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要扛起这个家 第226节

  气味判案古来有之,并不算什么新鲜事。

  他只是强了亿点点而已。

  “辨识气味也是我们公安的基本技能之一,用于破案的机会很少。”

  “不过这也是我们能做的不多的事。”

  邵厚信略微无奈。

  “带我见见人证吧。”

  陈知行道。

  邵厚信带着陈知行,先见了那位见义勇为的青年。

  正是他勇敢的拦住了摸包儿,扒下了后者的上衣。

  “当时我和另外一个女青年,看到摸包儿剪断老外的相机绳,大声喊话提醒他俩。”

  “没想到他俩跟傻子似的,好半天才转过来看。”

  “我要是不喊话,直接冲过去,说不定把摸包儿当场逮住了。”

  青年跟陈知行说起当时的场景,一脸懊恼。

  “你做的很不错,不管成不成,你表现的非常勇敢。”

  陈知行赞扬。

  “嗨,咱当时也没想太多。”

  “公安同志,我跟你说,要是我们自己人被摸包儿偷,我二话不说,直接上去一电炮。”

  “说实在的,看到那俩老外,我开始真不想帮他们,这才让摸包儿跑了。”

  青年捏紧拳头,战斗情绪满满。

  “这话说的也没毛病,外国佬没几个好东西。”

  陈知行同仇敌忾道。

  他知道这个时代的风气,反资反帝情绪非常强烈。

  顺着对方的话说。

  “对对对,你说的太对了。”

  青年连连点头。

  陈知行和青年唠了几句,跟着邵厚信去见那两个老外。

  在会议室外,陈知行看到了两个正在喝咖啡的老外。

  两人拿着陶瓷勺,叽里咕噜说着什么。

  一旁的翻译微微弯腰,跟两人说话。

第201章 kongfu!

  邵厚信和陈知行叩门进入。

  “胡晓东同志,这位是我专程请来的破案高手陈知行同志。”

  “知行,这位是外事部的翻译胡晓东同志。”

  邵厚信给两人介绍。

  陈知行和胡晓东握了握手,互相熟悉。

  两个老外扭头打量陈知行这个陌生人,眼神中满是轻蔑之色。

  看向邵厚信的时候,两人更是目光嫌弃。

  “胡晓东同志,他俩刚才在说啥?”

  陈知行察觉到老外的打量眼神,询问。

  “弗雷先生和阿尔贝先生抱怨,公安提供的热水太差了,浪费了他们的咖啡。”

  胡晓东露出一个无奈的笑容。

  “一个二战才打了三十二天,四十二天便宣布投降的国家,他们的公民有什么资格嫌弃在战胜国的领土上挑三拣四。”

  陈知行面露不屑。

  老外真他妈一个味,不放弃任何一个自己装逼,贬低他人的机会。

  邵厚信诧异的看了一眼陈知行,没想到后者竟然对历史了解的这么清楚。

  “陈知行同志,这话我可不敢帮你翻译。”

  “说给这两人听,他俩非得炸了不可。”

  胡晓东苦笑。

  两个老外目光落在邵厚信身上,叽里咕噜的一顿说。

  陈知行从他们的表情上可以看出,这两货绝对没说啥好话。

  “他们说啥?”

  邵厚信问向胡晓东。

  “弗雷先生问,找到他们的相机没有,如果没有找到,就赶紧去找。”

  “他们的时间非常宝贵,不能浪费在没有能力的人身上。”

  “阿尔贝先生说,他们后天即将返回祖国,如果找不到相机,他们会狠狠投诉到外事部。”

  胡晓东一板一眼的翻译。

  他稍稍修改了一些措辞,比如名为弗雷的那个老外,说的是不能把时间浪费在废物身上。

  胡晓东改成了‘没有能力的人’。

  如果原意翻译给邵厚信听,胡晓东担心搞出外交事故来。

  “请跟他们俩说,明天下午之前,我们一定会找到他们的相机。”

  “希望找到相机后,他们还有机会返回他们的祖国。”

  陈知行嘴角带着一丝冷笑,补充道:“请原意翻译。”

  胡晓东愣了一下,看向邵厚信。

  “按陈知行同志说的来,有问题我担着。”

  邵厚信肯定道。

  胡晓东用法语,翻译给弗雷以及阿尔贝听。

  砰!

  卷毛弗雷猛地一拍桌子,怒气腾腾起身,伸手指着陈知行叽里咕噜一顿说。

  长脸阿尔贝同样愤怒起身,对着胡晓东说个不停。

  “弗雷和阿尔贝说,你的话似乎在威胁他们,他们无法容忍。”

  “这是对他们人权的践踏,他们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没人能管得着。”

  胡晓东传递信息。

  陈知行一脸平淡,伸出手指从弗雷身前的咖啡杯里,夹出陶瓷咖啡勺。

  两个老外一脸疑惑,不知道眼前这个年纪轻轻的华国人要干啥。

  陈知行握着咖啡勺,放在双掌中间,发力搓揉。

  陶瓷碎渣从他的掌缝间洒落。

  “哇!”

  “kongfu!”

  两个老外连连惊叹。

  “胡晓东同志,麻烦帮我翻译。”

  “这里是华国领土,如果他敢继续跟我拍桌,用手指指着我,我保证他的手指会跟这根咖啡勺一样。”

  陈知行拍了拍手掌上的碎渣,清理干净。

  胡晓东为两个老外翻译信息。

  两个老外叽里咕噜,对着胡晓东伸出双手摇摆。

  “弗雷和阿尔贝说,刚才他们太激动了,并非有意冒犯。”

  “他们对你的功夫非常好奇,不知道有没有机会采访你一次?”

  胡晓东笑着跟陈知行翻译。

  “没必要。”

  陈知行直接拒绝,转头看向邵厚信:“邵队,我觉得和老外没有什么沟通的必要了,上现场吧。”

  “走。”

  邵厚信点头。

  两人告别胡晓东,离开房间。

  身后传来老外的挽留声,陈知行置若罔闻。

  “这俩老外对你还挺有兴趣。”

  邵厚信忍不住笑道。

  “记者嘛,遇到点新奇的东西就想着采访,回国之后添油加醋写一份报道,为自己博取名声。”

  “我要是接受他们的采访,谁知道他俩为了满足本国人的猎奇心理,会怎么编排我。”

  陈知行解释。

  经历过前世信息爆炸时代,他太知道这帮搞新闻的人,脑子里在想什么了。

  一天天总想搞点大新闻博出位。

  没有大新闻怎么办。

  ‘做’点大新闻出来,胡编也好,乱造也罢,总之怎么吸睛怎么写。

  民众对什么新闻感兴趣,新闻工作者就做什么新闻,毫无道德底线。

  陈知行可不想自己被描绘为,一个有功夫,留着八字胡,长辫子,易暴易怒的怪人。

  “你倒是了解的挺通透,别说搞新闻的了,不事生产的那些人,统统没用。”

  “天天搁那研究这个研究那个,又不能吃又不能穿的。”

  “建设国家必须得脚踏实地,造工厂,搞教育,研究科技,哪怕种地也比那些人强。”

首节 上一节 226/5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