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193节

  方言恍然大悟。

  这是师兄让他们来搬救兵,看在同为文坛卖力的份上,拉兄弟单位一把!

  秦兆阳和孟伟哉互看一眼,惊喜交加。

  “但是,这部小说还没有定稿,有不少需要修改润色的地方,而且必须交由有关部门审核,确保没有泄密问题,才可以正式发表。”

  方言说:“不知道来不来得及?”

  “来得及!”

  秦兆阳说《当代》会在在7月中旬出版,实在不行,再推迟几天也不是不可以。

  “不知道能不能让我们看一看那篇《利剑行动》?”孟伟哉急切的语气里透着期待。

  方言走出会议室,很快又走了回来。

  秦兆阳接过小说,让孟伟哉先看,自己跟方言聊了起来,话里话外都夹杂着几分感激。

  “唉,真的是一言难尽啊。”

  “这并非是文学本身的问题。”

  方言安慰了几句,“等风向再转回来,我想改革文学也会重新崛起。”

  “但愿吧。”

  秦兆阳感慨不已。

  这一轮的改革文学浪潮,主要归功于《大秦之裂变》的横空出世。

  一個文学类型领域有了标杆之作,自然会带动一批作家涌入到这个领域。

  而要让改革文学重新焕发生机,就需要有《大秦之裂变》这样的改革文学大作再次问世,才能再度掀起新一轮的浪潮。

  “可能要让您失望了,《大秦》系列的第二部将是历史文学,并不是改革文学。”

  方言摇了摇头。

  秦兆阳摆了摆手,“就算是,现在也不能发,时机不对。”

  “小说也许不行。”

  方言沉吟半晌,“但未必话剧就不行。”

  一经提醒,秦兆阳会意道:“你说的是不是曹公的那部《商鞅》?”

  “也只有这样的大戏,才有可能再度掀起波澜壮阔改革的大戏,不是吗?”

  “不知道这部戏什么时候……”

  “月底选角,从7月开始排练,具体要排练多久,就要看什么时候能让万先生满意。”

  方言心里想着到人艺开会的时间。

  不一会儿,孟伟哉把稿子交给秦兆阳,大呼过瘾,这样的作品放在平时,《当代》也势必要抢到手,像宝贝疙瘩一样放在头版位置。

  “这稿子还没有投给其它杂志吧?”

  “没有,本来我正为这事发愁呢。”

  “那就交给《当代》来发表吧!”

  孟伟哉紧紧抓着方言的手,就像抓着一根救命稻草般,郑重地请求道:“拜托了!”

  方言沉吟片刻,点了下头。

  就算不看僧面,也要看佛面。

  章光年这位大师兄的面子,自己必须给!

  “谢谢,这可真的是帮了大忙了!”

  孟伟哉激动不已。

  “我们《当代》这下欠你一个大人情。”

  秦兆阳长舒了一口气。

  紧接着,三人聊起了小说发表的其他细节,当聊到稿费环节,方言立马就不困了。

  虽然谈钱伤感情,但不谈钱,连感情都莫得!

  只不过,可惜的是这个时候,全国出版社的稿费标准都一样,而且是固定且公开。

  不存在为了争夺名家稿件和优质稿源,报刊杂志和出版社能随随便便地突破这个标准。

  最高千字10元,就只能千字10元。

  但是,秦兆阳和孟伟哉还是会做人的。

  提高不了稿费千字单价的标准,但可以四舍五入,《利剑行动》整部小说的字数,合计37.3万,干脆直接就按38万的字数来计算。

  虽然也没多多少,但有总比没有好!

  多出来的钱,呆会儿可以上信托商店,或者到胡同巷子里,多去淘一两件老物件。

  四舍五入,等于又挣了好几个亿!

  不过,相比较于挣钱,方言心里更得意的是,《利剑行动》前前后后得到了这么多文学界和编辑界的大佬们的认可和赞赏。

  毕竟,跟《牧马人》、《暗战》、《潜伏》这些自己此前的小说都不一样,因为他知道这些作品铁定能成功,自己只是锦上添花。

  《大秦之裂变》虽然投入了大把的精力搞原创,但那多亏了老师沈雁氷的悉心指导,毫不夸张地说,完全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而《利剑行动》不一样,提前开创了“军事幻想”的概念,从构思、采风,到梳理、创作,一个人苦思冥想,闭关写作,倾注了大量心血,才鼓捣出这么一部小说。

  尤其是在里面还偷藏了一个军事题材的IP宇宙,《燕双鹰》、《亮剑》、《战狼》……

  方小将,已经不再是过去的“小将”!

