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吧,那等下我去北影厂那边问问。”
由于现在电影市场不太好,各大制片厂都有出租拍摄器材的服务。
“你准备什么时候开拍?”
“再过一星期左右。”
离开老黄的办公室,刘周又马不停蹄地找到顾争,然后花了两天时间把拍摄场地找齐。
其实场景也不太多,钢琴比赛场地刘周就用学校的实验小剧场,然后和老板对话的餐厅,刘周选的是校门口那家他们常去下馆子的餐馆,和老板也熟。
最后就是咖啡厅和凶杀现场,咖啡厅顾争他帮忙解决了,然后凶杀现场,顾争把他和贾樟可一起租的房子给贡献了出来。
这下拍摄场地也算是齐活了。
现在万事俱备,只差李铭启老师。
又过了两天,正当刘周等得有点焦急的时候,终于收到李铭启老师的回复,她答应出演老太太这个角色。
听到她答应,刘周也总算是放下心来,然后在老黄的带领下登门拜访了李铭启老师。
李铭启因为饰演了容嬷嬷这一恶毒的角色,虽然现在很红,但是却是有点黑红。
有不少周边的邻居甚至专门过来说她坏,对此李铭启也不在意,只是说的多了还是有点烦躁。
不过相比于容嬷嬷的形象,李铭启老师在现实生活中看起来非常慈祥,语气也很温和。
在确定开拍时间后,刘周也告辞离开。
开拍前一天,刘周和顾争前往北影厂租来拍摄器材,下午于立伟也到了京城。
见到刘周和顾争两人,于立伟显然也很高兴,笑着过来给了他们一个拥抱。
“如果老贾也在就好了,这样我们四人就又可以一起合作了。”
“会有机会的,师兄他去寻找灵感了我也不好打扰他,不然肯定得把他拉过来。”
“不聊那个扑街仔了,阿周你明天就开始拍摄对吧?”
“没错,等下我带你去吃点东西,晚上你好好休息一下。”
时间来到第二天,剧组的所有人都来到了学校的实验小剧场。
没有剧本围读,也没有开机仪式。
当所有人准备就位,刘周坐在监视器旁,心情有些激动地喊了句开始。
第66章 紧张与杀青
第一场戏,拍的是男主在钢琴比赛中因为紧张而比赛失败的镜头。
为此,刘周还专门叫来了一些学弟学妹充当观众,虽然台下的画面只是一闪而过,但必须要有。
这场戏的主角还是秦皓。
只见他缓缓走上舞台,向台下的观众鞠躬,然后来到钢琴前坐下。
此时于立伟也立马将镜头拉近,给了秦皓近景的特写。
只见他拉凳子的手攥得很紧,甚至拉凳子的时候弄出摩擦声,秦皓的看起来也喘着粗气,神情紧张。
看到这刘周也立马喊过。
秦皓是做了充足的功课的,他的人物小传写了有将近万字,也和刘周讨论过好几次剧本情节。
既然觉得演得不错,刘周也没有想着再保一条。
因为《调音师》这部片子是以倒叙的叙事结构,然后叙事主要通过插叙的手法,所以这片中的钢琴比赛也是讲述回忆的内容,镜头没有太多。
但尽管如此,刘周还是拍了一个上午才拍完,下午则转战咖啡厅。
在咖啡厅,男主和老板的谈话,引出现在世界充满窥视癖与暴露狂的话题,也让男主开始装盲人,享受弱者的“特权”。
一天时间,拍了两场戏,刘周觉得这个速度应该还可以。
不过晚上于立伟却找上自己,和他交流明天拍摄的事宜。
聊完之后,于立伟突然说道:
“阿周,你有点紧张了。”
“我紧张吗?”
“有点,其实很多东西你不用讲的太细致,演员他们会有自己的演艺方式,你讲了太多的条条框框,会限制演员的发挥。
我看得出来,那个秦皓是个好演员,或许你让他自己先发挥,或许有更好的效果。
我看剧组里的人和你都很熟悉,你可以更自信果断一点。”
“我这方面表现地很明显吗?”
“也不是很明显,刚开始大家可能不熟悉你的风格,所以不会多想,时间久了的话,演员自己也会有点别扭的。
我是因为和你比较熟悉,所以能够看得出来。
其实这也不要紧,人都有第一次,老贾第一次拿导筒的时候也紧张,我也一样。”
“我明白了于哥,晚上我会好好想想的。”
这时于立伟也笑着说道:
“阿周,我看你这不短片挺不错的,有考虑送海外去参赛吗?”
