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道:“这个还是由铁生、西米两口子商量好日子,我们再帮忙也不迟。”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的时候,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他们。
方言抬头一瞧,郑小龙、苏雅、冯小钢他们一个个脸上挂着笑容,热情洋溢地走了进来。
“方老师,恭喜恭喜啊!”
“你们来这么早啊。”
王硕瞥了眼墙壁上的时钟,不免惊异。
“一听说方老师回来,郑主任、苏科长他们恨不得当天就来。”
冯小钢咧嘴发笑,一脸谄媚。
苏雅语气里充满期待,“说起来岩子,《霸王别姬》如今国外拿了戛纳金棕榈,金球奖和奥斯卡最佳影片,国内拿了茅盾文学奖、金鸡奖、百花奖,有没有机会冲一把诺贝尔文学奖?”
听到这话,众人一个激灵,一道道目光汇聚于方言的身上。
“这个嘛,就要看10月诺贝尔奖的名单揭晓喽。”
方言耸了耸肩。
“唉。”
苏雅叹了口气,可惜沈丛文在去年仙逝,那时候他正连续两年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都已经进到最后的候选名单里,而且据说赢得了瑞典学院大部分院士的力挺。
要是能活到那年的10月,这奖项肯定是他的了!
在场的所有人,包括方言都深以为然,沈丛文这一代大师绝对有资格拿奖。
眼见气氛有些压抑沉闷,郑小龙急忙把话题转移到《燕京人在纽约》的成本筹款上。
苏雅说这些天,整个电视剧艺术中心的人都出动去拉赞助,但是没有企业愿意赞助。
“我们准备把范围扩大到粤东、沪市,也许会有富裕的企业愿意赞助。”
郑小龙叹了口气。
方言摸摸下巴,“要不这样吧,我来想办法帮你们筹集一部分资金吧?”
郑小龙、苏雅、冯小钢他们的眼睛瞪得老大,迸发出一道道精光。
“毕竟电视剧是改编自我的小说,怎么说我也要出一份力。”
方言伸出5根手指,“这样吧,50万美刀,剩下的就要你们自己想办法了……”
第740章 紫禁城影业
50万美刀?!
众人屏住呼吸,尽管这笔钱对于方言而言,不过是九牛一毛,但对他们,可是一笔巨款。
郑小龙激动得满面红光:“方老师愿意赞助,是再好不过了!”
“我会让人去安排。”方案提醒道,“不过剩下的资金,需要你们自己筹措。”
苏雅叹了口气,“其实筹措还不是最大的问题,关键在于这么大的投资,怎么收回成本?”
这个问题可把在场的人都给问住了,如今电视剧虽然盛极一时,但是盈利模式非常单一,靠的就是电视台的采购,然而,即便像《渴望》、《编辑部的故事》这样收视率超95%的电视剧,依旧让电视剧艺术中心赔了不少,也就是《大宋提刑官》被TVB引进香江,赚了一笔不小的授权费。
但像《燕京人在纽约》这种投资上百万美刀的电视剧,按现有的模式,势必亏得血本无归。
这也同样是困扰郑小龙的又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只能把寄希望于“无所不知”的方言。
“方老师您见多识广,不知道有没有好的办法?”
“有时候在现有的思维里找不到解决方法,就必须跳出思维看问题。”
方言道:“比如在电视剧前后插播几条广告,如果电视台愿意出资赞助拍摄《燕京人在纽约》,那么广告的招标就交由电视台来办,反之的话,就由你们艺术中心自己来办广告招投标,我相信国内的企业一定不会错过在热门电视剧时间插播广告的机会。”
“可是……”
郑小龙说,燕京电视剧艺术中心是燕京电视台旗下的电视剧制片厂。
按照往常,《燕京人在纽约》也会在燕京台播出,而广告招标的主办权也归燕京台所有。
“要想把一百多万美刀的成本收回来,就必须把广告的收益最大化。”
方言撇了撇嘴,燕京台的广告才能挣几个钱,要挣就上中央台去赚!
“这个中央台能答应吗?”
冯小钢缩了缩头。
“那要看你们怎么合作了。”
方言说,用《燕京人在纽约》的首播权、分销权和中央台置换三五分钟的广告时间,而且要求跟中央台联合出品该剧,至于实际上百万美刀的拍摄成本,仍然由郑小龙的团队独立承担。
“按您的意思,中央台只用出三五分钟的广告时间,就能得到《燕京人在纽约》是吗?”
郑小龙诧异不已。
“不错,可别小瞧了中央台这三五分钟的广告时间,招标顺利的话,可值上千万。”
方言仔细分析道:“覆盖掉电视剧的拍摄成本,也许还能有几十万几百万的赢余。”
听到有利可图,冯小钢、苏雅、赵宝钢他们眼里精光闪闪。
“您这个‘电视剧版权换广告时间’的主意,以前还真没有过。”
郑小龙不禁感叹道。
“不试试又怎么知道呢?”
方言说,“你们电视剧艺术中心目前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制作热门电视剧的能力,这个是全国电视台,哪怕是中央台都没有的能力,你们如果能利用好这个优势,中央台未必就不会答应?”
“方老师说得不错。”
冯小钢趁机吹捧了一句,中央台难道还看不上改编自方言小说的电视剧吗?
