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四合院里的吃瓜群众 第114节

  丰泽园可是咱们北平最负盛名的大酒楼,以后肯定会慢慢好起来的。”

  听到易中海象征性的安慰,何大清笑着点了点头,

  “那是肯定的。”

  虽然话是这么说的,可往后的日子里丰泽园的生意没有半点起色不说,工人们也因为没多少客人而开始轮班、降工资,

  这让大厨们对栾学堂和那些股东十分的不满。

  可因为北平其他酒楼也都是差不多的情况,所以大家也只能窝在丰泽园里蹉跎岁月。

  到了5月,

  大夏政务院在《人民日报》上发布《五一口号》,

  其中第八条提出要求【解放区的职工和经济工作者,坚定不移地贯彻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工运政策和工业政策】

  从5月份开始,整个解放区都因为这个【公私兼顾、劳资两利】掀起了轩然大波,

  展开了一场大辩论。

  丰泽园也因为这一篇《五一口号》再次陷入劳资冲突,

  到了7月底,随着大夏工会工作会议在北平闭幕,工会遍地开花,丰泽园的劳资冲突更加剧烈,

  8月更是直接停摆,关门歇业。

  从丰泽园出来,

  看着几乎被撕裂的天穹,何雨柱一边撑开雨伞,一边看着何大清问道,

  “爹,现在事情搞成这样,咱们是不是商量一下往后怎么办?”

  此时何大清却是一脸的惆怅,

  “谁知道呢?

  经过大家这么一闹,我看丰泽园短时间内肯定不可能开门营业,

  好在现在是新社会,老百姓自己当家做主的时候,只要咱们自己不主动提出辞工,那些股东也不能开除咱们。”

  说完以后,何大清有些迷茫的说道,

  “柱子,伱说我们是不是做错了,不该提这么过分的要求,不然事情也不会闹成今天这样。”

  看到何大清这个样子,何雨柱笑着摇了摇头,

  “爹,这世上哪儿有那么多对和错,

  说到底,

  丰泽园是靠着股东们的金钱、厨师们的厨艺、跑堂们提供的高档服务,共同撑起来的。

  以前咱们是没办法,只能任由股东们盘剥,

  可现在政务院为咱们做主,

  搞了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政策,报纸上也辩论了三个月,

  咱们向那些股东提出涨工资、增加工人福利、成立工会的事情能有什么错,这是咱们该得的。

  白姨他们在轧钢厂的待遇多好,谁看着不羡慕,

  您说是吧!”

  想起这几个月易中海、刘海中和自己媳妇儿的变化,说何大清不羡慕那是假的,

  可再这么羡慕那也是别人的,跟自己不搭嘎,

  “可现在这个情况,不上班就没有工资,咱们一家吃什么?总不能指望你白姨在轧钢厂食堂那点工资吧,

  她现在怀着孩子呢,可不能累着。”

  “这您怕啥,

  白姨就算在厂里磨洋工,每个月还不是该领多少领多少,又不耽误,

  而且以您的厨艺,在什刹海的名声,咱们随便挂靠哪家承头人当个大棚厨子,都能找到嚼谷,

  肯定饿不着咱们。

  再说,丰泽园又不是一辈子不开门,

  就算股东们把丰泽园卖了,咱们不也还是丰泽园的工人,新东家还得继续用咱们,总有一天能回来上班。

  怕啥。”

  何雨柱嘴里的承头人和大棚厨子,其实就是这个时代的一条龙服务,

  承头人就相当于经理。

  而何大清听到儿子说去做大棚厨子,虽然觉得档次低,但应个急还是可以的,心情顿时好了不少,

  “背上雨水,咱们回家!顺便商量商量挂靠的事。”

  “好嘞!”

  说完,何雨柱蹲下身背起何雨水,然后又回头看了一眼丰泽园那黯淡无光的牌匾,

  心说等我下次回来的时候,就是为大领导和国际友人服务的国宴厨师了,

  至于轧钢厂,谁爱去谁去,反正老子不去。

  “雨水,咱们回家!”

