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228节

  透过窗户往下望,穿着绿色制服的邮递员把车停好,然后喊道:“龚樰勒嗨伐!有侬的信!”

  “我勒屋里啊!”

  龚樰大声地回了句“马上下来”,随即从房间里跑了出来。

  听到琐碎的脚步声,龚父、龚母等人一齐把目光投了过去,人影却已经消失在门口。

  去也匆匆,来也匆匆。

  龚樰手里拿着信,满脸兴奋地跑回了屋。

  “小樰,谁寄来的信啊?”

  龚母疑惑不解,平时取信可没这么着急。

  龚樰边走边说:“一个朋友。”

  龚母问:“男朋友,女朋友啊?”

  “好朋友呀!”

  龚樰把门锁上,看到信封上熟悉的字迹,先是一笑,而后板着脸:

  “这么久才寄过来,要是信里写的不好,看我怎么‘收拾’你!”

  说话间,迫不及待地把信拆开。

  白纸上的第一行字,映入眼帘。

  “于山于海,于水于滨,双木非林,田下有心”。

  龚樰一愣神,快步地来到桌前,拿着笔认真地析字。

  “田字下面一个心字,就是‘思’字。”

  “双木非林,两个木合在一起,并不是‘林’,唔,那会是什么字呢?”

  “啊,是‘相’!”

  “那么,整句话连在一起的意思就是……”

  她照着理解的意思,念了出来:“在山里,在海边,在河边,在岸边,都在思念你。”

  定定地看着这封信,眼里荡漾起波澜。

  嘴角刚往上扬,却看到下一行写着“下半句,见到你,当面说”,立马往下扯。

  “错气欧!”

  “你怎么老是断来断去的!坏透了!”

  “刚岩子!下次要是再敢这么断,我、我就放个刀片寄给你!”

  把情绪宣泄了一通以后,从抽屉里取出自己的百宝匣,匣子里有很多玩具,明亮的玻璃珠、白色陶瓷的小马等等,全是父母送她的。

  一直以来,倍受珍视。

  如今,又多了一块手帕,以及一封信。

  龚樰小心地收藏起来,然后写起了回信。

  “……”

  “你的回答,我很喜欢,但你只写一半回答的行为,我很不满意!非常不满意!”

  写到此处,顿了顿笔,脑海里忍不住在想,他现在在做什么呢?

  ………………

  这些天,方言就一個字,忙!

  既要打磨《一代宗师黄飞鸿》这部小说,又要参与到最新一期《十月》的出版工作。

  而且,分配给编辑部的这批毕业生里,自己要带个来自燕大中文系的小徒弟,隋丽君。

  毕竟,编辑行业里,“传帮带”是传统。

  好在第五期的《十月》在10号一发行,方言的时间瞬间充裕了起来。

  “终于又可以歇一阵啦!”

  田增翔伸了伸腰,“岩子,要不要跟我去琉璃厂和玉石站逛一逛?”

  “今儿就免了吧。”

  方言摆了下手,然后向章守仁问到了石铁生的稿费汇款单。

  “财务已经寄过去,这两天就能到。”

  章守仁道:“岩子,你可得替我们好好谢一谢铁生,他那篇《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绝对能帮《十月》在纯文学领域打开局面。”

  张仲锷笑道:“是啊,到时候,纯文学、军事文学和爱情文学,咱们《十月》是三路进发,今年有望冲击一下480万册的总销量。”

  章守仁说:“不过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现在文学期刊之间的竞争是越来越激烈了。”

  隋丽君静静地听着,就见田增翔一拍桌子,情绪激动。

  “可不是嘛,就说军事文学,《当代》和《解放jun文艺》跟咱们可是旗鼓相当。”

  “爱情文学不也是嘛,简直乱成一锅粥。”

  张仲锷摇头失笑道。

  “所以啊,我们不能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方言说:“还得集思广益,寻找新的文学方向,让《十月》继续地进步下去。”

  “我有个主意,12月底不是要举办首届茅盾文学奖嘛。”

  田增翔说:“我们不如在第6期搞个栏目,把获奖作品和获奖感言全部收罗进去?”