“有啊,我想送去威尼斯。”
“为什么不送去戛纳?威尼斯那边比较喜欢偏艺术的电影,你这短片虽然有深度,但在威尼斯可能不会太受欢迎。
反而在戛纳应该会好些,这边也不会歧视剧情片。”
“戛纳五月份就会开幕,现在已经三月底了,我怕时间来不及。”
“你这部片在四月十号之前能完成吗?”
“赶一点的话应该能。”
“如果可以的话到时候我帮你送展,说不定今年我们可以一起去戛纳。”
“一起去?于哥你的新片也准备送去戛纳参展?”
“没错。”
“对了,我都忘了问你你的新片叫什么名字。”
“《天上人间》,描述香江这个繁华大都市下一些底层人的辛酸生活。”
果然是贾樟可的好基友,都喜欢拍一些反映社会底层人的电影。
“还真是你们的风格。”刘周笑道。
“哈哈,我一向认为生活在时代之下平凡众生更需要关注,对普通生命也要怀有一种尊重与敬意。”
“怎么听起来有点像星爷的风格?他的电影也比较关注小人物。”
“我哪能和星爷比,他是以夸张搞笑地方式呈现,比较高级,我只能以平实的镜头来展现。”
“好吧,不聊这个话题了,我现在还不知道自己什么风格。”
“慢慢来,你先休息吧,明天还要拍摄呢。”
于立伟走后,刘周也仔细回想今天的拍摄过程。
好像自己确实对秦皓说得太多了,刘周总想把脑海中的画面呈现出了,事无巨细都会讲。
但表演这种东西,演员才是专业的,导演只要看演员能不能把你需要的镜头演绎出来。
第二天,刘周也调整了一下自己的状态,更多的是让演员发挥,喊咔也更果断。
这样做剧组运行的果然更顺畅一些。
刘周也有点庆幸自己找来于立伟掌镜,他是自己的朋友,一些不足的地方会给自己指出来,不然这都需要自己去摸索。
剧组运转顺畅了,拍摄速度也开始加快。
刘周因为想要把短片送到戛纳参展,时间有点紧,所以不得不加班加点。
也幸好剧组里的都是熟人,都很配合。
拍到第五天的时候,也来到了最后一场戏。
主角在老太太家给钢琴调音,因为紧张害怕,但却弹奏出了一曲高水平的钢琴曲。
刘周在这里对场面进行了分割,前景是主角在弹钢琴,后景是老太太在整理衣物的动作。
在灯光的作用下,老太太的影子投射到前景里,让画面的恐怖情绪增强。
于立伟此时也立马推进镜头,给了男主弹钢琴的多角度的特写。
老太太在检查主角的东西,看他是不是真盲。
男主此时弹钢琴状态就像当初比赛时候那样,紧张,双腿颤抖,但这次却没有失误,弹得尤其好。
此时老太太已经站到了男主身后,并且举起了手中的用钉枪对准男主的脑袋,但男主还是继续谈着钢琴。
于立伟将俯拍镜头向左摇动,最后推镜头,定格画面:
从钢琴转到男主再转到用钉枪对准男主头的老妇人,最后转到镜子上。
最后一个镜头拍完,刘周深吸了口气,然后喊了声“杀青”。
听到刘周说出这两个字,众人也不由欢呼起来。
虽然拍摄时间只是短短五天,但拍摄强度可不低,现在杀青了也终于可以不用那么累了。
等众人欢呼过后,刘周也招呼大家收拾东西。
刘周把珍贵的胶卷收起来,然后和于立伟把器材整理好。
“感谢大家,其他多余的话就不说了,我已经在全聚德订好了位置,今晚大家吃好喝好。”
这几天确实累的他们够呛,现在杀青了也该好好犒劳犒劳他们。
第67章 入围
片子杀青了,其他人可以放松下来,刘周却还要接着忙碌。
现在已经是四月三号了,距离四月十号还有不到八天时间。
刘周向北影厂租了个剪辑室,然后请了一位厂里的剪辑师。
剪辑是电影的二次创作,一位好的剪辑师对成片的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为刘周对成片有自己的想法,所以也不用请那些能力出众的剪辑师,而是请了一位经验丰富,愿意加班的剪辑。
剪辑分为粗剪、精剪、细剪和成片。
粗剪就是电影、预告片或广告的粗略剪辑版本,也就是按时间线把所有原始素材的OK条拼接起来。
粗剪是对成片素材的第一次尝试,从胶片的所有素材中,找到影片需要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