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世界从九龙夺嫡开始 第622节

  赫尔木更是建议,把西域交给大唐,大唐必然精心治理,等到西域复苏后,突厥还可以再去抢,没必要现在拿下这么一个战乱之地,还要面对大唐的大军。

  至此,突厥高层决定接受大唐的建议,把西域卖给大唐。

  随后,两国达成协议,由于大唐一时之间,掏不出这么一大笔天量的财量,愿意以分期付款的方式,每年付一千万两白银,分十年付清这笔款项。

  突厥也接受了。

  随后不久,李靖在西域的大军,开始发动猛烈的攻击,突厥大军防备不及,连战连败,不断失地,最后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陆陆续续的丢掉整个西域。

  完成了历史的交接

  大唐获得了最后的全胜,在众人的期待下,李世民进行了大规模的分封,李氏宗室中的李元景、李元昌、李元享等李渊的儿子们,还有李道宗、李孝恭等李氏宗族杰出子弟,纷纷被封国。

  吴王李恪、魏王李泰、齐王李佑、署王李愔、蒋王李恽、越王李贞、晋王李治、纪王李慎、代王李简、赵王李福、曹王李明等。

  凡是李世民的儿子们,哪怕已经身死,或者仍在襁褓中的,只要有一个算一个,统统被封国。就连早已‘殁’在草原的太子李承乾,也被封了一块儿领地。

  被实封诸国的代价就是,大唐本土,不再有实封诸侯王。

  借此机会,李世民将原本封在本土的一些亲王,比如一直在齐地的李佑,也迁出中原,封往西域。由于此次是实封,诸侯王可以名正言顺的实际掌握军队和官员,是以这些亲王也是十分高兴。

  另外,大唐开国二十四功臣,秦王府旧将,还有玄武门功臣,包括此次出征的大量功臣将领,纷纷被封王、侯、伯等爵位,实封在西域辽阔的土地上。

  当然,像五姓七望,关陇八大家,山东豪门,江南华族等世家贵族更是个个有份儿,统统在此次大分封中,在西域占有了一席之地,成为诸侯之一。

  周时有八百诸侯国,而李世民这此分封,虽不如周,可也封出去了一百多的诸侯。

  辽阔了西域,被一百多诸侯瓜分,算下来,每个诸侯国,相当于大唐一州之地。由于西域地广人稀,土地贫瘠,真正的实力,不过中原的几县之力。

  此次分封,给大唐带来极大的好处。

  给百姓带来大量负担的高层贵族为之一清,百姓压力瞬间下降。大唐借此机会,收拢财力,迅速增加了国库收入,趁机推进之前艰难的清丈土地,落实摊丁入亩的政策。

  大量上层的大规模离开,等于为大唐洗髓伐筋,重新让这个沉重的国家焕发出了新春。

  对外来说,这么多精英被派出去,分散在西部,将会牢牢的把这片从古以来就难以掌控的地方,完全收入了大唐。虽然只是个名义,可实际上,华夏民族走出了中原,把力量伸入了遥远的西域之地。

  甚至打开了格局,这些诸侯王还可以利用手中的力量,向中亚继续扩张,大唐对于西域一带的诸侯王,并没有任何限制,他们可以随意外扩,只要承认扩张的领土归属大唐。

  甚至大唐还可以给诸侯国一定的支持

  这些国家向西可以扩大大唐的影响力,就算再强大,也无法威胁到中原。中亚也不缺乏敌人,在面对同样的对手下,这些诸侯王肯定更愿向红毛绿眼黑皮肤的外族人下刀。

  从此以后,大唐形成了以中原本土为核心,诸侯王为外围的多层次新体制治国策略。越靠近大唐核心的力量越是弱小,越远离大唐的力量越是强大,等于为庞大的国家披上了一层盔甲。

  寒来暑往,秋去冬来,草原绿了又黄,中原也是几度轮回,一转眼,离第一次丰州议和已经过了八年。

  贞观十九年春!