  “回家喽!”

  听到妹妹的欢呼,何雨柱坚定的抬脚走进风雨中,

  父子俩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在大街上,任由风雨打湿自己的衣衫,冲刷着过去。

  (本章完)

130.第130章 阎埠贵的新活计

  第130章 阎埠贵的新活计

  是天灾,也或许是为了迎接大夏的新生,

  从4月份渡江战役开始,一直到9月大夏建立前夕,神州大地出现了持续的暴雨潮:

  4月长江中下游地区集中出现特大暴雨;

  6月珠江流域出现大暴雨;

  7月8月全国暴雨潮出现,

  长江上游的川西地区7月降雨量为往年的一倍以上;

  淮河下游地区大雨已持续了持续两个月之久;

  西江(珠江干流)发生特大洪水;

  长江流域发生全流域性的大洪水;

  华北、东北出现大范围降雨;

  冀东、辽西地区发生特大洪水;

  而到了后面的9月,川北再度发生大暴雨;黄河发生特大洪水,淞沪发生台风风暴潮;关中、晋东南发生严重秋涝。

  连绵半年的全国性大暴雨,彻底把旧时代冲进了历史长河,

  同时也导致大江南北各大水系发生大洪水、特大洪水以及旱、冻、虫、风、雹、水灾等自然灾害,

  被淹没耕地约1亿亩,灾民约4000万人。

  好在从3月份开始,

  北平军管会动员人力73537人、兽力车32113辆、汽车807辆、汽油5409加仑,

  花费2亿多元人民币、91天时间,

  经过清户、清巷、清街等几个阶段,

  早已将除故宫以外的北平各个街道、胡同里明面上积存的20多万吨垃圾清理出去,

  使得北平焕然一新,

  再也不是那个【天晴土没脚丫子,大雨就成墨盒子】的北平城了。

  而南锣鼓巷,因其中间高、南北低的地势,原名罗锅巷,帽儿胡同又恰巧处于中部高点,

  所以相比于其他地方,四合院并没有多少积水,

  父子三人刚走进大门,就看到附近的街坊在阎埠贵家里进进出出,

  他们都是来找阎埠贵代写书信的。

  见妹妹顺着连接各个院子的连廊跑去后院找许招娣,何雨柱来到阎家门口,

  “阎叔,您这代写家信的工作都做到家里来啦!”

  听到何雨柱的声音这时候在自家门口响起,阎埠贵很是有些错愕,抬头准备说话的时候又看到何大清跟在何雨柱的身后,

  搞得他还揉了揉眼睛,再三确认以后才诧异的问道,

  “老何,你们爷儿俩不是去上班了吗?”

  闻言,何大清自嘲了一下,

  “上班?丰泽园都关门歇业了,还上啥班,往后一段时间我得自己吃自己了。”

  作为北平第一大饭庄,

  丰泽园闹了3个多月的劳资问题,自然引起了北平大部分老百姓的关注,

  当然,他们这么关注丰泽园也并不是没有意义,是打着丰泽园的工人要是能干成,他们也跟着效仿的打算。

  现在听到何大清说丰泽园关门歇业,

  阎埠贵和街坊们有些吃惊的同时又有些了然,

  “老何,你们跟丰泽园那些股东没谈拢吗?不就是涨点工资、增加点福利、成立工会,这么简单的要求他们都不答应?”

  “可不,就这么点要求都不答应,更是直接关门了事。”

  何大清刚说完,这时候就有街坊给他出起了主意,

  “老何,既然丰泽园关门了,那你不忙着去找荐头给伱介绍工作,这时候跑回来干什么啊!”

  “对啊老何,你这时候应该赶紧去找工作,不然可就要坐吃山空了。”

  ……

  听着街坊们乱七八糟的建议,何大清直接笑了,

  “得了得了,我知道各位都是好意,

  不过我暂时不打算找工作,

  毕竟我们丰泽园再怎么说那也是北平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那些股东没那么容易放弃,以后肯定还会开业的,

首节 上一节 114/1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