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从1996开始 第366节

  新世纪初,天上人间名气太大了,让他隐隐有些不安,担心会树大招风。

  所以在2001年的时候,果断转行,杀进了娱乐圈。

  那时的娱乐圈还很小,而那时的覃洪要钱有钱,要人脉有人脉,所以覃老板雄心勃勃的想成为内地的娱乐大亨。

  如今八年时间过去了,星美也成为了内地的影视巨头,自己也算是如愿成为了圈内大亨。

  星美传媒集团虽然声明不显,但公司实力,在业内没人敢小觑。

  不说其他,星美和中影合作成立的中影星美院线,是国内第一大院线公司。

  内地在院线市场化改革之后,和当初的香江影坛差不多,也是院线为王的。

  所以圈内的影视公司,你想在电影行业混的,没谁愿意得罪星美。

  这条院线,也是星美软硬实力的最好体现。

  不然一般人能够在院线改革政策公布不久,就能够和中影合作?

  除了有钱,没点人脉背景怎么可能?

  而除了院线,星美也在怀柔建立了一个占地380余亩,拥有四个室内拍摄大棚和一个四星标准酒店影视城。

  

  除此之外,星美影视城是目前国内北方地区面积最大、设施最全的影视节目外景拍摄地和后期制作基地。

  而且星美影视城紧邻中影的数字制作基地,彼此相互合作,形成了目前国内最为密集的高端影视制作产业集群。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广告公司、图书杂志出版以及音像发行等业务,实力都不弱,只是和影视行业没有太大关,声明不显。

  所以星美在所有民营影视公司中,实力可以说仅次于嘉禾。

  但是星美的名气却是远逊于嘉禾,甚至连华艺、新画面、光线乃至小马奔腾都不如。

  因此每次电影局开会或者是相关业内大佬聚会,刘周都是中心的中心,其他大佬都得相陪左右。

  而他覃洪,也是相陪左右,笑脸相迎中的一个。

  对此覃洪肯定是不甘心的,但是对于刘周这个年轻人,他也确实是服气。

  白手起家,硬生生凭借自己的才华,不仅在娱乐圈混出一番天地,在互联网圈也声名鹊起,更是成为国内的第二大富豪。

  如此年轻就取得这样的成就,国内不管哪个行业,可能有不少人不喜欢刘周,但是没有人不佩服刘周。

  但是佩服归佩服,覃洪在影视行业也不想一直屈居刘周之下啊,相信头部的几家影视公司没有哪家不想取嘉禾而代之。

  所以这两年,覃洪仔细研究过嘉禾集团的发展路线。

  不过越研究越心凉,在他看来,嘉禾最牛笔的就是海外强大的发行能力。

  但是尼玛这根本学不来,海外发行渠道的建立,就算你有钱,你都不知到怎么花出去。

  嘉禾都是凭借三十多年持续不断地开发维护,然后刘周将之发扬光大,才形成现在的规模。

  现在就连中影在海外的发行,也远远不如嘉禾。

  这一点,星美就算是再过十年,都很难达到嘉禾的海外发行水平。

  而且现在开拓海外发行渠道已经越来越艰难了,同时花费也越来越高。

  像华艺去开拓弯弯和香江的发行渠道都无比艰难,更不要说海外了。

  而除了发行能力,嘉禾最厉害的当属制片。

  最近几年内地出现的几部票房大爆的电影,大部分都和嘉禾有关。

  不是嘉禾自己出品的就是和其他公司联合出品的。

  在制片领域,嘉禾可以说同样也是一骑绝尘。

  不过海外发行一时之间难以开发出来,但是制片就比较简单了。

  星美不缺钱,国内的渠道也同样不缺,而这两样,恰恰是制片最重要的东西。

  至于人,难道有钱还会请不到人吗?