  太极宫,承庆殿,御书房。

  李世民和房玄龄都是头发斑白,老态陛现,不复盛年的威风挺拔。君臣两人站在一幅更加广茂的地图前,默默打量着眼前空间辽阔的大唐寰宇图。

  大唐领土犹如一块巨大的骨头,横卧在地图上,最西边已经伸入中亚。在地图上,中亚从北到南,最北边是西突厥,中间是强大的拜占庭帝国,最南端是玄奘取经的天竺。

  其中天竺与大唐的中南半岛骠缅大督府和雪域高原大范围接壤,中间拜占庭帝国与西域之地比邻而居,北面是西突厥和新突厥汗国高悬于上,大唐的领地几乎扩展到了极致。

  在地图上,依然用红色的细线划出了一个‘锤子’。

  其中硕大的锤头就是中原本土,而细长的锤子把,通过河西之地,遥遥伸入西域后,伸向中亚腹地,这就是大唐在西域没有封出去的‘丝绸之路。’

  以前的丝绸之路南北两端都是西域异族,可现在两端都是大唐领土,此路固若金汤。

  李世民的老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情,似有开疆拓土的骄傲,也有着难以言说的沉重,深深的叹了一口气,喃喃道:“朕给子孙后代只留下了一条通道。”

  “西域一百多个小国,未来还不知道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希望后世之君不要怪朕,给他们留下了一个天大的难题?”

  房玄龄知道李世民的心思,劝道:“皇上不必忧虑,儿孙自有儿孙福,皇上总结了秦以前的分封制和汉以后的郡县制,以超乎常人的雄才伟略,以始无前便的绝大气魄,开辟了两者相结合模式。”

  “打破了自古以来中原王朝无法走出去的禁锢,把华夏儿女的影响拓展到了西域,使得天下一家。”

  “这是历无前例的大功业,臣与百官都是钦佩不已。”

  李世民脸上却没有任何的高兴,缓缓摆了摆手:“玄龄,你也不是外人,朕的这些想法,其实伱早就知道,这些设想也并非朕的创举,而是来自于太子。”

  “若是他还健在,朕自是不用操心。”

  “可现现,朕已经老了,大唐未来要交到谁的手上,朕心里也没有完全拿定主意。诸王新封,天下还没有真正稳下来来,若是继位者不能理解封藩以戍边的深意。”

  “大唐越大,就越是危险啊”

  房玄龄也是深深的叹了口气,当初李世民将整个设想合盘托出来的时候,他也是惊为天人。虽然知道太子聪颖,却没想到太子的才能竟然如此惊天地泣鬼神。

  竟然能设计如如此宏大伟略的方案,完美的解决了世家和百姓,发展和外扩的问题,最重要的是,把炎黄子孙的种子播撒出去,简直如神来之笔。

  从此后,哪怕王朝更替交迭,汉民族的生存空间却是无限放大,不用在一个小小的中原之地内频频内耗,真是功德无量。

  仅此一策,太子就是更胜李世民的一代天骄,若是再有一代这样的明君接力,大唐还不知道会强盛到何种程度?

第951章 默契的生意(上)

  2024-07-13

  这几年大唐的走向,除了北方突厥崛起外,基本上都在太子的设想之中,分封制也完美的兼容了后来的各项国策,使得大唐突破桎梏瓶胫,迎来飞速发展。

  可惜,如此人物却英年早逝,着实领房玄龄叹息,这非但是李氏的损失,更是华夏民族的损失啊!

  “玄龄,你是知道的,建藩的目地,最终还是为了消藩。”

  李世民忧心道:“可这要等到汉人完全将西域和雪域消化下来之后,才可施行,不知道要多少年后了。太子曾说过,这个过程至少需要一百年,多则几百年。”

  “使整个西域所有百姓尽皆我汉人面孔,说的也是汉话,渎汉书,行汉文,与中原无异,方可行消藩之举。”

  “若是过早消藩,遭受反噬,引起众诸侯的围攻,恐大唐为之不存啊!”

