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148节

  会后,同样也是大赢家。

  陆遥、铁甯、王安逸等人都承诺会把新作投给《十月》,收获满满,和众人约好离京之前好好聚一聚,下馆子狠狠地搓上一顿。

  “明儿都来啊,不见不散!”

  方言推着石铁生,走在人烟稀少的大街。

  “这是我有生以来,拿的第一个文学奖。”

  石铁生翻了翻手里的证书,百看不厌。

  “这只是个开始,你今后肯定能拿更多的奖,包你拿奖拿到手抽筋。”

  方言半开玩笑说。

  石铁生把证书合上,“岩子,谢谢你。”

  方言刚要张嘴,就听他说前不久上医院做全方位的体检,结果检查出了肾病,但好在发现得及时,控制了下来,要不然继续恶化下去,可能这一辈子都只能插管了。

  “如果那样,还真没法跟你们去陕北了。”

  石铁生不无感慨,“多亏了你的提醒。”

  方言拍了下他的肩,“按摩要坚持做。”

  “这下我得更加努力地创作,不只是为了母亲,也要多挣点钱治病。”

  石铁生点了下头,“我要好好地活下去。”

  方言注意到他情绪不高,替他紧了紧披在身上的毯子,出声安慰了几句。

  石铁生语气里透着丝苦闷,明明在自己觉得好日子要来的时候,厄运又降临了。

  “最近遇到个老大爷,他给我讲了个故事。”方言慢悠悠地推着车,慢悠悠地说故事。

  一对盲人翻山越岭,靠弹三弦说书为生,老瞎子日日不停地弹琴,只为了每天多弹断一根琴弦。

  原来老瞎子的师傅死前告诉他,只要诚心诚意地弹断一千根琴弦,打开琴匣,就能得到让自己复明的药方,而当他用了50年的时间,历经心血,终于弹断了一千根琴弦。

  拿着药方去抓药的时候,别人才告诉他,那药方其实只是一张白纸。

  “白纸?”

  石铁生一怔。

  “没错,就是白纸!”

  方言说:“那一刻,老瞎子感觉世界崩塌,人生仿佛失去了意义。”

  石铁生琢磨出故事的深意,一声不吭。

  方言问:“如果换成你是这个老瞎子,你会怎么跟徒弟说这事呢?”

  石铁生沉吟了片刻,“我会把这个‘药方’放进小瞎子的琴盒,并告诉他好好弹琴,弹断1000根琴弦的时候,就可以拿到药方,重见天日。”

  “你猜得可真准!”

  方言笑了笑,“不过数目不对,不是1000根,是1300根。”

  “原来这是一代代人传下来的活着的意义。”石铁生先是一愣,随后恍然大悟。

  方言看到他陷入深深地思考,也不去打扰,默默地推着车。

  石铁生欲言又止,过了一会儿,才说出口:“岩子,这个故事能让我写吗?”

  “你要写成小说?”

  “嗯,我觉得这个故事对我有一种吸引力,让我有写下来的冲动。”

  “当然可以,不过你这稿子我可要了。”

  “没问题!”

  石铁生沉浸在这个故事里,“本来我未必适合当作家,没想到命运把我弄到这一条路上来了。”

  方言说:“那就不要回头,义无反顾,向前看!”

  “对,向前看!向前看!”

  石铁生突然精神一振。

  方言提醒道:“铁生,你可要抓好了,我要加速了。”

  “加速?”

  石铁生突然感觉到一阵推背感,原来是方言正在使劲地推,车速惊人。

  “呜呼!”

  方言喊了一声。

  “呜呼!”

  石铁生受到感染,也跟着喊了声。

  这一刻,心里不由自主地生出一种飞一般的感觉,唯一缺点的就是,有点冷!

  果然,方言不当人,也没把他当人!

第149章 1982年,好戏上演

  在沈丛文和汪曾其的指导下,《舌尖上的中国》终于定稿,一共8篇散文,整本散文集的字数跟《朝花夕拾》差不多,13万字左右。

  方言带上稿子,马不停蹄地来到《燕京文学》,没见着王朦、周雁茹,倒看到李悦、黄忠国、王洁等人,在编辑部里聊得热火朝天。

  “这么热闹?”

