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151节

  小高撇了撇嘴,就听高义板着脸说,“你刚刚自言自语,说些什么呢!”

  “爸,我说、我说什么时候开饭啊?”

  “吃饭啦,吃饭啦!”

  伴随着妻子的喊声,高义父子立马来到餐桌,明明桌上的午饭跟往常一样,但他们却忽然觉得是清汤寡水,有一种难以下咽的感觉。

  “妈,你这菜怎么没有发光啊?”

  小高边分碗筷,边问。

  妻子瞪了眼:“菜发光,那还能吃吗!”

  “能吃能吃,上面都写了,真正的美食在食客的眼里,是能散发出万丈光辉。”

  小高举着《燕京文学》,语气认真:“也没有锅气,妈,这样的菜是没有灵魂的。”

  “是啊,锅气是一道菜的灵魂。”

  高义俨然一副美食家的作派。

  “什么乱七八糟的,赶紧给我吃!”

  妻子拿起筷子,拍在桌上。

  高义和小高缩了缩头,乖乖照做。

  小高对着萝卜汤,像法师施法一样,嘴里不停念叨:“这个是鸭血汤,这个是鸭血汤。”

  然后,对着热气腾腾的米饭喊,这个是“蛋炒饭”,又对着鱼喊,“这个是鲤鱼焙面”。

  自我催眠了一会,小高咬了一口,直接破功,哭丧着脸,“这个不是蛋炒饭。”

  “你神神叨叨什么呢?”

  妻子皱眉,以为儿子脑子出问题了。

  直到高义把前因后果说了个大概,她才明白儿子是中了《舌尖上的中国》的毒,把手一伸,“有你们说得那么神嘛!拿给我看看!”

  高义把杂志双手奉上,“老布啊,这方老师写的‘拌萝卜丝’,‘烧小萝卜’,我看着就蛮好吃的,晚上我们就吃这个好伐?”

  “萝卜?”

  妻子低头一看,视线不自觉地被一句话深深吸引。

  “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朴素的烹饪方式。”

  王硕看到这里,把杂志砸在桌上,“方老师写得好啊!”

  “可不是嘛,而且发表的时候也好,正好就在咱们要开烤鸭店的档口!”

  叶晶搓了搓手,兴奋不已。

  王硕沾沾自喜,“瞧见了嘛,哥们出这个烤鸭店的主意,是不是很明智?”

  叶晶竖起大拇指:“因为方老师的文章,全聚德那儿真的是满座,根本抢不到位子。”

  “这哪儿成啊,咱们的烤鸭店也赶紧开起来。”

  王硕笑道,“方老师给的这泼天富贵,必须得有我们一份!”

  不单单是全聚德,但凡是散文上提及的饭庄、餐馆,这些天统统生意火爆,远超平常。

  在《少林寺》掀起全国武术狂潮的时候,《舌尖上的中国》也在大江南北扬起美食的热潮。

  本来华夏自古便是“民以食为天”,美食对老百姓的诱惑是刻在骨子里。

  何况这年头,许多人还在温饱线上挣扎,对“吃饱”有一种天然的追求,对“吃好”更是一种说不出的向往。

  《舌尖上的中国》渐渐地变成了精神食粮,不少人甚至在啃着窝窝头,喝着玉米粥的时候,都会就着方言这些散文下饭,满脑子想象着文里的美食,望梅止渴。

  也有的人家,干脆就把《舌尖上的中国》当成了菜谱。

  按照方言写的配方和步骤,变着花样地给家里做出干贝烧白菜、塞馅回锅油条……

  特别是萝卜,因为这会儿正是白萝卜大量上市的季节,水灵灵的萝卜清爽可口,口感嫩脆,而且能补气,堪称“小人参”。

  方言特意多写了几种吃法,一不小心,就带动了全国萝卜的销量。

  供销社、菜市场的萝卜被硬生生地抢光,以致于供不应求、萝卜告急。

  甚至有的地方领导被惊动,紧急开会,协调各方,调拨萝卜,满足人民群众的的需求。

  这下子可真的是萝卜开会!

  为了萝卜而开会!

第152章 先天美食圣体

  “方老师,有您的信件!”

  小胡推着二八大杠,站在老槐树下。

  不一会儿,方言从院里走出来,看到他一身墨绿色的邮递员制服,露出微笑道:

  “胡师傅退休了?”