  房玄龄最初也是不愿行分封的,因为分封诸王,对大唐是不利的,容易造成藩镇害据,尾大不掉;可当他了解到,此策最终利益是着眼于整个民族后,就疯狂的赞同了。

  做为一个熟悉历史的智者,他很清楚,整个民族的利益,是高于一家一姓的王朝;大唐虽然不一定能走多久,可这项政策只要坚持下去,子孙后代都将为之而受益。

  不过,做为大唐的左仆射,他还是要尽力尽力的为大唐延续寿命,用以支持整个民族的扩张,于是附合道:“陛下说的不错,不过,归根结底,还是要增加大唐本土的实力。”

  “虽然西边有一百多诸侯,可他们实力分散,相互忌惮,制衡之下,谁也不敢轻动。”

  “若是以前,西域的势力一旦壮大,就会虎视中原。”

  “可现在,他们先要相互吞并,一统一西域,最后才会进攻中原,多了一个步聚,我大唐就能从容应对。”

  “虽然众诸侯被封出去了,可西域大多苦寒,环境恶劣,每个诸侯实力都是异常弱小,根本不敢挑衅大唐,更不敢丢掉大唐的旗帜。”

  “按照周朝分封诸侯后的历史轨迹来看,发展到后来群雄争霸,战国七雄,至少用了六七百年;而我们大唐封的更散,更多,臣以为,至少千年之内,不用操心西域的问题。”

  说到这里,房玄龄脸上露出自傲的神情:“难道千年时间,我大唐占领着富饶的中原,难道还会怕了他们不成?”

  李世民也是认可的点了点头,随后忧心的看向北方:“我们大唐在发展的时候,突厥汗国也没闲着。这几右贤王东征西讨,完全统一了整个草原,势力直抵西部的西突厥和中亚的拜占庭。”

  “一点儿也不输大唐啊?”

  “原以为突厥势力人心分散,叛乱不断,随着地盘的扩大,也会理所当然的分裂。可没想到这右贤王手腕如此历害,竟然没有出现我们料想的局面,右贤王依然牢靠的掌握着整个草原。”

  李世民即羡慕,又不甘的看向北方那不比大唐要小的庞大领域,嫉妒的说道:“草原不同中原,又没有庞大而严密的统治体系,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就算古之匈奴、柔然、还有当初的大鲜卑,也没有这种先例。还有不可一世的突厥先可汗始毕和颉利,都没有统治这么大领地而不分裂的先例。”

  “他一个中原人,能做到这点儿,简直是奇迹啊?”

  房玄龄也是一脸的百思不得解,心有余悸的感慨道:“是啊,随着后来两国的互市,额尔齐斯河谷地王帐的设立,突厥和大唐的交往也开始密切起来。”

  “突厥的管理模式,也毫无保留的展露在我们面前。”

  “施罗叠的阿史那氏几乎成了摆投,在乌尔格混吃等死,右贤王的威望无人能及。可不知出于什么考量,他并没有继续升格,取代施罗叠的大可汗之位,却成了有实无名的草原大可汗。”

  “在右贤王麾下设置了左右大当户,分别由赫尔木和古仁图一文一武两员副手担任,相当于大可汗麾下的左右贤王,随后第三层就是十二位大都尉,由当初右贤王在辽东的十二名下属担任。”

  “第四层就是贞观十一年丰州和谈之后,新提上来的二十四名大首领;然后就是两年前,又提升了上百位万夫长。通过这五个层级,将突厥百万大军均匀的分散于草原各处。”

  说到这里,房玄龄眉头紧蹙的道:“说来这套体系非但没有什么先进的地方,反而十分粗糙落后,结合了古匈奴和突厥的政体,简单到几乎任何一个人都能搞清楚。”

  “原以为这样的方式,突厥很快就会瓦解。”

  “可奇怪的是,就利用这么简直如同儿戏的方式,右贤王竟牢牢的把握住了整个草原,并没有出现散架的趋势,真是怪哉。老夫活了大半辈子,始终搞不清楚,简直不合常理?”

