来,没有水泵,人也是可以的,反正这个时候是挑水。

  半个小时就一口井,队长带着人下水泥管,十几根一米多长的水泥管放下,队长趴在井口,看着里面的水,别提多高兴了,只要有水,哪怕没有机器,这大一片地,也是有收成的。

  打井的速度很快,一上午就把一个村子打完了,半个小时一口井,前面打井,后面放管子,中午村子里面准备了白面馒头,鸡蛋,炖的鸡。

  吃完饭,打井队就去隔壁村子了,几台四不像轮流去县里面拉材料,就是水泥管。

  队长则带着人,给这些水井修个小房子,然后还要上锁,这可是村子的命根子,谁要是使坏,村里人非剁了他。

首节 上一节 123/8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