  张仲锷道:“好是好,可就怕我们想到了,别人也能想到,那就失去新意了。”

  “说到奖项,不还有个奖嘛。”

  章守仁说:“诺贝尔文学奖!”

  方言挑了挑眉,“这届的诺贝尔文学奖结果揭晓了?”

  田增翔耸了耸肩,虽然跟很多国家恢复了交流,但对外的消息渠道依旧闭塞又稀少。

  众人只知道诺贝尔奖基本上会在10月的第一个周的周一开始,到下一周的周一结束。

  每天公布一个奖项的获奖情况,但获奖得主、获奖感言等信息,一概无从知晓。

  “我倒有主意,不过不一定能行。”

  方言敲了敲桌面。

  “不管能不能行,反正有总比没有强。”

  章守仁等人迫不及待地催促他。

  “这不粤东正在举办广交会嘛,会有大量的外商涌入粤东,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方言准备让韩跃民和迈克打听一下,同时也考虑请铃木洋子这些外国留学生帮个忙。

  “这主意,我看行!”

  众人纷纷赞成,完全按方言的建议进行。

  该找留学生的找留学生,该找外国友人的找外国友人,总之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

  终于在第二天,迈克那里暂时没有音讯,倒是铃木洋子第一时间给出了准确的答复。

  “是马尔克斯和他的《百年孤独》。”

  方言把消息转告给编辑部的所有人。

  章守仁道:“那岂不是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拿下了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往后几年,魔幻现实主义恐怕会是世界文学的潮流,依我看,不如专门开辟一个介绍魔幻现实主义的专栏,伱们觉得怎么样?”

  田增翔左看看,右看看。

  方言皱了皱眉:“如果放在12月的那一期,相隔2个月,时效性是不是差了些?”

  “岩子说得在理,而且大家别忘了,《花城》可在粤东呢!”张仲锷提醒众人。

  粤东面向香江,消息灵通,《花城》未必就收不到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

  田增翔说:“没错,咱们可不能让《花城》捷足先登了!”

  方言摸了摸下巴,“要不我们搞个增刊?”

  此话一出,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看向他,眼里充满着欣喜。

  所谓的“增刊”,就是报刊遇到了特殊需求的时候,临时增加的篇幅或者小册子。

  通常来说,一种期刊每年可以出两期的增刊,基本上会在杂志创刊多少周年的纪念日。

  或者在一些特定的时间,比如茅盾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鲁迅文学奖……

  “就这么决定了!”

  田增翔拍手称快,“接下来咱们得聊聊要登一些什么内容?”

  “魔幻现实主义的概念,必须要有。”

  “是不是再整理出一份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的推荐名单,以便读者们购买?”

  “《百年孤独》有没有译文?篇幅不长的话,咱们干脆就登上去!”

  “我记得前不久召开过一场拉美文学研究会,提到了魔幻现实主义和《百年孤独》。”

  “待会儿去找一找,有没有相关的论文发表,有的话,我们筛选几篇,转载发表。”

  “………”

  议论声此起彼伏,越来越大。

  隋丽君挨个给前辈们倒水,等轮到方言的时候,低声问道:

  “师父,您能跟我讲讲魔幻现实主义吗?”

  “燕大里没有教吗?”

  方言大为意外。

  “老师只说了个大概,然后推荐了卡夫卡、博尔赫斯一些人的书,让我们自学。”

  隋丽君难为情道:“我看了几本,不过还是弄不清楚,魔幻现实主义到底是什么。”

  方言倒也不觉得有多意外。

  毕竟,国内魔幻现实主义的浪潮,要从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中文版问世开始。

  而后,涌现出一批像马元、余桦等先锋作家,搞起了轰轰烈烈的魔幻现实主义本土化。

  不过现在,《百年孤独》在国内只有英文版,市面上还没有译文版。

  隋丽君眨了眨眼,就听方老师说:

  “咳咳,魔幻现实主义就是在当时拉美寡|头黑暗统治和舆论管制的严峻环境下……”

  “把幻象与现实、神话与现实交织在一起,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实。”

首节 上一节 228/2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