  “嗯,年后我顶的班。”

  小胡语气里透着感激,“这都多亏了方老师,看完您的小说,我才能想通,谢谢您!”

  “你自己能想通就好。”

  方言接过了他递来的一摞信。

  小胡眼里充满期待,“等《那山那人那狗》出了单行本,我一定买两本给我和我爸,到时候您能不能给我们签个名?”

  “当然没问题。”

  方言答应下来,然后和他挥手道别。

  回到屋里,一封一封地拆开看。

  信的内容,简直是五花八门。

  有的质问自己,明明叫《舌尖上的中国》,为什么文章里没有自己家乡的美食。

  有的是因为各种原因而留在异乡的知青,在看完《舌尖上的中国》之后,没有流口水,而是流眼泪,故乡的味道已经很多年没尝到。

  家乡的美食,其实就是一种乡愁。

  也有的,是全国各地国营饭店的邀请函。

  对他的敬称,除了“方老师”以外,还有“美食家”、“大吃家”、“美食品鉴家”……

  不过可惜,没有看到“食神”的称呼。

  虽然称呼大不一样,但目的基本相同,请他到当地吃饭,车马、住宿费这些统统全包。

  只有一个小小的条件,就是给他们本地的美食,或者就餐的餐馆,写一个美食散文。

  水平跟《舌尖上的中国》差不多就好。

  方言万万没想到,在80年代初,还可以当一个美食探店“博主”?真的是盖了帽儿了!

  自己这算不算是美食探店的至圣先师?

  就在浮想联翩的时候,屋外传来声音:

  “哥!哥!”

  方燕拿着《燕京文学》,一路狂奔,跑到哥哥的面前,“你瞒我,瞒得好苦啊。”

  “瞒你什么了?”

  方言放下信封。

  “你竟然一個人吃了这么多好吃的!”

  方燕委屈巴巴,“怎么也不带我一个?”

  “我吃是为了创作,寻找灵感,你以为谁都跟你这个小馋猫似的,整天都惦记着吃。”

  方言轻轻地弹了下她的额头。

  方燕抱住他的手臂,“哥,你能不能带我去吃顿好吃的?”边摇晃,边撒娇,“求你了,哥,《舌尖上的中国》,看得快把我馋死了。”

  方言笑而不语,静静看着。

  方燕眼巴巴望着,“小雅姐说我现在的成绩,考上117中没问题,只要再进步一丢丢,冲刺到2中不是梦!我现在每天都很认真复习,特别需要好吃的来补充营养,补补脑子!”

  “别贫嘴了,可以带伱去吃好吃的。”

  小妹这些天的努力,方言看在眼里。

  “哥,你最好了!”

  方燕眼里冒出“bulingbuling”的光。

  …………

  两人趁着休息日,中午出去搓一顿。

  结果没料到,跟自己抱着同样想法的不再少数,四九城的饭庄,基本上人满为患。

  这种爆满的场景,已经不是一天两天。

  自从《舌尖上的中国》发表之后,不只是《文艺报》、《文学报》等报纸加以评论,燕京各区的馆办报纸更是推出了关于美食的专栏。

  西城的《蒲公英》、东城的《钟鼓楼》,朝阳的《芳草地》,海淀的《枫叶》,彼此非常默契,只转载《舌尖上的中国》里提及它们这一带美食的散文,同时补充了文章里没有的。

  一下子,燕京就出现了类似“淄博烧烤”的火爆场面,全聚德这些老字号就不必说了。

  就连八大楼里几个刚刚复业的餐馆,也是一个空位也没有,所有人无不感激一个人。

  那就是方老师!

  然而他本人此时正在四处找馆子,常去的都满座了,简直是“作茧自缚”。

  好在理发的时候,从靖大爷那里知道,他有个老主顾开了家地道的牛肚店。

  苍蝇馆子,由刘大爷一家经营着。

  因为念及跟靖大爷的交情,直接在后厨搞了个VIP座位,方言跟着靖大爷沾过几回光,也就慢慢跟刘大爷熟络起来。

  “方老师!!”

  “您这生意瞧着红火啊。”

  “托您的福,托您的福。”

  刘大爷说多亏了《舌尖上的中国》提到他们“爆肚刘”,现在生意好得不能再好了。

  方言问:“那还有座儿嘛?”

  “换别人没有,您和老靖就有!”

  刘大爷把他们引向后厨的专座。

  穿过过道,就听到一桌的食客聊了起来。

首节 上一节 151/2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