  李世民也是皱眉道:“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那十二名万夫长,个个都是手握重权的封疆大吏,每个人都是一方诸侯,其实力不在颉利麾下的突利,夷男,葜必何力之下。”

  “朕也派出过锦衣卫的人,许以厚利,暗中煽动他们造反。”

  “其中有好几人都明显心动,可还没等到他们发动叛乱,就在部族大会的时候被右贤王给拿下了。这个右贤王似乎有很强的政治天赋,有神鬼莫测的洞察人心法门,能很容易察觉到下属有没有异心。”

  “搞得叛乱还没有兴起,就被平息了,真是怪异啊?”

  房玄龄眼中神光一厉:“不过,皇上也不必忧心,现在的突厥安危都寄于右贤王一身,只要右贤王身死,诺大的突厥帝国,就会瞬间瓦解,不复存在。”

  “朕知道你的意思!”

  李世民眼皮一挑,随后叹息了一声,回到御案后坐下:“实不相瞒,朕已经试过多次了。在这八年之中,派出高手,对右贤王进行过不下于七次的刺杀。”

  “其中每年一次.”

  “哦?”

  房玄龄诧异道:“竟有此事,那.”

  还没问出来,房玄龄脸色就是一黯,右贤王至今安然无羔,那就说明皇帝的行动肯定是失败了。

  李世民脸上露出颓然的神色:“一次也没有成功过,不但没有成功,还被右贤王给抓住,把杀手送到了大唐。”

  “呃”

  房玄龄眼神一转,惊疑的说道:“即然被他抓住把柄,那突厥为什么没有进攻我大唐?”

  “说来,这个右贤王,竟然把刺杀事情,也做成了一门生意,真是个奇葩!”

  李世民哭笑不得的说道:“第一次杀手落到他手中,他说大唐想除掉他,他可以理解,此乃人之常人。不过即然失败了,就要接受惩罚,赔偿他受到的惊吓。”

  “大唐需要支付他一百万两黄金的精神损失费,否则,我们懂的.”

  李玄龄也是一怔,自然知道这个否则就是两国全面开战。

  大唐派出刺客刺客他国首脑,被当场抓住,没有翻脸,已经是仁至义尽了,至于要些赔偿,也在情理之中。

  在两国开市后,每年大唐从互市中收取的税收,就在一千五百到两千万两白银之间。

  这等于将一大半的税收赔付了出去。

  右贤王索要的数额,刚好在大唐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真是卡住了大唐的脖子,不过谁叫你落了口实呢?

  “陛下赔偿了?”

  “相对于两国开战,以大唐这几年蒸蒸日上的国力,这些银财并不算什么,朕只有选择给钱。”

  李世民闭上了眼睛,似乎想到了什么让他非常恶心的事情:“这个右贤王收到钱之后,非常开心的对使者说道,他非常理解朕的想法,让朕继续努力。”

  “继续派出刺客,只要杀死他,没了他这个威望功劳极高的首脑,整个草原立马分崩离析,面对大唐再无一战之力,到时候整个天下都是大唐的。”

  “朕也可以做实至名归的天可汗”

  “当然了,就算杀不死也没关系,只要继续支侍赔偿金就行了,他也不多要,一次百万两黄金。只要大唐能支付,就可以一直刺杀下去,直到成功为止,他不会生气的。”

  “除非大唐给不起钱,他才会发兵南侵,报仇雪恨”

  ‘呃’

  房玄龄也被两人之间几乎儿戏之举给惊的瞠目结舌,喃喃道:“这右贤王果然是奇葩,一点儿也不把刺客当回事儿,难道他就不知道,只要有一次失手,他就死定了?”

首节 上一节 622/6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