郑小龙思考里面的操作空间,脸上流露出纠结之色:
“只不过如果跟中央台联合出品,燕京台这边该怎么交代呢?”
“唉!”
苏雅叹了口气,然后直截了当道:“我们艺术中心虽说是燕京台旗下的单位,按理有什么好东西,自然是不愿意让外人占了,但《燕京人在纽约》毕竟是上百万美刀的大项目,总不能再像《渴望》、《编辑部的故事》那样,好处都让燕京台占了,亏空都由电视剧艺术中心来背吧?”
王硕突然插了一嘴:“依我看,这事还没那么复杂,你们干脆就跟燕京台摊开了说,如果燕京台愿意给你们美刀,支持《燕京人在纽约》的拍摄,你们就把播放权给燕京台,要不然,呵呵!”
“硬顶?”
郑小龙皱下眉头,一脸忧愁。
方言环顾四周,冷不丁地来了一句,“燕京台,还有你们艺术中心除了制作电视剧以外,就没有考虑过向电影行业发展吗?”
这话一出,众人一片惊呼。
郑小龙点了下头,“方老师您不说,我还差点忘了,的确有这么个打算,台里准备联系上燕京电影公司和文化艺术音像出版社,再加上我们艺术中心这四家,共同组建一家专门拍电影的公司。”
苏雅咋舌不已,“这事怎么没听你和鲁主任说起过?”
郑小龙说,共同组建紫禁城影业的事还处在讨论阶段,八字还没一撇。
“紫禁城影业,名字倒是不错。”
方言说,紫禁城影业一旦成立的话,虽然规模和名气上比不上西影厂、北影厂这些一流大厂,但也并非没有优势,第一就是有电视剧艺术中心这样成熟的制作团队,第二就是跟他们保持着长期的合作关系,恰恰眼下工作室发展成了影视传媒公司,可以源源不断地为紫禁城影业提供电影剧本。
这一字一句,都说到了郑小龙、余桦等人的心坎里。
特别是冯小钢,原以为自己呆在艺术中心里,最高的上限就像赵宝钢一样,当一个电视剧导演,可如果紫禁城影业诞生,抱上方老师和王硕大腿的自己,何尝没有机会从电视剧跳到电影行当里。
两眼直直地盯着方言看,一想到章艺谋这么个摄影师,都能在方言的栽培和提携下,拿下柏林金熊奖,斩获奥斯卡最佳摄影,心里就涌现出一股冲动,章艺谋能行,自己为什么不可以!
“既然你们台里有创办电影公司的念头,那《燕京人在纽约》这事倒也好办了。”
方言把眼睛眯成一条缝。
“方老师,您的意思是……”
郑小龙惊疑不定。
“这部《燕京人在纽约》不仅仅可以改编成电视剧,其中的故事还能拍成电影。”
方言笑了笑,“就比如许大同简宁这一对,是不是可以把‘刮痧’的剧情拍成一部独立的电影,来讲述东西方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再比如顾颜、林周云,被另一半抛弃的他们如何走到一起呢?”
“对啊!”
苏雅拍了下手,“咱们可以拿《燕京人在纽约》的电影来跟台里商量。”
众人议论纷纷,你一言,我一语,渐渐地,每个人脸上的愁容随之消散。
“我会把您的这个意见带给台里的领导。”
郑小龙心头也是火热:“台里向来是非常看中您,一定会认真地考虑和研究您的建议。”
第741章 国漫危机
把公司大大小小的事务处理一遍,就花了一周的时间。
方言百忙之中,仍然没有忘记继续创作《千与千寻》,还差个五分之一,就能完成初稿。
“咚咚咚。”
伴随着一阵敲门声,门口站着一个熟悉的身影。
“渊杰啊!”
“方老师,打搅了,不知道你现在有没有空?”
“当然有。”
方言招呼郑渊杰坐在自己面前的空椅上,“你可是稀客啊,怎么突然想到找我呢?”
“本来前段时间我就该像王硕他们一样,来恭喜您的《霸王别姬》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
郑渊杰扶了扶眼镜。
“你那会儿在参加儿童文学研讨会。”
方言拿起热水壶,边给他沏茶,边说道:“这个会议比我更重要!”
郑渊杰点了下头,“我这次来,就是向您汇报儿童文学研讨会的情况。”
方言噢了一声,询问跟宝岛的儿童文学代表团接触下来,有什么重要的收获?
“我觉得宝岛那边对儿童文学的理解和创作,跟咱们内地还是有不小的差别的。”
郑渊杰滔滔不绝地说了一通,接着话锋一转,“不过有一点,我们达成了共识,那就是儿童文学必须讲究‘浅语的艺术’,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文学作品,都要有符合各个年龄段儿童普遍认知和表达特点的‘浅语’,绝对不能一味追求文字上的雕琢,这样反而会失去儿童文学本身的语言艺术,更会失去把握童年独特感受力和表达力……”
“看来你这趟没白去,收获不小啊!”
方言露出赞赏的笑容。
“也多亏了您给我这个机会,让我能以《儿童世界》主编的名义出席。”
郑渊杰冷冷一笑,要不然就凭自己被主流儿童文学排挤和边缘的处境,根本不可能出席研讨会。
方言看破不说破,而是把话题引到跟宝岛儿童文学代表团的接触和交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