  今后就是要一步一步,一步一步,一步一步地进步到最高,他要做“统帅”!

  方统帅!

第191章 人艺大舞台

  人艺剧场,坐落在王府井大街。

  方言按照跟万佳宝约好的时间,准时地出现在剧院门口。

  就见从收发室里走出一个老人,自称是“左大爷”,笑了笑说:

  “万先生和于院长特别交代过,说你要是来了的话,直接带你去办公室。”

  “麻烦您嘞。”

  方言从兜里摸出云烟。

  “别介,我已经戒了,抽烟伤嗓子。”

  左大爷摆手道:“方老师,跟我来吧。”

  方言把烟收好,紧随其后。

  边走,边听他说,别看自己只是个看大门的,但人艺有个神奇之处,就是“人人都会演戏,人人都能上台”,不管是舞美、行政,哪怕是清洁工,都上过台演过话剧。

  左大爷激动道:“我就是因为崇拜焦菊隐先生,才主动申请来人艺看大门。”

  方言感叹了一句,“可惜老先生已经仙逝,无缘一见,可惜可惜。”

  左大爷叹了口气,说自己想有点焦先生的痕迹,于是改了个艺名,叫“左菊痕”。

  合着还是位扫地僧啊!

  方言在他的带领下,走进剧院,整体是一個“前院后场”的特殊设计。

  这一方不大的天地,收发室、售票处、化妆间、排练场、后台……

  左大爷带到一间小型办公室,敲了敲门,里面传来一个京味十足的声音:

  “请进。”

  一推开门,映入方言眼帘的,除了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万佳宝和万芳,还有一位坐在他们的对面,长长的脸,目光锐利深邃。

  一瞧,《茶馆》里的“王掌柜”。

  在万佳宝的相互介绍下,方言和于师之打了个招呼。

  “听说你最近在电影界弄出大动静了?”

  等他坐下以后,万芳忍不住打趣了一句。

  迎着万佳宝和于师之的目光,方言露出淡淡的笑容:“小打小闹而已。”

  “桂西厂成立‘青年摄制组’这么大的事,怎么会是小打小闹呢!”

  万芳说这个消息传得沸沸扬扬,特别是燕京的电影单位。

  方言道:“桂西厂想要壮大图强,借着改编《那山那人那狗》的机会,找我出谋划策,我就给他们出了这个主意,毕竟小厂想要追赶上大厂,墨守成规是行不通的。”

  然后看向万佳宝,“唯有改革,唯才是举,破而后立,才有出路。”

  “唯有改革,唯才是举……”

  “方老师这句话直指咱们这部戏的精髓啊。”

  于师之赞叹道:“怪不得能写出《大秦之裂变》这样的巨作。”

  万佳宝颇为欣慰道:“他啊就没什么不敢说的,《商鞅》这部戏要引入年轻力量、老中青三代同堂的建议,最先也是他提的。”

  方言嘿然一笑,“这不也是响应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和革ming化嘛。”

  “哈哈,你这张嘴啊。”

  万佳宝和于师之互看一眼。

  气氛欢快又和谐,万芳给众人倒水,突然就听万佳宝提到,“前两天木桥同志找过我。”

  胡木桥!

  方言立马认真起来,但当听到逸豪奶奶她们很有可能会出席《商鞅》的首演,脸上带着一丝丝震惊。

  于师之面色凝重起来,“那这出话剧的意义可就大不一样了。”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就像《于无声处》一样,这回《商鞅》担着重大的使命,也蕴含巨大的风险。”万佳宝左看看老友,右看看方言。

  “您是了解的,我这胆量就是练出来的。”

  方言不禁回想起当年《大秦之裂变》发表时的惊涛骇浪、狂风暴雨。

  “这些,要跟参与话剧的同志们说清楚。”

  万佳宝郑重其事道。

  方言建议说:“不如等角色选完了,召开个思想动员大会如何?”

  于师之眼前一亮:“这个好!就定在剧本围读会之前,怎么样?”

  看到万佳宝一脸严肃,方言明显能感觉到《商鞅》,已经不再是一部话剧这么简单了。

首节 上一节 193/2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