  所以在去年,覃洪就准备进军制片领域。

  海外部分一时半会星美肯定追不上嘉禾的,但是国内部分,星美还是可以和嘉禾掰掰手腕的。

  和嘉禾相比,星美也不是全面落后,起码最重要的院线行业,星美要比嘉禾要强。

  中影星美院线是业内第一,虽说在2007年的时候,控股权落入了中影手里,而星美仍旧保持40%的股份,手上的权力也不小。

  而且前两年,星美又专门开了家独立控股的【星美国际影院有限公司】,专注于高规格影院投资。

  这家公司的体量虽说远远不如中影星美,但好在星美国际影院可以全权控制。

  而经过这两年的发展,就单单星美国际影院这家星美独资的院线公司也不比嘉禾院线的实力差了。

  嘉禾院线有四家豪华影城,以及在湘省和赣省的一些城市有十家影院,加起来总共有一百二十多块荧幕。

  而星美国际影院有七家影城,总共同样有近一百三十块荧幕。

  荧幕数量差不多,但星美国际影院的影城,可都是在一二线城市,也都是精品影院。

  真要比较的话,还是星美国际影院实力更强,价值更大一些。

  覃洪也知道嘉禾不是没钱建影院,他们都是把钱用于收购好莱坞的电影公司了。

  所以嘉禾在四个一线城市建造了四家豪华影城以及将收购的院线旗下影院重新装修和现代化改造之后,嘉禾院线就停止了扩张,一直没动静。

  但是覃洪相信这只是暂时的,毕竟嘉禾这么大一家公司,不可能让自己存在一个这么明显的短板。

  这次嘉禾上市,以它的体量募集的资金肯定高达几十亿。

  院线肯定也会是嘉禾上市后重点投资的业务。

  院线公司是电影产业绝对的上游,甚至一定程度上能够决定一部影片的生死。

  现在圈内大部分影视公司电影出品方或发行方总是少不了中影和上影的身影。

  就是因为片方得拉拢这两个实力最强劲的院线方,大家成为“自己人”,这样电影上映时才会拿到足够的排片,同档期不会被其他电影欺负。

  星美其实也能勉强做到这点,一些有意在中影星美上映的电影,联系不上中影,与星美合作也是一样的。

  这几乎是躺着赚钱的生意,除了嘉禾等少数几家,很多民营影视公司都羡慕地直流口水。

  所以华艺、博纳等公司目前都是从牙缝挤钱、到银行贷款也想打造自家院线,希望有朝一日也能翻身做主。

  不过这次,中影直接调低《金陵金陵》的排片,也彻底让覃洪认识到,中影星美真正能够做主的还是中影。

  星美虽然也是股东,平时看似也能做主,但是真到了关键时刻,星美在中影面前什么都不是。

第375章 院线扩张计划

  这次隐隐被打脸,也让覃洪意识到,当初星美独资建立星美国际影院的决定是多么的明智。

  刚开始覃洪是没想太多的,既然和中影合作了一条院线,那就没必要再另外搞一条院线。

  但是后来随着国内电影市场的持续高速增长,覃洪也有点眼馋,想多吃点这块蛋糕。

  后来中影作为强势的一方,渐渐控股了中影星美。

  这让覃洪有些危机感,觉得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

  两相结合之下,覃洪才决定打造属于星美自己的院线。

  现在看来,这一步明显是走对了。

  而且这两年,院线市场越来越风起云涌,上面口子收的极严,现在再想拿到院线牌照,就没这么简单了。

  星美及时拿到了一块牌照,不用担心入场问题,唯一需要担心的只有钱的问题。

  现在影院的投资也越来越大,没有足够的资本,一般公司根本玩不起。

  截止到2009年4月末,国内的影院数量仅有1300家出头,银幕数逼近5000块。

  其中中影星美院线如今有65家影院,银幕近500块,去年年末和魔都联合争抢第一,最终还是中影星美略胜一筹。

  除了中影星美和魔都联合这两家,排名第三的是这几年发展迅猛的万达院线。

  万达院线作为最早的一批民营院线,这几年发展的非常迅速,尤其是进入零九年发展地更快,短短三个月就投资建造超过十家影院。

  如今万达已经有了50家影院,银幕数超过400块,强势杀进业内前三。

  如果万达后面依旧按照上述那个趋势发展,一年就上百块银幕,甚至更多,恐怕一两年之内,中影星美和魔都联合都得被反超。

  但没办法,谁让万达院线背靠万达集团呢,万达院线依托于万达广场,自带品牌和人流效应。

  中影星美和魔都联合,乃至嘉禾院线,旗下大都是单纯的影院,功能单一,得慢慢在当地打名气,平均1~2年才能进入正轨。

  嘉禾院线旗下的影业还好一点,嘉禾的名气很大,品牌形象也比较好,不用从零开始积累名气和口碑。

  不过虽然如此,嘉禾院线相比于万达,仍然有个很大的不足。

  那就是万达哪怕影院没人去,广场没凉就赔不了,嘉禾旗下的影院万一没打开局面,那可就是真赔了。

  嘉禾院线虽然一直没扩张,但是扩张计划早就准备好了。

  不过高君的计划也是稳扎稳打,力求盘活每个新影院。

  高君当然也想像万达那样狂飙突进,但是无奈,嘉禾根本学不来。

  万达开一家影院是没有任何顾虑的,其他先不管影院开着就行,事后再慢慢调整整理,实在不行就把当地影院关了,换其他商场项目。

  在这样的情况下,万达具有得天独厚的趋势,除非刘周也弄一个嘉禾广场,不然真拼不赢万达。

  但最近高君也调整了院线的扩张计划,不再要求都买地皮自建影院。

  目前嘉禾集团旗下的四家豪华影城,除了京城这家,其他三家都是买下地皮然后单独建造的影城。

  然后收购过来的那十家影院,后续高君也花了一笔钱将这十家影院的物业兼地皮全都买了下来。

  这样买地皮自己建前几年还好,但是现在随着地价尤其是一线城市的地价高速增长,再这样做的话,需要占用的资金就太多了。

  而且这样做的效率也比较慢,在其他公司都在快速发展的时候,你发展慢就是落后。

  到时候等你把影院建好,其他院线公司都已经开始跑马圈地瓜分市场了,那这样也是白搭。

  所以高君也对嘉禾院线的扩张计划做了比较大的修改,也得到了刘周的同意。

  新的扩张计划是嘉禾院线两条腿走路,一二线继续独立建造影院,仍旧走精品影城路线,三四线甚至是发达城镇就与当地或者某连锁商场合作。

  一二线城市是现在,三四线城市是未来。

  今后院线的下沉市场的潜力也不容忽视,三四线城市能够贡献的票房已经不逊于一二线城市了。

  现在嘉禾院线就等着集团上市之后募集到资金然后把钱拨付下来。

  虽说一二线城市仍然自建需要不少钱,但也不用建造太多,一个城市一两家就够了,四大一线城市建造四家左右也差不多了。

  目前刘周已经安排高君先选好地方,等钱到了先把地皮买下来,至于影院可以慢一步建造。

  今后地皮才是最贵的,现在提前买好来,到时可以省一大笔钱。

  而且一二线城市自建影院前期虽然花费多点,后面可以非常省事,不用担心影院经营好了,被房东要求涨房租。

  后世万达院线的利润之所以这么高,就是不用担心房租问题。

  而对于其他院线公司来说,房租却是最大的开销。

首节 上一节 366/5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