  “岩子!”

  众人看到方言,又惊又喜。

  方言从包里取出稿纸,“我是来送稿的,王老师、周老师他们不在吗?”

  “他们在社里开会,一会儿才回来。”

  黄忠国负责散文组,兴奋地搓搓手,“岩子,你这部散文集,赶紧先让我拜读一下。”

  王洁说:“黄老师对你的散文可是期待很久了,一直挂在嘴边,根本就没有停过。”

  “小王这话就不诚实,你念叨的可不比我这个老同志少。”黄忠国用戏谑的口吻来揭短。

  “黄老师!”

  王洁两眼圆瞪。

  “都有,都有,人人有份。”

  方言笑着把稿子递了过去。

  “让黄老师和小王先看,我们另外有事要找你帮忙。”李悦哈哈大笑。

  方言一问,原来《燕京文学》准备也办一个文学奖,特意找他取取经,毕竟《十月》文学奖的主意是他出的,组织筹办颁奖大会,自己也出了大力,经验丰富,堪称老司机。

  随即答应下来,“没问题,尽管问。”

  李悦、季秀英等人显然是有备而来,拿出了本子,上面记录着关于文学奖的各种问题。

  方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聊着聊着,聊完正事,渐渐地闲聊起来。

  临近春节,气氛一片欢乐祥和。

  半晌,开完会的王朦、周雁茹走了进来。

  “在聊什么呢?”

  “王老师,周老师。”

  方言打了声招呼,道明了来意。

  王朦把目光投向正看得津津有味的黄忠国,“黄老师,你觉得岩子这些散文怎么样?”

  “一个字,绝!”

  黄忠国拍桌道:“从食材到烹饪,再到品尝美味,靠着文字,就让美食跃然纸上,而且从吃上引出的这些思考和感悟,更是绝了!”

  “我看看,我看看。”

  众人倍感兴趣,一拥而上。

  跟小说不同,《舌尖上的中国》里的每一篇散文都是独立成篇,上一篇和下一篇,没有明显的勾连,可能最大的共通点就是“吃”。

  “广厦千间,夜眠仅需六尺。”

  王洁道:“家财万贯,日食不过三餐。”

  “不同地域的华夏人,运用各自智慧,适度、巧妙地利用自然,获得质朴美味的食物。能把对土地的眷恋和对上天的景仰,如此密切系于一心的,唯有农耕民族……”

  季秀英越念越大声,“有个作家这样描述华夏人淳朴的生命观:他们在埋头种地和低头吃饭时,总不会忘记抬头看一看天。”

  “精辟!”

  李悦问:“岩子,这個作家是不是就是你?”

  方言和他们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年,相比一个城的兴衰流转,显得短暂,但对一个人来说,却足以酿出浓厚的乡情。”王朦感慨道,“这句写得真应景啊。”

  “是啊,再过几天就要过年了。”

  一下子,把众人拉到了对过年的期盼中。

  ………………

  1月24日,除夕。

  雪花飘飘,北风萧萧。

  一到冬天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一个储藏室,里面堆放着整整齐齐的煤球。

  方言拿着火钳,换完煤球,朝外喊着:

  “姐,妈喊你回来吃年夜饭啦!”

  “岩子,你过来下。”

  方红站在苏雅家门口,招了招手。

  方言好奇地走了过来,就见苏雅从屋里走出来,手上捧着一堆东西,“这是若雪、胜男、洋子、结衣她们给伱的新年礼物。”

  “都给我的?”

  “对啊!”

  苏雅把视线落在《袖珍日汉词典》,“这个是若雪的礼物,她说你如果要学外语,或者要看洋子翻译的《那山那人那狗》,字典肯定少不了,这本很适合初学者入门使用。”

  方言扫了一眼,唐胜男送的是盒磁带,铃木洋子和桥本结衣的则是两盒精致的糕点。

  “这个是我的回礼。”

首节 上一节 148/2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